去年暑假,我帶領情華文苑的小花們舉辦了一次詩詞接龍比賽活動。
比賽中,同學們你方唱罷我登場,各領風騷一時間,有的同學,經過必答、搶答環節,累計接龍近百句。我在為他們的精彩表現點讚的同時,不免有些遺憾。
因為同學們雖然積累了大量的古詩詞,但只是為應付語文試卷中的古詩詞填空,而將古詩詞引用到作文中的卻為數不多,能將古詩詞寫作技法運用到作文中的就更是寥寥無幾了。
古詩詞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經典,文化底蘊深厚,寫作技法多樣,如果僅會背誦填空,何談傳統文化的發揚光大。
於是,我就有了「跟著詩詞學作文」的想法,在作文課上,我結合同學們耳熟能詳的古詩詞,指導同學們記敘文的寫作。
比如,我根據絕句的平仄韻腳的要求,指導同學們擬寫排比句,並以「牽掛」為題給同學們做了示範。牽掛是母臥病榻兒女們焦慮的眼神;牽掛是兒行千裡母親擔憂的淚花;牽掛是天各一方妻子思夫的簡訊;牽掛是患難之交朋友偷閒的早茶。使排比句有了古詩詞的節奏感,韻律美。
講狀物作文,我用駱賓王的《詠鵝》做範文,講解從整體到局部,從上到下,由裡及外按順序寫作的方法。
講寫人作文,我用《陌上桑》中的「行者見羅敷,下擔捋髭須;少年見羅敷,脫帽著帩頭。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來歸相怨怒,但坐觀羅敷。」講解側面描寫的妙處。
通過「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來教同學們如何在寫景的記敘文中運用映襯、對比的寫法。
跟著詩詞學作文,絕對繞不開李白。於是,我用「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天台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等詩句,指導同學們如何用數字法向李白學習大膽的誇張。
通過剖析古詩詞選取意象,營造意境,寓情於景,借景抒情的寫法,指導同學們如何在記敘文中營造畫面感,渲染氣氛,烘託心情。
今後我將不斷探索新路,採取同學們喜聞樂見的形式,積極開展學用古詩詞活動,讓中華傳統文化永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