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訪——期末家訪送暖意,花開無聲架心橋
期末考試結束後,我校開展了家訪活動。我與幾位老師同行,完成了我的家訪,在家訪過程中感動頗多。家訪期間,我每到一個家庭,都能看見家長一張張熱情的笑臉,我們都能在輕鬆愉快和諧的氛圍中和家長進行親切的交流。家訪中,我對家庭具體在哪不熟悉,家長主動提出說我到了附近就電話聯繫他們,然後來接我。有些家長知道我們要去家訪,還早早準備了飲料、水果等,家長的熱情溫暖著我們的心。
-
戰「疫」有我|攜手戰疫情 家訪暖人心——我校黨員幹部家訪綜述
校領導率先垂範,讓愛在家訪路上延伸。全校22個單位47名領導幹部進行了家訪,其中線上家訪領導幹部有35人,訪談119名學生;線下家訪領導幹部有12人,訪談學生35人。以我心換你心,學生和家長都是滿滿的感動。寒假期間,各教學單位班子成員開展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家訪慰問活動,為學生送去溫暖。
-
田關鎮王營小學我的家訪扶貧心得
(通訊員靳芳洲)暑假中在每次家訪過程中,我深刻體會到,作為教師我們要積極的指導家長,同時多進行交流,家長和教師相互學習,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結成一個家庭學校的教育同盟。那麼我們的教育會取得更大的成功。下面就談談本人的幾點心得體會。利用休息時間,我深入幾個學生家中,進行家訪,感受頗深。
-
家訪路上溫暖相伴
6.寧棟遠爸爸感謝任老師的家訪,在短短半個多小時的家訪中,任老師的談吐隨和.風雅,在任老師風趣的談話中把氣氛調解很隨意,很自然。本來孩子在我面前比較內向,自閉,我們交流很少,對孩子關心不夠,在任老師的引導和鼓勵下兒子和我的話慢慢多了起來。
-
老師來家訪我們怎麼做?權威版"家訪應對指南"來了
●老師來家訪,怎樣招待才得體 ●孩子怎樣做才能給老師留下好印象 ●我要給老師準備禮物禮金嗎 浙江在線7月19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梁建偉 通訊員 陳宏程)一個孩子從小到大,家長起碼要接待三次老師的新生家訪:幼兒園、小學、初中入學前各一次。
-
36篇家訪隨感 記錄老師別樣關愛
浙江新聞客戶端通訊員 於超蓉 張煊「周一上課時,我發現小薈上課更專注了,每次與她的眼神接觸,她都會給我一個善意的微笑,這種感覺很微妙,我發自內心的覺得這次家訪雖辛苦,但是很值得。」每到一位學生家裡家訪,家長都準時在家等候或是在路邊迎接他。每走進一戶家庭,家長們都會泡上一杯熱騰騰的茶,拿出水果、小吃招待他這位班主任,這讓黃老師非常感動。「這是我今天家訪時喝的一杯水,這杯水裡傾注了吳爸對老師的幾許敬重,凝聚了他對孩子的殷切期望。而其他的家長又何嘗不是呢?他們甚至放下工作,帶著一種期盼的心情等著我的到來,而我,卻成了此次家訪活動中的一個匆匆過客,停留的時間太少了。
-
家訪路上感受多多
疫情後開學一周了,為了更全面了解學生在家學網課的狀況,為今後這段學習能更好做到家校結合,昨天我們進行了部分學生的家訪。因為提前做了家訪路線的安排,八點到了家訪的第一個村。孩子們和家長都等在村裡的廣場上。
-
幼兒園家訪,讓我失眠了
入學之前,老師打電話來,說是要安排家訪,讓我們提前安排一下時間。一時間,我有點手足無措。我最怕的,其實是老師來到家裡後,會因為家庭經濟原因,對自己的孩子有歧視。說白了,其實是因為經濟原因,產生的自卑。最後的結果,是我找了個理由,拒絕了家訪。
-
內丘二中家訪,一場溫暖的相遇
1809班學生崔惠存說:「家訪讓我真切感受到了老師和學校對我的關心,讓我覺得學習、生活特別踏實、溫暖。雖然在學校裡記不得多少次和老師交流,但是坐在父母身邊看著老師娓娓道來,就對未來充滿了足夠的信心,我相信我一定行的。」努力不會白費,付出定有收穫。在校領導的指引下,校準努力的「羅盤」,把穩前進的「船舵」,我們的新初三團隊一定會 「直掛雲帆濟滄海」,在2021中考中再創輝煌。
-
家訪「心」模式,雙線溝通零距離——濟南幼高專常春藤附小開展暑期家訪活動
帶著這些關愛濟南幼高專常春藤附小啟動「雙線制」家訪活動家訪是學校教育的延伸,家庭教育的補充。線上溝通,線下面訪,協同育人,全員家訪,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學校教育更是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家庭和學校是學生最重要的兩個成長場所,家校溝通是拉近彼此的橋梁,濟南幼高專常春藤附小響應上級號召,組織開展「雙線制」家訪,不一樣的家訪,更真摯的感動。
-
張桂梅的12年家訪路:假期幾乎每天都在家訪的山路上
張桂梅的十二年家訪路 「哎喲——」張桂梅異常痛苦地哼了一聲,嚴重的類風溼病等疾病磨著她的身體。每次坐在稍矮一點的凳子上,她都只能在學生和家長的攙扶下緩慢站起。 「張老師,喝口水,休息一下吧?」學生家長心疼地問。 「沒時間了,我還要去好幾個學生家。」張桂梅笑笑說,揮了揮貼滿膏藥的手。
-
愛在家訪路上 情暖家長心間——角峪鎮中心小學教師寒假家訪活動
一路風景一路歌,一場場家訪不僅僅是走訪,我們的用心與真誠,成就了一次次溫馨的相遇。走心家訪,讓師生、家校走得愈加親近。大家訪活動也是學校「把愛帶回家」活動的延續。老師上門家訪,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關注和重視,對學生是一種激勵,對家長也是一種觸動。在此次活動中,老師們也感受到了家長們的極大熱情,每到一個家庭,都能看到家長一張張熱情的笑臉,通過「拉家常」的方式了解到學生的在家學習、生活情況以及思想動態。家長們對老師前來家訪的教育行為非常感動,並紛紛表示積極配合學校的工作。
-
校長家訪 情暖人心——九江十一中校長和班主任教師家訪紀實(組圖)
3月27日晚,校長曹庚生在班主任、科任教師的陪同下對部分初二學生進行家訪。 在初二(14)班熊一工同學家中,曹庚生與家長進行了親切地交談,詳細地了解了學生家庭情況、生活和學習情況,向學生和家長介紹了學校的辦學理念、辦學條件、教學管理等。
-
老師來家訪,要不要送禮?權威版「家訪應對指南」奉送
「每次家訪時,看到家長專門在小小的房間裡隔出一塊地方供孩子學習,我都會特別感動。這些有家長陪伴學習的孩子,課桌一定是收拾得整整齊齊的。」毛老師說。在家訪時,她通常會用一些暖心的舉動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關注。「如果家訪的幾戶家庭都是住在一個小區或是距離比較近時,我會主動接受學生的幫助,讓他們給我帶路,這樣他們就能感受到來自老師的關注。」鄭老師說。雖然不用刻意準備,但是學生保持基本的禮貌還是非常必要的。
-
鄉村小學家訪工作手記
本文是我所在的鄂西北小鄉鎮村小兩位青年女老師在疫情期間的家訪手記,從中可以看出基層鄉村老師的艱辛和不易!走進你的生活,留下我的感悟在舉國上下全民抗擊疫情的時刻,學生的健康狀況如何?線上學習狀況如何?一直牽掛著我們全體老師的心。
-
老師來家訪 怎樣招待才得體 權威版「家訪應對指南」奉上
我要不要給老師準備禮物、禮金?即便老師不收,會不會對我家印象好一些?家訪時,家長應該跟老師交流些什麼話題?我們採訪了杭城5位資深班主任,想打探一下老師們在家訪時,其實最想要了解的是什麼,他們又最忌諱什麼。
-
101次家訪
20時許,楊玲開始了對學生齊兆遠的第5次家訪。距離林芝3200公裡的韶關,是楊玲擔任了12年音樂老師的地方。16個月前,她決定到西藏林芝支教,加入廣東新一批「組團式」教育援藏隊;16個月來,進行101次家訪,訪遍班上51名學生。「捧著一顆心來,每個學生都是我的家人。」楊玲在厚厚的筆記本上,寫下每次家訪的見聞和思考,記錄班上51個學生成長的「秘密」。
-
家訪工作暖人心 家校合力促成長——同華學校開展寒假家訪活動
為進一步構建良好的育人氛圍,形成和諧、高效的家校育人環境,2月23日(農曆正月初八),安平縣同華學校小學部組織全體教師開展了寒假家訪活動,把學校的關愛送到學生家庭。對此次家訪活動,同華學校相當重視,對家訪的對象、內容、形式及工作要求作了詳盡布置,要求家訪的教師做好充分準備,做好「三備」,即「備學生、備家長、備家庭」,做到「四要」,即「說優點要充分、講問題要到位、談措施要指導、聽建議要誠懇」,並詳細填好家訪記錄表。
-
老師家訪,家長到底怎麼接待比較好?國務院最新文件:將家訪納入教師...
看到問題得到解決,顧老師回覆說:「太好了,說明我預料得沒錯,孩子是因為壓力才這麼做,而不是品行真正有問題,我相信通過我們的及時疏導,她會變得越來越好。」 好的、真誠的、充滿愛與善意的家校溝通,人人都喜歡,它像一塊磁鐵,把家長、孩子、老師及學校的心緊密地吸在一起,讓彼此都將變得更好。
-
老師來家訪,到底要不要送禮?權威版「家訪應對指南」來了
一個孩子從小到大,家長起碼要接待三次老師的新生家訪:幼兒園、小學、初中入學前各一次。 對很多家長來說,如何接待老師是個難題。如果招待不周,老師會不會生氣?孩子要不要事先交待,在老師面前刻意表現?我要不要給老師準備禮物/禮金嗎?即便老師不收,會不會印象會好一些?家訪時,家長應該跟老師交流些什麼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