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字幕翻譯人員現狀:收入低 工作強度大

2020-12-13 中國新聞網

電影字幕翻譯人員現狀:收入低 工作強度大

  好萊塢科幻片《環太平洋》正在熱映,在獲得近2億票房的同時,也讓影片的幕後翻譯成了吐槽對象,並且再度激發觀眾對近些年來進口片的翻譯水準、過度發揮以及理念等的討論。電影字幕翻譯工作者,到底是一群什麼樣的人呢?

  誤譯多,翻譯大多是兼職

  《環太平洋》作為一部以「史詩浩劫」為主題的科幻巨製,視覺效果震撼,深得好評的同時,一些觀眾在網上對翻譯進行了一番「圍剿」,甚至因幾處明顯的錯誤,質疑翻譯者外語能力不過關。比如,片中的sort of被當做了softer而翻譯成了「對我溫柔點」,而「香港是人口(population)最多的地方」,也被翻譯成了「汙染(pollution)最大的地方」。

  外語片的翻譯遭受質疑,這些年並不鮮見。去年的《悲慘世界》,其翻譯被認為「韻味全無,且誤譯多多」,比如英文原意「把旗杆拿過來」,被譯成「降旗」。

  業內人士坦言,除了國家廣電總局電影局規定的具有電影譯製資質的4個單位外,字幕翻譯大多為具備中英文能力的電影行業相關工作人員,如媒體人、大學老師或者電影公司內部人員,只有個別是專業翻譯。正如多年兼職進口影片翻譯工作的賈秀琰曾說:「從事這個行當完全出於熱情,單純依靠它賺錢,我甚至養活不了自己。」

  收入低,工作強度大

  那字幕工作者到底是如何工作的呢?據了解,他們既需要對引進電影臺本中的內容進行翻譯,還要翻譯影片中例如背景人物的對話這樣的背景音,以及特寫鏡頭中的文字內容。另外,翻譯承擔的工作還有前後字幕的翻譯、撰寫電影梗概。

  八一電影製片廠譯製片負責人王進喜曾對媒體表示,目前一部譯製片的譯製費大約為5萬元,其中包含了翻譯、配音等各種費用,最後能分給翻譯人員的錢極少。雖然字幕翻譯報酬很低,但翻譯的強度並不小。記者了解到,進口片譯製時間偏短,尤其是分帳大片,一般都是在上映前一個半月才拿到劇本和音像素材,接著利用20天左右的時間完成翻譯、配音、審核等多個流程,其中留給翻譯的時間很短。而相比進口分帳大片,買斷版權的進口片更沒有外國製片方的譯製把控,翻譯質量更缺保障。

  所以,譯製廠由於收入過低,目前徘徊在生死邊緣。

相關焦點

  • 引進大片字幕成眾矢之的 中國電影翻譯怎麼了?
    如今,中國引進片的翻譯者卻成為眾矢之的,讓人禁不住問:中國電影翻譯,你們到底怎麼了?   現狀   電影翻譯頻中槍都是為配音服務   對翻譯的聲討,並不是從《復聯2》才開始。   字幕背後   一部譯製片完成需數月   據記者了解,像《復聯2》這樣一部大片,翻譯是一個不小的工程,不可能由一個人獨立完成,其背後是一個包含製片人、翻譯、導演、錄音師、字幕員等工作人員的團隊。加上做全景聲的時間和送審階段,一部引進片的翻譯製作前後要經過兩三個月。
  • 引進電影字幕翻譯頻遭觀眾"捉蟲" 遭吐槽"誤速傻"
    相較而言,《銀河護衛隊》字幕翻譯在「隨意發揮」上其實已經收斂不少。  四機構擔任譯製工作,「非專業人士」壟斷  曾在美國看過《銀河護衛隊》的中國留學生「特生」表示,《銀河護衛隊》屬於翻譯難度很大的電影,「笑話都太美式了,很多就像是『挖掘機技術哪家強,中國山東找藍翔』這類被網友玩壞了的搞笑句子,如果讓美國翻譯譯成英文,難度得多大?
  • 字幕工作者:電影產業鏈上看不見的人
    據了解,他們既需要對引進電影臺本中的內容進行翻譯,還要翻譯影片中例如背景人物的對話這樣的背景音,以及特寫鏡頭中的文字內容。另外,翻譯承擔的工作還有前後字幕的翻譯、撰寫電影梗概。  八一電影製片廠譯製片負責人王進喜曾對媒體表示,目前一部譯製片的譯製費大約為5萬元,其中包含了翻譯、配音等各種費用,最後能分給翻譯人員的錢極少。雖然字幕翻譯報酬很低,但翻譯的強度並不小。
  • 中文字幕頻現網絡熱詞 翻譯外國電影可不可以杜撰
    字幕譯製:時間緊、任務重、收入低  一部外國電影從首映到引進國內可能要花一個月乃至更長時間,但給字幕翻譯者的翻譯時間往往只有幾天。賈秀琰在翻譯100多分鐘時長的《黑衣人3》時,從接到劇本到完成為5天左右,整個譯製工作也僅有兩到三周。  儘管時間緊張,譯製過程還是嚴謹而規範的。據賈秀琰介紹,首先是翻譯臺詞。
  • 電影字幕是怎麼翻譯的?
    字幕翻譯是什麼哪?電影字幕是怎麼翻譯的哪?大家在看電影看電視的時候有很多雙語言的文字表達,更有甚至,一部電影好多個語言版本,字幕翻譯的流程是怎樣哪?今天就讓我們帶著問題隨武漢斯坦德翻譯的專業人員來進行了解一下。
  • 光影背後的電影人 | 字幕翻譯張國輝:中國電影走出去,不能輸在字幕上
    2016年,他放棄教職成了自由職業者,專注於影視翻譯。迄今,他已翻譯完成了400多集電視劇、10多部電影的字幕。近年來,越來越多中國電影走向國際電影節和海外市場,但字幕翻譯往往十分「粗暴」,翻譯人員整體專業水平也差強人意。張國輝希望能在這個領域深耕,用自己的專業能力搭建起中國電影進軍世界的橋梁。他說:「中國電影走出去,不能輸在字幕上。」
  • 電影字幕翻譯錯誤百出 「小行星」變「類固醇」
    電影字幕翻譯錯誤百出 「小行星」變「類固醇」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3月19日 23:22 來源: 來源:西部網據《泰晤士報》3月19日報導,近年來,歐美一些電影公司為節約成本,紛紛將影片拿到印度和馬來西亞等國家進行後期翻譯製作,由於翻譯水平參差不齊,導致一些精彩大片的質量滑坡,影響觀眾對影片的口碑,可謂得不償失。
  • 光影背後電影人|字幕翻譯張國輝:中國電影走出去,不能輸在字幕上
    原標題:光影背後的電影人|字幕翻譯張國輝:中國電影走出去,不能輸在字幕上迄今,他已翻譯完成了400多集電視劇、10多部電影的字幕。近年來,越來越多中國電影走向國際電影節和海外市場,但字幕翻譯往往十分「粗暴」,翻譯人員整體專業水平也差強人意。張國輝希望能在這個領域深耕,用自己的專業能力搭建起中國電影進軍世界的橋梁。他說:「中國電影走出去,不能輸在字幕上。」
  • 「復聯2」字幕翻譯方回應錯誤質疑:譯者年紀大了
    這種社交網絡時代的走紅方式,讓在八一廠工作了三十年的譯製片老兵感到無所適從。在《銀河護衛隊》引發的爭議中,王進喜記住了谷大白話的名字。在他看來,賈秀琰與谷大白話的你來我往除了為後者漲粉提高知名度之外,對於挽回八一廠已經受損的聲譽毫無幫助。王進喜決定保持沉默,並反對包括賈秀琰在內的八一廠譯製部門工作人員在未來回應對字幕水平的指責。
  • 引進片得了「翻譯病」 字幕君到底腫麼了?
    如今,中國引進片的翻譯者卻成為眾矢之的,讓人禁不住問:中國電影翻譯,你們到底怎麼了?  現狀  電影翻譯頻中槍都是為配音服務  對翻譯的聲討,並不是從《復聯2》才開始。  字幕背後  一部譯製片完成需數月  據記者了解,像《復聯2》這樣一部大片,翻譯是一個不小的工程,不可能由一個人獨立完成,其背後是一個包含製片人、翻譯、導演、錄音師、字幕員等工作人員的團隊。加上做全景聲的時間和送審階段,一部引進片的翻譯製作前後要經過兩三個月。
  • 電影字幕翻譯做到以下幾點可稱之為優秀
    電影作為一種文化載體象徵著一個國家和地區文化的飛速發展,觀眾更多的選擇英文原聲影片,由於語言障礙,則需要通過電影字幕來了解影片內容,所以字幕翻譯的作用則顯得尤為重要,那麼要做好電影字幕翻譯要做到哪些呢,英信翻譯簡單介紹:按照人們視覺習慣,字幕往往出現在屏幕下方
  • 陶然:電影字幕翻譯背後的「超級英雄」
    「陶大大」日常工作和影片翻譯兩不誤,   每句臺詞字斟句酌,就是為了讓中國影迷更好的感受到影片的魅力。   美國漫威電影《復仇者聯盟3》《奇異博士》《銀河護衛隊2》《雷神3》《黑豹》等,他都是作為主要的字幕翻譯校對成員之一,甚至還客串了一把日本真人漫改電影內地票房第一的《銀魂》。   電影字幕翻譯這件事兒,對翻譯校對過多部美國大片的「大白」而言,這本質上是文化的傳承。
  • "復聯2"中文字幕錯誤頻出 進口大片為何屢陷"翻譯門"
    每次好萊塢大片上映,總有人熱衷於給中文字幕「找茬」,並調侃為「神翻譯」。而譯製機構也有自己的理由:時間緊、任務重、收入低,加之需要保密,人員招募嚴格受限。有人認為,時代在進步,觀眾眼光變得更加挑剔,而固有的譯製模式難以滿足需求,二者的失衡導致爭議頻發。
  • 《環太平洋》字幕遭批 翻譯人員大多為兼職
    字幕翻譯人員大多兼職        作為一部以「史詩浩劫」為主題的科幻巨製,《環太平洋》講述了距今數十年後的人類世界,為了抵禦海底不斷出現的巨型怪獸攻擊沿岸城市,中國、美國、日本、俄羅斯、澳大利亞等環太平洋國家組建了一個名叫「賊鷗」(Jaeger)的巨型戰甲隊,聯合向怪獸發起反攻。
  • 字幕「雷神」是怎麼煉成的 揭秘進口大片中文翻譯幕後故事...
    「國外所有的翻譯都有一個大型的、專業的服務網站,迪士尼會把需要翻譯的臺本和很粗糙的影片視頻一起上傳到那個網站上面,網站的工作人員會把如何使用那些臺本和視頻的方法發給我,我就進行翻譯」。      送審版字幕翻譯的周期一般來說會比翻譯公映版字幕更短,田力透露,片方給他翻譯一部電影的時間通常為三到五天,不過他認為這個時間是夠用的,只要對背景知識和英語掌握的足夠熟練。
  • 電影翻譯頻用流行語:「坑爹」現身字幕(圖)
    電影翻譯頻用流行語:「坑爹」現身字幕(圖)   解釋  片方要求翻譯本土化添笑料  目前國內進口片字幕翻譯有長影譯製廠、京譯(中影和八一廠)、上影譯製廠三支隊伍,但實際操作中,絕大多數都是兼職翻譯,有媒體人、大學老師或者電影公司內部人員。
  • 國內字幕組現狀曝光:翻譯人員幾乎是「義工」
    許多鐵桿粉絲都熬著夜等待第17集的更新,一邊刷新視頻網站一邊抱怨:「今天的字幕組怎麼那麼慢啊……」  日劇、韓劇、歐美劇乃至泰劇,近兩年外語電視劇大肆入侵,我們通過字幕觀賞它們,享受著字幕組翻譯人員的勞動成果。當然,只有在深夜追劇遲遲等不到字幕的時候,才能體會到這群幕後工作者存在的重要性。
  • 翻譯工作者必看:字幕翻譯的流程與方法
    隨著國內各類電影作品走向世界,以及國外影視劇、視頻等引進中國,影視字幕翻譯的需求越來越大,字幕翻譯質量也日益成為觀眾議論的焦點。字幕翻譯工作的流程是有嚴格分工的,今天唐唐就為大家帶來相關內容的分享~ 看過那麼多電影,你了解電影字幕翻譯嗎?
  • 電影翻譯頻用流行語:「坑爹、吊絲」現身字幕
    「字幕翻譯頗出彩,坑爹、刷夜、吊絲逆襲、郝刻薄院長等傳神到位!」喜歡的觀眾直言,字幕令影片很接地氣,趣味性強。不喜歡的觀眾則抱怨這類網絡流行語用得不倫不類,影響看片時的情感投入,從外國人或怪獸的嘴裡說出來,聽起來有點彆扭。對於這類刻意討好觀眾的字幕翻譯,業內人士表示,運用網絡用語翻譯輕鬆喜劇類型片,有時確實達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但盲目追求流行語以致泛濫成災,就讓人慾哭無淚了。
  • 「字幕組」已死?如果沒有翻譯,電影也失去一半魅力
    正常情況下,一集劇作在國內時間凌晨出資源,字幕組在中午之前就要完成翻譯、校對、特效製作、壓制等工作。之後迅速在微博、論壇等平臺上發布資源,這樣才能保證足夠多的人看到。在國內知名日劇字幕組Z從事翻譯工作的飛影表示,速度幾乎是字幕組之間競爭的唯一指標,「慢幾分鐘都不會有很多人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