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沒有拼音,古人是怎麼給漢字注音的?

2021-02-19 書法典


漢字雖然有大量的形聲字,但是不能像拼音文字那樣,可以通過文字符號本身,直接表示出正確的讀音來。因此,為了便於傳授和學習漢字,自古以來人們創造了許多給漢字注音的方法。

古人對漢字的注音方法主要有下面兩類:

1.讀若法

用一個漢字來注另一個漢字的讀音方法。比如「讀若」法:

儡,相敗也,……讀若雷。(《說文解字》)

比如「讀為」法:

父義和(《文侯之命》),鄭玄註:「義讀為儀。」

比如「直音」法:

「肇」注「兆」 。(《爾雅》)

從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如果知道「雷」「儀」「兆」字的讀音,也就順理成章地會讀「儡」「義」「肇」字了。

2.反切法

用一個漢字或注音符號表示「聲」,用另一個漢字或注音符號表示「韻」和「調」,把它們拼合成被注字的讀音的方法。

其中,反切法是中國古代影響最大、流傳最久的一種雙拼制注音法。即反切上字取「聲」,下字取「韻」和「調」。比如:

緩,胡管切。(《廣韻》)

「緩」字的讀音,就是取「胡」字的聲(h),取「管」的韻和調(uan),然後拼合成(huan=h+uan)。

此外如:

哀,烏開切。

敖,五勞切。

收,式州切。

器,去冀切。

矣,於紀切。

丨 看 完 了 記 得 轉 發 給 朋 友 哦 丨


----以下是廣告

【高檔白牛角純狼毫】造型古樸,色澤圓潤!優雅大氣的文房禮品,配樟木筆盒,藏用,送朋友、送長輩!採用老傳統,老工藝,古法純手工制筆!逐根挑選的冬季遼尾,純天然白牛角筆桿手感舒適!典雅大氣

識別二維碼搶購

可以識別或掃描上方二維碼,也可以點擊文章左下角    閱讀原文    直接進入官方微店購買!!

如在購買是遇到問題,可以諮詢微信E3749221

相關焦點

  • 古代沒有拼音,古人是怎麼給漢字注音,怎麼讀出生字?
    大家都知道,在中國古代是沒有漢語拼音的,不止是很早以前沒有,就連清朝都沒有!也就是說,在中國長達5000年的文明裡,雖然有漢字存在,卻一直沒有拼音,那麼古人是如何「識字」的?並且還能寫出那麼多膾炙人口的詩句。
  • 古代沒拼音怎麼給漢字注音?
    大家都知道,在中國古代是沒有漢語拼音的,不止是很早以前沒有,就連清朝都沒有!
  • 古代沒有拼音和字母,古人怎麼學習漢字的讀音?很簡單,一學就會
    從小到大,我們都學習過古文典籍,認識和掌握了大量漢字,而使之得以實現的工具就是漢語拼音。然而,中國古代沒有字母,也沒有拼音,那麼古人是如何學習漢字讀音的呢?對於生僻字,又是以何種方式標註讀音的呢?漢語是非拼音語系,從來未曾有過外來工具輔助,但這並不妨礙它發揚光大,因為古人早就創造了高明之法來為其注音。
  • 古代沒有拼音和字母,古人怎麼學習漢字的讀音?這些方法太高明了
    從小到大,我們都學習過古文典籍,認識和掌握了大量漢字,而使之得以實現的工具就是漢語拼音。然而,中國古代沒有字母,也沒有拼音,那麼古人是如何學習漢字讀音的呢?對於生僻字,又是以何種方式標註讀音的呢? 漢語是非拼音語系,從來未曾有過外來工具輔助,但這並不妨礙它發揚光大,因為古人早就創造了高明之法來為其注音。
  • 沒有拼音,古人是如何注音的
    古人沒有拼音,那麼如何注音呢?最常用的方法叫做「反切法」。 朱熹的《四書集注》有「澳,於六反」這樣的話,這是在給「澳」注音。反切法,就是用兩個大家熟悉的字給一個不熟悉的字注音,取第一個字的聲母,取第二個字的韻母和聲調。例如: 矣,於紀切。
  • 古代沒有「拼音」,古人如何「識字」?這法子,厲害了!
    古人的智慧到底有多厲害?今天我們又領教了「一招」!大家都知道,在中國古代是沒有漢語拼音的,不止是很早以前沒有,就連清朝都沒有!也就是說,在中國長達5000年的文明裡,雖然有漢字存在,卻一直沒有拼音,那麼古人是如何「識字」的?並且還能寫出那麼多膾炙人口的詩句。
  • 古代沒有「拼音」,古人如何「識字」?老祖宗這方法絕了!
    古代沒有「拼音」,古人如何「識字」?老祖宗這方法絕了!小編想問問大家都是怎麼識字的呢?是不是對照著每個字上面的拼音一個一個讀的呢?可以說拼音就是我們認字很重要的一個工具了,但是你有沒有想過,沒有拼音的話怎麼認字呢?拼音是用什麼寫的呢?
  • 古代沒有「拼音」,古人是如何認識漢字的?老祖宗的方法讓人佩服
    而想要學習中國文化,就必須要精通漢字。我國漢字發展的歷史非常悠久,最遠可以追溯到倉頡造字。經過多次的演變,才發展成為如今的漢字。現今的漢字看似簡單,實則非常深奧。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們都中國的漢字種類很多,比如多音字、形近字、近義字等等,想要徹底的區分他們實屬不易。現在的人們基本上通過拼音來認識漢字,這是最簡單直接的方法。
  • 古代有漢字卻沒「拼音」,古人如何識字?老祖宗的方法絕了
    古代有漢字卻沒「拼音」,古人如何識字?老祖宗的方法絕了如今的漢字不僅僅對中國影響深遠,對全世界的影響都越來越大了。漢字博大精深已有上千年的歷史,也是傳承文化最重要的工具之一,與漢字一樣重要的還有漢語拼音,也就是發音的方式,但是漢字和漢語拼音的關係卻不是那麼親密,因為漢字的歷史時間遠遠超於其拼音,而拼音卻是從清朝才有了雛形,到了民國時期才真正出了方案。那麼沒有拼音的時候古人在讀書識字的時候是怎麼學習漢字發音的呢?
  • 拼音在清朝才有雛形,古人沒有拼音怎樣識字?古代注音法令人嘆服
    漢字是目前我們每個人都在使用的,中國的漢字有幾千年的歷史,古代的時候人們最初為了記事方便用在石頭上木頭上刻簡單的符號,這些就是漢字最初的模樣,隨著後來人類文明的發展,漢字逐漸被定行,出現特定的樣子和意思。
  • 古代沒有拼音怎麼識字?不得不服古人的智慧,這方法至今都在用
    1958年2月11日,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正式批准《漢語拼音方案》。之後,這一方案就成為小學生的必修課程進入全國小學的課堂。然而,古代並沒有拼音,古人又是怎麼識字的呢?不同於以腓尼基文字為代表的字母文字,漢字是象形文字,又稱表意文字,是通過圖畫演變來的,人們運用這種符號進行溝通更注重意思的呈現。
  • 中國古代沒有拼音,如何認字發音?其實古人辦法很多,至今在用!
    中國古代沒有拼音,如何認字發音?其實古人辦法很多,至今在用!要學好漢語,首先要學好拼音,這就如同我們現代學習英語,要學好英語音標一樣,只有熟練掌握各種拼音技法,才能打牢認字的基礎。然而,中國古代並沒有漢語拼音,那麼在中華五千年的漫長歷史長河中,文字卻始終伴隨著我們,那麼古人靠什麼辦法來認字發音呢?據史料記載:清朝末年,為挽救民族危亡和振興中華的熱情,很多愛國知識分子紛紛提出了教育救國的主張,一些學者認為漢字的繁難複雜是教育不能全面普及的重要原因,因此,掀起了一場「切音字運動」。
  • 沒有拼音古人是怎麼認字的?這些方法腦洞大你可能也用過
    古代沒有拼音,那祖宗們是怎麼認識這麼多漢字的? 當時就震呆了!是啊,我們都是學拼音識字,那古人呢?其實,古人在造字時就考慮到了怎麼認字,哈哈沒想到吧! 可見,直音法比讀若法更為直截了當,注音更加精確。是不是恍然大悟?沒有拼音標註,那用漢字標註啊,拜服!除了這兩種標註法,還有更高能的漢字標註發:反切法。
  • 古代漢字沒有「拼音」,古人如何識字?你看祖先們的方法有多巧妙
    古代漢字沒有「拼音」,古人如何識字?漢字博大精深,字形也千變萬化,可以用最簡潔的字講出最複雜的含義,比如成語,就是典故的集大成者,漢字雖然歷史悠久,可與它相伴的拼音可就不是這樣了,因為拼音是民國時期才逐漸發展的一種識別漢字的方法,既然如此,那民國之前的古人,究竟是如何識字的呢?
  • 古人如何給漢字注音? 分為譬況法、讀若法等
    「注音字母」即為漢字注音而設定的符號,在《漢語拼音方案》公布前的數十年間,人們一直使用「注音字母」。  漢字是人類文明的象徵,也是記錄和傳承文明的工具之一。從古至今,人們的學習和成長常常是從認識漢字開始的。為了認識漢字,學習它的注音方法就顯得特別重要,因此,給漢字注音成了一門了不起的學問。
  • 拼音出現之前,中國人是如何給漢字注音的?
    在世界主要文字之中,漢字是唯一一種指示會意文字體系,也是世界上唯一仍被廣泛使用並高度發展的語素文字,語素文字是不表音的,也就是說,漢字和漢語發音是沒有關係的,這和拼音文字有本質的區別。所以,古代漢字能夠表示日語、朝鮮語、越南語等多種語言,但是,語素文字畢竟是語素文字,語言的語音該怎麼辦呢?沒有一套拼音系統,肯定是不行的,所以,古代朝鮮和日本等國,都出現了注音文字(就是韓國的諺文和日本的假名)。那中國呢?現在,中國有了漢語拼音,大陸都用這個。
  • 古代的幾種漢字注音方法
    以漢字為漢字注音的方法,是我國最早的漢字注音法。
  • 古代沒有漢語拼音,古人是如何識字注音呢?
    從漢字注音的發展史來看,在數千年裡,漢字總共誕生了10多種注音方法,它們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學習者掌握了漢字的讀音,有效地推進了漢語文字學的發展,但要說起最高效的漢字注音方法,肯定要數一個世紀以前的「現代漢語拼音」注音法。下面逐一來說明古代幾個主要注音法的優缺點。在秦漢之際,漢字從小篆演化成隸書,俗稱「隸變」,可以說是漢字發生脫胎換骨的一次變化。
  • 在拼音沒有普及之前,中國人是如何給漢字注音的?說出來你都不信
    進入幼兒園後,我們會學習拼音。拼音是幫助漢字發音的工具。它開始於20世紀50年代。在拼音普及之前,中國人是如何給出拼音的?你不相信。在漢語拼音之前,它是一個漢語拼音符號,一個為漢語拼音設置的符號。它以章太炎的拼音字母為基礎,由中國統一發音委員會於1913年制定。在此期間,提供了「音標」。北洋政府教育部於1918年正式發行拼音字母。
  • 國學古人怎樣對漢字注音?文短意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