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親密關係中有一類女人,時常會經歷一種有心無力,患得患失的感覺。
如果男人對你好一點,那麼你內心就會感到一絲安慰,如果對方的注意力不在你的身上,那麼你立刻就會坐臥不安。
事實上,這就是典型的焦慮型依賴人格。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焦慮型依賴人格在潛意識中對感情都是不自信的,一方面總是認為自己難以幸福,另一方面則是覺得,自己本身就不值得被愛。
如果不趁早認識這個問題,找出裡面的成因,恐怕這輩子都會活在內心掙扎的模式當中。
01遠離指責型的溝通
在兩個人相處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意見分歧的時候,這個時候兩個人是怎樣磨合的,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如果你跟一個不懂愛的男人走在一起,那麼他很難照顧到你的情緒,他會一味地將問題推卸到你的身上,讓你感到自己在他面前完全失去價值。
這種指責型的溝通,很容易會演變成惡言相向的局面,一旦長時間沉浸在這種溝通模式當中,那麼你非但不會幸福,而且只會變得焦慮起來。
所以在這裡給予年輕女孩一個忠告,找對象不要停留在物質條件層面的觀察,有時候你在找對象的時候,更應該好好審視對方對待你的方式,到底是不是尊重你,理解你,支持你。
02要學會愛自己
焦慮的深層次問題,也是跟自己的安全感有關的。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一個人嬰兒時期跟母親的依戀關係,往往會形成一定的心理定勢。
在幸福家庭中的孩子,因為受到了更多愛的滋養,所以在親密關係中,會更加有安全感,不會在談戀愛的時候,動不動就患得患失。
但如果你在成長過程中,父母給予你的關心和愛護較少,就容易讓你形成對親密關係焦慮的心理。因為在你的成長中,很少受到來自於父母的肯定和支持,所以你會覺得任何親密關係中的愛,都是難以捉摸的。
要解決這個問題,你就要正視自己,在後天好好地學會去愛自己。因為安全感不僅僅是來自於外界的,更是來自於自己的內心。
所以,在成年後進入談戀愛也好,還是在相處當中。你都要建立一種正確的愛情觀。那就是你自身有屬於自己完美的一面,並不是千倉百孔的。你值得被愛,如果他對你好,那麼就是錦上添花。如果他離開你,那麼你也不至於就是個可憐鬼。
03擁有獨立的精神世界
另外一方面,要想擁有一段穩定的關係,首先自己應該要有一個穩定的精神內核。你要明白,一個沒有自我的人,就像一個無底洞一樣,無論將多少東西放進去,都沒有辦法填滿。
因此,無論在戀愛還是在婚姻當中,你都不應該把感情生活視為自己的全部,而是要懂得去構建屬於自己的世界。比如,你要有自己的愛好,你也應該要有屬於自己朋友和圈子。
只有當你有了自己獨立的精神世界以後,你才會擁有「跳出」自身的狀態,獲得一種觀察自己親密關係的能力。這種能力,可以極大地幫助你提升自己的愛的能力。
04跟合適的人談戀愛
最後一點最為重要,我希望你能找一個成熟的人談戀愛,這樣可以幫助你回到好的親密關係中去療愈自己。
因為如果你自身就是焦慮型,如果你還跟一個不成熟的男人談戀愛,那麼你會變得相當累。不成熟的男人就像巨嬰,凡事都以自己的意志行事,給你帶來不確定的感覺。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找一個跟自己合適的長期伴侶,往往可以滿足兩種需求,一種是安全感的需求,另一種是歸屬感的需求。
安全感就是,你跟他在一起,你會感到你的聲音有所回應,你的自身狀態會被重視,你的內心得到了安穩的感覺。 歸屬感就是,你在他的身邊很舒服,你不會整天活在懷疑當中。
所以說有時候,懂比愛更加重要,遇到一個不懂你的人,兩個人都會愛得吃力,在關係中的兩個人,有時候適合比努力更重要。
正如有句話說得好:沒有愛的人生會變成怎樣?是沒有黎明的長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