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心中有佛便是最好的佛緣,看看你有嗎?

2020-12-25 人生禪意

佛緣,是心與佛的交流。學佛,修佛就是在修自己的心。修佛並不是拜拜佛,稍稍香,上上供。真正的修佛,是要做到心中有佛。佛並不是要我們崇拜他,表面的支持和認同並沒有任何的意義。佛在意的是心靈的傳達,心靈的感召。真正做到心中有佛,便是佛緣。

佛是覺悟了的人,是有著大智慧的人,是有著與宇宙人生真理的人。我們學佛,就是要用佛的眼光,思想,行為去面對生活。所以說佛不再天上,佛不再寺廟中,佛在每個學佛之人的心中。

在《楞嚴經》中,有一段再講佛與阿難的對話,佛問阿難:「心在哪裡?」阿難說:心在裡面,又說心在外面,又說在非裡面非外面。結果阿難足足找了7處都沒有找到。阿難慌神了,心怎麼能沒有呢?我們如果連自己的心都找不到?那如何有佛呢?

真正的佛是什麼?在我們自身來說,我們的見,聞,覺,知。我們能看見,有感覺,能夠明白,但是遇事明了,如如不動,這便是我們自身的佛性。

等到我們找到我們的真心時,我們才能看到佛,才能感覺到佛。來聽一則小故事:一位虔誠的信徒在遭遇水災後,爬上了屋頂。眼看洪水漲勢兇猛,馬上就要淹沒小腿。他不斷的在心中祈禱「大策大悲的佛祖啊,來救救我吧!」

不久,遊來一隻小的獨木舟,船上的人要載著信徒離開。信徒看看說「我不要和你走,佛祖會來救我的」。船上的人便划槳走了。

可是水越來越大,洪水越來越猛。信徒又在不斷的祈禱:大慈大悲的佛祖啊,救救我吧!這時又來了一條小船,要載著信徒離開,信徒又拒絕了。

這時眼看水越來越大,馬上就要把信徒淹沒,在奄奄一息中信徒還在祈禱佛祖就他。這時一位禪師駕船而來,把他救了起來。上船後信徒對禪師抱怨:我是如此的虔誠祈禱,為何不早些來救我?

禪師道:「你真是冤枉了佛,佛幾次化身船倆救你,你為何不上船?看來你與佛無緣吶!」

看似虔誠的信徒,真的做到了心中有佛嗎?

佛法講,佛渡有緣人。有緣便是心中有佛。心誠、志堅跟隨佛的指引,修煉自己的內心,便能漸漸的脫離苦海。

佛不是神,佛就是我們身邊的善良的人,只要心中有佛,便是遍地是佛。正所謂「佛眼看人皆是佛,魔眼看人皆是魔」。真正看待事物的,不再眼睛,而是自己的內心。

心中有佛,處處是佛;心中有佛,遍地是佛。

當別人行善時,別人也可以是佛。學佛就是要按照佛的教誨,一點一點的去學習去實踐。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再小的善,也是善緣。再微的惡,也是罪惡。

所以我們學佛,不是為了誦經而學佛,不是為了福報而學佛。學佛是為了修習自己的心,學佛是為了看到真理的人生,學佛也是為了有更多的智慧去面對生活。

「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真正的佛法,真正的佛,不在靈山,不在天上,也不在寺廟中,真正的佛只存在於你的心中。存在於你的點點善念,存在於你的種種善舉,存在於你的句句善言之中

心中有佛,便是最好的佛緣。心中有佛,便能更好的修習,修煉。心中有佛,才能不斷的理解升華。心中有佛,才是真正的佛緣。

願朋友們都能做到心中有佛,讓佛法在心中盛開出最美的佛緣之花。祈福!

相關焦點

  • 佛說:這6種人,不用拜佛,卻佛緣最深,看看有你嗎?
    佛門裡有句禪語: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心中有座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我們往往認為佛菩薩住在寺廟,燒香拜佛只有到寺廟裡才靈驗。但其實佛菩薩無處不在,心中有佛的人,時時刻刻心存敬畏;心中無佛的人,只在寺廟燒功利之香。
  • 判斷一個人佛緣的深淺,就看這7點,看看你佛緣如何
    佛緣,是佛教的專業用語,指人和佛之間某種感性上的默契或親切感。這種親切感佛家解釋為前世的輪迴轉世,或是今生與佛法有很深的默契,一見如故的感覺。如何判斷一個人佛緣的深淺呢?是否有什麼依據?結合佛家經典記載,這七個特點,看看自己究竟擁有多少吧。
  • 佛說:佛緣深厚的人,有這三個特徵,看看你身上有沒有?
    :佛緣深厚的人,有這三個特徵,看看你身上有沒有?  佛渡有緣人,佛緣是能親近佛法的機緣,與佛無緣的人,如同無根之草,難以得到法水滋養。從外在來看,佛緣深厚的人,與佛有諸多感性上的聯繫,儘管沒有接觸佛法,但一言一行,所思所想,都暗合佛理。  佛緣深厚的人,有這三個特徵,看看你身上有沒有?
  • 佛緣深厚的人,有這兩個特徵,看看你有沒有?
    從外在來看,佛緣深厚的人,與佛有諸多感性上的聯繫,儘管沒有接觸佛法,但一言一行,所思所想,都暗合佛理。佛緣深厚的人,有這兩個特徵,看看你身上有沒有?與佛有緣的人信佛學佛,信佛除了具備正知正見外,更會深信因果。世尊從成道至圓寂,四十九年的時間住世弘法,所說也不外一切諸法的因果。所謂因果,即宇宙萬有,莫不各有其原因和結果。世間的善惡為因,苦樂為果;出世間的知苦斷集為因,橫超三界為果。
  • 老僧說:這「四個人」,不用拜佛,卻最有佛緣,看看你是嗎
    在燒香拜佛時,我的小女兒突然看到有的人並沒有拿那麼多供品,便好奇地問:「我們一定會比他們好運的對嗎?你看我們的東西這麼多,佛祖一定會開心的。」孩子的疑問正巧被寺中一位老僧聽到。老僧摸摸孩子的頭,笑道:「口念觀音心不善,喊破喉嚨也枉然。」我上前問訊,並與老僧探討起來。
  • 佛教:與佛有緣的「三大」特徵,看看你有嗎?
    佛教中稱這種關係為「緣分」。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任何事情,甚至只要你能遇見,就是有緣。緣分沒了,就再也不會相遇。很多人,都喜歡到寺院中燒香拜佛。有的是因為有某種心事,想去在佛前「嘮叨嘮叨」,也有的是想去寺院中清淨清淨,有的則是想去求佛,希望得到佛的保佑。他不明白為什麼會這樣做,其實這是因為他與佛有緣。當他心心念念裡都是佛的時候,這種緣分就會達到極致。
  • 佛教:這4種人,佛緣深厚,與佛有緣,有你嗎?
    「與佛有緣」,這個「緣」不是指表面上的距離,不是說我今天守在佛菩薩像前,我就離佛最近了,不是這樣。「佛在心中,莫向外求」,一切福田,不離方寸,距離在心、不在形。心中有佛、有善良、有慈悲,並能以實際行動踐行菩薩之道的人,佛緣最深。即使一個人不信佛,但他有好的德行,樂善好施,這樣的人離佛最近。這4種人,佛緣深厚,與佛有緣,有你嗎?
  • 佛說:這三種人,佛緣最深,一生平安順遂,享有福報,看看有你嗎
    01卷首語眾所周知,佛教自創立以來,傳入我國已經有了幾千年的歷史,我們常說的「佛緣」,也是指一個人高尚的思想品德,正如佛說:這三種人,佛緣最深,一生平安順遂,享有福報,看看有你嗎?佛家常說,殺生便是在結惡緣,不要以為自己造的業障無人知,便此後萬事大吉,須知因果循環,天道不虧。懂得善待自然,愛生護生之人,就是佛緣深厚之人。
  • 佛緣是什麼?看看你與佛有沒有緣?
    ▲ 與佛結緣文:了緣心中有佛是佛緣佛緣,是心與佛的交流。學佛是對自己良心的交待,不是做給別人看的。修佛是修心,佛無處不在。修佛不在表像,而在內心。佛不是要我們崇拜他,模仿他,表象的相近並不能代表本質的相同。
  • 您是什麼佛緣
    佛無處不在,修佛不在表象,而在內心,有什麼樣的心就有什麼樣的佛,佛不要我們崇拜他、模仿他,表象的相近並不代表本質的相同。佛是心靈打造的幻想,太過於執著外在,反而會迷失其中,心中有佛,便是與佛有緣。有佛心的人不會去看眾生的過錯,只看眾生的過錯卻看不到自己的過失的人,枉談「佛」字,要認清自己、看清楚自己要做的事情,也要看清楚事情的後果,因為你要對那個後果負責,不要把生命浪費在你一定會後悔的地方,對己對事負責、便是與佛有緣。
  • 佛教:一個人是否與佛有緣,這9大特徵看看你有嗎?
    如果有以下9個特點,說明你和佛有緣!一、心中有佛時佛緣。學習佛教不是為了做樣子,而是向自己的良心解釋,更不是向別人展示。佛陀不希望我們崇拜他,模仿他。很多人執著於佛陀的外表,卻越是迷失。佛在心中無處不在,沒有佛在心中,你再崇拜也只是自欺欺人。修身養性,使自己的心潔淨而乾淨,並逐漸與佛的心相對應,才是佛的真正命運。
  • 佛教:佛緣深厚的人往往有7個特徵,看看你有嗎,關係到今生得渡
    佛教:佛緣深厚的人往往有7個特徵,看看你有嗎,關係到今生得渡世間有人信佛,說明他或她的善根福德深厚。不信佛的人,往往善根淺,福德淺薄。有「佛渡有緣人」和「佛不渡無緣之人」。怎麼會有這兩種情況,就是信與不信的問題。
  • 佛教:有這9大特徵,說明你與佛有緣!
    有這9大特徵,說明你與佛有緣!一、心中有佛是佛緣學佛不是做樣子,學佛是對自己良心的交代,不是做給別人看的。佛不是要我們去崇拜他、模仿他,修佛不在表象,而在內心。許多人執著於佛的外相,反而越修越迷失。心中有佛佛無處不在,心中無佛,你再拜也不過是自欺欺人。
  • 這3種人佛緣最深,離佛最近,是你嗎?
    有一句禪語說得非常好: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心中有座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問佛在哪裡?許多人可能會說:佛在寺院裡。但其實,佛無處不在,只要我們心中有佛,不用到寺院裡去,就能與佛菩薩感應道交。相反,如果你只是表面上很虔誠,心地仍然存惡,那也只是自欺欺人。
  • 佛教:這四個特徵的人,與佛有緣,看看你有嗎?
    佛家有這樣一句話,叫做「藥醫不死病,佛度有緣人」,諸佛如來是出世間的大醫王,能除一切煩惱障礙,卻不能救拔慧命將盡之人。很多才接觸佛法的善信,經常提問的就是,某位「大師」說我有佛緣,你覺得是這樣嗎?「緣」是佛家認識世界的基本觀念,萬物有緣,才能發生關聯,並進一步發展,乃至產生結果。
  • 這三種人佛緣最深,看一看有你嗎?
    站在世俗的角度去說,佛緣是有深有淺的,如果站在佛菩薩的角度來看,一切眾生皆與佛有緣,因為在佛經中,佛親口說過,我們人人都是要做佛的,套用因果的一句話來說,人人皆與佛有緣,只看來早與來遲。我們今天說的佛緣,是站在眾生角度來講的,畢竟在我們身邊,有些人佛緣很深,有些人佛緣很淺,甚至有些人,壓根就與佛無緣,甚至一生都無法與佛接觸。那些與佛無緣的人,往往都是誹謗佛法,或者討厭佛教,厭煩與佛有關的一切,即便是這樣的人,佛也沒有放棄他們。因為就算是獵人強盜將來也會與佛結緣,也會成為佛的,只是需要時間。
  • 佛教:佛渡有緣之人,這3種人佛也渡不了,看看有你嗎?
    佛教有四大禁忌,即無緣不能渡、因果不能改、智慧不可賜、真法不可說。有些人很好奇,不是說佛菩薩慈悲,眾生平等嗎?怎麼還「無緣不渡」,區別對待呢?這並不是區別對待。雖然所有眾生都有佛性,都是未來的佛,但因為每個人的業力和根本機制不同,不是每個人在今生都會有福報和善緣與佛陀結緣的。
  • 佛度有緣人,這3種人與佛有緣,看看有你嗎?
    有佛緣的人,才能接受佛菩薩的教誨,解脫苦惱,不過從深一層角度上講,眾生皆有佛性,也就是說,每個人也都與佛有緣。經云:「諸法因緣生,緣謝法還滅;吾師大沙門,常作如是說。」既然眾生皆有佛性,那為什麼又說,佛不度無緣之人呢?這與眾生的緣有關係,比如說,一個人和地藏菩薩有緣,觀音菩薩度他,他就沒有感應。
  • 佛教:這4類人不用燒香拜佛,佛緣卻很深,其中有沒有你?
    佛教從東漢就傳入中原,之後和中華文化融合創新,形成了今天被人接受的佛學思想。不過對於佛學,有人不太能明白,認為佛教徒是愚痴,信自己不是更好?這些人很難聽得進佛法,還會有牴觸的念頭,甚至還詆毀三寶。佛緣深的人,並非整天站在佛堂前燒香拜佛,也不是天天待在寺廟,反而是內心有善行,心中時常住著佛,能夠用實際行動去弘揚佛道之人,從來不搞虛無形式主義。佛教:這4類人不用燒香拜佛,佛緣卻很深,其中有沒有你?
  • 佛緣深厚有三個特徵
    所謂因果,即宇宙萬有,莫不各有其原因和結果。世間的善惡為因,苦樂為果;出世間的知苦斷集為因,橫超三界為果。深信因果就是明了「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之理。世人若深信因果,就能諸惡莫作,使得宿世惡因難遇違緣;若能眾善奉行,就能廣結善緣,隨緣消舊業。《阿含經》云:「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