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家全國性銀行喜與憂:歸母淨利潤悉數增長 三家不良率上升

2021-01-19 投資時報

全國性商業銀行2019年整體業績表現相對平穩、資產質量較好,但不同銀行間亦有不小的差距:資本充足率首尾相差超過5個百分點;14家銀行不良貸款率下行,3家銀行略微上升;3家銀行營收增幅超兩成,而恆豐銀行營收同比下降超14%

標點財經研究員 黃鳳清

在商業銀行體系中,全國性銀行佔據著極為重要的地位。截至2019年年末,包括國有銀行和股份制銀行在內的18家全國性銀行總資產合計約176.59萬億元,在商業銀行中的佔比達到73.73%。作為中國銀行業實力最雄厚的代表,全國性銀行的經營及業務表現一直備受關注。

近日,標點財經研究院攜手《投資時報》重磅推出《2020中國銀行業全樣本報告》,對國內商業銀行2019年的經營、業務及專項數據進行了統計、梳理及分析。基於Wind資訊提供的數據,剔除數據缺失嚴重的銀行後,最終共有400家商業銀行進入樣本。

研究結果顯示,規模龐大的全國性商業銀行2019年整體業績表現相對平穩、資產質量較好,但不同銀行間亦有不小的差距。其中,資本充足率首尾相差超過5個百分點,招商銀行等3家銀行略有下降;在大多數全國性銀行不良貸款率下行的同時,依然有3家銀行略微上升;3家銀行營收增幅超兩成,而恆豐銀行營收同比下降超14%;18家銀行的歸母淨利潤(未披露該指標的銀行採用淨利潤數據,下同)悉數實現正增長,有8家增速超過10%,除郵儲銀行外的5家國有銀行增速則低於5%。

三家銀行資本充足率下行

資本充足率是銀行自身資本與加權風險資產的比率,反映商業銀行在存款人和債權人的資產遭受損失之前能以自有資本承擔損失的程度,也就是銀行抵禦風險、保護存款人和其他債權人利益的能力。

據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下稱銀保監會)披露,至2019年四季度末,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依次為14.64%、11.95%、10.92%,與2018年四季度末相比,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別上升0.44個百分點、0.37個百分點,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則下降了0.11個百分點。

Wind數據顯示,至2019年末,18家全國性銀行中,資本充足率最高的是建設銀行(17.52%),最低的是恆豐銀行(12.26%),二者相差5.26個百分點。六大國有銀行中最低的是郵儲銀行(13.52%),而股份制銀行中招商銀行(15.54%)最為突出,僅次於建設銀行、工商銀行(16.77%)、農業銀行(16.13%)和中國銀行(15.59%)。相較於2018年末,僅有3家全國性銀行的資本充足率出現小幅下滑,分別為郵儲銀行、招商銀行和中信銀行。

在一級資本充足率方面,首尾依然分別為建設銀行(14.68%)和恆豐銀行(9.68%)。郵儲銀行(10.87%)較2018年末略降0.01個百分點,其餘17家銀行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其中恆豐銀行、渤海銀行、華夏銀行、廣發銀行、平安銀行、浙商銀行均提高1個百分點以上。

在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方面,全國性銀行全部高於8%。有7家銀行超過10%,建設銀行(13.88%)依然領先,其後依次為工商銀行(13.20%)、招商銀行(11.95%)、中國銀行(11.30%)、農業銀行(11.24%)、交通銀行(11.22%)和浦發銀行(10.26%),而居尾的是渤海銀行(8.06%)。與2018年末相比,華夏銀行等6家銀行的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有所下降。

標點財經研究員注意到,2019年,恆豐銀行引進戰略投資者,通過非公開發行1000億股普通股,引進投資者資金1000億元。其資本充足率相關指標均得到大幅度提升,但在全國性銀行中依然處於中下水平。在2019年的千億定增中,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認購600億股,以53.95%的持股比例成為恆豐銀行第一大股東。

利息淨收入整體佔營收七成

2019年,全國性銀行整體營業收入、歸母淨利潤分別同比增長9.93%、6.56%。進一步細分來看,六大國有行營收、歸母淨利潤分別同比增長7.89%、5.23%,股份制銀行分別增長14.52%、10.06%。

工商銀行以8551.64億元的營業收入傲視群雄,此外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的營收亦均超過5000億元。從增速上來看,有3家全國性銀行的營業收入較2018年增長20%以上,由高至低依次為廣發銀行、渤海銀行和光大銀行。六大國有行中,工商銀行增速最高,達到10.52%;交通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和郵儲銀行的增速在6%—10%之間,分別為9.32%、8.94%、7.09%、6.06%;農業銀行則同比增長4.79%。恆豐銀行以-14.17%的營收增速在18家銀行中墊底,是2019年唯一一家營收下降的全國性銀行。

利息收入依然是銀行最重要的收入來源。2019年18家全國性銀行利息淨收入合計近3.35萬億元,同比增長8.09%,在營業收入中的佔比達到70.14%,2018年這一佔比為71.33%。其中,郵儲銀行的利息淨收入同比增長2.61%,在其營收中所佔比重高達86.78%。渤海銀行的利息淨收入同比大增50.45%,佔其營業收入的比重由2018年的65.71%提高至81.01%,該行2019年淨利差、淨利息收益率分別較2018年上升0.57個百分點、0.67個百分點。此外,農業銀行、光大銀行、華夏銀行營收中的利息淨收入佔比也均超過75%。除了恆豐銀行外,其餘全國性銀行2019年利息淨收入均有不同程度增長。

從歸母淨利潤來看,18家全國性銀行在2019年全部實現正增長,恆豐銀行、渤海銀行、廣發銀行、郵儲銀行、招商銀行、平安銀行、浙商銀行和光大銀行的增速均為兩位數。而體量龐大的國有銀行業績較為平穩,除郵儲銀行外,其餘五大行的增速均在4%—5%之間。

14家銀行不良率下降

從2019年末的數據來看,全國性銀行的資產質量普遍較2018年有所好轉。銀保監會披露的數據顯示,大型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率由2018年四季度末的1.41%降至2019年四季度末的1.38%,同期股份制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率由1.71%降至1.64%。

將2019年末與2018年末的數據進行對比,有14家全國性銀行的不良貸款率出現下降。

恆豐銀行的不良貸款率下降最為顯著。在市場化批量轉讓不良貸款及清收、核銷後,該行2019年末不良貸款率較2018年末下降了25.06個百分點,但仍達3.38%,為同期全國性銀行中最高。據悉,截至2020年9月末,其不良貸款率已進一步降至2.84%。

在持續加大存量問題及不良資產清收處置力度之下,民生銀行2019年末不良貸款率為1.56%,比2018年末下降0.20個百分點,扭轉了近幾年來不良貸款率持續上升的勢頭。不良貸款率同樣下降0.20個百分點的還有招商銀行,由2018年末的1.36%降至2019年末的1.16%。

此外,農業銀行、中信銀行、平安銀行、工商銀行、渤海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興業銀行、光大銀行、交通銀行、華夏銀行的不良貸款率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浙商銀行、浦發銀行及廣發銀行的不良貸款率在2019年略有提高。而郵儲銀行2019年末的不良貸款率與2018年末持平,為0.86%,這一不良率為同期全國性銀行中最低。

進入2020年,情況略有變化,商業銀行資產質量有所下行。據銀保監會披露,至三季度末商業銀行整體不良貸款率達到1.96%,較2019年四季度末高出0.10個百分點。其中,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銀行的不良貸款率分別為1.50%、1.63%,與2019年末相比,二者出現了分化——大型商業銀行的不良率上升了0.12個百分點,而股份制銀行的不良率則略降0.01個百分點。

中國人民銀行近日發布的《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20)》指出,償付能力宏觀情景壓力測試結果顯示,30家參試的大中型銀行整體資本充足水平較高,總體運行穩健,整體抗衝擊能力較強。而信用風險是影響參試銀行資本充足水平的主要因素,在輕度、中度、極端壓力情景下,參試銀行貸款質量將惡化,不良貸款率大幅上升。若不考慮不良貸款處置,在輕度衝擊下,2020年、2021年、2022年末不良貸款率升至 4.90%、5.49%、6.73%;在極端衝擊下,未來三年末不良貸款率升至10.65%、12.45%、13.36%。銀行需增加貸款損失準備計提,資本充足水平將受到較大影響。

相關焦點

  • 指紋籤名造假客戶遭遇「被擔保」 華夏銀行違規背後藏隱憂
    來源:投資者網《投資者網》葛凡梅作為全國第五家上市的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華夏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夏銀行」;600015.SH)在快速發展的道路上頻繁遇上風波。近日,江西男子項招輝因被冒名擔保,欠華夏銀行2239萬的事件引發關注。銀行出示的合同顯示,項先生曾為南昌索克斯公司擔保向銀行貸款。
  • 21家上市銀行發布2019年業績快報:淨利和營收均保持穩健增長
    雖然上市銀行年報季的序幕還未正式拉開,但截至目前36家A股上市銀行中已有21家公布了業績快報。整體來看,2019年,21家上市銀行資產質量不斷改善,盈利能力穩健增長,其中18家銀行淨利潤同比增速超過10%。  「上市銀行2019年經營業績有所改善,整體在保持平穩增長的同時風險總體可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進一步加大。」
  • 光大銀行投訴量連續兩季排名前三 不良率收窄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貸款類業務當中,銀行涉及的投訴量有上升趨勢,主要原因,或受疫情影響導致還款不及時,相關銀行加大了催收力度,在催收過程中與借款人矛盾尖銳程度上升,另外在貸後管理過程中以及日常投訴處理方面還有待進一步加強優化。日前根據銀保監會披露的2020三季度銀行業消費投訴的情況通報中顯示,平安銀行、招商銀行、光大銀行的個人貸款業務投訴量位列股份制商業銀行前三名。
  • 交通銀行2019年信用卡消費額下跌 民生銀行等不良率上升
    交通銀行2019年信用卡消費額下跌 民生銀行等不良率上升 中華網財經訊,數據顯示,2019年多家銀行信用卡不良率上升,交通銀行、民生銀行、浦發銀行和中國銀行的不良率超過2%。
  • 海爾智家前三季度歸母淨利潤下降17.23%
    來源:北京商報北京商報訊(記者 石飛月)10月29日,海爾智家發布2020年三季報。報告顯示,前三季度海爾智家實現收入1544億元,同比增長2.78%;歸母淨利潤63億元,同比下降17.23%;扣非後歸母淨利潤41億元,同比下降27.56%。
  • 「讀財報」上市銀行上半年:營收資產保持增長,淨利潤喜憂參半
    36家上市銀行的營業收入整體保持增長,國有銀行和股份制銀行上半年營收規模較大,而城商行與農商行的營收增速較快;歸母淨利潤較上年同期整體下降9.42%,國有銀行和股份制銀行普遍出現下滑,多數城商行和農商行出現增長。資產規模方面,36家上市銀行整體保持增長態勢,國有銀行的資產規模遙遙領先於其他類型商業銀行。
  • 江陰銀行2019年實現歸母淨利增長18.12% 不良貸款率連續三年降低
    盈利高速增長,資產質量持續改善  江陰銀行年報顯示,2019年,該行實現營業收入34.04億元,同比增長6.86%;實現利潤總額11.13億元,同比增長157.82%;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10.12億元,同比增長18.12%。  對於利潤總額與淨利潤增長比例有較大差異的情況,江陰銀行在年報中有三點解釋。
  • 中信銀行2019年淨利潤年年增長,為何股息分紅卻年年不盡人意?
    實現歸母淨利潤480.15億元,較去年增長7.87%,扣非淨利潤增長8.04%,增速近五年排名第一。淨利息收入的增長另一個因素是生息規模增長、資產結構持續優化以及加強定價管理,這是中信銀行利息收入增長的主要原因。貸款及墊款利息收入平均收益率5.08%,是利息收入的主要組成部分,同時由於利率下行,對於存放同業資產配置力度隨之降低。三、資產質量明顯改善?
  • 2019全國性商業銀行財務分析報告摘要
    華夏(增長1.21個百分點)和廣發(增長1.01個百分點)的增長幅度較為突出,華夏也是股份制銀行中槓桿率水平最高的銀行(7.06%)。僅有三家全國性商業銀行的槓桿率較2017年有所下降。(見圖4)2019年,資本補充的壓力仍然很大,但不少銀行已經在資本補充方面取得一定成效。
  • 上海醫藥發布2020半年報:實現歸母淨利潤24.43億元 同比增長6.84%
    半年報顯示,上半年上海醫藥實現營業收入871.65億元,其中醫藥工業實現收入116.75億元,醫藥商業實現收入754.90億元,實現歸母淨利潤24.43億元,同比增長6.84%,其中,醫藥工業及商業主營業務利潤恢復增長,醫藥工業主營業務貢獻利潤11.66億元,同比增長7.4%;醫藥商業主營業務貢獻利潤10.76億元,同比增長5.22%。
  • 78家銀證保公司業績大梳理:淨利潤佔A股半壁江山
    整體來看,前20的上市公司中,共有11家銀行,2家保險,此外還有中國石化、中國石油、中國神華三家能源巨頭,以及萬科A、保利地產、中國建築。而貴州茅臺的淨利潤僅位居全部A股上市公司的第19位。上市銀行在2019年交出了非常靚麗的答卷。36家A股上市銀行盈利水平持續增長,其中,23家銀行淨利潤同比增長幅度達到兩位數,有八成銀行的不良貸款率較去年年初出現下降。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36家銀行去年合計實現淨利潤16988億元,較2018年增長7.32%。
  • 36家中國上市商業銀行畫像:1.65萬億壞帳、8700億淨利潤
    財報數據也顯示,今年上半年,36家上市商業銀行的累計實現淨利潤8686億元,增速相比2019全年悉數下降;與2019年上半年淨利潤相比,18家銀行出現下滑,佔比一半;淨利潤同比增速下滑幅度超過8%的共計16家,這16家商業銀行總資產規模佔據全部上市商業銀行總資產的90%。息差對於商業銀行盈利能力下降的影響,還可以從另外一組數據觀察。
  • 安永報告:2017年41家上市銀行平均ROA和ROE下降
    近日,A股、H股共計41家上市內地銀行2017年業績報告悉數披露。2017年,41家上市銀行實現淨利潤合計15409.72億元人民幣,比2016年增長5.10%,增速提高1.42個百分點。這是41家上市銀行連續第二年實現淨利潤增速提升。
  • 中信銀行投訴量排名前三 資產質量承壓 頻接監管罰單
    據中信銀行半年報顯示,該行上半年實現營收1020.13億,同比增長9.51%,淨利潤259.64億,同比下降9.96%,歸母淨利潤255.41億,同比下降9.77%,扣非淨利潤同比下降9.65%,這次的成績單也打破了該行十年來保持的淨利潤正增長記錄
  • 「財報智讀」晶方科技:前三季度歸母淨利潤增長416.45%
    根據深證信數據服務平臺及公司財報的數據,2020年前三季度,晶方科技營業總收入約7.64億元,同比增長123.9%;歸母淨利潤約2.68億元,同比增長416.45%。其中,2020年第三季度營收 3.09億元,同比增長119.54%;歸母淨利潤1.12億元,同比增長269.12%。
  • 本月已有倆家銀行高管出手增持自家股票
    預計2019-2021年興業銀行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速為8.66%/9.56%/10.76%,對應EPS3.10/3.40/3.78元/股。現價對應2019-2021年5.22/4.76/4.29倍PE,0.69/0.62/0.56倍PB。 除了興業銀行之外,招商銀行也獲得了高管的增持。
  • 光大銀行披露2019年年報 處置448億不良資產
    光大銀行3月27日晚間披露的2019年年報顯示,該行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328.12億元,實現歸母淨利潤373.54億元,營收和淨利潤均創下新高。2019年,光大銀行加大不良資產處理力度,全年處置不良貸款448.05億元,但不良貸款餘額較上年末仍有一定程度上升。
  • 今天國際:2020上半年歸母淨利潤同比小幅增長4.5%,約為4864萬元
    今天國際於2020年8月25日披露中報,公司2020上半年實現營業總收入3.6億,同比下降24.2%;實現歸母淨利潤4863.8萬,同比增長4.5%;每股收益為0.18元。報告期內,公司毛利率為34.1%,同比提高5.8個百分點,淨利率為13.4%,同比提高3.7個百分點。
  • 工銀租賃盈利高速增長 淨利潤增速為母行12倍
    事實上,從2007年金融租賃行業萌芽開始,經過八年的高速發展期,銀行業協會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6月份,全國開業的金融租賃公司已經達到了39家,相比2013年的26家增加了13家,行業總資產1.45萬億元,是2008年總資產500億元的29倍。近八年來,銀行系金融租賃公司發展迅猛,即便是在近兩年,銀行整體淨利增速放緩的情況下,銀行系金融租賃公司的增長依舊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