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賞可吃的碟豆花

2020-12-20 花魚奴kiwi

今年三月三尤其想念家鄉的彩色糯米飯,於是我向媽媽討教做法,苦於在上海很難買到材料,只能暫時作罷。我素來喜愛色彩斑斕的東西,彩色糯米飯激起了我對可食用染色植物的興趣。

西方文化中藍色代表憂鬱,而在我看來,藍色是一種美麗冷靜安詳的顏色,心情不好時抬頭看看藍天情緒會慢慢變好。愛種花的我得知碟豆花可做食物染色劑時,就被它迷住了。又美又能吃的東西,誰能抗拒得了呢!於是按耐不住內心的激動,買了兩株碟豆花苗種在陽臺。

四月下旬種下小苗,或許是我缺乏種植經驗,且平常也極少施肥,碟豆花長勢緩慢,第一朵花開是在六月中旬,之後許久才開上一朵。因此每開一朵花都倍感珍貴。

碟豆花苞

開放的碟豆花

碟豆花富含維生素A、C和E,東南亞國家的人多用它來泡茶喝。起初處於好奇,我還將僅有的兩朵花拿來做實驗,幻想著自己也可以做出一杯夢幻的會變色的茶飲。結果由於泡茶技術有限,我沒有做出像茶飲店那具有美輪美奐視覺效果的茶飲。

碟豆花泡茶

碟豆花的鮮花香氣並不明顯,開水衝泡一會水花的藍色會褪到水中,聞起來有淡淡的蒸鐵棍山藥的香氣,喝起來像白水煮山藥的湯水,個人覺得加糖或蜂蜜之後茶水會更好喝些。若在碟豆花茶加檸檬,茶的顏色變了味道也變酸,當然,觀看茶水變色也是一種樂趣。

碟豆花茶

碟豆花
碟豆花
碟豆花鮮花和乾花

當碟豆花開得多時我會採摘鮮花,加少許熱水和白糖,打汁過濾,取藍色汁水用來和面做饅頭,蒸出來是淺藍色的,小朋友喜歡看也喜歡吃。我建議家長和小朋友一起印各種圖案的饅頭,不要錯過這快樂而有意義的親子時光哦!

相關焦點

  • 好看又好吃的抹藍零食小甜品,自製碟豆花奶油雪媚娘,網紅食品哦
    不知道大家可知道最近網上比較火的一道食物,就是稱作抹藍零食小甜品的。很多人都評論說特別棒,所以自己在家研究了一個周末,做出來很理想的食物,不知道你們喜不喜歡呢,學會了就可以自己在家做了,不用出去買咯!小編還嘗試了一下創新,直接用碟豆花做的雪媚娘皮。
  • 豆花好吃的秘密,關鍵在於味碟的調製
    豆花好吃的秘密,關鍵在於味碟的調製說到食品,中國有很多特色食品小吃,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獨特的風味小吃。各種美食呈現在我們面前,不僅美味,而且新穎。這道重慶豆花是一道很受歡迎的民間菜,很常見,很多農村家庭都能做。
  • 四川內江這家葷豆花,25元1人隨便吃,紅油蘸碟巴適得板
    不過咱們今天不說上面這些已經很熱門的美食,來看看當地的一家特色葷豆花小火鍋店,他們家的「葷豆花」可是出了名的美味。重慶被稱為是火鍋之都,也是火鍋的發源地,而四川人則和重慶人一樣,都對火鍋有一種獨特的喜愛,因此這兩個地方的火鍋都被大家公認為是最地道,也是最美味的。
  • 重慶豆花,墊江第一
    墊江縣城內的豆花店就有300多家,一日三餐吃豆花也不會膩。最簡單不過豆花飯,加點創意:豆花煮進水煮魚——豆花魚豆花煮進蹄花湯——葷豆花麻辣小面上加豆花——豆花面把簡單的食材吃出花來,筷子從兩側收攏切下一塊豆花,然後水平託起順勢將豆花送入蘸碟。吹彈可破?不要小看了它的韌性,筷子晃動還能duang起來。「綿扎得很!」「 四紅五綠六麻辣 」說起蘸料就有講究了,主要分為的兩大門派。這一紅一綠之間,是賦予豆花兩種不同靈魂的催化劑。
  • 一碗豆花的溫柔
    關於豆花的由來,眾說紛紜,但傳說常與漢淮南王劉安有關,至於真的有沒有關係無從考據,對於一個吃貨來說,好吃就行了,往深了研究出來了,也就在吃的時候放在心裡拜一拜,順帶念叨一句:謝謝您老人家賜我如此美味。
  • 嶽池中和行:品豆花、賞瀑布、瞻烈士
    來嶽池縣中和鎮的遊客最不願錯過的就是那遠近聞名的中和豆花!中和豆花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傳統小吃一碗豆花、一碟調料、一碗米飯這成為中和人早餐自食、待客的首選>當然愛喝小酒的朋友還可以來二兩小酒酌著小酒品著豆花小日子真是悠哉、樂哉!
  • 豆花的神仙吃法,怎麼做都好吃!
    它圓融通達,淡雅溫煦的氣質,柔嫩綿軟的口感,既可高居廟堂化身錦盤珍饈,又可退隱江湖成就樸素小菜。飲食界有了豆腐這一神來之筆,人間滋味可豐腴有趣多了。豆腐更神奇之處在於,流變轉化之急遽,宏博讓人驚嘆,剛硬一些即成豆乾,孱薄一點遂成豆皮,柔順幾分便成豆花。豆花,介於豆腐和豆腐腦之間,兼具滑嫩與綿韌,自成一派。
  • 重慶最具性價比的小店,姜鴨飯搭配豆花,打包一份足夠吃兩頓
    不過,遊品還是選擇了在這裡吃飯,因為朋友想吃豆花了,下樓正好看見有客人在吃,那就再試一試吧,而試過之後,真的很驚喜。環境都可以用簡陋來形容了,看起來是剛剛從上一家店鋪裡轉手而來,因為還沒有掛上招牌,實打實的無名小店。
  • 四川人究竟有多喜歡蘸碟?紅味白味皆有蘸碟,各個讓你無法拒絕
    在日本,每種菜品都有對應的醬油,吃烏龍麵加淡口醬油,吃生魚片用溜醬油。在法國,每副刀叉都有對應的餐食。吃肉食用最大的刀叉,吃沙拉用最小刀叉。在四川,每種蘸碟都有對應的美食。吃火鍋有香油蒜泥碟,吃兔腰有幹海椒碟。
  • 一碗「61歲」的豆花 老重慶的味道
    現在的豆花館在一片殘垣斷壁中,四周無標誌建築可當參照物,所以用導航,它會帶著車在寸灘大橋周邊轉圈圈,最後還是老闆開車來接人。老宅老桌凳老灶老鐵鍋10時許,在道路盡頭,豆花館的「招牌」是一塊廢棄的爛木板靠在牆上,上面幾排紅漆寫著:豆花,紅燒牛肉,紅燒肥腸,紅漆還有一些脫色,簡陋之中透出幾絲「倔強」。來到豆花館:磚牆、土瓦、木柱。
  • 「豆花」還要出去買嗎?在家做可簡單了!又滑又嫩,比買的好吃!
    假日裡大家都希望能吃些跟平日不太一樣的食物,這也考驗我們這些廚娘。前幾天看電視時看見麻婆豆花,好酷的料理,熱騰騰的麻婆辣醬淋在豆花上,綿密的豆花不一樣的吃法,很有趣。想讓反差大一點,在處理麻婆醬的時候讓豆花先在冰箱冷藏,滾燙的熱醬完成後立刻放在豆花上,麻辣的熱搭配冰冷的豆花,好好吃啊……花椒麻婆豆花材料:豆花適量、橄欖油1.5 大匙、豬肉餡300g、蒜末6 瓣量、薑末7~10g、剝皮辣椒4 根( 無則可免)、花椒1 大匙
  • 腰花、腦花、豆花、蹄花……重慶人愛吃花?
    重慶最質樸的老百姓,賣一膀子力氣的,散了工,晃晃蕩蕩,要吃一個王牌組合:豆花飯,蹄花湯。豆花飯是一整套:米飯,不提;豆花一碗,蘸水一碟。我們江南說起豆花,就是豆腐腦,講究滑嫩,筷子一夾就散,得用勺子吸溜;重慶的豆花據說最初來自富順,是清淡的豆腐,湯乍看是白湯無味,但講究些的——其實老百姓能多挑剔呢?
  • 這家豆花專賣店,請深圳人吃了25年豆花……
    25年豆花專賣店靠一道豆花魚圈粉無數劃重點,這裡的豆花豆漿不要錢!深圳川味老字號開了25年的老牌川菜館,主打豆製品川菜,看店名還以為是賣豆花的,其實是把豆花玩出新花樣,光是豆花菜系都有十幾道,徵服了無數深圳人的胃。店裡手工自製的豆花、豆漿暢吃暢喝,豆花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搭配各種醬料,鹹甜豆花黨,在這都能實現豆花自由!
  • 合江早豆花獲《小康中國•千城早餐》「最想去打卡的...
    1、方便省錢、祛寒解乏合江早豆花的傳統習俗,淵源於舊時合江鹽道船幫和馬幫的「早吃豆花」。合江城位於川黔接壤部,長江與赤水河交匯處,唐代起便成為川鹽入黔要道,商旅往來要津,常年船幫穿梭,馬幫雲集。因船幫、馬幫常年在溼氣較大的環境中生活、勞作,在吃早豆花時,往往會喝一點酒,以祛寒除溼,振奮精神。各家豆花館在生意競爭中不斷改進豆花製作技藝,全城豆花普遍味道好,價錢低,到豆花館吃豆花過早的居民逐漸增多,於是便形成了「吃早豆花,喝早酒」的社會習俗。
  • 發現了吉利丁片的新用途,用它把豆漿做成了豆花,可把我得意壞了
    平時黃豆沒人吃,老媽就用肉皮紅燒黃豆吃。這次,我索性拿黃豆來打豆漿吧!當然,豆漿沒什麼技術含量可言,那就再對自己提個要求,做點豆花吃吃看?可是,家裡沒有點豆腐的那種「內酯」怎麼辦?想吃濃點的豆漿就兌500克水,想吃稍淡點的再多加點水。不過,我又加了約900克水進去,這大概是導致我後來點豆花的時候折騰了兩次的緣故。接下來就是開大火煮豆漿了,要不停用個鍋鏟攪動,以免糊底。4.煮的時候上面會浮起一層泡沫,用勺子把泡沫撇掉。5.豆漿一定要煮開煮透!
  • 就憑這碗水乳交融的豆花 這些十年老店就能讓你刨三碗乾飯
    小時候想吃豆花都是外婆一把黃豆、一臺石磨,慢慢磨出來,現在依然覺得那場景還很清晰在記憶裡,折騰一天,晚餐的桌上便能吃到那一碗白豆花,而現在,一碗豆花+甑子飯的組合不那麼易得。尋覓很多卡卡角角,或許你尋尋覓覓的那碗豆花飯,都在這裡了......
  • 「豆花火鍋狂熱愛好者」給的3枚安利,全是人均20元不到的私藏
    上周,因為嘴饞,團長找了個「豆花火鍋狂熱粉」給我推薦,她給了我3個「自留地」,拿給你們吃「熱和」。1、五個品級任選,豆花素菜免費加藏在巷子頭的老店,導航不大好找,店面不大,裝修也樸素,但生意特別不錯,來吃的多是學生,所以好多年一直也沒漲價。
  • 「61歲」的豆花 帶你品嘗老街老灶老味道
    現在的豆花館在一片殘垣斷壁中,四周無標誌建築可當參照物,所以用導航,它會帶著車在寸灘大橋周邊轉圈圈,最後還是老闆開車來接人。   老宅老桌凳老灶老鐵鍋   10時許,在道路盡頭,豆花館的「招牌」是一塊廢棄的爛木板靠在牆上,上面幾排紅漆寫著:豆花,紅燒牛肉,紅燒肥腸,紅漆還有一些脫色,簡陋之中透出幾絲「倔強」。
  • 旅途上,一碗豆花
    豆腐花,我們這裡稱為豆花,那是從小跟隨大人們一齊享用的食品。豆花是庶民小吃,營養高,價格廉宜,小販中心必有攤子售賣。南洋口味的豆花加入糖水,成了家喻戶曉的甜品,溫的凍的皆宜。有時吃了正餐仍嘴饞,一碗豆花下肚之後立即飽滿,甚為滿足。  近幾年遊走亞洲各處,在一些景點邂逅沿街兜售豆花的攤販,含小驚喜。
  • 南有「甜豆花,北有「鹹豆花「:你吃過「紅油豆花「?
    你喜歡吃甜的還是鹹的豆花?吃貨說:我都喜歡!最近,總是吃甜豆花的武漢,竟然出現了「鹹派」?據報導,武漢一小夥兒自創了「紅油豆花」,還加上了鴨血和泡菜!▲ 視頻截圖 也有網友表示:武漢不是都吃甜豆花嗎?程先生說,「北方人喜歡吃鹹的,剛好武漢這裡沒有,所以嘗試一下。」▲ 微博截圖 關於豆花的口味之爭,有「南甜北鹹」一說,不無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