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世音菩薩千變萬化 大慈大悲普渡苦難眾生

2020-12-18 騰訊網

觀世音菩薩(攝影:慧德)

行步輕盈,梳裝濟楚。

示大慈悲,救眾生苦。

智眼堪憐盡不明,只道籃中賣錦鱗。

籃裡清風,手頭生活。

要將魚目換明珠,豈是慈悲菩薩。

有智慧人,不消一札。

——宋?釋祖欽《魚籃婦贊二首》

佛教供奉的菩薩中,知名度最高的要數美名遠揚的觀世音了。在觀音俗世文化中,有本《魚籃寶卷》中有一個這樣版本的提籃觀音故事:

據說在宋代,金沙灘村有幾戶人家。他們以打獵、捕魚、屠宰與偷盜維生,不相信有神靈,也不尊敬父母,做盡惡事。

突然有一天,村裡出現了一位賣魚的妙齡女子。這個消息很快便轟動了全村。當地一個姓馬的惡人,生平冷酷無情,卻被女子吸引,誓要抱得美人歸。而女子發願要嫁給一位能夠熟誦《妙法蓮華經》並且吃素行善的人。

慈眉善目(攝影:印祥)

女子把魚放在籃子裡,魚下面便放著這部經書。馬郎最終背得經書,妙齡女子也答應了婚事。女子卻在婚禮當天突發重病。在勸告大眾持誦這部經,繼續吃素、行善後,她便去世了。

馬郎請人畫了這女子的像,奉祀在家中。白天在畫前誦經,晚上則虔誠禮拜,從此改過自新。三年過去了,由於馬郎的「弘法利生」,這個村莊成了善地。

這賣魚的提籃女子便是觀世音菩薩為了引導大眾向善而在人間變幻的身份。

慈悲濟世(攝影:陳安全)

菩薩慈悲幻法相

據《楞嚴經》記載,觀世音菩薩為了適應不同根性、類別的眾生,可化現三十二種身份。如:佛身、獨覺身、緣覺身、聲聞身、梵王身、帝釋身、自在天身、童男身、童女身等。

《法華經·普門品》所舉的觀世音菩薩的三十三身,與《楞嚴經》三十二身大致相同。三十二及三十三都不是定數,實則應化無量。

這三十三種化身又是站臥坐皆有,或動或靜。據《千手千眼觀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記載,觀音菩薩要普度眾生、超脫世人,於是長出千手千眼,尋聲救苦,做到千處有求千處應。

百丈崖觀音菩薩壁畫(攝影:杜向偉)

觀音無相無男女

現今,我們看到的觀世音菩薩,多作女相。其實,在早期,觀音多作男相。觀音的形象在流傳過程中,受到宗教、社會審美和價值、以及環境人文等因素的影響,所以觀音形象隨著時代的變遷而有所變化。

《華嚴經》中說:「勇猛丈夫觀自在」。甘肅敦煌莫高窟的壁畫和南北朝時的雕像,觀音皆作男身。在我國唐朝以前觀世音的像都屬於男相,印度的觀世音菩薩也屬男像。

一直到了唐朝,特別是武則天時期,由於女性的地位越來越高,信佛的女性越來越多,在這一政治家藝術家的女皇的影響下,觀音像就演變成了一尊女神,而且體態婀娜多姿、美麗大方。這也符合當時唐人的審美觀。

送子觀音(攝影:慧德)

在敦煌所發現的菩薩塑像中,學者們注意到年齡增大的現象。敦煌學學者史葦湘解釋:

從十六國到元代,無論繪與塑,有一個顯著的特徵,就是年齡表現次第增長。從北魏到北周大多以純潔、稚嫩的童女來表現菩薩的天真無邪;到了隋唐逐漸成熟起來,表現為豐滿圓潤,婷婷玉立,顧盼多姿。使觀音菩薩一詞在社會上成為妙齡少女的代稱;到了宋元,逐漸變成一個沉著練達的婦女形象,特別是披帽觀音的出現,使這位菩薩漸入老境;到了明清,民間甚至稱她為「觀音老母」。

而白衣觀世音、高王觀世音、送子觀世音、魚籃觀世音都是觀音菩薩在流傳千年的故事中不同的形象。

觀世音菩薩的化身無數,都是不可取不可得的幻化假相。據《楞嚴經妙心疏》記載,以為觀世音菩薩是男是女都是錯誤的,觀世音菩薩的真像是寂滅的無相之像,而能現一切相。《金剛經》也說:如來具三十二相,其實"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同樣地,若能見諸相非相,也即是見觀世音菩薩。

救苦救難(攝影:慧德)

觀音聖誕拜觀音

今天是農曆二月十九,是觀世音菩薩的誕辰。觀世音菩薩以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形象被人們所熟知。

太虛大師認為:因為觀世音菩薩有般若的智慧,洞徹世間「五蘊皆空 」的真實相,而達到"觀自在"境界,所以能救苦救難。

千手觀音(攝影:妙雪)

每逢觀世音菩薩紀念日,信眾多前往觀音殿敬香,頂禮膜拜。據《金陵歲時記》載:「善男信女於此三月茹素,曰觀音齋。」

各大寺院也會比平時更早開啟寺院大門,舉行觀音菩薩紀念活動,迎接來寺進香祈福、紀念觀音聖誕的信徒,弘揚佛教的基本理念。

觀音菩薩妙難酬,清淨莊嚴累劫修。

浩浩紅蓮安足下,彎彎秋月鎖眉頭。

瓶中甘露常遍灑,手裡楊枝不計秋。

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度人舟。

編輯:妙雪  責任編輯:王穎

相關焦點

  • 稱念「觀世音菩薩」名號,牢記這兩個字,功德無量!
    觀世音菩薩是大慈大悲的化身,解救眾生於水火之中,《觀音菩薩贊偈》裡就唱道:觀音菩薩妙難酬,清淨莊嚴累劫修;浩浩紅蓮安足下,彎彎秋月鎖眉頭;瓶中甘露常遍灑,手內楊枝不計秋;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渡人舟。我們常見的觀音菩薩形象便是菩薩左手持淨瓶,右手持柳枝,灑甘露水於人間,寓意無量慈悲。
  • 值觀世音菩薩聖誕日!讓我們結緣觀世音菩薩,得三根救命「毫毛」
    今天三月十二日,農曆二月十九,是觀世音菩薩聖誕日,在今天作任何善惡都會成千萬億倍,值此殊勝日請大家持清淨之心,廣行善事,回向、祈願世界和平、無有災厄、眾生吉祥安泰、得聞正法、持正念、自利利他,結緣觀世音菩薩,得觀世音菩薩三根救命「毫毛」,普度眾生以及自我。
  • 佛教節日:恭迎觀世音菩薩出家日
    2019年10月17日,農曆九月十九,觀世音菩薩出家日。觀音菩薩,於過去無量劫中,早已究竟成佛,名號為「正法明如來」。由於他的大悲願力,為了發起一切菩薩的菩提心,為了安樂一切眾生,成就一切眾生的道業故,仍然示現為菩薩「倒駕慈航」。
  • 今天農曆六月十九,是觀世音菩薩成道日,不妨來了解一下
    南無普陀琉璃世界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這是民間老百姓心目中,觀世音菩薩的形象和善緣。按照佛教和民間的說法,有關觀世音菩薩節日每年共有三次,分別是農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及九月十九。二月十九日是觀音降生之日,一般會稱為觀世音菩薩聖誕紀念日;六月十九是觀音得道升天之日;一般會稱為觀世音菩薩成道紀念日。而九月十九是觀音正位,立願普渡眾生之日,一般會稱為觀世音菩薩出家紀念日。
  • 拜「觀世音菩薩」,牢記這兩個字,功德更圓滿!
    提到「觀世音菩薩」,大家都不陌生,觀音菩薩在我國民間的威德美名,婦孺皆知,更有「家家彌勒佛,戶戶觀世音」之說法。在我們的印象中,觀世音菩薩總是端坐蓮花寶座,一手持淨瓶,一手持柳枝播灑甘露於世間。其實觀世音菩薩於過去無量劫在因地修行的時候就已圓滿佛果,法號「正法明如來」。但菩薩不忍眾生疾苦,但願倒駕慈航、普度眾生,而自請降格為「菩薩」。
  • 農曆九月十九恭迎「觀世音菩薩出家日」眾生消災免難、福慧圓滿!
    九法界眾生凡有所求,但能一心稱念菩薩聖號,菩薩即以千眼照見,千手護持,令其離苦得樂,稱心如意!值此殊勝日,請大眾持清淨心、發廣大心,依身語意三門廣行善業,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祈願菩薩慈悲願力加持法界一切苦難眾生,願他們業障消除,六時吉祥,獲無邊福德智慧,得如意自在清涼!祈願疫情早除、幹戈永息、風調雨順、佛法常興、海眾安和。
  • 恭迎觀世音菩薩成道日!菩薩大慈大悲、救苦救難、佑華夏,保江山...
    觀音菩薩是佛教四大菩薩之一,是大慈大悲的化身,他本人早已成佛,只是為了安樂成熟眾生,倒駕慈航,隨緣應世,以三十二應身隨處救度受苦眾生,而所求皆應。>有求必應 所願皆成佛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無論是因地修行或果上利生事業,皆本乎大慈大悲的精神,平等愛護眾生,作無限度、無止境的救濟工作;何止悲心拔苦,且大慈與樂。
  • 念「觀世音菩薩」名號時,牢記這2個字,功德無量!
    提到「觀世音菩薩」,大家應該再熟悉不過了,觀音菩薩在我國的影響力可謂婦孺皆知。「家家彌勒佛,戶戶觀世音」,這名號可不是子虛烏有。觀世音菩薩因其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無量慈悲精神而為眾生廣為傳唱和弘揚。同樣,菩薩不只是我們對殿堂裡供奉的菩薩如此稱呼,若世人一心向善、廣行善事,利益他人,亦可被尊稱為「菩薩」,所以民間也有「活菩薩」一說。眾生信佛往往執念比較深,覺得只有「顯靈」一說更有信服力,執著於感應,往往走向迷信極端。
  • 【釋疑】 有求必應的觀世音菩薩,保佑哪種人?
    看來我們不僅要求觀世音菩薩,更要聽菩薩的話,可千萬別幹讓菩薩為難的事兒!正所謂「若不回頭,誰替你救苦救難?如能轉念,何需我大慈大悲?」《攝大乘論》中說到,有五種人求財富名位很難有感應:第一種,菩薩不能違背因果的規律,如果他見此人向來作惡多端,有深重業障的,生起善法極為微小,難生善果,即使賜予財富也沒有福報受用、保持,菩薩也只得愛莫能助。
  • 拜「觀世音菩薩」,心中默念這2個字,增福無量!
    提起「觀世音菩薩」,大家都再熟悉不過了,他是佛教四大菩薩之一,著名的道場在浙江普陀山。觀世音菩薩,佛教菩薩名,為梵文的意譯,亦譯作「光世音」,新譯「觀自在」「觀世自在」,音譯「阿婆盧吉低舍婆羅」「阿縛盧枳多伊溼伐羅」。阿彌陀佛的左脅侍,「西方三聖」之一。
  • 明天農曆六月十九,恭迎觀世音菩薩成道日!
    明天8月8日,農曆六月十九,是佛教四大菩薩之一「觀世音菩薩」成道紀念日。關於觀音菩薩有三個重要香期,分別為二月十九誕辰日、九月十九出家日、六月十九成道日。佛菩薩重要紀念日,寺院都會舉行祈福法會,大眾可隨喜參加,增進功德。值此殊勝吉日,祈願大眾吃素放生念佛,行諸善事、廣利有情。
  • 「觀世音菩薩」如何說法
    △無盡意菩薩白佛言。世尊。觀世音菩薩,云何遊此娑婆世界。云何而為眾生說法。方便之力,其事云何。前文所說的種種,都是菩薩悲心深重能夠拔除([自己及]眾生)痛苦的各種事業;下文更進一步述說菩薩的慈心無限有(源源不絕)足夠的能力來給予眾生快樂。
  • 觀世音菩薩聖誕,常誦經咒拔苦厄
    觀音菩薩,全稱尊號「南(nā)無(mó)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靈感觀世音菩薩摩訶薩」,「南無」,梵語或印地語中為讚美、讚頌的意思,宗教引申意義為:皈依,表示發自內心讚美諸神佛,常用在十方諸佛、諸菩薩、諸賢聖僧、尊聖名之前,表示娑婆世界眾生向,至心禮敬或皈依三寶。
  • 深入經藏:聖嚴法師——認識觀世音菩薩
    因為這個故事,「魚籃觀音」的形相就漸漸在中國民間流傳開來,以致現在到處看得到示現女人相的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為何常現婦女相?因為:一、女人的苦難,自古以來,一直比男人多。二、女人的特性,是慈和的,是柔忍的,例如偉大的母愛,在父性之中是不多見的。所以觀世音菩薩的應現婦女身,乃是藉女性受苦之多以表現菩薩的忍辱,藉女性的母愛以表菩薩的慈悲。
  • 淺談觀世音菩薩(附:三十三觀音聖像)
    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在民間影響極高,極為深遠。在很多作品中,觀音的影響是超越玉皇大帝的,在大家都比較熟悉的《西遊記》中,觀世音大慈大悲法力無邊,但是玉皇大帝卻是坐在凌霄寶殿上被孫悟空趕到桌子底下的那一位,二者對比顯而易見。
  • 觀世音菩薩普度眾生,到底是男還是女?又是怎麼成為菩薩的?
    說起觀世音菩薩,我們的第一印象肯定會想到《西遊記》裡的女菩薩。但在中國,說起菩薩,女的真不多,因此其性別變成了很多人的疑問。其實呢,觀世音菩薩本是男身沒有錯。觀世音菩薩最早被譯作「觀自在」或「光世音」到了唐朝為了避諱李世民的名字一般百姓就都稱之為「觀音」了。
  • 觀世音菩薩顯靈了!史書上記載的真實事件,誦《普門品》得解脫
    觀音信仰深入人心觀音信仰歷史已經很久了,觀世音菩薩在中國深入人心,同時在民間有很多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而史書上記載了一個真實的「觀世音菩薩顯靈」,救苦救難的故事,應該說具有劃時代的意義。生死存亡之際,篤信佛教的徐義忽然想到了觀世音菩薩,於是開始背誦《觀世音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一直到半夜,埋住徐義雙腳的土突然送開了,而且手上的枷鎖竟也脫落!徐義作為重要的戰俘,在西燕重重禁閉中,如同有人引導一般,最終安全脫身。脫離困境後,徐義投奔東晉將領楊佺期,楊佺期任命他為洛陽令。
  • 觀世音菩薩故事:六字大明咒的來歷
    六字大明咒(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觀世音菩薩是佛教中慈悲和智慧的象徵,無論在大乘佛教還是在民間信仰都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以觀世音菩薩為主導的大慈大悲精神,是大乘佛教的根本。據《大悲心陀羅尼經》記載,觀世音菩薩早在無量劫前就已經成佛,號正法明如來,但以無盡悲心憐憫眾生,故在無量國土中以菩薩之身到處尋聲救苦。觀世音菩薩是西方三聖之一,也是一生補處法身大士,輔助阿彌陀佛專門接引專修淨土法門的人命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無量大劫之後,極樂世界教主阿彌陀佛將入涅槃,觀世音菩薩繼承其佛位,佛號「一切光明功德山王如來」。
  • 農曆六月十九,恭逢觀音菩薩成道日,感恩觀音菩薩弘揚地藏法門
    觀世音菩薩,慈悲心腸,千處祈求千處應,救度塵世苦難眾生!在觀音齋,用鮮花,水果,素食供奉觀世音菩薩;並在觀音菩薩前,許下大慈大悲的宏願,是能得觀音菩薩佑護的。當然,這一日,我們還要持齋修行,戒殺放生,學習觀音菩薩的大慈大悲。
  • 為何名為觀世音菩薩?
    一、為何名為觀世音菩薩?(一)觀聲救苦──救濟七難爾時無盡意菩薩,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觀世音菩薩,以何因緣,名觀世音?若是沒人請法,釋迦牟尼佛就沒有機會說〈普門品〉。因為有無盡意菩薩代表所有聽眾向釋迦牟尼佛請示觀世音菩薩的名字由來,所以釋迦牟尼佛才有機會說出〈普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