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性格暴躁情緒多變?3至6歲,培養兒童正面情緒的關鍵階段

2020-12-17 彩彩育兒

4歲半上中班的大寶,幼兒園放學一回家就跑到兒童房,隨後大叫了一聲,便跑到客廳質問我:「我昨天晚上做的手工溜溜球呢?」

我被問蒙了,仔細一想早上打掃衛生的時候確實看到一個凹凸不平的球在地板上,我以為是孩子玩剩下的彩泥碎渣,收拾完就扔了,我只能硬著頭皮照實回答:「我打掃衛生的時候扔掉了。」

「媽媽你太壞了,你為什麼要把我的彩泥扔掉?你賠我!」大寶很生氣地說。

「我之前就告訴過你,自己的東西尤其是珍貴的物品,在玩過之後一定要收好,你也答應了,我打掃衛生的時候,地板一團糟,我只能清理掉。」我回答說。

「我不管,你賠我,賠我!」大寶開始大聲哭鬧起來。

「不光是這次,下次我再遇見這種情況,還會這樣處理,因為你沒有收拾起來,你不愛惜它們。」我接著說。

說完我變去忙廚房的事情了。

他哭了幾聲,看見哭沒用,便又來廚房找我。

「媽媽,你給我道歉,你扔了我的小球」他說。

我心理明白我先扔他喜歡的東西,確實是我的不對,於是我說:「我不應該扔你的小球,對不起」。

「沒關係,媽媽」大寶說。

「那你是不是也應該向我道歉,地板那麼髒,我打掃了好長時間。」我繼續說。

「對不起媽媽,我錯了,不應該把彩泥扔到地板上,下次不會了。」

「好,那我現在去給你拿新的彩泥,還想玩嗎?」

「想玩,媽媽你最好了!」

3~6歲的孩子和0~3歲的孩子不同,3~6歲的孩子雖然情緒依舊易怒多變,但是,這個時候的孩子已經能夠聽懂並逐步接受自己父母的家庭教育和日常引導。因此,3~6歲這個階段是培養孩子正面情緒的關鍵階段,家長不可疏忽。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情緒,孩子也是這樣。

每一個孩子都有著屬於自己的豐富的情緒體驗,然而當孩子情緒來臨時,沒有得到正確的引導和教育,他們表達情緒的方式可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偏差,如:暴躁、易怒、冷漠、不自信等。

假如孩子的情緒長時間缺乏父母的正確引導,孩子的負面情緒就會越積越多,再加上因為孩子的心智尚未健全,不知該如何排解負面情緒,負面情況很可能會越來越糟糕。

因此3~6歲是兒童成長的關鍵期,身為父母「職責」所在,一定要抓住這個關鍵時期,儘可能多的排解和引導孩子的負面情緒,培養孩子的正面情緒。

有的家長可能認為自己家的孩子很懂事,無需過多的關注。

怎麼說呢?退一萬步講,請不要指望一個6歲之前的孩子,能夠理性地對待情緒問題,即便你家孩子已經能聽懂並接受一些相對較深的道理,但是對於情緒的管控方面,這依然是一個漫長且反覆的過程,家長切勿大意。

因此,要想讓孩子擁有正面情緒,家長的日常生活中的引導和培養十分重要。

話說回來,家長不但要以身作則,還要掌握一些與時俱進的科學的教育和引導方法。

1. 想要孩子情緒積極,家長首先要管好自己

日常生活中,孩子很容易就會犯錯,就拿今天早上來說吧,孩子奶奶早上做麵湯時忘記把麵粉收起來了,二寶在家人都沒注意的情況下,一個人玩起麵粉來,弄得滿頭滿臉都是,我非常的生氣,想揍他一頓,因為他太調皮了。

然而,在我情緒即將管控失效的時候,他看到我第一反應是笑,俗話說「伸手不打笑臉人」。

算了,忍了他這次吧!不過「死罪雖免活罪難逃」,該罰站罰站,該溝通引導溝通引導,一點兒也不能含糊。

在這裡我想說的是,在孩子犯錯之後尤其是「小錯」,家長切忌大發牌氣。

因為在培養孩子正面情緒這一點上,家長檢視自身的情緒模式比矯正孩子的情緒模式更有效,正所謂「言傳身教」,就是這個道理。

家長自認為的非常時期的的不良情緒,會直接影響孩子的情緒方面的培養,作為父母,一定要先控制好自己的情緒,給孩子起到良好的示範作用。

2. 幫助孩子學習控制負面情緒的技巧

「世界青少年發展協會」明確表示:孩子做運動可以有效減壓,也可以磨練心性和意志。

因此父母可經常帶孩子去戶外做一些有氧運動,讓孩子在運動中學習、靜心和自我調節的技巧。

另外,要多鼓勵孩子多培養一些興趣愛好,這些都能幫助孩子舒緩壓力、控制情緒。

3. 父母做孩子情緒的貼心疏導員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會遇見各種各樣讓孩子始料未及的事情,這些事情直接影響孩子的情緒。當孩子出現負面情緒時,家長要及時進行幹預,協助孩子辨識情緒並引導他進行情緒調節,這能及時解決眼下難題,同時這也是很有效的親子溝通方式。

當家長耐心傾聽孩子的訴求並發反問孩子的時候,孩子會感受到自己父母對自己的關心和關注,從心底會有增加自信,會有一種鼓勵的成分在裡面.

「原來爸爸媽媽都是關心我的,我還怕什麼呢,我不能讓他們失望,我應該......」這對未來培養孩子穩定的情緒有很大的幫助。

4. 幫助孩子建立自信

生活中我們不難看到一些缺乏自信的孩子,這些孩子大多數並不是天生就缺乏自信,而是後天形成的。因此,幫助孩子建立自信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尤其重要。

最近看新聞的時候,就看見有三名孩子結伴跳樓信息,真的很震驚。

我們不能否定這件事受各方面的因素影響,但是我們首先應該想到的就是從自身上找原因。自信的孩子擁有良好的抗壓能力,以及消解負面情緒的能力,在人際關係與各種複雜突發問題的處理上也會更得心應手。

最後,孩子的教育問題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家長全身心投入。

家長在平時要給予孩子更多的表揚和肯定,讓孩子對自己有信心,這也能有效提高孩子的情緒表達能力。

相關焦點

  • 家長們要注意,孩子3-6歲,是培養正面情緒的關鍵階段
    前面我們說了0~3歲的孩子,我們如何正確對待他們的情緒變化,以及孩子爆發出情緒的時候,我們如何做出的正確的引導。現在我們再來說一下3~6歲孩子如何在他情緒表現出來的時候進行正確的對待。三歲之後的孩子雖然依然和三歲之前的孩子一樣情緒多變。但是他們已經能夠聽懂並逐漸接受父母對他的教育和引導。因此3~6歲這一階段是培養孩子正面的情緒的關鍵時期。
  • 情緒管理法:專治孩子的易怒、暴躁,卻很少有父母知道
    小孩的臉六月的天----說變就變有的孩子暴躁、易怒、情緒極端的,這樣的孩子讓家長頭疼。而且現在經常聽到家長抱怨孩子的情緒管控不好,小到1歲的,大到小學甚至是高中的,那麼家長到底要如何教孩子情緒管理呢?我們常聽到家長問怎麼做才能讓家裡1-2歲的孩子不亂發脾氣呢?
  • 2-9歲情緒管理性格培養必入繪本推薦:輕鬆化解孩子負面情緒
    兒童心理學家說:3-6歲的孩子正處於「情緒腦」發展的關鍵期,一旦有任何的事,讓他感覺不舒服,他的內心立刻會被情緒腦打擾,由於孩子不會用言語來表達,因此便會用我們看到的負面情緒來表達。只有我們抓住孩子情緒管理的關鍵期,及時引導,孩子才會趕走負面情緒,擁有更多正面的情緒,孩子內心也將變得更加陽光。怎麼引導?通過繪本故事引導就是個好方法。
  • 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繪本,健康呵護你的孩子成長
    功能型繪本《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繪本》 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繪本《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繪本》告狀現象在幼兒的現實生活中很普遍,他們常常會感到,如果沒有大人幫忙,有些問題自己就是處理不好。《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繪本不要告狀,除非是大事:一個告狀的故事》告訴孩子,什麼是需要告訴家長的大事,什麼是自己能夠解決的不事。&34;中解釋了為什麼孩子喜歡告狀,以及如何幫助他們自己解決處理。
  • 3-6歲是孩子管理情緒關鍵期,家長學會這3個方法,娃將來會感激你
    在這樣家庭背景下成長的孩子,整個人都慢慢發生了變化,情緒變得易怒暴躁、性格變得驕縱蠻橫。6歲是孩子管理情緒關鍵期,家長學會這3個方法,娃將來會感激你以身作則、正確引導孩子孩子的性格、情緒和家長都脫不了干係。
  • 3-6歲是孩子管理情緒關鍵期,家長學會這3個方法,娃將來會感激你
    「你這孩子,怎麼說一下就哭了?」「犯錯你還委屈了是吧?別哭了」你家孩子是否也這樣?說他一下就情緒崩潰,哭得停不下來了。如今很多家庭都過度寵溺孩子,經常幫孩子安排了所有事,讓孩子享受「帝王般」的待遇。在這樣家庭背景下成長的孩子,整個人都慢慢發生了變化,情緒變得易怒暴躁、性格變得驕縱蠻橫。
  • 孩子的情緒與性格的早起發育和培養
    ,如果這種情緒反覆地,持久地顯現或發作,它就會形成一種定式,形成一種慣性,變成一種思維與行為習慣,最後演變成一種性格。我家優優在小的時候因為是老人帶的比較多,家裡老人也比較慣孩子,慢慢的就形成了她想要去做的就一定要去做,當我發現的時候就已經形成了這樣的性格,後來就幾乎天天回家了,我們就慢慢的去改變她的習慣,每次她想要去做不應該做的事的時候,就不讓她去做,孩子會發洩,會哭鬧,等她發洩完之後再給她講道理,幾次之後會有改變,千萬不要一次不行之後就放棄了
  • 李玫瑾:孩子長大脾氣暴躁或沉穩,3歲是「分水嶺」,教育有區別
    而針對情緒管理的教育問題,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就曾經提到過:6歲前是進行正面情緒管理的關鍵期,以3歲為「分水嶺」,前後教育方式有不同。大家都知道,孩子在3歲之前,他的言語表達和心理感受,是不一致的。除此之外,有的孩子呢,可能說話比較早,有的比較晚,有的可能說得清楚,有的也可能說不清楚。所以,對於3歲之前的孩子,當他哭鬧的時候,我們作為家長的,儘可能的要遷就一點。
  • 孩子性格暴躁與溫柔,與母親的情緒有關,學會情緒控制很重要
    孩子生來並不具備明辨是非的能力,大多數時候都會受外界所影響,特別是來自於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孩子成長過程中,總會下意識地去模仿媽媽的言行舉止,性格方面也是如此。所以也可以理解為,媽媽的性格直接影響到孩子未來的性格和成長。媽媽錯誤的情緒,可能會直接對孩子的哪些方面造成影響?
  • 寶寶6歲大看電視看哭了?父母掌握「3步走」,提高孩子管控情緒能力
    寶寶6歲大看電視看哭了?父母掌握"3步走",提高孩子管控情緒能力時至今日,窮養富養的已經不是很多家長口中的教育難題,而培養孩子的情緒管控能力則提上了日常。因為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就算是身為人父人母的家長,也會因為家庭的工作壓力產生負面的情緒,需要休息幾日才能保持良好的情緒狀態,何況是一個單純的孩子呢?而情緒管控不好就會導致孩子的性格暴躁,長大後影響學習和工作,甚至是喪失許多關鍵的機會。
  • 兒童情緒管理-讓孩子做情緒的小主人
    其實情緒的穩定是一種需要培養的能力和技能,這需要在童年的時期就去培養和認知的。兒童情緒管理的能力培養就是協助讓孩子如何成為情緒的主人。充分接納情緒,不壓制情緒,並正向地表達自己的情緒,讓情緒有一個陽光的出口。要善於有效的克制自己的情緒,善於有分寸地表達情緒。
  • 3-6歲兒童情緒指南,老師家長必看
    作者:Lemon姐姐孩子自從呱呱落地,就開始有了情緒的表現。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的情緒也從最初簡單的哭、笑,變得逐漸多樣化。3歲後,隨著社會情感的迅速發展,兒童也開始有了自己的獨特想法和見解,情緒的表達也日益豐富。
  • 孩子情緒暴躁難管教?父母學會「情緒復盤」,4步培養高情商寶寶
    三歲的鵬鵬是出了名的暴脾氣,一言不合就大哭大鬧,還喜歡在地上打滾。這天鵬鵬吃了一根冰棍還想吃第二根,奶奶覺得吃太多涼的會鬧肚子,就拒絕了,結果鵬鵬把桌上的盤子摔到地上,還蹲在桌子旁邊大哭起來。奶奶為此也非常生氣,向鵬鵬父母表示了多次,說孩子太難帶了,想回老家,不想帶孩子了。
  • 兒童情緒發展的四個階段
    上節課和大家分享了兒童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今天和大家分享兒童情緒發展的四個階段。每個階段的兒童都有自己正面和負面情緒的任務,所謂任務就是要設法解決發生在兩種極端情緒之間的衝突,只要孩子擁有比較偏向正面的情緒時,孩子的情緒發展才能取得最佳效果。四個階段彼此銜接,每個階段都是下個階段的基礎。
  • 3-6歲是性格培養黃金期,在這4個方面"使勁管",孩子會更出色
    3-6歲是性格培養黃金期,在這4個方面&34;,孩子會更出色當孩子出生後,相信有很多家長都是捧在手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一直悉心呵護著孩子成長。耶魯哈佛大學研究指出:3-6歲是孩子性格、行為習慣培養的黃金時期,這一時期也被稱為&34;
  • 孩子脾氣暴躁?培養「安全型依戀」親子關係,讓娃擁有穩定情緒
    小敏今年4歲,平時性格非常活潑,愛玩愛笑,並沒有敏感的情緒徵兆。然而前不久,小敏被父母送去了幼兒園,第一天上學的小敏表現出了極大的抗拒。別的小朋友雖然在剛剛入園的時候也會哭鬧,但是隨著父母的離開,在老師的安撫和小朋友的陪伴下,情緒會慢慢平復,融入到集體之中,和大家一起開心的遊戲。
  • 孩子脾氣大欺負人咋辦?「情緒管控」是關鍵,家長不妨試試這3招
    孩子欺負人怎麼辦?學會這三點,養育出聽話的好寶寶孩子脾氣大欺負人咋辦?「情緒管控」是關鍵,家長不妨試試這3招孩子小的時候,或許讓家長頭疼的不是孩子的分數,而是脾氣!「情緒管控」是關鍵,家長不妨試試這3招:1. 了解孩子:父母肯定知道孩子不會隨隨便便欺負人,如果他欺負人了,一定要先搞清楚為什麼,這就需要父母多陪伴孩子,發現孩子身上的一些壞毛病,這些不好的習慣來自哪裡,及時引導孩子改正。2.
  • 愛玩遊戲孩子情緒易暴躁不耐煩?父母緩解自我焦慮情緒是關鍵
    關鍵是這傢伙現在吃我的,住我的脾氣還敢那麼大,要是等孩子長大了,翅膀硬了豈不是要飛天了?從這個角度看來,孩子性格暴躁的根源不在於遊戲,而在於父母消極負面的情緒。因此,與其想方設法打壓控制孩子的壞脾氣,遠不如通過緩解咱們家長自己的焦慮情緒來的直接且有效。我經常送給家長的一句忠告就是:「父母對孩子所說的話,哪怕再有道理,如果是用氣急敗壞的方式講出來的,在孩子看來,那就是蠻不講理!」
  • 3到6歲是培養情商的「黃金階段」,請家長務必幫孩子抓住
    而這些人,給人最明顯的感受是,情緒控制能力強,善於人際交往,善於觀察他人情緒,並且會引導別人的情緒。而一個人想要在未來獲得成功的話,那麼情商一定是一個不可或缺的元素。所以我開啟了培養孩子的情商之路!而3到6歲是培養情商的「黃金階段」,建議家長務必幫孩子抓住!
  • 《世界兒童成長繪本》40冊,性格養成,社會交往,情緒管理,逆商培養
    今天書房君想和大家推薦  這本3-6歲養成孩子情商的繪本  《世界兒童成長故事繪本》全40冊  適合年齡:3-6歲適讀  這40本圖書分為4套,每套10本,分別從性格養成、社交交往、逆商培養、情緒管理這4大方面培養全面的情商成長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