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用「適當的動詞」引述文獻的來源

2021-12-24 華樂絲Wallace

華樂絲Wallace

學術英文潤色(長按二維碼關注)

提問:

在研究論文內,當要引述文獻的資料來源時,要如何選擇適當的動詞呢?是否有特定的文法形式需要遵循呢?有時候,受限於動詞字彙了解不多,常會在每句中都使用「studied」或是「said」,是否有其它恰當的動詞可以使用呢?

——大學管理學院 博士生T.Y-U

藉由選擇特定動詞來引用資料來源,您可以表明自己對於引用資料來源的態度。切勿不斷重複「Smith說」,英文裡有許多與像「說」這樣的動詞可供選擇。利用字典來檢視您選擇使用的動詞,看看是否與您所想表達的意義有細微的差異。

關於如何使用「引述動詞」,這裡有一些文法句型可供參考模仿:

句型 1: reporting verb引述動詞 + that + subject 主詞 + verb 動詞

a. Smith argued that X influences Y.

b. Previous researchers have implied that the procedure is harmful.

c. Smith found that X’s are improved by class factors.

d. Lee inferred that both states are vital.

請注意這些動詞的意義都不相同,並且不能互相替換使用。舉例來說,例句(a)的動詞 argue,表明您判斷作者的結論是根據證據及推理而來,但仍有其他可能的結論。例句(b)的動詞 imply,表明您判斷研究者的證據及推理相當具有說服力,因此沒有其他可能的結論。

小心使用動詞discuss或express與that 連接的用法,請參考下列的例子。

錯誤:The reviewer expressed that the movie is not worth seeing.


正確:The reviewer expressed the view that the movie is not worth seeing.

注意:這個類別的動詞也可能出現於以As為開頭的從屬子句。  

a. As Smith demonstrated, errors made by previous researchers need to be corrected.      

b. As researchers have shown, the procedure is harmful.  

句型 2 reporting verb 引述動詞+ somebody/something 某人/某事 +  for + noun/gerund 名詞/動名詞

a. Smith criticized Jones for his use of incomplete data (OR for using incomplete data).

b. Both Smith and Jones condemned previous researchers for misrepresenting the data.

c. Lee acknowledged Thomas for his contribution to the discovery of X.

句型3: reporting verb 引述動詞 + somebody/something 某人/某事  + as + noun/gerund/adjective名詞/動名詞形容詞

a. Jones described the findings as adding to the existing body of research.

b. Smith identified the Y as a source of information.

c. Smith and Jones both presented their results as conclusive.

相關焦點

  • 「下」手把手教你使用文獻管理軟體 Mendeley
    哈嘍大家好,我是「炬萌新」的科研助理「矢量」,在前兩期的科研基礎普及中我們詳細地分享了學術領域被廣泛使用的文獻管理軟體
  • 【生きる日本語】「的」形容動詞:連體修飾用法時的後項接續
    雖說「的」來自漢語,但是由其派生出來的形容動詞並不能按照漢語「的」的規則來使用。對於日語學習者來說,在什麼情況下、在什麼樣的詞後面可以加「的」;加了「的」後派生出來的形容動詞,在作為連體修飾語時,什麼時候用「~的な」,什麼時候用「~的φ」;以及這兩者之間的語感、語義之間存在哪樣的差異;這些都是我們非日語母語者難以把握的問題點。
  • 動詞活用變形——「た」形
    動詞「た」形表示過去的時態或者動作的完了。為簡體一般過去時的肯定形式。可充當謂語使用或者修飾後續名詞。
  • 日語:不是所有動詞都有「ている」的句型
    因為使用應用軟體學習,所以對「ています」有非常深刻的印象,相當於英語裡面的「ing」形式那麼動詞從原型到「ています」如何變形呢日語的動詞分類形式比較多,有自他動詞的區分,還有一二三類的分法,另外還有其動詞性質的區分。
  • 日語動詞中的「自動詞」和「他動詞」
    正如我們在動詞的講解中提到的,日語動詞,按照其文法功能進行劃分的話,分成自動詞和他動詞。(日語中的動詞)簡言之,自動詞相當於英語中的不及物動詞(不能帶賓語的動詞,即沒有賓語絲毫不影響句子的意思);他動詞就是及物動詞(必須接賓語的動詞,否則意思就不完整)。自動詞,按照日語來解釋就是【〈「を」+動詞〉の形にならない動詞】不能構成「を」+動詞 這種形式的動詞。
  • 「の」和「こと」的用法如何區分?
    「の」和「こと」的用法如何區分?
  • 如何區別「そうだ」、「ようだ」和「らしい」?
    相信接觸日語一段時間的同學們對於如何區分和使用「~ようだ」、「~そうだ」以及「~らしい」,都會很抓狂!
  • 引用參考文獻常用句式、詞彙總結
    詞彙總結通過使用的特定的動詞可以說明你對所引用的資料來源的態,不要只用一種方式「Smith says」。在英語中有很多這樣的動詞可供你選擇,用前先查一下詞典,你所使用的動詞是否有你想要的細微差別。注意,上面那些動詞的意思都是不同的,它們不能互換使用。例如,例句(a)中的動詞 argue 表示你認為作者的結論是基於證據和推理的,但也可能有其他的幾輪。例句(b)中的動詞 demonstrate用來表明你的判斷,研究人員提供的中舉和推理是令人信服的,不可能有其他結論。
  • N5文法06「形容詞-時態」形容詞與形容動詞的特點
    (N5-知識點總結)本文目錄一、什麼是形容詞二、形容詞與形容動詞的特點三、如何判斷形容詞與形容動詞?>嫌い 形容動詞 嫌い だ在表格中我們可以發現形容詞「暑い」的詞尾是「い」而形容動詞「嫌い」的詞尾是「だ」。
  • 「ようだ」、「そうだ」、「らしい」的使用辨析
    學習日語時肯定會學到「ようだ」、「そうだ」、「らしい」這三個助動詞,它們三個詞都有「好像」的意思,但是在使用方式和情景上是不一樣的。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下這三個助動詞的使用區別,希望能幫助到即將參加日語能力考試的你喔~(1)樣態助動詞「~ようだ」助動詞「~ようだ」有很多的用法。
  • 引述——抄來別人的一段話
    我們都熟悉如何引用一篇論文,但很少了解引述概念。引述(quote)是指抄來別人的一段話(以下部分地方簡稱「引語」),並明確將其來源歸功於原話的作者。
  • 辨析:「あと」和「てから」怎樣區分使用
    「あと」和「てから」在日語中都表示連續的先後兩個動作行為,經常作為出題重點出現在能力考試中,今天就跟著小編一起學習一下這個知識點吧
  • 如何區分日語一類動詞、二類動詞、三類動詞?
    那我們想一下,五十音圖中「う」段的假名。「う」段假名包括:う・く・す・つ・ぬ・(ふ)・む・(ゆ)・る・うぐ・(ず)・(づ)・ぶ・(ぷ)註:除掉帶()的假名,以其他的假名結尾的都是動詞。「する」或者以「する」結尾的詞都是動詞。
  • 英語中最高頻率「動詞詞組」總結(附下載)
    剩下的一部分,就是常常被人忽視,但是在口語中使用頻率極其高的情況:介詞和動詞結合成為短語,形成一個新的意思。這個短語可以被認為是一個新的單詞,叫做動詞短語(phrasal verbs)。事實上,你完全可以把動詞短語當成一個「新單詞」。和動詞一樣,動詞短語也有及物和不及物之分,譬如 look after 後面就要跟賓語,屬於及物動詞。
  • 「ことができる」與動詞可能形區別
    「〜ことができる」と「動詞可能形」 1.可能表現
  • 如何寫好一篇文獻綜述?師兄給你劃重點
    那麼,當你確定一個好的研究選題之後(可參考往期文章:如何進行論文選題?發現和轉化兩步搞定),最關鍵的就是寫出一篇完美的文獻綜述了。利用 Google scholar 可以通過鍵入「keyword」+「keyword」+「keyword」...... 的形式,主要是取決於你研究的主題。利用 Endnote,可一鍵管理和處理你所搜集的文獻,相當方便(可參考往期文章:一文掌握 Endnote 核心功能使用方法…)。
  • 如何正確使用「まで」「さえ」「すら」?
    さえ/~すら」接續方式:前接體言和格助詞:に・で・と・から・の 前接動詞:て形/ます形意思:提及一個極端事例言及其它。「さえ」和「すら」意義相同,但「さえ」既可以用於積極事項也可以用於消極事項,而「すら」則含有輕視、蔑視的感情,所以多用於消極的事項。意為:連~都~;不僅~而且~。例句:1.一年も日本語を勉強していながら、カタカナすら読めないのか。都學了一年日語了,難道連片假名都不認識嗎?2.なぜ黙っている?
  • 答疑乾貨 | 動詞「て」型變形記
    米娜桑~「答疑乾貨」小課堂へようこそ!本期是大家溫油可愛,美膩善良..
  • 日語句式「N+を+V(自動詞)」的使用規律
    學習日語的中國人、尤其是日語初學者很容易形成一個誤區,即認為作為格助詞的「を」只能用在他動詞的前面,提示動作的對象。格助詞「を」放在名詞或者名詞性短語和動詞之間,形成「N+を+V」結構,其最普遍的用法是用「を」來提示動作的對象,此時,後面的動詞為他動詞。例如:「ご飯を食べる」等。在教學和研究當中我們會發現,除了他動詞之外,自動詞也大量被用於「N+を+V」結構中。
  • 如何像日本人一樣正確地使用 「食べる・食う」
    之前給大家介紹了,根據大數據語言庫(コーパス)的數據去了解日本人到底如何使用日語。舉個例子來說就是↓大きい VS 大きな這兩個詞日本人到底更偏向於使用哪一個呢?即便去問一萬個日本人也沒辦法得到讓大家滿意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