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代,是小編覺得最歷史上有意思的時代。那個時代只有強者才能活下來,就是個適者生存的環境。並且最終活下來的都是英雄好漢,各有各的實力!如果你想贏,就必須要戰爭,於是,那個時代也是最亂的時代,百姓們最苦的時代。全國各地的勢利都集聚在一起,於是,也慢慢劃分了所謂的等級,只有高的才能夠有機會與其他勢力爭霸天下。就如同下象棋,進攻是唯一的渠道,一場戰爭的勝利也就代表你贏得了天下之中的一小份領土。
領土一點一定擴大,也就代表著你的勢力也就越高,這也是證明你實力的標誌。如此大的誘惑力,各路諸侯自然不會放過對方了。在戰爭不僅僅在講究軍事攻略,也在懂得一個優秀將領的作用。一個部隊即便有多麼優秀,如果由一個貪生怕死的將領所帶領,那麼他們也註定了失敗,而一個優秀的將領即便最後有多少兵,都要守住自己背後的城土和百姓的安危,這是他的職責也是義務!即便最終犧牲了,但是他沒有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和百姓的期望,也算是與城共存亡了!
這個道理其實沒有諸侯都懂得,一個人才必然會有自己獨特的魅力,因此也會給自己的隊伍帶來強有力的作用。今天我先拿荊州說道說道,一開始荊州本是劉氏家族的地盤,後來曹操軍隊向劉表借用荊州來讓將士們歇歇腳,可是沒有想到的曹操竟然出爾反爾,再攻打完近城之後,竟然不肯歸還荊州。
因為,曹操停留在荊州之後,發現荊州竟然是個非常不錯的地方,不僅僅人才濟濟而且這裡物產太過於豐富,與外界的城土完全不同,幾乎每家每戶都算是小康生活。曹操一開始準備用自己剛攻下的小城池去與劉表換一下,可是沒有想到劉表大罵曹操簡直就是個強盜,於是曹操一氣之下也收回了更換,直接賴著不走了,劉表這昏了頭一命嗚呼而去。這就樣這荊州城落伍入曹操之手,城中許多劉表手下的將領只能各自奔波而去,有一小部分被曹操收入麾下。說到劉表,我們今天就來好好說說他手下有哪些好將領。
其實,好好總結一下,也只有這3人大猛將。第一個就是文聘聽他的名還以為是個文化人呢,其實他可是不折不扣的武將,而且世世代代都是武將出身。他被劉表視為左膀右臂呢,並且他和普通武將不同,別的武將都是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可是文聘不僅為人憨厚老實,而且非常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當時曹操向劉表借荊州城的時候,他也在劉表的身旁,可是他心裡十分清楚曹操是什麼樣的人。
於是,婉言勸了一下劉表,可是劉表哪裡知道他的意思,一口氣就答應了曹操。在劉表死後,有一大半的人都向曹操投降了,這裡面還包括了劉表的兒子,文聘十分生氣,將劉表的兒子其中的一隻胳膊砍了下來,視為報父親劉表的養育之恩。曹操私下裡聽到這個傳聞之後,看這文聘雖然不是什麼三國記得大人物,但是他作戰能力非凡哦,曹操親自去找了文聘,並且日復一日地待他極好。就這樣文聘被曹操的廣納賢才過欽佩,於是被入了曹營!
第二個就是甘寧了,他其實也是劉表手下的大將,他的才能可是遠遠高於文聘的!當年他忠心耿耿地跟隨劉表,可是這劉表從來不去聽聽他們的意見,總是一意孤行,就這樣甘寧看清了劉表在這亂世之中必然是靠不住的,於是他假裝得了疾病需要回鄉長久地靜養,他早已知道孫權是個待人極好的諸侯,並且善於聽取有利的意見,非常開明便去投奔了孫權,孫權也對他略有耳聞,便收入自己的軍中,重重賞用。
可是這甘寧早早地去世了,孫權因此傷心不已,生前總是甘寧陪伴著他去練箭,甘寧的箭術十分高超,一手一手傳授給了孫權,在箭術上至少也是孫權的老師。當年也是他跟著孫權到處徵戰四方,常常告捷!大大小小的戰爭沒有幾百也有幾大十了,因此甘寧的去世也是對孫權重重地一擊。
第三個就是那魏延了,既然文聘跟了曹操,甘寧跟了孫權,想必大家一下便猜到這魏延必然是跟了劉備了!很多人都說,小編說的這些個大將我一個都沒聽過,難不成他們還能比我心目中蜀國當時的五虎大將還要厲害不成。事實上,這魏廷的實力雖然敵不過關雲長,但是與那張飛相比絕對是綽綽有餘的哦。當年他投奔劉備以後,張飛看著兄長劉備待他極好,便氣狠狠地向魏廷發出了挑戰。
就這樣一場打了又一場,兩個人根本就分不出什麼勝負,最終兩個人成為了至交好友。由此可見這魏延的綜合能力是絕對不容小覷的呢!所以劉備對他千般萬般地好也是有原因的。很多場戰爭,直接將虎符交給魏延,也看得出劉備對他的信任和魏延的能力。並且當年在劉表手下時,魏廷的存在也是足以撼動整個軍營的,他亦是劉表的大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