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奔流·全景日記|「長江生態好不好,魚說了算」

2020-12-23 澎湃新聞

上海青草沙水庫。本文圖片 澎湃新聞記者 吳躍偉

8月12日,「大江奔流」主題採訪團來到了位於上海崇明的青草沙水庫和長江口中華鱘自然保護區採訪。青草沙水庫2011年全面投入運行,提供了上海市所有自來水超過一半以上的原水,惠及約1300萬市民。

長江口中華鱘自然保護區是中華鱘幼魚的全球唯一的「幼兒園」,孵化後順流而下的中華鱘幼魚到達這裡時才十幾克重、十釐米左右長。它在長江口停留數月,在適應了鹹鹹的海水後,就奔向大海,直至成年。

為半個上海供水的青草沙水庫

住在長江尾的上海人,喝到一口乾淨的長江水有多難?

進入青草沙水庫的管理區之前,車隊要被重重檢查。每一位訪客除了要佩戴專門的證件,甚至還有專人陪隨。

工作人員的警惕,再次證明了這裡的的重要性。青草沙水庫提供了上海市所有自來水超過一半以上的原水,惠及約1300萬市民。

上海不缺水,但缺好水。長江入海口、位於江心的一個沙洲「青草沙」吸引了專家們的目光。這裡不受陸域汙染的幹擾,水量豐富,水質優良。

經專家們多次評估論證,2007年6月,青草沙水源地原水工程正式開工建設,四年後全面投入運行。該水庫總面積66.26平方公裡,總庫容5.27億立方米。

它建有上、下遊兩個泵閘:一個進水,一個排水,希望「流水不腐」,以保最佳水質。

但這裡離海近,每年鹹鹹的海水(鹹潮)都會定期「攻上來」。沿線的鹽度監測器提醒工作人員及時關閉閘門,把鹹水擋在水庫外。該水庫還要提前蓄淡水,同時,用泵搶補淡水,來保證供水。

相關工作人員介紹,在不補水的情況,青草沙水庫能保證60多天的原水供應。

青草沙水庫被列為上海市治安保衛重點單位、上海市反恐重點單位。上海市邊防總隊於2012年專門成立了青草沙水庫邊防派出所,通過直升機巡航、衝鋒艇巡邏和車輛巡邏等方式,實施「空中+水面+地面 三位一體」的布控方式,確保水庫安全。

五年來,青草沙水庫管理分公司與邊防派出所共開展綜合整治行動 21次,夜間蹲守伏擊,出動警力21520人次,處置庫區非法捕魚、非法闖入水庫保護區等各類治安案件42起,刑事案件1起。

中華鱘幼魚的全球唯一「幼兒園」

上海長江口中華鱘自然保護區管理處「生命長江館」內的淡水魚水族箱。

與人們同飲一江水的還有中華鱘、江豚等珍稀水生野生保護動物。

生於長江,長於大海,隨後又萬裡歸家的中華鱘,被認為是最「戀家」的魚:面對激流險灘,即使忍飢挨餓,它們也要回到位於長江上遊的出生地。

上海市長江口中華鱘自然保護區管理處處長劉健介紹稱,約1.4億年前,長江出現在中華大地上。約1.3億年前,中華鱘「誕生」。

上海長江口中華鱘自然保護區管理處「生命長江館」內的中華鱘。

但現在,這一中國特有物種可能野外滅絕。

和以往相比,8月12日,上海市長江口中華鱘自然保護區管理處的展示館「生命長江館」裡又多了一些東西:五個水族箱。

魚缸大小的水族箱裡分別「居住」著水草間遊動的淡水魚、趴在老樹根和泥灘上的跳跳魚、鰻鱺、海蟹等。它們看似與中華鱘無關,但魚缸對應著長江口及附近的生態環境——河流匯入大海,淡水過渡到鹹水,江水海水潮漲潮落等。它們跟中華鱘都曾生活在同一片水域裡,命運「休戚與共」。

「跳跳魚」(彈塗魚)水族箱。

12日下午,展示館裡被人們圍在中間、滿頭大汗的劉健戴著小話筒,大聲解說著。

公眾生態保護意識的覺醒,對中華鱘、江豚等長江水生生物的保護是莫大的「利好」。

長江口中華鱘自然保護區管理處被稱為「水上120」,這裡是中華鱘的「醫院」。劉健和同事看到過被輪船螺旋槳打成兩截的中華鱘,也救助過漁網裡九死一生、全身都是傷口的中華鱘。

工作人員接到過安徽省、浙江省,甚至山東省漁民的電話,「我們發現一條中華鱘,你們快來救助一下。」

但他們一看照片,被拍的不是中華鱘,而是俄羅斯鱘等的雜交鱘魚。

「『雜交鱘,你們就不救了?』漁民問。很明顯,漁民對我們的工作有更高的期許。」劉健說。

他在中華鱘的魚池裡放了一條俄羅斯鱘魚,讓人們更容易看清二者的區別。俄羅斯鱘魚的吻部(嘴)較細長,甚至上翹。

位於長江尾的長江口中華鱘自然保護區區位優勢無可替代,它是中華鱘幼魚的全球唯一的「幼兒園」。孵化後順流而下的中華鱘幼魚到達這裡時才十幾克重、十釐米左右長。它在長江口停留數月,在適應了鹹鹹的海水後,就奔向大海,直至成年。

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中華鱘的保護應該是在整個長江裡,而非魚池裡或者某個保護區裡。

在劉健看來,要改變中華鱘等珍稀水生生物野外滅絕的命運,行政命令遠遠不夠。他呼籲中國儘快出臺一部《長江法》,從法律層面上,為保護長江生態提供有力支持。

「非法排汙、噪聲、航運、水下施工、非法捕魚……如同家門口是高速公路,又沒有魚吃,它(中華鱘)的生活會好嗎?」一位參觀者表示。

在劉健看來,「長江生態好不好,我們說了不算,魚說了算。」

崇明東灘鳥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同在崇明生態島的東灘國家級鳥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珩鷸類候鳥飛越大洋進行長距離遷徙途中最重要的補給站。這裡遠離市區,工作艱苦,但一群有情懷、有奉獻精神的年輕人和志願者,把東灘營造成了國家溼地網絡的重要一員。

相關焦點

  • 看長江,就是在看中國——寫在「大江奔流——來自長江經濟帶的報導...
    為深入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重要戰略思想,生動反映長江經濟帶沿線地區的新作為新變化、新探索新思考,由中宣部組織的「大江奔流——來自長江經濟帶的報導」主題採訪活動7月20日在雲南麗江「長江第一灣」啟動。28天來,採訪團沿江採訪,經雲南、貴州、四川、重慶、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上海、浙江等地,8月16日在浙江麗水順利完成全程採訪。
  • 大江奔流|萬裡長江「山水經」
    大江奔流入海。萬裡長江自青藏高原奔流而下,自雲南起,滾滾江水與萬千支流橫貫了中國十一省市,長江水孕育出沿江兩岸風姿各異的風土人情和大小城鎮,成為滋養中華民族的母親河。2016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主持召開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
  • 善待長江,就是對中華民族負責(大江奔流——來自長江經濟帶的報導)
    善待長江,就是對中華民族負責(大江奔流——來自長江經濟帶的報導) 原標題:   長江經濟帶集聚全國40%以上的人口,創造的地區生產總值佔全國40%以上,是中國經濟重心所在、活力所在。  歷時近一個月,輾轉八千多公裡,記者一行隨「大江奔流」採訪團深入長江沿線採訪。大家欣喜地發現,沿江各地積極落實長江經濟帶建設「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理念,尊重順應自然規律、經濟規律、社會規律,倒逼產業轉型升級。
  • 大江奔流|萬裡長江「山水經」_綠政公署_澎湃新聞-The Paper
    大江奔流入海。萬裡長江自青藏高原奔流而下,自雲南起,滾滾江水與萬千支流橫貫了中國十一省市,長江水孕育出沿江兩岸風姿各異的風土人情和大小城鎮,成為滋養中華民族的母親河。2016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主持召開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
  • 【大江奔流——來自長江經濟帶的報導】打造成色更純的「黃金水道」
    【大江奔流——來自長江經濟帶的報導】打造成色更純的「黃金水道」 央視網報來源:央視網 2018年08月21日 12:19 A-A+   一艘滿載貨櫃的貨輪沿江而下(孔華/攝)  央視網消息(記者孔華 何川)長江,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大江入海口,是中國經濟最活躍的增長極,帶動著兩岸綿延數千公裡的經濟帶
  • 大江奔流,詩意氤氳
    雄壯柔美,古詩中的多樣長江 「大江來從萬山中,山勢盡與江流東。」(明代高啟《登金陵雨花臺望大江》)長江從安徽馬鞍山進入江蘇,在流過南京、揚州、鎮江、常州、泰州、無錫、蘇州、南通八座城市後流入大海。從最窄處不到兩公裡的江陰段江面,到最寬可達90公裡的長江口,江蘇段長江氣象萬千,變幻多端。
  • 大江奔流:尋找中華文化傳承的基因
    新華社報導團隨中宣部「大江奔流」主題採訪活動在20多天時間裡水陸並進,從長江第一灣到吳淞口碼頭,從奔騰怒吼的金沙江到溫柔流淌的秦淮河,我們跨越了大半個中國,為了體察母親河的安康,為了探求中華民族永續發展之路。
  • 大江奔流|上海崇明:鑲嵌在長江經濟帶的"海上明珠"
    原標題:大江奔流︱上海崇明:鑲嵌在長江經濟帶的「海上明珠」  談起上海,很多人的印象是高樓鱗次櫛比,外灘雍容典雅,南京東路上衣香鬢影,人流不息。  就是這樣一座現代化的國際大都市,擁有著僅次於臺灣、海南的中國第三大島——位處長江出海口的崇明全島面積1267平方公裡,佔上海總面積逾二成。
  • 【大江奔流】「騰籠換鳥」促「綠色蝶變」
    在銅陵有色金冠銅業分公司排水口,經過處理後的達標廢水養著魚(8月8日攝)。記者 金立旺/攝  8月8日上午,「大江奔流」報導組走進銅陵有色金冠銅業分公司,偌大的廠區內整潔有序,看不到一點兒煙氣和灰塵。在陽光的照耀下,循環回用水池內蓮花盛開,生產區間香樟、石楠、銀杏、桂花、夾竹桃等各類樹木、綠植錯落有致。置身其間,難以想像這裡是世界上一次性建成的規模最大銅冶煉廠,設計規模為年產銅40萬噸、硫酸145萬噸、黃金6.06噸、白銀180.8噸。
  • 看長江,就是在看中國
    船行至上海吳淞口,遠望長江滾滾入海,再赴舟山體驗江海聯運,最終來到浙江麗水,探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在8000多公裡的水陸行程中,走過220個採訪點,全景式展現長江沿線的生態之美、發展之美、文化之美和民生幸福之美,見證這條橫貫中國「金腰帶」的轉型發展之路,營造了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濃厚氛圍。
  • 大江大河奔流不息,你知道河流的源頭都是哪裡嗎?
    長江和黃河,奔流不息,也被寫入歌謠代代傳唱,你知道世界上的大江大河源頭都是哪裡嗎?通過今天這道題,和小師一起來看看吧!大江大河奔流不息,下列選項中,大河及其起源地對應錯誤的是哪一個?A、長江——唐古拉山B、亞馬孫河——落基山脈C、黃河——巴顏喀拉山D、伏爾加河——瓦爾代丘陵長江和黃河咱們比較熟悉,其餘兩個選項,挨個來了解一下吧。
  • 【大江奔流——來自長江經濟帶的報導】築夢之鄉雲上松陽 古老村落...
    原標題:【大江奔流——來自長江經濟帶的報導】築夢之鄉雲上松陽古老村落的逆勢復興國際在線報導(記者李瑛):「可愛之人,必遇可愛之事,所以,你來啦。」「你所站的方向,吹來的風都是暖的。」
  • 品讀江蘇|大江東去,奔流詩情
    雄壯柔美古詩中的多樣長江「大江來從萬山中,山勢盡與江流東。」(明代高啟《登金陵雨花臺望大江》)長江從安徽馬鞍山進入江蘇,在流過南京、揚州、鎮江、常州、泰州、無錫、蘇州、南通八座城市後流入大海。清代屈大均《通州望海》:「狼山秋草滿,魚海暮雲黃。日月相吞吐,乾坤自混茫。」從「日月」「乾坤」著眼,展現長江入海的宏大氣勢;唐代白居易《雜曲歌辭·浪淘沙》:「白浪茫茫與海連,平沙浩浩四無邊。暮去朝來淘不住,遂令東海變桑田。」道出了長江口的變遷,滄海變成桑田,如今南通、泰州的很多地域,就是從江之尾、海之頭處「漲」出來的。長江的面貌是多變的。
  • 看效果·大江奔流|看巫山如何守住長江東出重慶最後一道防線
    緯度 31°01′38.1642″,經度110°06′37.026″的長江培石斷面,是長江流經重慶進入湖北的省界斷面,也是重慶長江幹流出境水水質國家考核斷面。工作人員駕駛監測船,取水檢測。結果顯示,水質類別達到《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Ⅱ類水質標準。
  • 【大江奔流——來自長江經濟帶的報導】高質量對外開放 上海吹響新...
    原標題:【大江奔流——來自長江經濟帶的報導】高質量對外開放 上海吹響新號角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王姍姍):在上海國際貿易單一窗口運營方、上海億通公司的電子大屏上,密密麻麻的黃色光點顯示著全球船舶的實時坐標位置、上海口岸業務動態等關鍵信息。
  • 從長江風景眼出發 跟著媒體鏡頭多維度看長江之濱的「綠水青山」
    作為長江風景眼、重慶生態島的廣陽島,今天迎來了一批客人,來自「看效果·大江奔流——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五周年」報導團的媒體記者,在接下來的一周裡,記者們將從這裡出發,分赴南岸區、江北區、兩江新區、江津區、涪陵區、石柱縣、萬州區和巫山縣8個區縣,進行實地採訪、深入報導我市貫徹落實座談會精神的有力舉措和積極成效。
  • 大江奔流:大型脫貧攻堅紀錄片《激越怒江》第五集今晚播出
    大型系列紀錄片《激越怒江》共分五集,每集時長40分鐘,分別是:第一集《一步千年》、第二集《搬出大山》、第三集《不負青山》、第四集《峽谷迴響》、第五集《大江奔流《大江奔流在中國脫貧攻堅的偉大工程中,民族團結、生態保護
  • 大江浪流,詩意氤氳,歷代詩人筆下的「江蘇段長江」有多美
    雄壯柔美,古詩中的多樣長江  「大江來從萬山中,山勢盡與江流東」(明高啟《登金陵雨花臺望大江》),長江從安徽馬鞍山進入江蘇,在流過南京、揚州、鎮江、常州、泰州、無錫、蘇州、南通八座城市後流入大海。從最窄處只有1.2公裡的江陰段江面,到最寬可達90公裡的長江口,江蘇段長江氣象萬千,變幻多端。
  • 畫裡畫外話長江 | 江津來了新客
    12月21日重慶市委宣傳部主辦的「看效果·大江奔流——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五周年」行進式採訪報導團走進江津。江津區林業局有關負責人告訴我們,近年來,江津區堅守生態底線,踐行綠色理念,堅持不懈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落實好「一河一長」「一河一策」「一河一檔」各項要求,築牢了母親河上遊的生態屏障,並為野生動物創造了良好的生存環境。
  • 學習網評:奏響大江奔流的活力交響樂
    5年前的1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召開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擲地有聲地指出:「當前和今後相當長一個時期,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5年來,沿江各地嚴格落實總書記的指示要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長江母親河開啟美麗蝶變的新徵程。化工汙染防治,讓長江的水更清了。曾幾何時,化工圍江、汙水直排,成了長江母親河無法承受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