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實踐·戰疫情】武術冠軍帶你鍛鍊身體(二):太極養生八式

2020-12-14 澎湃新聞

為向廣大公安民警、輔警提供科學有效的健身指導,雲南省公安民警心理服務中心繼續推出「武術冠軍帶你鍛鍊身體」系列,第二期的教學內容是太極養生八式。太極拳行拳之時人的情緒安定,心念沉靜,所謂氣沉丹田。一舉一動,舒筋、活血、通絡,同時達到調理內臟改善功能的作用。長期練習太極拳使人氣血調和、五臟通暢、大有裨益。

一、太極拳的特點

1.輕鬆柔和:動作要柔、緩,呼吸要自然(用鼻呼),動作不露明勁。

2.圓活自然:全身動作處處帶弧形,弧形要自然,忌直來直去,動作路線也不要直。

3.重心平穩:從起式定高度以後,基本要求在這個水平線上。虛實分明,頭要平穩(個別動作除外)。

4.架勢要舒展:要自然舒展,不要故意挺,關節要松沉。

5.連貫均勻:動作之間不斷勁,速度均勻。

6.協調完整:上下一致,動作要與呼吸配合,呼開吸合。

二、練習要點

1.意識引導動作。

2.松而不懈,不用拙力。

3.上下相隨,周身協調。

4.虛實分清、重心穩定。

5.呼吸自然。

三、動作講解

起勢

要點:兩肩下沉,兩肘松垂,手指自然微屈。屈膝松腰,臀部不可凸出,身體重心落於兩腿中間。兩臂下落和身體下蹲的動作要協調一致。

第一式:左右野馬分鬃

要點:上體不可前俯後仰,胸部必須寬鬆舒展。兩臂分開時要保持弧形。身體轉動時要以腰為軸。弓步動作與分手的速度要均勻一致。做弓步時,邁出的腳先是腳跟著地,然後腳掌慢慢踏實,腳尖向前,膝蓋不要超過腳尖;後腿自然伸直;前後腳夾角約成45°--60°(需要時後腳腳跟可以後蹬調整)。野馬分鬃式的弓步,前後腳的腳跟要分在中軸線兩側,它們之間的橫向距離(即以動作進行的中線為縱軸,其兩側的垂直距離為橫向)應該保持在10-30釐米。

第二式:白鶴亮翅

要點:完成姿勢胸部不要挺出,兩臂都要保持半圓形,左膝要微屈。身體重心後移和右手上提、左手下按要協調一致。

第三式:左右摟膝拗步

要點:兼收推出勢,身體不可前仰後俯,要松腰松胯。推掌時要沉肩垂肘,坐腕舒掌,同時松腰、弓腿上下協調一致。摟膝拗步成弓步時,兩腳跟的橫向距離保持30釐米左右。

第四式:左右倒卷肱

要點:前推的手不要伸直,後手拖泥帶水不可直向回抽,轉體仍走弧線。前推時,要轉腰松胯,兩手的速度要一致,避免僵硬。

第五式:左右攬雀尾

要點:向前擠時,上體要正直。擠的動作要與松腰、弓腿相一致。

要點:下捋時,上體不可前傾,臀部不要凸出。兩臂下捋須隨腰旋轉,仍走弧線。左腳全掌著地。

第六式:左雲手(單鞭)右雲手

要點:身體轉動要以腰脊為軸,松腰、松跨,不可忽高忽低。兩臂隨腰的轉動而運轉,要自然圓活,速度要緩慢均勻。下肢移動時,身體重心要穩定,兩腳掌先著地再踏實,腳尖向前。眼的視線隨左右手而移動。第二個「雲手」的右腳最後跟步時,腳尖微向裡扣,便於接「單鞭」動作。

第七式:左右金雞獨立

要點:獨立步時,支撐腿自然直立或稍屈,另一腿屈膝高抬,大腿高於水平,小腿略向內收,腳面伸直。挑掌時塌腕豎指,指尖向上,虎口張開,屈臂成弧。穿掌時臂由屈而伸,四指向前,拇指及虎口向上。

第八式:十字手

要點:兩手分開和合抱時,上體不要前俯。站起後,身體自然正直,頭要微向上頂,下頦稍向後收。兩臂環抱時須圓滿舒適,沉肩垂肘。

收勢

兩手向外翻掌,手心向下,兩臂慢慢下落,停於身體兩側;眼看前方。

要點:兩手左右分開下落時,要注意全身放鬆,同時氣也徐徐下沉(呼氣略加長)。呼吸平穩後,把左腳收到右腳旁,再走動休息。

鍛鍊效果

太極養生八式全套練習、堅持早晚各練習一次,必定會取得較好的鍛鍊效果,生理效益有:

1.增加神經系統的靈敏性

練太極要「心靜意定」,練拳時必先令大腦皮層休息(心靜),將協調全身內外器官機能的任務交由中樞神經系統(意定)執行,加強了神經系統的靈敏性。

2.暢通經絡、血管、淋巴及循環系統

因練太極拳的時間不會太短,故能像一般的有氧運動一樣,能使血氣運行順暢。練了若干時間,會察覺有指尖麻軟發痺、關節微響、針刺、腹鳴等感覺。

3.經絡暢通的反應

通過摟拗屈膝絞轉等運動,動脈血管得到適量擠壓及放鬆,能使血液加速運行,增加氧氣供應,也促進了淋巴系統的新陳代謝,加強個人抵抗力。改進柔韌度、肌力及肌耐力——太極拳多以慢速走圓及弧,配以屈腿半蹲式運動,加上重心交替變換,運行動作又多摟、拗、絞轉,使各肌肉的肌力及肌耐力得以提高;再配合多方向及大幅度之活動如下勢、蹬腳等式子,能改善各關節的柔韌度。

來源︱雲南警官學院心理健身教研中心

編輯︱孫麗嬌

審核︱路建偉

原標題:《【主題實踐·戰疫情】武術冠軍帶你鍛鍊身體(二):太極養生八式》

相關焦點

  • 八式是真正的太極入門功法|八式訓練營營員體會
    希望不久就有新的機會,讓我們跟隨您繼續學習太極奧秘。希望疫情過後,開辦網下實修營,大家就能見面了!盼康老師的太極成果傳播更廣,造福我們,造福大家。關於八式訓練營:不少人問如何能夠加入八式訓練營的學習。「太極觀真」教學體系是康偉老師創立的「理法合一」的太極教學體系。
  • 福利來了丨無體育不教育,健康北師大鍛鍊你我他,邀你來參加!
    本次活動的主題是:「無體育不教育 之 健康北師大、鍛鍊你我他」。這一期的活動真是太贊了,全是我們最最最需要的項目,我們本專業的師生都已躍躍欲試啦。本項目內容以中國武術拳種實用動作和武術散打格鬥實戰為基礎,結合跆拳道、合氣道、空手道等格鬥技術,針對學生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傷害與風險,開設為期六周的防身與避險課程。針對學生日常生活可能遇到的傷害與風險,提高學生應對侵犯和有效規避傷害的意識與能力。全方位的鍛鍊學生們的身體格鬥能力、心理應戰能力、臨戰判斷反應和頭腦靈活處理危機的能力。
  • 從零開始學太極,太極氣功十八式
    儒、道哲學中的太極、陰陽辯證理念為核心思想,集頤養性情、強身健體、技擊對抗等多種功能為一體,是高層次的人體文化。作為一種飽含東方包容理念的運動形式,其習練者針對意、氣、形、神的鍛鍊,非常符合人體生理和心理的要求,對人類個體身心健康以及人類群體的和諧共處,有著極為重要的促進作用。
  • 還有太極八法技……(連載)
    平日練功刻苦勤奮,功夫深厚純正,理論研究頗具造詣,人稱「太極金剛」。20 世紀 70年代以來,多次榮獲河南省武術運動會太極拳、劍、推手比賽冠軍。蟬聯兩屆全國太極拳大賽冠軍,獲得兩次全國武術比賽特邀表演獎和觀摩交流「金獅獎」。陳正雷常說:「我熱愛太極拳,因為它是我的九世祖王廷老創編的,也是我們陳氏家族代代相傳必須繼承的家學。」
  • 太極「焱」起相得益彰——大連甘井子榮益太極俱樂部理事長王焱
    傳統太極拳門派眾多,常見的太極拳流派有陳式、楊式、吳式、武式、孫式和式等派別,各派既有傳承關係,相互借鑑,也各有獨特之處,呈百花齊放之態,是中國武術拳種中非常具有生命力的一支。其中,陳式太極拳採取陰陽學說,以動靜開合之理,與剛柔虛實之法,為輕沉遲速互練之術,拳勢動作均以螺旋進退,稱纏絲勁,為陳氏獨創之奧妙,世代口口相傳。
  • 臺灣楊氏太極拳師郭正勳蒞臨吉安市武術協會交流與指導
    江西吉安12月23日訊 楊瀟、寧洪財、林文報導:1954 年出生於臺灣省嘉義縣的郭正勳先生,早年畢業於輔仁大學體育系,自幼習武,練過少林拳、拳擊、擒拿、跆拳道、空手道、螳螂拳、八極拳、陳式太極拳、鶴拳、詠春拳、太祖拳、八肘、形意拳、八卦掌、楊式太極拳等。
  • 太極奇人鄭悟清
    悟清的同窗好友李俊秀,是中醫世家,又是太極拳愛好者,他認為鄭悟清的病不能光吃藥,還得鍛鍊身體,鍛鍊身體的最佳手段就是練太極拳。他一方面為鄭悟清診斷治療,一方面教鄭悟清打太極拳。經過三個月的調治和練拳,大見奇效,沉痾頓去。
  • 將八式太極拳用於體育鍛鍊,具有4個優勢
    其實八式太極拳可以幫到我們,因為它具有以下幾個優勢。1、易於學習的優勢八式太極拳將太極運動的精華較完整、科學地提取了出來,它保留了太極拳運動招式的精髓,還具備太極拳的基本拳理。另外,八式太極拳動作幅度大且又簡單易學。
  • 太極養生八式動圖全解,初學者必備!
    陳式太極拳養生八式,動作舒展大方,柔和平穩,圓活連貫,由簡至繁;練起來輕鬆自如,陰陽相合,剛柔相濟,均勻緩慢,如行雲流水,連綿不斷。以連續弓步為主要步型變化,手法動作以中國傳統太極拳的正手即掤、捋、擠、按為主線變化而成。
  • 一名太極拳世界冠軍眼中的2020年廣西運動健康消費大行動
    ——廣西退役運動員周琳海訪記2020年10月25-26日,自治區體育局組織了4名體育冠軍走進桂林壽鄉永福縣田間地頭,用直播帶貨的方式助力當地特色扶貧農產品銷售,別具一格的體育明星直播帶貨,吸引大量觀眾點擊觀看,極大地宣傳了扶貧農產品
  • 太極實戰拳法與內功修煉
    >   混元太極實戰拳法十三式凝聚了太極大家、陳式心意混元太極拳創始人馮志強先生所傳授的最經典的技擊精華,是幾十年擂臺實戰經驗之總結,技擊性特強,體現了太極拳的技擊靈魂。【混元太極實戰拳法十三式動作名稱】1.無極起式2.金剛搗碓3.懶扎衣4.六封四閉5.單鞭6.白鶴亮翅7.斜行拗步8.提收9.前蹚拗步10.掩手肱捶11.披身捶12.背折靠13.青龍出水收式【太極內功】1.太極樁功的修煉方法2.太極保健按摩功的修煉方法混元太極實戰拳法十三式與內功修煉  本課程共分十五講進行直播講授。
  • 太極奇人鄭悟清--吳文瀚
    悟清的同窗好友李俊秀,是中醫世家,又是太極拳愛好者,他認為鄭悟清的病不能光吃藥,還得鍛鍊身體,鍛鍊身體的最佳手段就是練太極拳。他一方面為鄭悟清診斷治療,一方面教鄭悟清打太極拳。經過三個月的調治和練拳,大見奇效,沉痾頓去。
  • 2018年袁師懋道長親授太極十三勢四月一日開班
    ,崇尚道家養生的個人或集體(男女皆可,老少皆宜)袁師懋道長寄語武當武術博大精深,道家文化根深蒂固。在時代不斷更迭的今天,尋求養生的人士日益增多,不惜耗費大量時間和精力探尋武術與養生之間的共通點。事與願違的是,大多數人都是初次接觸武術和養生,不知道如何有效運用二者以達到身心康健、體質健碩的目的。武當山道家傳統武術館創立至今已十三餘載,一直致力於武當傳統武術的傳承,開枝散葉,薪盡火傳。
  • 揭秘馬保國的太極灰產:流落英國街頭、幹翻格鬥冠軍、出場費20萬起
    你以為他不過是打太極的老頭,但他卻能「一掌推翻」英國MMA(綜合格鬥)冠軍皮特。你以為他不過是個江湖混子,但他的太極課在上海要價1000元/小時,還大有人買單。馬保國的爆火不是偶然:他身上有很多傳奇標籤,「武術大師」、「太極掌門人」、暢銷書作者、曾給英國人教授武術、是賽菲諾和施樂輝企業高管的座上賓……這一切獵奇而滑稽的因素,在一次年輕人的「偷襲後」,被全網引爆。傳統武術一向是一個相對封閉且神秘的領域,同時在國人心中有著特殊的地位,但這背後到底是怎樣的灰色產業?
  • 百齡養生名家胡海牙談太極悟道
    山中清苦,道士們皆習武,一為防身,二因為靜坐時間久後,虛火上升,引得雜念叢生,還會有難以克制的情慾,而一趟拳打下來,便平復了這些。世界太極拳網(微信號:sjtjqw):匯聚太極拳信息動態、理法攻技、學習心得、研究交流、名家教學、心法體悟、太極文化、珍貴資料、太極養生....
  • 太極初學者如何練好楊式太極拳?
    初學者最容易出的問題就是僵緊,結果是越打越累,不僅達不到健身鍛鍊的目的,反而容易傷身。所以學習拳架的同時也是去僵緊求鬆柔的初步過程。 二是沉肩墜肘,松腰開胯。剛練拳架最常出現的通病就是聳肩翻肘,這樣身體自然會緊,所以要在行拳過程中時時反醒,檢視肩肘是否松沉。而鬆開腰胯是太極拳中最難解決也是最根本的核心之一。
  • 收藏於民間的幾近失傳的武林秘籍,武術和拳法秘籍150本
    這就是中國武術比其他格鬥術高級的地方,黑人和白人在綜合身體素質上是強於中國人的,如果挑個素質好的黑人來我們的教練無保留的進行散打訓練,很可能就能拿冠軍,這同樣也是中國武術的光榮。反之,即使是中國人,但使用其他的格鬥術的技法獲得冠軍,那一樣不能代表中國武術。
  • 武當太極十三式
    其具備養生祛病,延年益壽,交手應敵等多般作用。初學太極十三字決(一)靜:就是安恬靜靜、心平氣和的意思。(二)意:太極拳是「以意行氣」,練意不練力的內功拳。(三)柔:是輕柔、柔嫩。(四)慢:學拳不克不及性急;在鍛鍊時應自始至終順從其美,漸漸運轉。(五)真:就是仔細。(六)正:就是正直,立品中正的意思。
  • 太極拳論解析
    無過不及,隨曲就伸」(王宗嶽《太極拳論》)太極拳把人體比作「太極」,身體一動,就分了陰陽,身體一靜,陰陽則合,收式時有的套路叫作「合太極」。在打拳過程中,也要動中有靜,就是陰陽即使分開時,也要時時處處有相合之意,有合的趨勢,這樣才平衡。是動態的平衡。所以在練拳中,不管動作如何開展,不能散,中醫養生上也叫「抱元守一」。
  • 馬保國口中太極的技巧之一了解下
    馬保國口中太極的技巧之一了解下時間:2020-12-04 19:10   來源:遊俠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接化發是什麼意思?馬保國口中太極的技巧之一了解下 接化發是什麼意思?接化發是近期在各大平臺都非常熱的人物馬保國口中太極的技巧之一,用馬保國的話來說就是接勁、化勁、發勁的簡稱。那麼接化發到底是什麼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