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體運動中的雙星與多星問題

2020-12-16 跟著奇奇學物理

天體運動中的雙星與多星問題,是天體運動中較為抽象的一個問題,對該問題的認識,抓住以下幾點:

1、萬有引力公式中的r的物理含義為質心距(質量中心距離)圓周運動需要的向心力中的r則為圓運動的軌道半徑,兩者此時並不相等。且對於雙星模型,有質心距等於兩個星球圓運動軌道半徑之和。

2、要形成穩定的雙星系統,則兩星球做圓運動的周期和角速度一定相等,否則則會因為一個轉得快,一個轉得慢而改變兩者之間的距離,進而改變兩者之間的萬有引力。

依據以上兩點可以列出方程,然後得出相應的一些關係或者物理量。

3、對於多星問題,其注意點和雙星問題相同,只是向心力的來源變得更為複雜,為某一星體做圓周運動的向心力由其它星體的萬有引力的合力提供

4、同樣的拉格朗日點也有類似的受力特點。

相關焦點

  • 天體物理學問題:雙星系統的認識,4位科學家給出了詳細回答
    要說星體有什麼特點,各種可能性都有,今天我們就來談談雙星系統問題。為什麼雙星系統很有趣?為什麼有些系統被稱為雙星?它們對人們有什麼樣的吸引力?英國天文學家威廉·赫歇爾在18世紀90年代對天空中彼此接近的恆星進行了研究之後,提出了「雙星」這個術語。研究表明,太空中確實存在許多成對的恆星,並一起移動。在天文學中,雙星是非常重要的,因為當一個系統中只有一顆星時,很多東西是很難探測到的,相反,當一個系統中有兩個星時,就可以很容易地被測量出來。
  • 天體運動與人造衛星專題,2020高考物理複習必備!
    今天給大家帶來了 2020高考物理微專題3:天體運動與人造衛星,請往下閱讀正文。考點一 宇宙速度的理解與計算宇宙速度的理解和計算問題是高考常考的熱點。這類題目一般難度不大,但考生不易得分,原因是對宇宙速度的理解不透徹或因為計算失誤而丟分。
  • 奇異罕見,雙星系統如何形成?愛因斯坦相對論為你揭開
    蒼蠅座(Musca)的南邊星座中,有一個非常獨特的雙星系統。其中一個是脈衝星——一種脈衝中子星,和另一個巨大的白矮星彼此繞軌道運行,每隔五個小時運行一次。與其他脈衝星和白矮星組成的雙星系統不同,所有模型都表明這種情形下,白矮星會首先形成,然後不斷從恆星吸取物質直至爆炸,最終只留下脈衝星。問題在於事實就是如此。
  • 雙星系統、三星系統、四星系統,銀河系內普遍存在多個「太陽」
    天空中出現一個太陽,對於我們來說剛剛好的,如果多一個太陽,地球可能就會變得很高溫,地球是否還能孕育生命都是一個大問題。雖然,我們有「后羿射日」的神話故事,但終究是神話,和現實完全不一樣,因為天空中出現九個太陽的話,基本上就不存在生命了,何來「射日」?雖然在地球上沒有兩個太陽或者多個太陽,但是有一些星球上確實是存在多個太陽的情況。
  • BHB2007:形成中的雙星系統
    雙星是如何形成的?為了找到答案,歐洲南方天文臺的阿塔卡馬大型毫米波陣列(ALMA)最近捕捉到形成中的雙星系統影像是迄今為止所拍攝的最高解析度影像之一。大多數恆星並不孤單,它們通常是多星系統的一部分,每個恆星都圍繞著一個共同的重心運行。
  • 雙星系統會合併?是真是假?有人質疑
    一個2017年的雙星系統自毀預告被證明是一個20年的是失誤。 該預言預示:距地球1800光年的星星構成的雙星系統將會合併並創造一起新的"泰坦尼克式爆炸」。 這個預言由美國大溪城加爾文大學的天體物理學家勞倫斯·莫爾納領導的團隊做出,在《天體物理期刊》上發表。
  • 高三物理複習:「看透」雙星模型
    雙星運動模型是指在天體運行中,兩顆彼此相距較近,且在相互之間萬有引力作用下繞兩者連線上的某點做周期相同的勻速圓周運動的行星。雙星模型是天體運動的一種,在宇宙中普遍存在,因其結構的特殊性,能夠考查學生的綜合認知能力,高考物理試卷中時不時出現。
  • 萬有引力七大題型之雙星運動型
    雙星系統1. 在天體運動中,將兩顆彼此相距較近,且在相互之間萬有引力作用下繞兩者連線上的某點做周期相同的勻速圓周運動的行星稱為雙星。2.雙星系統的條件:(1)兩顆星彼此相距較近;(2)兩顆星靠相互之間的萬有引力做勻速圓周運動;(3)兩顆星繞同一圓心做圓周運動。
  • 雙星系統合併的消息有誤?印刷失誤,釀成大錯
    該預言預示:距地球1800光年的星星構成的雙星系統將會合併並創造一起新的"泰坦尼克式爆炸」。這個預言由美國大溪城加爾文大學的天體物理學家勞倫斯·莫爾納領導的團隊做出,在《天體物理期刊》上發表。科學家在天鵝座觀測到了一個名為KIC9832227的星體。
  • 長十一送雙星入軌監測高能天體爆發,發射11連勝!
    長十一送雙星入軌監測高能天體爆發,發射11連勝! 12月10日4時14分,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起飛,以「一箭雙星
  • 高考物理天體運動中追及相遇問題的簡要破解之法
    天體運動的追及相遇問題屬於宇宙航行中的內容,相比於天體的運動物理量比較類型題來說,這類題算是相對「小眾」的問題,但是對於高考來說,不存在「大眾」和「小眾」,只有得分與沒得分的區別,只要屬於考試範圍,哪個知識點也不敢小覷。
  • 我們地球所在的太陽系,有沒有可能是一個「雙星系統」?
    「雙星系統」是一個天文學中的概念,所謂雙星系統是指由兩顆恆星組成,相對於其他恆星來說,組成雙星系統的兩顆恆星彼此之間的距離很近,它們在各自的軌道上環繞著共同的質量中心運動,從而組成的一個恆星系統。
  • 哈佛大學研究稱,太陽系有可能曾是雙星系統,另外一顆去哪兒了?
    哈佛大學研究稱,太陽系有可能曾是雙星系統,另外一顆去哪兒了?在宇宙當中,太陽系是極為特殊的一個星系,因為只有太陽這一顆會發光發熱的恆星,我們所知道的木星,金星,土星等等它們都屬於行星,所以在銀河系當中。太陽系是只有一個恆星運轉的行星系統。
  • 一個擁有黑洞,雙星系統,變星和類地行星的神奇星座——天鵝座
    在夏末初秋的晚上,北半球天空中從東方會冉冉升起一個星座,這個星座非常神奇,一個星座它包含了宇宙間大部分的天體的類型,它就是天鵝座,一個具有黑洞、雙星系統、變星、類地行星和存在於一個長得像北美洲的星雲裡面。
  • 香港夜空雙星伴月是什麼情況 雙星伴月是什麼樣的
    9月13日晚,香港夜空上演「雙星伴月」的美麗天象。在西南方上空,金星(月亮下方)和木星(月亮左上方)陪伴在一鉤彎月的兩旁,形成一個大致的等腰三角形。  金星是夜空中最亮的星星,而木星則是第二亮的星星,它們和夜空中最亮的天體月亮構成了難得一見的天文景觀。  9月13日晚,香港夜空出現了「雙星伴月」的美麗天象。
  • 身體雙重:理解多行星二元星系的天體物理學
    加州大學聖克魯茲分校的天體物理學家丹尼爾·法布裡奇(Daniel Fabrycky)和該論文的作者之一 宣稱這一發現,他說,「一句話就是沒有什麼特別之處;行星也可以圍繞雙星形成。」對天體運動的任何描述都始於經典物理學 - 特別是牛頓萬有引力定律。這項法律描述了另一個人對一個身體施加的力量。它表示力與物體的質量成正比,與它們之間的距離的平方成反比。
  • 雙星系統中行星如何形成?
    圖片來源:歐洲南方天文臺天文學家利用阿塔卡馬大型毫米/亞毫米波陣(ALMA),首次在一個雙星系統當中,檢測到了巨大的外塵埃盤通過氣流向系統內部輸送物質的場景。這種前所未見的特徵,或許能在雙星系統內部維持另一個較小的物質盤,讓行星有機會在其中形成——否則的話,內部的物質盤很久以前就應該消失不見了。
  • 高中物理競賽典型例題精講——衛星同步雙星系統質量比
    03-04-18_衛星同步雙星系統質量比本期高中物理競賽試題,我們共同來演技一下天體力學題目中的隱含條件,說到隱含條件或者說推理條件,一般是需要同學們將實際的問題轉化為物理問題加以認識和分析的過程,這種隱含條件也是物理競賽題目中常常考察的內容之一
  • 高考考點:雙星系統;學會應用「雙星」模型解決複雜問題
    本題求解要應用「雙星」模型的相關規律,你若是在高考考場上一著急想不起來,這二十分就沒了。還有第二問,我已經試過多次了,每次讓學生做這道題,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學生都會出錯。我們先複習有關「雙星」的相關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