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積導滯又健脾,這民間食療方積食脾虛的孩子要知道!

2020-12-19 騰訊網

老人都常說病從口出,孩子吃的不健康,自然就會導致腸胃問題,久而久之腸胃不舒服就會導致積食,而積食又是百病之源,如果孩子經常積食,或者積食久了不處理,那麼身體免疫力一定會下降,經常生病。

楊楊已經6歲了,本來一直胃口很好,可這段時間突然不願吃飯了,經常喊著餓,但是一吃就飽,開始的時候楊楊媽媽很納悶,但覺得除了這個之外孩子也沒有其他的不適,就沒在意,可是時間越來越久,楊楊的脾氣也變得暴躁起來,非常沒有耐心,再加上有天楊楊突然發燒了,媽媽便覺得不能再拖了,就帶著他到了醫院,

醫生在檢查了楊楊的情況之後,告訴楊楊媽媽,孩子是積食了,有腹脹,消化功能減退,所以才會總喊著餓但又吃不了多少,孩子積食久了都沒有得到解決,就會通過生病的方式表現出來,楊楊情況還好,只是發燒了,有的孩子積食嚴重了還會扁桃體發炎,腺樣體肥大甚至是肺炎,家長一定不要小看積食問題。

小兒積食不痛不癢,身體卻有5大表現,希望你的孩子一個都沒中

1、食慾變化

小孩子的食慾變化是非常常見的,有的時候遇到自己愛吃的就吃得很多,遇到不愛吃的就很少吃,或者在吃飯的時候玩玩具比較上癮,吃飯時就心不在焉,隨便扒拉幾口飯就接著去玩玩具了,大部分情況下,父母在發現孩子不好好吃飯時就去呵斥他們,覺得他們是不聽話,其實在孩子食欲不振時,要去仔細分析原因,因為積食也會表現為食欲不振,孩子不願吃,不管是什麼原因,都不要強行讓他吃,餓他一兩頓是沒有害處的,但是要注意飯後不要給零食。

2、舌苔變化

健康孩子的舌苔應該是柔軟且紅潤的,舌面上會有一層薄薄的苔,沒有口氣,舌苔中間的部位代表的是脾胃,如果孩子有積食,舌苔中間會變厚發白,而且時間久了積食不化解的話,食積鬱熱會讓舌苔中間略微發黃。

3、睡眠質量

積食的寶寶一般晚上睡覺都會有睡不安穩的情況,會不停的翻身、磨牙、出汗,甚至打鼾等,而且在睡前會哭鬧很久,也就是家長說的鬧覺,孩子在睡眠中非常不老實,有可能一開始睡覺的時候是在床的一邊,等第二天就已經到另外一邊了,其實這些都是寶寶積食的表現。

4、排便情況

如果寶寶積食了肚子會發硬,大一點的孩子還會哭鬧吵著肚子不舒服等。如果家長用手按會有發硬的感覺,這是寶寶的積食情況已經比較嚴重了,還會伴有便秘、大便硬、酸臭的情況。

5、精神狀態

如果孩子出現了積食的情況,會在最近一段時間內有精神狀態差、脾氣大、容易煩躁、哭鬧等症狀,也有的寶寶會出現經常咳嗽、莫名發燒等問題。

消積導滯又健脾,這民間食療方積食脾虛的孩子要知道!

脾胃不好的孩子,可以經常喝一些猴菇鋅棘,在中醫上用的比較多,其中全部選用藥食同源的成分,以猴頭菇、雞內金、茯苓、山楂、橘皮、山藥、沙棘、麥芽等成分為主,原方出自《傷寒論》,以強化脾胃功能,消積導滯、健脾為主,同時去扶正固本,當孩子積食化解掉之後,會立即去強化其脾的功能,提高孩子吸收水平,猴菇鋅棘總體來講是比較全面的,相比一些消食藥更加溫和,適合孩子脾胃,不用擔心過度消食導滯的脾胃虛弱。

最後提醒大家如果孩子出現了積食的情況,一定要引起重視,首先要控制飲食,飲食應以清淡為主,不要大魚大肉的讓孩子吃,並嚴格控制食量,尤其晚上不要再餵孩子吃東西了,讓孩子腸胃能更好的休息修復。

相關焦點

  • 中醫講堂:孩子脾虛積食內熱怎麼調理?
    食積內熱的孩子通常表現是舌苔厚、大便幹、肚子脹、食慾不好、經常嗓子紅腫發炎,或感冒發燒,家長可在家中備三樣消積導滯中成藥丸----保和丸、山楂丸、肥兒丸進行調理。肥兒丸裡有麥芽、神曲,還有清熱的胡黃連,消積導滯的檳榔、使君子,通便效果較強。但肥兒丸不可連續用,服用後見到大便變稀就要停藥,常吃易形成依賴性。給孩子清內熱通便,日常要注意飲食調理,冬天可用白蘿蔔,梨煮水吃;夏天用蘆根煎水當茶飲。
  • 脾虛的孩子體質差!一個專家推薦的食療方,專門健脾養胃
    比如積食腹脹、挑食厭食、拉肚子等。表面看,這兩者之間好像沒有關係,但其實我告訴大家,基本上孩子的所有健康問題,都跟脾胃虛弱有關係。脾胃虛弱的孩子容易積食,積食化熱,於是發燒了。而且脾虛就吸收不好,無論家長給孩子吃得多營養,他不吸收,然後營養不足,自然免疫力低下,動不動就會感冒發燒。比如咳嗽、鼻炎、哮喘。
  • 奶奶帶娃6年,孩子從不積食,日常堅持這1招,你也可以
    3.消積導滯,這也是韜韜奶奶的秘訣現在小孩積食的實在太多了,韜韜小時候也是因為積食生的大病,別以為小孩積食了就餓兩頓、喝點蘋果水就行,這雖然當即能有點效果,但治標不治本,解決不了問題呀。小孩子生病絕大部分都是積食引起的,所以滔滔奶奶常給娃消食導滯。
  • 兒科主任:寶寶積食脾虛不長個!常喝2碗湯水開胃健脾
    所以若是家長發現孩子積食了,一定要重視起來,趁早幫助孩子調理脾胃、消積食。>4、看睡眠:喜歡趴著睡,翻來覆去,愛哭鬧,半夜常醒,說明積食了;5、聞口氣:孩子早上起來或者打嗝的時候,能聞到口氣有股酸臭味;6、看面部:鼻梁上易有青筋出現,還伴隨有眼袋,這是積食導致脾胃運化差的結果。
  • 孩子積食怎麼辦?初期在胃,久積在脾,學這2招教會你消積化食!
    很多人對積食都有一個誤區,覺得孩子似乎吃的也不算很多呀,怎麼就積食了呢?引起積食的原因,可有好幾種呢!可是,這麼重要的脾胃卻是天生不足的,也就是說孩子的脾功能是相對比較弱的。相比生長發育的需求,孩子脾的能力卻不夠用,直接導致的就是經常性積食,積食反過來又會損傷脾胃,傷害體質。所以,積食是「百病的源頭」,調理孩子的脾胃和體質,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消積導滯。
  • 孩子積食老不好?多半是脾虛,不想孩子積食,平時3種食物要少餵
    孩子積食後,經常做這4件事,有助於調理脾胃:1、少吃對於已經出現積食的孩子來說,最主要的就是少吃。其實,積食簡單來說就是吃多了,吃多了一次不可怕,可怕的是每一頓都吃的比較多。因為孩子發育不成熟的原因,脾虛是兒童普遍存在的問題。脾主運化、與代謝密切相關,脾虛運化、代謝不好,不僅會出現厭食、積食,長期脾虛還會導致孩子不長個、長個慢、發育延緩。所以健脾開胃是解決這些問題的中心環節!
  • 「我家孩子經常積食」,要怎麼給孩子調理?幫孩子消積食全套方法
    看網上說這是積食,就帶孩子去看了看,開了點藥,龍牡壯骨顆粒吃完兩盒了,醒脾顆粒也吃了兩盒了,現在還繼續給孩子吃著,感覺效果不大,醫生有什麼好辦法嘛。」至於家長說的「大便前幹後稀」,這很大概率就是脾氣虛寒。從以上情況來看,孩子是脾氣虛寒加積食。這時候就先要消食導滯、助消化,在孩子消化好後再健脾。從這個孩子的情況來看,改善積食脾虛,還得做好這兩點。1.控制好飲食容易積食、脾虛的孩子不能吃太飽,也不要過度補充營養。
  • 孩子脾虛的10大危害你都知道嗎?內附健脾食療方
    但是孩子的脾胃由於還未發育完善,本身就非常虛弱,所以小孩子特別容易脾虛。寶媽們帶孩子去找中醫大夫看病的時候,經常會聽到大夫說,孩子「脾虛」。孩子脾虛到底有哪些危害呢?腹瀉或者便秘小兒脾虛胃弱,胃弱則腐熟無能,脾虛則運化失健,不分清濁,水反為溼,谷反為滯,合汙而下,則
  • 孩子脾虛積食,不長個,這3類食物要少碰!健脾胃,沒事學學這3招
    最近一段時間,天氣越來越熱,很多家的孩子都出現了一個毛病"不吃飯",但是要知道,孩童時期,發育速度很快,不好好吃飯最容易影響孩子的正常發育,而這個時候,很多家長都免不了"病急亂投醫",給孩子買他們喜歡吃的零食,卻不知道,這樣帶來的傷害更大。
  • 孩子脾虛積食發育慢,這7個表現太明顯!預防積食,堅持3事
    正好有時間就給孩子看了看,感覺孩子是脾虛,於是建議朋友去醫院檢查一下,之後朋友告訴我孩子生病還真是脾虛,積食引起的。但是,對於寶寶喝水來說,是特別的講究,不要隨便給孩子喝水,特別是立秋之後,喝不好就會導致孩子脾虛積食,甚至還會影響到孩子的生長發育。
  • 3歲以下寶寶別隨便吃食療方!這樣調整飲食事半功倍
    這其實就能回答家長最常問的問題:為什麼很多食療方,不建議3歲以下寶寶吃。我常說,脾胃乃後天之本。對於這個「本」,只有科學養護,才能真正固本。3歲以下的孩子,包括脾胃在內的臟腑,本就是成而未全、全而未壯的,也就是沒有發育完全,還非常嬌弱的。孩子天生體質虛寒,再加上日常餵養容易量大、肉多,脾胃負擔已經很大了,再吃食療方,就會出現時機不對,辨證不對,過量、過補等情況。
  • 孩子經常積食脾虛?聰明的寶媽做這款膳食,助消化健脾胃
    孩子經常積食脾虛?聰明的寶媽做這款膳食,助消化健脾胃。其實現在大部分寶寶都有這個問題,我家寶寶也是,周圍朋友家嚴重的多一點就發燒,都愁壞了老母親。閨蜜聽說後,教給我做這款膳食,解決了孩子的大問題。裁剪圖片沙棘紅果粉泡水化積食
  • 3歲以下寶寶別隨便吃食療方!這樣調整飲食事半功倍
    這其實就能回答家長最常問的問題:為什麼很多食療方,不建議3歲以下寶寶吃。   我常說,脾胃乃後天之本。對於這個「本」,只有科學養護,才能真正固本。3歲以下的孩子,包括脾胃在內的臟腑,本就是成而未全、全而未壯的,也就是沒有發育完全,還非常嬌弱的。
  • 孩子脾虛積食,有3個症狀,不愛吃飯不是孩子的錯!
    說起積食,相信很多家長在育兒的過程中,都有遇到過,這也是家長最怕孩子出現的問題之一。孩子一旦發生積食,就會食欲不振、挑食、胃脹、胃痛,甚至噁心嘔吐。有的孩子還伴有口臭、大便有明顯的酸腐氣。
  • 轉告寶媽:孩子3歲以內,這5種輔食別碰,容易脾虛積食影響發育
    相信大部分家長都知道,孩子6月齡後便可以開始添加輔食了。這是因為孩子生長發育需要更多營養,而母乳的營養有限,便開始添加輔食。之前就看到一位婆婆在吃飯,小孫子眼睛瞪得圓咕溜,撅著小嘴,口水都滴下來了,饞的不行。
  • 健脾進補前,注意疏通孩子三種「堵」,否則越補越虛
    到了冬季,大家都在積極給孩子進補。但經常會有家長說,孩子補不進去,一補就上火,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大部分的家長都知道冬季要進補,到了時節就迫不及待給孩子進補,這其實是一個很大的誤區。盲目進補不僅不能改善孩子體質,還很可能適得其反。
  • 消食冠軍已公布,不是雞內金,常喝,消食導滯又健脾
    所以如果脾胃一旦受到傷害,孩子身體的各方面都會受到影響,而不僅僅是消化系統的異常,中醫上講,脾旺不受邪,所以想要孩子免疫力好,就要養護好他的脾。養護好脾的第一步,就是別讓孩子積食,或者在他積食的第一時間就及時化解,減少積食對身體的影響。
  • 小兒脾虛「清潔工」公布,不是山楂,常吃帶走積食不消化,脾胃好
    俗話說:「小兒積食百病生」,一般孩子積食了,都與脾胃不和逃不了干係,而且小孩子大多數的生病,也和脾胃相關。加之市面上的商品琳琅滿目,充滿有活力的零食飲料充斥這孩子們的生活,附帶著的高油高鹽高糖摧毀著孩子的的脾胃。
  • 積食脾虛的孩子,看這3處不會說謊,預防積食,每位家長都要做到
    隨著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越來越高,在帶孩子的時候,家長也越來越重視給孩子的身體補充營養,但是需要家長特別注意的是,再給孩子補充營養的同時還要注意保護孩子的脾胃,現在的孩子很少又缺乏營養的,缺少的是一個健康的脾胃。中醫理論認為,脾胃是後天之本,小兒脾虛積食生百病。足以說明脾胃對孩子身體的重要性。
  • 4種常見水果,是脾虛「加速器」,入秋少給孩子吃!健脾多做3事
    "飲食一定要均衡,不要大魚大肉的,多吃一些水果蔬菜"這句話想必每個人都聽說過,特別是家長會經常這樣告訴孩子。但是,有些家長並不知道,水果蔬菜吃不好,會導致孩子脾虛,出現積食,甚至會因此影響到孩子的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