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委會是否屬於「人民團體」亟待司法解釋

2020-12-17 搜狐網

  翟福軍和韓樹鋼在兩年前,還是天津市西青區邊村的兩位村官。翟當年被村民一致推選為村委會主任,韓則做了村委會委員。一年前,讓邊村的百姓們震驚的是,這兩名他們給予高度信任的村官,竟然涉嫌犯罪被捕了。

  起初,村民議論紛紛,很多人以為這兩個人是貪汙了村集體的財產。

後來,大家逐漸明白,兩人犯了這些村民聞所未聞的罪名:偽造印章罪(涉嫌罪名之一)。

  2008年7月11日上午,一位老漢站在西青區法院第五審判庭的門口說:「要是咱們不推選他們做村領導,也許就沒有這檔子事。」這句話透過粘熱的空氣,引來部分自願旁聽的村民的共鳴。法庭內,翟福軍和韓樹鋼正在接受審判。  

財務章是公章嗎?

  事情還要追溯到翟福軍和韓樹鋼當選村主任和村委會委員之初。他們在收取諸如村屬房屋租金等費用時,發現村裡給承租人出具的收據,是用村裡一家公司的公章,有的租金交納單位提出了質疑。經過與其他村委會對比,翟和韓發現,其他很多村委會在對外收取費用時,使用的是村委會財務章。

  隨後產生了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翟和韓曾找到村黨支部書記張延年索要村裡的財務章,張延年說丟了。另外一種說法是來自於公安機關的詢問筆錄,張延年否認翟和韓曾向他索要過財務章,也否認曾經說丟了。

  如此看來,財務章沒有在村委會主任翟福軍和委員韓樹剛的控制之下。在翟和韓等人的決定下,村委會會計拿著村委會的介紹信來到《每日新報》報社。2007年5月19日,天津《每日新報》第38版左側,刊登出一則「遺失聲明」:西青區李七莊街邊村村委會不慎將財務專用章一枚丟失,特此聲明。

  根據庭審證據顯示,隨後,村委會主任翟福軍等人按照有關規定,將刻制財務章的行為在西青區公安分局法制科備案,並經過批准,在公安局定點的刻制社,刻制財務章一枚。

  公訴機關沒有指控翟和韓在刻制該財務章後,有其他相關聯的違法犯罪行為。有關律師認為,縱觀偽造印章罪的諸多案例,這種犯罪往往和詐騙、挪用、貪汙等犯罪具有關聯關係,很少單獨成罪。一般情況下,偽造單位公章才可能構成犯罪。律師調查後發現,此前國內尚未出現過偽造財務章而獲罪的案例。

  根據2001年民政部和公安部聯合下發的《關於規範村民委員會印章制發使用和管理工作的意見》的規定,:「刻制村民委員會印章,由村黨支部、村民委員會提出意見,交村民代表會議討論,報鄉級人民政府審核,由鄉級人民政府到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公安機關辦理準刻手續,併到指定的廠家刻制。對不按程序刻制村民委員會印章的行為,要進行批評教育,責令改正;造成嚴重後果的,要依法追究當事人的法律責任。」

  但問題恰恰出現在,村委會的印章有了明確的辦理程序,而村委會的財務章卻沒有規定。於是,翟福軍、韓樹鋼等人派人持村委會介紹信,到公安機關備案,同時經公安機關批准到定點刻制單位刻章的行為,是偽造印章還是合法行為的辯論,在法庭上異常激烈。

  記者翻遍所有資料,看到2007年12月20日,在山東省人民檢察院控申舉報法律諮詢服務中心的一份諮詢回覆中,有這樣的內容:

  諮詢人:某人偽造村財務專用章,公安說,這章不屬於機關的,也不屬於人民團體,不好立案……村財務專用章不屬於公章嗎?

  回覆:村委會是依據村委會組織法而成立的村民自治組織,村財務章不屬於刑法第280條規定的犯罪對象,即280條的規定不包含財務章。在沒有其他犯罪的情況下,公安機關不予立案是正確的。  

自治組織是不是人民團體?

  根據刑法第280條的規定,偽造印章罪包含:偽造、變造、買賣或者盜竊、搶奪、毀滅國家機關的公文、證件、印章的……偽造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的印章的……

  根據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的規定,村委會不屬於國家機關,也不是公司和事業單位。因此,村委會是否屬於人民團體,就成為翟和韓是否犯罪的根本問題。

  但尋遍法律法規,難見「人民團體」的法律定位。如果根據《現代漢語詞典》(修訂本)的解釋,人民團體是指:民間的群眾性組織,如紅十字會、中華醫學會、中國人民外交學會等等。

  目前,帶有一定法律效力的解釋,只有1998年國家稅務總局的15號文件中規定,人民團體是指經國務院授權的政府部門批准設立或登記備案,並由國家撥付行政事業費的各種社會團體。

  西青區法院有關領導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也表示:「村委會是否屬於人民團體,確實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相關焦點

  • 淺析村委會是否屬於單位犯罪主體
    作為單位犯罪法定主體之五的團體,是指除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以外的其他社會組織,主要是指各種人民團體和社會團體,如工會、婦聯、共青團、各種學會、協會等。  而村委會,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一百一十一條的規定,「是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第二條規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
  • 司法解釋是否溯及既往?
    司法解釋可以溯及既往。法律解釋是否可以溯及既往,各界意見不盡一致,通說持肯定意見。
  • 挪用公司資金、村委會集體資金等行為,構成犯罪嗎?
    圖/視覺中國(二)相關司法解釋1.立法解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刑法室關於挪用資金罪有關問題的答覆」2.司法解釋(最高人民法院頒布或參與出臺)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對受委託管理、經營國有財產人員挪用國有資金行為如何定罪問題的批覆》(法釋〔2000〕5號)「對於受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委託,管理、經營國有財產的非國家工作人員
  • 專家建議司法解釋官員低價買房:低於70%不合理
    在該論壇上,與會者就目前賄賂案件的形式、認定等方面進行分析,並提出多項亟待出臺司法解釋進行規定的問題。  京華時報記者 孫思婭 孫乾  解讀  擬增設「收受禮金罪」  根據現行規定,官員單純收受禮金的行為不構成受賄罪,視情節輕重要受黨紀、政紀處分。
  • 《保險法》司法解釋四發布:統一財產險合同裁判標準
    來源:中國保險報7月31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四)》(以下簡稱「司法解釋(四)」)。8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對司法解釋(四)的有關情況進行了通報。司法解釋(四)自2018年9月1日起施行。
  • 刑法司法解釋的溯及力
    △圖片來源於網絡【司法解釋】是指國家最高司法機關在適用法律過程中對具體應用法律問題所作的解釋刑法司法解釋即我國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在適用刑法過程中對具體應用問題所作的解釋。【溯及力】是指法律生效後,對於其生效以前未經審判或者判決尚未確定的行為是否適用的問題。
  • 村委會對外籤訂協議前是否必須經村民會議決議
    【爭議焦點】1、雙方於2008年6月8日籤訂的A村舊村改造協議書的效力;2、如上述協議書有效,A村委會行使解除權是否具備解除條件;3、如上述協議未解除,該協議書是否能夠繼續履行。從文義上看,經村民會議討論決定「方可」辦理,意即未經村民會議討論決定,不得辦理,屬於效力性強制性規範。
  • 小額貸款公司是否適用15.4%的最新司法解釋?有何法律依據?
    8月20日最高法發布最新的民間借貸司法解釋,打破了傳統的兩線三區,24%以下司法保護部分,24%-36%自然債務部分,36%以上無效部分。舊的司法解釋,有兩線三區的說法,而新的司法解釋,只有一個說法,那就是15.4%的司法保護部分。那麼小額貸款公司是否適用呢?首先我們應該清楚,新規的適用範圍,除了第一條第二款情形之外的借貸,都可以適用。
  • 最高人民檢察院將出臺辦理商業賄賂案司法解釋
    來源:法制日報  在最高人民檢察院日前舉行的治理商業賄賂犯罪有關法律適用問題的研討會上,與會人士呼籲儘快出臺商業賄賂司法解釋研討會上,5位法學家就商業賄賂犯罪的範圍以及管轄,關於在企事業單位、人民團體中「從事公務」的人員的認定,商業賄賂行為罪與非罪、此罪與彼罪的界限等問題進行了研討論證。
  • 偽造印章類犯罪在司法實踐中的有關問題
    我國刑法中關於印章犯罪的條文都屬於簡單罪狀,對犯罪的客觀方面沒有具體的敘明,因此在司法實踐中會經常涉及到對犯罪客觀方面的具體解釋問題,同時,刑法中印章犯罪各罪名的客觀方面存在重疊,因此在司法實踐中也就經常涉及到界定此罪與彼罪的問題。
  • 最高院司法觀點: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因住房公積金髮生的爭議,是否屬於勞動爭議
    作者: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審判第一庭 來源:最高人民法院勞動爭議司法解釋(三)的理解與適用住房公積金制度是我國住房制度改革、實行住房分配貨幣化的一項重要制度。儘管最高人民法院《勞動爭議司法解釋(二)》第七條列舉了不屬於勞動爭議的六種情況,其中第(二)項規定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因住房制度改革產生的公有住房轉讓糾紛不屬於勞動爭議,但並未明確除此之外的勞動爭議均屬於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的範圍。因此,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因住房公積金髮生的爭議,不屬於勞動爭議。
  • 最高院司法觀點:以"借條""欠條"等形式發生的民事爭議,是否均屬於...
    最高院司法觀點:以"借條""欠條"等形式發生的民事爭議,是否均屬於民間借貸糾紛 2020-12-20 10: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19年職務侵佔罪法律法規司法解釋大全
    為提高辦案效率,筆者於本文對職務侵佔罪的相關法律條文、司法解釋、兩高關於職務侵佔罪的規範性文件、行政規範性文件等進行收集、匯總,以供辦案參考。目錄一、職務侵佔罪法律條文(一)中國人民共和國刑法(二)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二、職務侵佔罪司法解釋(一)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虛假訴訟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 村委會代替村民籤訂補償協議是否有效?
    其中,村委會代替村民籤訂拆遷補償協議是否有效的問題值得我們研究一下。【要確定拆遷徵收的主體是誰】依照《土地管理法》的規定:「國家徵收土地的,依照法定程序批准後,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予以公告並組織實施。」
  • 最高院、最高檢、公安部聯合發布的規定,是司法解釋?
    這個《毒品案件規定》,在法律的分類上,屬於哪一類呢?是否屬於司法解釋?為什麼要刨根追問這個問題,是因為它關乎著毒品案件的定罪量刑,關乎著每一個毒品犯罪案件被告人的生命、自由與財產。在王某涉嫌販賣毒品罪一案中,公安機關多名偵查人員在沒有拍照、錄像,嫌疑人也沒有在場的情況下,對嫌疑人的包裹進行拆封搜查,結果搜出了7公斤海洛因。緊接著,指控王某構成販賣毒品罪。
  • 《民法典》的發布,探析舊司法解釋的效力兼論刑事司法解釋文件的溯及力問題
           最後,司法解釋的概念:《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第一百零四條規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作出的屬於審判、檢察工作中具體應用法律的解釋,應當主要針對具體的法律條文,並符合立法的目的、原則和原意。
  • 最高法關於司法解釋清理和首批司法解釋的概況
    下面,我著重通報一下司法解釋全面清理工作和第一批民法典配套司法解釋制定情況。一,對591件司法解釋及相關規範性文件全面清理工作的整體情況經前期梳理統計,新中國成立以來現行的司法解釋及相關規範性文件共計591件。自2020年6月份以來,最高人民法院進行了全面清理。
  • 最高院喻海松:刑事司法解釋的十個問題
    兩高制定司法解釋的權力並非來源於《立法法》,而是來源於1981年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加強法律解釋工作的決議》,其中第2條規定:「凡屬於法院審判工作中具體應用法律、法令的問題,由最高人民法院進行解釋。凡屬於檢察院檢察工作中具體應用法律、法令的問題,由最高人民檢察院進行解釋。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的解釋如果有原則性的分歧,報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解釋或決定。」
  • 最高院裁判觀點:當司法政策和司法解釋有不同規定時,應以司法解釋作為裁判依據
    案號:(2009)民提字第114號案例要旨司法解釋是法律授權最髙人民法院作出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規範,雖然在被解釋法律施行後制定,但應被視為被解釋法律的一部分司法解釋可以在裁判文書中作為法律依據直接引用,其效力優於司法政策。當兩者有不同規定時,應以司法解釋作為裁判依據。
  • 也評專利授權確權司法解釋部分條款
    [2]此外「司法解釋正式施行稿」措辭也不嚴謹。筆者在《試評》一文還指出,技術詞典、技術手冊屬於工具書,所以《審查指南》採用「教科書或者技術詞典、技術手冊等工具書」這樣的措辭是嚴謹的,反觀「司法解釋徵求意見稿」,則將技術詞典、技術手冊、工具書並列,顯得很不嚴謹。但「司法解釋正式施行稿」並未對此作出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