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觀的一首詞,抒發自己內心的無奈和失意,傷感悲痛,讓人動容!

2020-12-19 最美詩畫

據秦觀生平,元豐三年暮春,他曾到揚州一代遊覽,這首詞大概是其回高郵故鄉時所作。

《虞美人·高城望斷塵如霧》

宋代:秦觀

高城望斷塵如霧,不見聯驂處。

夕陽村外小灣頭,只有柳花無數、送歸舟。

瓊枝玉樹頻相見,只恨離人遠。

欲將幽恨寄青樓,爭奈無情江水、不西流。

揚州自古就是發繁華地。宋元豐三年,秦觀和揚州知府是好友,他們之間多有唱和。這首詞是秦觀離開揚州之時所寫,所以,一開篇,詞人便將讀者帶入了落寞的情感體驗中。「高城」指揚州,昔日之宴遊,如今卻「望斷」了。「塵如霧」,微茫之煙塵。隨著自己離揚州越來越遠,就像一層薄霧籠罩著一樣,隔開了自己的視線,也迷濛了詞人的眼睛。秦觀詞之比喻手法都特別貼切,而且不僅僅是把本體和喻體的外在相似聯繫起來,而是將詞人的心緒也交織進去。就如這個「塵如霧」,塵土之飄忽渺茫,與霧一樣,但這一比喻也將詞人漸行漸遠之感寫了出來。遠望高城,故覺得那攪起的煙塵慢慢飄散,如輕霧一般,也暗合了詞人離別時迷茫的心緒。故自然引出「不見聯驂處」,「聯驂」指當日與友人放蕩遊覽,談笑風生,如今都「不見」了。

「夕陽」兩句,由惋惜留戀回到眼前:黃昏時的夕陽,靜靜地掛在村外。紛飛的柳絮,飄散在悠悠而過的小舟旁。安靜祥和的畫面,讓人羨慕,可「只有」二字卻將這幅美好的畫面籠罩上了一層無奈和失意。曾經的「聯驂」,與此刻一人獨行形成了鮮明對照,都通過「只有」二字體現了出來。似乎只有這飛絮還懂得陪伴詞人的孤單旅程。

過片繼續描寫詞人的內心失意。「瓊枝玉樹」,用了《世說新語》中的一個典故,《容止》載,魏明帝讓其皇后的弟弟毛曾與夏侯玄坐在一起,當時人都說這是「蒹葭倚玉樹」。詞人用這個典故,是在說明自己當年的好友也都是玉樹臨風。但昔時是「頻相見」,如今卻「只恨離人遠」。這個遠是雙向的,是詞人與友人彼此越來越遠,因時空,或也因時空之距離導致心理上的距離。

萬般無奈之下,詞人想到了歌舞之地:青樓。偎紅倚翠,或許可以消釋掉這種失意,但這個願望也因小舟已經將自己送回了小灣頭了。秦觀這裡的」青樓「之念並非狹邪,只是一種借他情澆塊壘,可這也不能實現。朋友之情也越來越遠,這個「爭奈」真切地揭示了詞人對昔日朋友的懷念與今日落寞之情難以排遣的苦悶。

整首詞婉曲悠折,尤其是「不見」「只有」「只恨」「爭奈」,恰到好處地串聯起了詞的結構和詞人幽眇心情。此外,詞人選擇了仄聲韻與平聲韻間押的「虞美人」這個詞牌,這種一揚一抑的聲調效果也與詞人波折往復的心情契若符節。從這兩點來看,此詞堪稱佳作。

相關焦點

  • 秦觀最看不開的一首詞,寫出愁的最高境界,最後7個字被爭論千年
    在宋代詞壇,最看得開的人大概是蘇軾了,一生豁達的東坡無論身處何境,總能找到安慰自己之處,這是他的天賦。可惜蘇軾一生看重的後生秦觀,終究沒達到他這樣的境界。秦觀少時有才,令蘇軾和王安石驚為天人,蘇軾甚至把他和屈原、宋玉相提並論。可就是這樣一個人,卻一生坎坷,兩次落第後好這不容易靠著蘇軾的舉薦,當了個小官,沒過幾年卻因讒言被貶,開始了自己悲劇的一生。
  • 秦觀最著名的一首詞,韻味深長,開篇就是千古名句
    其實這二人本無交集,人們卻因一首詞將他們聯繫起來。下面介紹秦觀最著名的一首詞,韻味深長,開篇就是千古名句。滿庭芳宋代:秦觀山抹微雲,天粘衰草,畫角聲斷譙門。暫停徵棹,聊共引離尊。此時的秦觀正當而立之年,心中失意,正需要有人寬慰自己,忽然間有位佳人「以羅帶交換」,仿佛就有了一種存在感,覺得自己不是可有可無的事物,於是又振作精神。多情的少遊既同情對方,也擔心自己,「謾贏得、青樓薄倖名存。」
  • 秦觀最能體現悲傷的一首詞,一開篇令人驚豔,最後幾句無人能及!
    那秦觀的作品就很是悽美,也很是傷感,他每一首詞都充滿了無限的悲痛之感,即使是他一些並不太出名的作品,也是同樣的描寫得很是傷感,往往在寥寥數數語之間,則是能夠把內心的那種悲痛描寫的淋漓盡致。這也正是秦觀最獨特的一個地方,也是最令為令人感動的一種情感。
  • 秦觀被貶到外地夜裡偶得一夢,於是寫成一首詞,通篇寫得如夢如幻
    秦觀的才華在北宋眾多的詞人中,那也是能夠排進前十,所以他很多的作品都成為了經典,特別是一首《鵲橋仙·纖雲弄巧》,可謂是膾炙人口,寫得無比深情,也很是感人,把男女之間那種深厚的情感,以一種極為細膩的筆觸描繪的淋漓盡致;而且也是告訴了世人,對於戀人們來說,無論彼此離得多遠,只要真心相愛
  • 秦觀最經典的一首《如夢令》,通篇很是傷感,最一句更是讓人心酸
    秦觀是北宋時期最著名的詞人,他的才華一度令大名鼎鼎的蘇軾都羨慕不已,據說有一次蘇軾問身邊的朋友,自己的詞與秦觀如何?朋友聽直言秦觀的詞需妙齡少女來唱,然而蘇軾的詞則是需要關東大漢來唱。那秦觀在北宋詞壇的成就,也的確是獲得了很多人的肯定,至少能夠讓蘇軾這麼一位大才子都羨慕的人,自然才學是不用說。特別是秦觀寫下的那些愛情詞,每一首都是宋詞裡的千古名篇,而且他的詞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一種真摯的情感,讀來更是令人感傷不已,這也正是秦觀詞作最令人感動的一個地方。
  • 秦觀32歲,給情人寫了一首詞,其中1句,用作電視劇名字!
    今天我們主要說說婉約派,提及婉約派,那些濃妝豔詞和耳熟能詳的詞人的名字早已翻騰在腦海裡了。柳永、溫庭筠、姜夔、李清照、秦觀、晏殊等等,不一而足。這些詞人中,柳永絕對稱得上一等一高手,尤其是兒女情長的玩味,最是令人稱道。一首《雨霖鈴》,可謂是一詞貫宋朝。
  • 秦觀一首宋詞《春景》,既有春意盎然的美景,也有刻骨深情的相思
    儘管只是虛構的故事,然而人們對秦觀的喜愛和崇敬之情卻絲毫不減。秦觀的一生流傳了四百餘首宋詩,但人們更認可他在宋詞方面的成就,雖然只有一百餘首詞作,但其婉約悽美的風格得到大家的推崇和讚譽,被譽為婉約派的詞宗。
  • 李煜生病時,思念亡妻,寫了一首傷感詩,道盡了人生惆悵無奈
    李煜,一個代表「悲」的名字,他的詞作中,讀來都是悲傷的心緒,或許,這與他所處的時代和經歷分不開,「剪不斷,理還亂」寫出內心的寂寞和萬般無奈。「問君能有幾多愁」用滔滔江水也訴不儘自己的愁恨,明明想要寄身山水,卻偏偏成了一朝皇帝,或許,他的愁就是以此而來。李煜,南唐李後主,兄弟幾人,想上位的沒上位,想遊天下的沒去成,冥冥之中,大概早有定奪了。
  • 李商隱在中秋之夜寫下一首詩,看似寫嫦娥,其實是表達內心的無奈
    那麼古人的詩詞裡也是有很多這種描寫中秋的詩作,這些作品也都描寫得極為悽美,也無比的傷感,其中最著名的當屬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整首詞意境悽美,描寫了自己在中秋之夜對於故鄉,以及弟弟的思念,從而也使得這首詞成為了描寫中秋的千古名篇。
  • 蘇軾官場失意後,卻寫出一首很豁達的詞,讀後令人心胸開闊
    或因理想無法實現而內心苦悶;或因才華無處施展而失意無奈;或因家國之失而滿懷傷感等。但也有一些文人,命途愈多舛,反而形成了一種超逸豁達的人生態度。較為典型的便是宋代文學家蘇軾,其給後人最大的印象,莫過於深沉、充滿哲思的詩詞,以及詩詞之中扣人心弦的超逸豁達。
  • 辛棄疾最傷感的一首詞,為悲苦的一生做總結,字裡行間儘是悲傷!
    辛棄疾應當說是南宋時期最偉大的詞人,他在文學上的才華唯一能夠和蘇軾相媲美,而他的每一首詞,那都是描寫的極為悲痛,也無比的傷感,字裡行間儘是悲傷。所以說這些人才是民族的脊梁,這些人最終也成為了後世的楷模。
  • 落魄的秦觀囊中羞澀,寫了一首詞當作酒錢,果然才子都喜愛風流
    古代的青樓也有賣藝不賣身者,她們若不是被生活所迫也不會出來拋頭露面,女子落風塵或是無奈、或是有說不出的苦衷,但也有不少找到心儀的對象託付一生,可這樣的美麗故事是那麼的少,也只是寄希望於明月,她們也曾嚮往美麗的愛情,也會在閨房裡幻想著一位大才子能夠見到自己而心動,多少美夢都在靜靜的等著。
  • 杜牧在重陽節登上齊山,內心當真是百感交集,還寫了一首傷感的詩
    特別是杜牧的詩更加的憂愁,無論是描寫愛情,還是表達內心感受,那都是極為細膩,可能只是那麼一筆帶過,但是卻讓人難以忘懷。詩人比起普通人來說,情感自然要更加的細膩,也更加的敏感,這也使得他們創作出來的作品看似平淡無奇,可是字裡行間所流露出來的悲痛之苦,卻又是深入骨髓,使得我們讀了之後,也是立馬能夠感受到悲傷。
  • 七夕夜,秦觀思念愛人,寫下一首名作,詞絕美卻讓人想哭
    這一年的七夕,夜涼如水,48歲的秦觀一個人抬頭望月,內心孤獨,一時有感而發,寫下了一首詞。詞句是真美啊,但旁人看了卻忍不住想哭。本來寫的明明是他自己,卻不巧又剛好寫出了世間許許多多和他一樣相愛不能相見的情人的心情。七夕夜良辰美景,本該是有情人歡喜相聚的時刻。若是老天作弄,偏讓相愛的人不能相見,那這滿腔無處安放的思念啊,就只能是變成對牛郎織女相逢的羨慕了。而秦觀,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寫下的這首詞。
  • 辛棄疾最憂愁的一首詞,道盡了人生的無奈,寫盡了一生的委屈
    長大了之後常常懷念過去,這大概也是許多人的通病,少年時無憂無慮,不會有任何的煩惱,其實也不知道煩惱,更加不知道憂愁,只是長大了之後,出到了社會,才突然發現其實自己很憂愁,每天都過得很孤獨,面對生活時會迷茫,會有一種無力之感。
  • 朱敦儒最有哲理的一首詞,開篇的兩句直抒胸臆,寫盡了人生的無奈
    朱敦儒,字希真,洛陽人。歷兵部郎中、臨安府通判、秘書郎,北宋後期的文壇大家,還見證了北宋的滅亡,這件事情對他打擊也是很大,為此在他的作品中,也是處處能夠感受到他的無奈,還有悲痛之苦。他在這首詞中,也是表達了對於人生的看法,還有悲痛之苦。
  • 李煜水平很高的一首詞,一開篇便是令人驚豔,最後5個字感人肺腑
    後期的李煜由於成為了階下囚,這也使得他內心無比的痛苦,也非常的傷感,從而也就造就了他獨特的性格,以此於他的作品裡也是處處充滿了憂愁,譬如他的這首《臨江仙·櫻桃落盡春歸去》,那就是一首很傷感的作品,整首詞描寫得極為悽美,也很是悲痛,雖然通篇同樣的寥寥數語,可是那一份悲痛之情,以及內心的感傷之懷,卻又是最能夠打動我們。
  • 秦觀在郴州旅舍寫下一首詞,因為諸多的藝術特點,被譽為千古絕唱
    」秦觀善於在詞中用典,對仗工整精巧,甚至這貶謫的詞都是帶著悽傷和美麗的,但精麗而感傷,這又是一層境界。從表面上看,這兩句似乎是即景抒情,寫詞人縱目郴江,抒發遠望懷鄉之思。郴江,發源於湖南省郴縣黃嶺山,即詞中所寫的「郴山」。郴江出山後,向北流人未水,又北經來陽縣,至衡陽而東流人瀟水湘江。本來是自然山川的地理形勢,一經詞人點化,那山山水水都仿佛活了,具有了人的思想感情。
  • 秦觀這首唯美宋詞,僅是開頭9個字,就寫出了令人神往的世外桃源
    秦觀有一首描寫桃花源的作品,超越了眾多同類詩詞,精美無比,而且將劉熙載對於「空」「厚」(詞也者, 言有盡而音意無窮也)的要求發揮到了極致。但是與陶淵明筆下的桃源不同的是在他的的筆下永遠能夠感覺到有一位生活失意、充滿著迷惘悲哀的人,而不像陶詩中純粹的追求無憂無慮、悠然自得的簡單生活。
  • 納蘭性德一首很懊惱的詞,寫盡錯過愛人的惋惜無奈、惆悵思念
    今天小編想跟大家分享其中一首納蘭詞,這首詞是在納蘭性德表妹入宮之後,納蘭性德對其湧起無限思念所作。這首詞就是《採桑子·而今才道當時錯》。這首詞既抒發了詞人對表妹的無限思念,又表達了自己懊悔不已卻無可奈何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