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存債務承擔的形式是什麼,並存債務承擔有哪些形式?

2021-01-10 律師在線諮詢

並存債務承擔是指債務人並不脫離合同關係,而由第三人加入到合同關係當中,與債務人共同承擔合同義務的債務承擔方式。那麼並存債務承擔的形式是什麼,並存債務承擔有哪些形式?

網友諮詢:

並存債務承擔的形式是什麼,並存債務承擔有哪些形式?

山東金彩律師事務所劉肖霞律師解答:

債務承擔的形式有:

1、免責的債務承擔,是指經債權人同意,債務人將其債務部分或全部轉移給第三人負擔,第三人取代原債務人地位而承擔全部債務,使債務人從債的關係擺脫出來的債務承擔方式。第三人成為新的債務人,對所承受的債務負責,原債務人就此脫離了原來的債的關係,不再對所移轉的債務承擔責任。如第三人無履行能力,債權人的債權就無法得到實現,債權人對此種債務承擔具有較大的風險。

2、並存的債務承擔,是指債務人並不脫離債的關係,而由第三人加入到債的關係當中,由第三人與債務人共同承擔債務的債務承擔方式。第三人加入後,與債務人之間成立連帶關係,對同一債務負連帶責任。此種債務承擔實際上增加了債權清償的能力,顯然有利於債權人。本案中,錢某某出具欠條即屬此種債務承擔,應與趙某某對債權人承擔連帶責任。

《民法典》第五百五十一條,債務人將債務的全部或者部分轉移給第三人的,應當經債權人同意。

債務人或者第三人可以催告債權人在合理期限內予以同意,債權人未作表示的,視為不同意。

【點擊下方小程序,直接諮詢法律問題】

山東金彩律師事務所劉肖霞律師解析:

債務承擔,是指在保持債的內容的同一性的前提下,債權人、債務人通過與第三人訂立轉讓債務的協議,將債務全部或部分地移轉給第三人承擔的法律事實。債務承擔具有如下法律特徵:

1、債務承擔是通過債權人或債務人與第三人訂立轉讓合同,使該第三人成為債務人。該第三人被稱作債務承擔人。由此,債務承擔合同的當事人是債權人與第三人或者債務人與第三人。

2、債務承擔是處分行為、無因行為。第三人承擔他人債務,通常具有一定的原因,該原因一般存在於第三人與債務人之間。此種原因本身一般並不構成債務承擔合同的組成部分,該原因自始無效、被撤銷、或者被解除的,並不影響債務承擔的效力。債務承擔成立以後,第三人不得以原因行為有瑕疵或原債務人未履行承擔債務的原因約定而對抗債權人。

相關焦點

  • 怎麼區分並存債務承擔與免責債務承擔?
    債務承擔是指第三方介入債權債務關係,為原債務人承擔一部分或全部債 務的法律行為。債務承擔並不改變債的同一性,第三人承受債務或者加入債權 債務法律關係中成為債務人。通說認為,債務承擔具有無因性。法妞網友諮詢:並存債務承擔與免責債務承擔的區別有哪些?
  • 並存債務承擔與免責債務承擔的區分
    ,未明確約定原債務人是否脫離債權債務關係的,構成並存的債務承擔。  評析  本案的爭議焦點在於,羅付科與甘中劍未明確約定王昌明是否仍承擔還款義務,本案的債務承擔是構成並存的債務承擔還是免責的債務承擔。  1、並存債務承擔與免責債務承擔的識別分歧  以原債務人是否繼續承擔債務為標準,債務承擔分為免責的債務承擔和並存的債務承擔。
  • 保證與並存的債務承擔之辨析
    法院判決韓某系並存的債務承擔人;韓某自己辯解其是保證人。在司法實踐中保證和並存債務承擔的界定容易產生分歧,下面筆者對保證和並存的債務承擔的區別和界定作出闡述。  一、保證與並存債務承擔之含義  保證是指保證人和債權人約定,當債務人不履行其債務時,保證人按照約定履行債務或者承擔責任的行為。
  • 民法典:關於並存的債務承擔的理解與適用
    【條文理解】本條規定了兩種並存的債務承擔方式:(1)第三人與債務人雙方達成協議共同向債權人承擔義務的,通知債權人後即生效;(2)第三人單方向債權人表達加入債務的意思,只要債權人在合理期限內沒有明確拒絕,單方承諾即生效,無須通知原債務人。儘管兩者生效都不需要取得債權人同意,但並不意味著債權人的意思表示對並存的債務承擔毫無影響。
  • 債務承擔與債務轉移的區別在哪,兩者有哪些區別?
    債的履行並不一定是要債務人來履行如果債務人與債權人協商有第三人清償的,那麼也可以由第三人清償,甚至第三人直接幫債務人清償。那麼債務承擔與債務轉移的區別在哪,兩者有哪些區別?
  • 最高法院案例|第三人出具還款保證,應視為並存的保證債務承擔
    第三人出具還款保證,應視為並存的保證債務承擔——債務人與第三人為債權人另行提供擔保並為債權人接受,除債權人和保證人有相反意思表示外,保證責任不免除。標籤:|保證|債務承擔|借款合同|保證人變更案情簡介:1993年,化肥公司為玻璃廠向銀行貸款提供擔保。
  • 「最高院裁判文書」保證與債務加入(即並存的債務承擔)的區分和判定
    【裁判要旨】保證與債務加入(即並存的債務承擔)的性質相同,較難區分。但實踐中,仍有區分的必要和標準。②承擔人在承擔後對債權人有清償或者其他免責行為時,對於原債務人有無求償權及其求償範圍,依據承擔人與債務人之間內部法律關係而確定;而《擔保法》第三十一條規定,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後,有權向債務人追償。
  • 免責的債務承擔與保證合同的認定 | 法官說
    ,還是承擔他人債務,兩者在形式上容易產生混淆,但對於當事人的權利義務將產生不同的影響,需要結合「保證書」的內容進行具體判斷。一般而言,保證人應對其承擔的保證責任作出明確約定,否則有可能被認定為承擔他人債務。
  • 子女有義務承擔父母債務嗎?夫妻二人也需要共同承擔債務嗎?
    但並不是無節制的清償,比如你繼承了父母100萬的遺產,而父母生前欠了150萬,那麼就只需要償還100萬債務,剩下的50萬則沒有義務償還。要是子女自願償還的話,法律也不幹涉。其次,如果繼承人已經放棄繼承父母的遺產,那麼在法律上是完全沒有義務去償還父母生前債務的。
  • 肖俊:債務加入的類型與結構
    民法典第551條沒有明確區分免責和並存的債務承擔,代之以「全部」或者「部分」的份額規定,該條內容和合同法第84條相同,既有的學理對此曾有兩種不同的解釋:一種觀點認為,並存的債務承擔無須債權人的同意,但無論是將合同義務全部還是部分轉移給第三人的,均需要債權人同意,所以這一條僅是對免責債務承擔的規定;另一種觀點則認為,「全部」應解釋為免責債務承擔,而「部分」一詞表徵並存債務承擔
  • 債務一般擔保與特別擔保有哪些區別
    債務擔保,是指為保證債務清償而制定的各種法律措施。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公民與法人之間以債務形式存在的經濟關係越來越頻繁。保護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權益,對於維護社會主義商品流通秩序,保護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權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債務擔保分為一般擔保和特殊擔保。對於這兩者的區別很多人不清楚,下面催天下小編為大家具體闡述。
  • 企業改制時的債務承擔是如何進行的,怎麼處理?
    【點擊文末小程序,免費諮詢法律問題】  企業改制指依法改變企業原有的資本結構、組織形式、經營管理模式或體制等,使其在客觀上適應企業發展新的需要的過程。企業改制無不涉及債權債務,那麼企業改制時的債務承擔是如何進行的,怎麼處理?
  • 拍賣委託人承擔違約責任的形式有哪些
    但是,委託人沒有想到拍賣委託人有違約的行為,拍賣委託人承擔違約責任的形式有哪些?下面由李陽律師進行解答:一、拍賣委託人承擔違約責任的形式有哪些(《合同法》於2020年12月31日失效)1、委託人違反費用支付義務的違約責任。
  • ...承擔一半的夫妻共同債務,對善意第三人應如何承擔清償債務的責任?
    【以案說法】夫妻離婚時約定各自承擔一半的夫妻共同債務,對善意第三人應如何承擔清償債務的責任?即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四十一條的規定,即使雙方離婚時約定各自承擔一半的夫妻共同債務,但對外仍需共同承擔全部債務。
  • 債務承擔與履行承擔在司法中的辨析 | 案例精選
    汪某、穆某與唐某籤訂有房屋買賣合同,其中《補充協議一》約定條款的字面意思僅是汪某及穆某應唐某的要求將房款支付至李某的帳戶,是對買賣合同房款履行方式的約定,並無債務承擔的意思表示。結合《補充協議二》的約定,汪某及穆某明確表示其不承擔李某與唐某之間的債務。
  • 夫妻共同債務 對債務承擔是否連帶償還責任?
    徐某單獨起訴董某,請求法院確認涉案債權屬於隗、董二人夫妻共同債務,董某對債務承擔連帶償還責任。近日,北京一中院審結了這起民間借貸糾紛上訴案件。一審中,董某承認其與隗某的夫妻關係仍然存續,但其認為借款事項已經經過法院審理,故再次起訴行為不當。而且,徐某在起訴隗某時並未列董某為共同被告,表明徐某已經放棄對董某的訴訟權利。因此,董某認為徐某的訴訟請求並無法律依據。
  • 債務擔保人要知道的法律風險有哪些
    那麼債務擔保人必須知道的法律風險有哪些呢?對此很多人不清楚,所以下面催天下小編為大家解答。1、承擔擔保責任後,如何彌補自己損失?無論是一般擔保責任還是連帶擔保責任,擔保人在承擔擔保責任後,可以向債務人進行等額的追償來彌補自己的損失。
  • 關於《民法典》債務轉讓法律適用規範
    03債務轉讓的分類債務轉讓分為免責的債務轉讓和並存的債務轉讓,我們來試分析兩種債務轉讓的法律後果。根據此條規定這是免責的債務承擔,免責的債務債務轉讓是指原來的債務人完全退出原有的法律關係,是合同義務主體的變更,不再承擔任何民事法律責任。同時根據《民法典》第五百五十二條第三人與債務人約定加入債務並通知債權人,或者第三人向債權人表示願意加入債務,債權人未在合理期限內明確拒絕的,債權人可以請求第三人在其願意承擔的債務範圍內和債務人承擔連帶債務。
  • 【海紅說法】民間借貸中債務加入的認定
    本期由臨淄區法院劉海紅法官為您講解民間借貸中債務加入的認定。裁 判 要 旨第三人加入到債的關係中,與原債務人一起向債權人承擔責任的行為為債務加入,又叫並存的債務承擔。第三人債務承擔是免責還是並存,要看有沒有免除原債務人的履行義務,需債權人明示。案 情 介 紹兩被告甲、乙系夫妻關係,甲以生意周轉資金為由,多次向原告借款共6萬元。借款時乙知情,借款到期後乙同意幫甲還錢。現原告認為6萬元屬甲、乙夫妻共同債務,要求兩被告還款。
  • 最高院:承擔行為難以認定系保證責任的,應認定為債務加入!
    裁判概述 在當事人承擔行為是債務加入還是提供保證意思表示不明時,應斟酌具體情事綜合判斷,如主要為原債務人的利益而為承擔行為的,可以認定為保證;承擔人有直接和實際的利益時,可以認定為債務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