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南宋官窯青瓷葵花式洗,宋代美女的化妝盒

2020-12-25 奇點車迷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南宋官窯青瓷葵花式洗,宋代美女的化妝盒

瓷器收藏界對宋代瓷器都非常重視,其中宋代瓷器中的官窯瓷器,尤其是到藏家的追捧。因為官窯瓷器本身就是出自官方的要求來生產,並且直接為宋代的宮廷進行服務的瓷器。這些瓷器包括使用器具和觀賞用瓷器。

這些為宮廷燒造的瓷器,在燒造時,目的只是為了宮廷使用,因此在製作時,根本不考慮成本問題。無論是在瓷土還是釉料上,都採用了非常上乘的選擇。這些瓷器在製作上,採用了非常繁雜的工藝,並且燒制後對瓷器的挑選非常的認真,稍有瑕疵便立即打碎,不允許流入民間。而一些上乘之品被直接送入宮廷,供宮廷內使用。

宋代依據前代習俗也設立了官窯,專門為宮廷生產專用瓷器。北宋首都開封附近設置了官窯,但是隨著北宋的滅亡,北宋的官窯也銷聲匿跡。南宋建立以後,南宋皇室依據前代的慣例以及對北宋政權的懷念,也在南宋的首都臨安附近,設置了相應的生產瓷器的窯口,也被依據慣例稱之為官窯。

南宋的官窯瓷器與北宋官窯稍有不同,南宋官窯受到南方越窯青瓷的影響,開始逐漸出現青瓷的一些特點。今天看到的這隻南宋官窯青瓷葵花式洗,就是這時南宋官窯典型的代表器物。

這隻南宋官窯青瓷葵花式洗,其實是一個瓷質的妝奩盒,也就是專門盛放女士化妝用品的一個瓷盒。我們以前的收藏者將它俗稱為洗。洗本來是一種文人書房用具,這其實是對這件瓷器的一種誤解。

這件葵花式洗,採用六瓣的葵花形式,內壁是頂面,呈微微突出裡面。花瓣的形狀出現凹陷雕。中心出現一個小的圓底,有如一朵伸展開放的花朵。這件瓷器通體施滿了粉青色的非常厚的釉層,色澤非常的均勻溫潤。

在折角處,釉色顏色呈現藍色,在釉層薄處,逐漸呈現粉青色。這件瓷器整體開片比較稀疏,與傳統的官窯瓷器有極大的區別。

中國古代是一個講究禮儀的國家,因此愛美的女士很早便開始為自己進行裝扮。除了一些經典的首飾外,還有經常使用一些化妝品。這隻葵花式洗,就是宋代時期南宋宮廷婦女使用的器具之一。瓷質的盒內可以盛放一些化妝用的胭脂等。因此它是一件非常小巧玲瓏的實用器具。這隻南宋官窯青瓷葵花式洗,目前保存在臺北故宮博物院。

相關焦點

  • 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南宋官窯簋式爐高清大圖鑑賞
    首先,關於南宋官窯簋式爐和龍泉青瓷簋式爐,我在其他作文中有過簡單介紹。「簋」是中國古代用來盛放食物的青銅器皿,也可用作禮器,流行於商朝至東周。下面發幾張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清宮舊藏南宋官窯簋式爐清晰大圖讓大家鑑賞,此爐的釉色是最典型最漂亮的南宋官窯正燒品質的粉青釉色,極為難得。此爐的口部和足部都鑲有銅扣目的是起到保護的作用,主要是怕爐的口部和底足在使用過程中磕碰了。
  • 臺北故宮博物館藏,汝窯青瓷橢圓小洗,汝窯傳世瓷器中的珍品
    臺北故宮博物館藏,汝窯青瓷橢圓小洗,汝窯傳世瓷器中的珍品在目前瓷器收藏界,宋代五大名窯之中,汝窯瓷器為收藏界所可遇而不可求的珍貴藏品。汝窯瓷器,傳統觀點認為,目前全世界存世的只有六十多件。後來南宋也創立了相應的官窯瓷器,並且對汝窯瓷器也進行了繼續燒制。但是南宋燒制的汝窯瓷器,從釉彩上,明顯的看出與北宋汝窯不同的地方。因此很多人不認可的汝窯瓷器,應該就是這一時期南宋繼續北宋的汝窯而燒制的。我們今天看到的這隻宋汝窯青瓷橢圓洗,是汝窯傳世瓷器中的珍品。這件汝窯青瓷橢圓洗,原本是紫禁城皇宮之中的皇帝藏品。這件橢圓洗,原本是清宮養心殿的陳設用瓷。
  • 高清多圖:兩岸故宮館藏宋代官窯器珍賞
    這種裝飾主要出現在宋代官窯、哥窯、汝窯青瓷表面。或稱「開片」、「龜裂」。南宋 官窯 青瓷圓洗高6.2公分 口徑30公分 底徑12.5公分臺北故宮藏南宋 官窯 青瓷龍紋盤高4.2公分 口徑18.7公分 足徑11.3公分臺北故宮藏六瓣花口洗,口沿鑲銅釦,弧形淺壁,淺圈足。
  • 審美等級最高的宋代官窯瓷器:看一眼都是福!
    這種裝飾主要出現在宋代官窯、哥窯、汝窯青瓷表面。或稱「開片「龜裂」。 ◆ ◆ ◆ ◆ ◆ 兩岸故宮館藏官窯精品一覽 官窯大瓶
  • 臺北故宮宋代瓷器之似玉非玉汝窯瓷
    現在的故宮博物院在1925年曾經是中國明清兩代皇宮的紫禁城,後來被更名為故宮博物院。從1933年起,為躲避戰火,故宮博物院其中一部分珍貴的文物幾經輾轉,最後遷往了臺灣。為了保存和展示這批文物,1965年在臺北建立了臺北故宮博物院。
  •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宋汝窯青瓷「奉華」盤,清晰可見二字為後刻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宋汝窯青瓷「奉華」盤,清晰可見二字為後刻最近這兩天,在下和大家一起探討了關於宋代瓷器底部款的問題。很多網友紛紛給我留言,對我的意見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比方說我們以前介紹過的汝窯青瓷奉華紙槌瓶,瓶底就有奉華二字。對於奉華二字,我還有過一段的解釋。南宋高宗的一位寵愛的劉貴妃,居住在皇城之內的宮殿,就叫做奉華殿。我說這個宮殿是南宋的,但是有些人說這個宮殿是北宋的。怎麼可能是北宋的?宋高宗的貴妃肯定是住在南宋的皇宮裡邊,不可能住在北宋的皇宮,所以這個奉華殿指的是南宋宮殿。
  • 少而精的天價宋瓷:汝窯與官窯
    南宋時官中已非常難得,流傳至今的汝瓷更是稀貴難求,目前已知汝瓷傳世品不足百件(主要收藏在北京故宮博物院、臺北故宮博物院、大英博物館等單位,國內外其他公、私博物館和私人手中亦有零星收藏)。
  • 洗和盆有何異同?40圖欣賞宋瓷中精美洗與盆
    ▲北宋 汝窯青瓷橢圓洗,臺北故宮博物院藏高2.5釐米,口徑14.3釐米直口洗洗斂圓口,周壁深直,平底無足。▲南宋 官窯青瓷花式洗 ,高4.3釐米,口徑14.9釐米,臺北故宮博物院藏葵花式洗洗八瓣葵花式,淺腹,敞口,器身隨沿起伏。
  • 宋代遺珍:故宮博物院的宋代瓷器,五大名窯之精品!
    #「藏」在故宮博物院的宋代五大名窯five famous kilns「故宮博物院」院藏文物體系完備、涵蓋古今、品質精良、品類豐富。汝窯天青釉洗官窯官窯,是南宋宋高宗時期一些窯口專為宮廷燒制的瓷器官窯青釉折沿洗
  • 媲美北京故宮博物院,臺北故宮博物院國寶玉器珍品名錄
    臺北故宮博物院,成立於1948年,前身是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和國立中央博物院籌備處。一年可接待超過614萬人次參訪旅客,曾位列2015年全球參觀人數第六多的藝術博物館。臺北故宮博物院臺北故宮博物院典藏近70萬件冊的藝術品和文物(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品105萬件),大部分是原先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國立中央博物院籌備處和國立北平圖書館等機構所藏來自紫禁城、盛京行宮、避暑山莊、頤和園、靜宜園和國子監等處皇家舊藏;另有部分是編列預算購置,接收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歸還文物,以及透過各界捐贈和徵集而來
  • 中國璀璨文化宋代名窯傳奇之哥窯簡述
    存世稀少,除卻世界各大博物館和私人少有收藏,便僅為北京故宮,臺北故宮兩大故宮博物院有一定的數量存世收藏。哥窯以出產不同狀態的開片瓷器為代表。而我們所認為的典型哥釉類的器物有:琮式瓶、貫耳瓶、蓮瓣碗,四方洗等,其實還有眾多器型存世有的瓷器上還有刻劃、堆塑等裝飾。瓷器表面有紋路的,叫做「開片」,其還分為「大開片」、「小開片」。
  • 臺北故宮博物院最全朝代國寶珍藏大賞
    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是中國大型綜合性博物館、臺灣規模最大的博物館,也是中國三大博物館之一,研究古代中國藝術史和漢學重鎮。臺北故宮博物院內收藏有自南京國立中央博物院籌備處、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和國立北平圖書館等所藏來自北京故宮、瀋陽故宮、避暑山莊、頤和園、靜宜園和國子監等處的皇家舊藏。所藏的商周青銅器,歷代的玉器、陶瓷、古籍文獻、名畫碑帖等皆為稀世之珍。截至2014年底,館藏文物達69.6萬餘件文物。
  • 佳士得南宋龍泉花插:首次釋出,花落誰家?
    元代龍泉窯飛青瓷褐斑玉壺春瓶日本國寶顯而易見的是,龍泉青瓷深受當時日本社會的喜愛,直到今天亦如此,現今被指定為日本「國寶」的8件中國陶瓷中,就有3件為龍泉窯青瓷,且都是花瓶,分別是臉上長了「小雀斑」的元代龍泉窯飛青瓷褐斑玉壺春瓶、南宋龍泉「萬聲」鳳耳瓶和宋代龍泉窯青釉直頸瓶(青磁下蕪花生)。
  • 北宋官窯——成就中國古瓷器巔峰
    宋官窯方花盆 故宮博物院藏 宋代是中國古代陶瓷史上最輝煌的時期,名窯薈萃,群星燦爛,而北宋官窯是宋瓷這頂皇冠上最耀眼的一顆明珠。宋官窯青釉圓洗 故宮博物院藏 02瓷質禮器的創燒 北宋官窯燒制的不是陶質禮器,而是全新的瓷質禮器;沒有瓷質禮器的窯口就不成其為北宋官窯
  • 臺北故宮博物院
    】60萬件   位於臺北市郊陽明山腳下雙溪至善路2段221號,始建於1962年,是仿照北京故宮樣式設計建築的宮殿式建築,1965年落成,1966年啟用,原名中山博物院,後改為「國立」故宮博物院。臺北故宮博物院是中國著名的歷史與文化藝術史博物館。建築設計吸收了中國傳統的宮殿建築形式,淡藍色的琉璃瓦屋頂覆蓋著米黃色牆壁,潔白的白石欄杆環繞在青石基臺之上,風格清麗典雅。
  • 中國臺北故宮博物院21件傳世汝窯瓷高清欣賞
    汝窯瓷器以其「溫潤似玉而勝於玉」的質感、及「雨過天青雲破處」的獨特釉色聞名於世,被視為青瓷之冠。因燒制時間短,傳世品極少,歷代視為稀世珍寶。目前全世界記錄在冊僅存70餘件,其中21件藏於中國臺北故宮博物院。
  • 臺北故宮博物院南院於嘉義開館
    原標題:臺北故宮博物院南院於嘉義開館  新華網臺北12月28日電(記者傅雙琪、姜克紅)臺北故宮博物院位於嘉義的南部院區28日開館試營運,該館耗資109.34億新臺幣,歷時11年完工。   臺北故宮南院首展由5個常設展、3個特展和2個國際借展組成,凸顯亞洲文化多元與交流,分別為「佛陀形影——院藏亞洲佛教藝術之美」、「錦繡繽紛——院藏亞洲織品展」、「芳茗遠播——亞洲茶文化展」、「越過崑崙山的珍寶——院藏伊斯蘭玉器特展」、「藍白輝映——院藏明代青花瓷展」、「尚青——高麗青瓷特展」、「揚帆萬裡——日本伊萬裡瓷器特展」、「奔流不息——嘉義發展史和「認識亞洲——新媒體藝術展」
  • 朝天宮藏有9件宋代「哥窯盤」
    標註為南宋官窯青釉瓷盤的國寶級文物正在南京市博物館內展出快報記者 路軍 攝這次故宮損壞的宋代哥窯青釉葵瓣口盤,南京也有。目前,正有一件這樣的盤子在南京市博物館(朝天宮)玉堂佳器館展出。一位工作人員說,故宮的事情出來以後,很多人來看這個官窯盤,就是想開開眼界,看看這麼珍貴的盤子到底長什麼樣。昨天下午,展廳內的觀眾雖然不多,但來者都把注意力放到了官窯盤上,大家邊看邊琢磨。正在展出的官窯盤在展廳正中位置,這讓它看上去「地位」很高。左邊是一個定窯盤,右邊也是一個哥窯盤。但三個盤子看下來,中間這個官窯盤更高貴一些。旁邊的木板上寫著:南宋官窯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