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宋汝窯青瓷「奉華」盤,清晰可見二字為後刻
最近這兩天,在下和大家一起探討了關於宋代瓷器底部款的問題。很多網友紛紛給我留言,對我的意見提出了不同的看法。這裡非常的感謝朋友對我的關注,不管您的看法如何,我都覺得,這是一種學術上的交流和探討,有些道理就是在不斷的探討之中還獲得了真理。因此我希望大家可以開誠布公的探討問題,但我對一些進行人身攻擊的言論,絕不接受。
我們目前能夠看到汝窯瓷器當中,底部有一些有刻字。除了後世乾隆皇帝的題詩以外,在一些瓷器上有一些特殊的刻字。比方說我們以前介紹過的汝窯青瓷奉華紙槌瓶,瓶底就有奉華二字。
對於奉華二字,我還有過一段的解釋。南宋高宗的一位寵愛的劉貴妃,居住在皇城之內的宮殿,就叫做奉華殿。我說這個宮殿是南宋的,但是有些人說這個宮殿是北宋的。怎麼可能是北宋的?宋高宗的貴妃肯定是住在南宋的皇宮裡邊,不可能住在北宋的皇宮,所以這個奉華殿指的是南宋宮殿。
有朋友說這個瓷器是奉華殿使用的瓷器,我覺得應該有所探討。這件瓷器有沒有可能是北宋宮廷帶到南宋去的,可能性很小。靖康之變,據說就跑出去一個康王趙構。北宋和南宋之間,經過數年的戰爭,非常的動亂,趙構連命都保不住,怎能可能帶著盤子帶著瓶子跑,所以非常的疑惑。這個字可能是後世刻上去的,目的是什麼,另當別論。
另外在一些底部刻有蔡字的碟子上,我們看到了有些人推測是宋代的權臣蔡京使用的。我們說蔡字的字樣應該是後刻的,因為這些瓷器在燒到的時候目的都只有一個,就是給宮廷內的皇宮使用。應該是皇帝賞賜給某一位親近的大臣或者是心愛的嬪妃的時候,把這件汝窯瓷器作為珍品賞賜給他的。後者得到這件汝窯瓷器以後,出於一種炫耀,將自己的姓氏刻在上面,這種可能性是有的。
我們今天看到的這件宋汝窯青瓷奉華盤,就是底部有奉華字的瓷器當中,非常難得的盤類的瓷器。這件瓷器也是宋代汝窯的青瓷,底部奉華二字,非常清晰。經過仔細辨認,應該是在燒制以後再刻上去的。這件瓷盤的頂部口沿,鑲嵌了銅製的銅扣,經過若干年,銅製已經開始發黑。目前這件宋汝窯青瓷奉華盤,保存在臺北故宮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