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故宮宋代瓷器之似玉非玉汝窯瓷

2020-12-19 北京卞氏拍賣

現在的故宮博物院在1925年曾經是中國明清兩代皇宮的紫禁城,後來被更名為故宮博物院。從1933年起,為躲避戰火,故宮博物院其中一部分珍貴的文物幾經輾轉,最後遷往了臺灣。為了保存和展示這批文物,1965年在臺北建立了臺北故宮博物院。而其中有90%以上收藏的珍品來源於北京的故宮博物院。

「村落外有一座不太高的山,一帶禾田都盡收眼底」這是臺灣知名作家張曉風筆下的臺北市外雙溪,1965年11月,一片仿南京中山陵的建築群在這裡拔地而起,從那天起這座收藏了65萬件文物的博物院贏得了無數人的好奇和驚嘆。

在臺北故宮的館藏文物中共有瓷器2萬5千多件,與北京故宮的30多萬件瓷器比起來並不算多,但是這裡的每一件瓷器都可以稱得上是陶瓷藝術史上的巔峰之作。

2006年臺北故宮的那次北宋大觀展,可以稱得上是百年難得一見的盛大展覽,是建院80年來首次完完整整的呈現了北宋的稀世珍寶,那次的展覽讓臺北故宮成為了全世界的焦點,也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收藏愛好者前去觀賞,因為這對於收藏愛好者來說,這有可能是這輩子僅此一次的機會近距離接觸這些珍寶。

汝窯是宋代有名的官窯。南宋葉真《垣齋筆衡》中記載:「本朝以定州白瓷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燒青瓷器,故河北、唐、鄧、耀州悉有之,妝窯為魁。」而被後世堪稱為宋代五大名窯的「汝、官、哥、鈞、定」,亦將汝窯排在首位。因此汝窯和汝瓷在我國古代瓷器發展中,特別是宋代官燒青瓷的歷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那次展覽臺北故宮將院內全部的21件完整北宋汝窯器展示出來了,可是要知道全世界留存下來的汝瓷也才僅有60多件,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有20件,而臺北故宮則藏了那21件品質上乘、造型豐富的汝瓷。比如汝窯奉華紙槌瓶、汝窯蓮花式溫婉、汝窯橢圓無紋水仙盆、汝窯奉華碟、卵青圓洗、天青圓洗、粉青盤等精品汝瓷,這些中華珍寶無一不是北京紫禁城中最為精華的收藏,而因為戰火,它們輾轉到了臺灣,作為文明的使者它們將自己所凝固的歷史和文化精神在這裡繼續傳承。

臺北的故宮博物院為了讓每個參觀的遊客能夠看到存世汝瓷中最精緻的珍品,因此臺北故宮的展館中常年的擺放著五件汝瓷,其中就有現如今全世界僅有的兩件刻有奉華銘款的汝窯瓷器,那就是汝窯奉華紙槌瓶和汝窯奉華碟。

汝窯奉華紙槌瓶

紙槌瓶因形制如造紙打漿時所用槌具故名,高22.6釐米,口4.5釐米,底8.5釐米,底刻「奉華」二字,右刻清乾隆御題詩,鈐「古香」「太璞」二方章。圓口,唇口鎏金包銀。長頸,斜肩如一把槌,底圓足,留有五處支釘痕跡。通體均施粉青釉,釉色瑩潤樸雅,如春水般柔和清澈,妙不可言。釉面滿布細碎透明及淺色開片紋,頸肩聚釉處,呈色青綠。底部細小的支釘痕,為裹足支燒,通過支釘痕可見胎色為香灰胎。此瓶造型小巧而端莊,釉色勻淨,一展宋代汝窯風採。

汝窯奉華碟

高1.9—2.1釐米,深1.6釐米,口徑12.8釐米,足徑10.1釐米。底刻「奉華」兩字,清高宗乾隆皇帝考證南宋劉貴妃善畫,號奉華,又擁有大小兩枚奉華印,而指出此件作品在南宋的流傳經過。

而另一件作為臺北故宮十大鎮館之寶之一的汝窯橢圓無紋水仙盆,近距離觀看這件汝瓷,瓷器釉面上的裂紋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開片,存世的汝窯瓷器很多都有開片,可是唯獨這件水仙盆釉色勻潤、通體無紋顯得素雅端莊,它如青玉般溫潤的質感滿足了中國人對美玉的崇尚。

還有一件汝窯蓮花式溫碗,它是全世界僅有的一件,它原本是一件溫酒的器具,也許宋徽宗曾經使用過也不一定,這件瓷器淡藍的色調,端正的外形,流露出一種典雅高尚的美,稱得上是陶瓷工藝盡善盡美的代表作。

這麼多中國最完美的青瓷如今都成為了臺北故宮博物院引以為傲的收藏,而這個地方也成為了各界收藏家的追慕之地。當然臺北故宮中不止是這些,還有宋高宗趙構讓官窯工匠按照《宣和博古圖錄》中的形制燒造而成的瓷質禮器,比如宋官窯簋、宋官窯琮式瓶、宋官窯尊、宋官窯貫耳瓶、宋官窯玄紋樽等,這些均取樣於銅器、玉器等造型的官窯瓷也是能在臺北故宮博物院中看到的最多的官窯器型。

相關焦點

  • 臺北故宮博物院
    臺北故宮藏品包括清代北京故宮、瀋陽故宮和原熱河行宮等處舊藏之精華,以及海內外各界人士捐贈的文物精品,共約60萬件,分為書法、古畫、碑帖、銅器、玉器、陶瓷、文房用具、雕漆、琺瑯器、雕刻、雜項、刺繡及緙絲、圖書、文獻等14類。博物院經常維持有5000件左右的書畫、文物展出,並定期或不定期地舉辦各種特展。館內的展品每3個月更換1次。
  • 北京故宮和臺北故宮相比,哪個故宮的藏品更具價值?竟然……
    不考慮博物館所在地的性質,否則北京故宮因原址的優勢完全不可比較了。我們只對比文物。按照大陸的不可出國出境文物的標準,臺北故宮約26件國寶可以入選。這個數量在大陸僅次於北京故宮(40),超過國博(23)。臺北故宮共有元以前繪畫574件(不包括南薰殿宋以前帝後像),加上南薰殿,數量上遠遠超過北京故宮,其他各大國內省級博物館估計有其零頭的零頭就不錯,但北京故宮在頂級藏品上略微強一點點。
  • 漫步臺北故宮博物院
    1925年故宮博物院宣告成立,開闢銅器、書畫、瓷器各陳列室供民眾參觀。由此,普通民眾得以眼見秘藏深宮之千年國寶。然時世艱難,因日寇侵華,抗戰爆發,為了保護國寶,故宮開始了舉世聞名的「文物萬裡大遷徙」。從1933年至1944年,故宮1.3萬餘箱書畫、銅器、瓷器、玉器精品及圖書善本歷經11年,行程萬餘裡,一遷上海、二遷南京、三遷西南大後方。每一遷都驚心動魄,每一遷都留下了難忘的故事。
  • 宋代遺珍:故宮博物院的宋代瓷器,五大名窯之精品!
    #宋代五大名窯#「藏」在故宮博物院的宋代五大名窯five famous kilns「故宮博物院」院藏文物體系完備、涵蓋古今、品質精良、品類豐富。汝窯天青釉洗官窯官窯,是南宋宋高宗時期一些窯口專為宮廷燒制的瓷器
  •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南宋官窯青瓷葵花式洗,宋代美女的化妝盒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南宋官窯青瓷葵花式洗,宋代美女的化妝盒瓷器收藏界對宋代瓷器都非常重視,其中宋代瓷器中的官窯瓷器,尤其是到藏家的追捧。因為官窯瓷器本身就是出自官方的要求來生產,並且直接為宋代的宮廷進行服務的瓷器。
  • 臺北故宮博物館藏,汝窯青瓷橢圓小洗,汝窯傳世瓷器中的珍品
    臺北故宮博物館藏,汝窯青瓷橢圓小洗,汝窯傳世瓷器中的珍品在目前瓷器收藏界,宋代五大名窯之中,汝窯瓷器為收藏界所可遇而不可求的珍貴藏品。汝窯瓷器,傳統觀點認為,目前全世界存世的只有六十多件。我曾經和朋友探討過這個問題,我認為目前世界上肯定還有存世的汝窯瓷器。專家認證是否是汝窯瓷器時,不能僅局限於所謂的60多件這個數字,要大膽的敢於承認,還有沒有發現的汝窯瓷器。當然也不能盲目的把一些後世的仿品,確認為汝窯瓷器,必須要加以認真的鑑別。要想對汝窯瓷器進行正確的鑑別,就需要對汝窯瓷器的傳承和不同時代的燒造工藝,進行認真的分析。
  • "臺北故宮"國寶檔案揭秘
    □典藏珍品65萬件,百萬億國寶在臺灣 雲集寶物精華中的精華的「臺北故宮」,擁有1萬餘卷書畫、8萬件器物和56萬份文獻圖書,囊括了當年故宮南遷文物的22%,其中包括孤品奇珍,有「冰裂紋」的宋代汝窯「水仙盆」和明成化瓷、明永樂宣德青花及清乾隆官窯等2.5萬件中國瓷器藝術的瑰寶。
  • 高清多圖:兩岸故宮館藏宋代官窯器珍賞
    「官瓷重楷模,精華四海粹」,這是《飲流齋說瓷》中對宋代官窯瓷器的讚美。官窯屬於宋代五大名窯之一,窯址有南北之分。北宋官窯興盛於宋徽宗時期,據文獻記載,窯場設在汴京(今河南開封),目前尚無法取證。南宋官窯的窯址在杭州烏龜山一帶,考古人員進行了多次發掘,獲得了比較多的實物資料。
  • 審美等級最高的宋代官窯瓷器:看一眼都是福!
    每天了解古玩知識 官窯屬於宋代五大名窯之一,窯址有南北之分。北宋官窯興盛於宋徽宗時期,據文獻記載,窯場設在汴京(今河南開封),目前尚無法取證。
  • 北宋瓷器:中國陶瓷的巔峰之作
    從北宋流傳至今,「五大名窯」傳世瓷器極為稀少,主要藏於北京故宮和臺北故宮,大英博物館、大都會博物館、集美博物館等博物館。 宋代瓷器在海外的收藏以日本、英國和美國居多,其中不乏相當數量的精品。日本對宋代瓷器的收藏,可以追溯到宋代日本派遣到中國的僧人對於建陽窯天目釉茶碗的迷戀。今天日本博物館裡和私人藏家手中的宋代瓷器數量,在中國之外可能是最多的,並且涵蓋了眾多窯口。
  • 中國最年輕的故宮,中國三大博物館之臺北故宮的文物來自哪裡?
    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英文:National Palace Museum, Taipei),又稱臺北故宮、中山博物院,是中國大型綜合性博物館、中國三大博物館之一,也是研究古代中國藝術史和漢學重鎮,為臺灣省規模最大的博物館。
  • 臺北故宮有什麼?(圖)
    一道海峽分割了兩岸,  無數「國寶」也因此被典藏在了兩家「故宮博物院」內,  一是北京故宮博物院,  一是臺北故宮博物院。  故宮指明清皇帝的居所紫禁城。1924年,馮玉祥發動北平事變,「末代皇帝」溥儀被趕出宮。1925年故宮博物院宣告成立,開放銅器、書畫、瓷器等陳列室。
  • 最年輕的故宮——臺北故宮
    北京的故宮紅牆黃瓦,臺北的故宮黃牆綠瓦,一個在北京長安街之北,一個在臺北至善路之北,一個是古代宮殿,一個更接近於現代博物館。在日本記者野島剛《兩個故宮的離合》一書裡,他說,「兩岸的大型博物館都用同一個名字,這讓我感到不可思議。」
  • 揭秘:北京故宮與臺北故宮相比較,哪個故宮收藏的文物更有價值?
    我給的統計出自北京故宮編的《天府永藏:兩岸故宮博物院文物藏品概述》一書,這本書是故宮前院長鄭欣淼主持編寫的,其數據仍在被現任院長引用,徐邦達先生是故宮泰鬥,書畫方面的事情不可能繞過徐先生。其實吧,比較兩個博物館的藏品,說哪家「更好」很難,因為標準難以統一,你多一件青銅器,我多一件瓷器,又不能說青銅器和瓷器哪個更重要。
  • 媲美北京故宮博物院,臺北故宮博物院國寶玉器珍品名錄
    臺北故宮博物院,成立於1948年,前身是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和國立中央博物院籌備處。一年可接待超過614萬人次參訪旅客,曾位列2015年全球參觀人數第六多的藝術博物館。臺北故宮博物院臺北故宮博物院典藏近70萬件冊的藝術品和文物(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品105萬件),大部分是原先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國立中央博物院籌備處和國立北平圖書館等機構所藏來自紫禁城、盛京行宮、避暑山莊、頤和園、靜宜園和國子監等處皇家舊藏;另有部分是編列預算購置,接收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歸還文物,以及透過各界捐贈和徵集而來
  • 看臺北故宮博物院這些永樂帝愛過的瓷器(三)
    明朝永樂時期的瓷器藝術獨創與多元兼具,堪稱東亞工藝美術史的高峰。「潔素瑩然,甚適於心」是永樂皇帝對自己心愛瓷器的讚譽,這些合於永樂皇帝心意的瓷器,經過六百年歲月的洗禮,更顯寶貴。臺北故宮博物院於5月18日推出「適於心——明代永樂皇帝的瓷器」特展,精選近百件永樂瓷器名品展示。
  • 雞缸杯、汝窯、轉心瓶|臺北故宮國寶級瓷器南遷嘉義展出
    瓷器狂迷留意!臺北故宮150件重磅陶瓷集體「出宮」,運往南部嘉義故宮參加「泥土的坐標」特展,當中有不少國寶級藏品,包括明朝成化的鬥彩雞缸杯、清代康熙的琺瑯彩四季花卉碗、乾隆的遊魚轉心瓶、以及13件北宋汝窯,絕對是鑽石陣容,各位同好不要錯過。
  • 臺北故宮赴美辦展,呈現宋至清代九位帝後收藏品位
    1996年,臺北故宮博物院曾赴美展出「中華瑰寶」大展,20年後臺北故宮的文物將再度踏上美國舊金山與休斯敦盛大展出。經過兩年多的策劃,此次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將於五十周年館慶之際,推出年度大展:「帝王品位——臺北故宮精品展」。
  • 臺灣故宮博物院之行
    國立故宮博物院,又稱臺北故宮,中山博物院。座落於臺北基隆河北岸士林區外雙溪,是臺灣規模最大的博物館,也是古代中國藝術史和漢學研究重鎮。臺北故宮博物院建造於1962年,1965年夏落成。佔地總面積約16公頃,依山傍水,氣勢宏偉。為中國宮殿式建築,主體建築共4層,白牆綠瓦,正院呈梅花形。
  • 臺北故宮10大鎮館之寶,富春山居圖墊底,誰是第1?
    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又稱臺北故宮、中山博物院,是中國大型綜合性博物館、中國三大博物館之一,也是研究古代中國藝術史和漢學重鎮,為臺灣規模最大的博物館。2011年6月,前後兩段在臺北故宮首度合璧展出。  No.9 五彩龍鳳大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