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宮和臺北故宮相比,哪個故宮的藏品更具價值?竟然……

2020-12-20 談古今事

不考慮博物館所在地的性質,否則北京故宮因原址的優勢完全不可比較了。我們只對比文物。

按照大陸的不可出國出境文物的標準,臺北故宮約26件國寶可以入選。這個數量在大陸僅次於北京故宮(40),超過國博(23)。

臺北故宮共有元以前繪畫574件(不包括南薰殿宋以前帝後像),加上南薰殿,數量上遠遠超過北京故宮,其他各大國內省級博物館估計有其零頭的零頭就不錯,但北京故宮在頂級藏品上略微強一點點。

臺北故宮藏有元以前書法155件,與繪畫相反,雖然數量上不如北京故宮,但因為有祭侄文稿和快雪時晴帖,在頂尖藏品上反勝故宮。在書、畫兩個領域,其他博物館,包括國博完全沒有競爭力,只能看北京故宮、臺北故宮兄弟倆互相PK。

臺北故宮收藏的青銅器,先秦有銘文的約500件。兩岸故宮青銅器都以傳世品為主,臺北故宮精品上強於北京故宮,但對比國博的青銅器略遜三分。國內含臺灣的話,應該是國博、臺北故宮、上博前三,北京故宮第四。

臺北故宮在宋代五大名窯瓷器及明代官窯瓷器收藏佔優勢,清代康雍乾三朝琺瑯彩瓷器絕大多數都藏在臺北故宮,但在其他瓷器領域,北京故宮更勝。不算陶,但算瓷器,基本就是北京故宮、臺北故宮一路絕塵。PS:算彩陶的話,國博秒殺所有博物館,包括北京故宮、臺北故宮,基本合起來是他的零頭。

在臺北故宮玉的展覽裡,從新石器時代的鷹紋圭和人面紋圭,到商代的鳥紋佩,漢代玉角杯,還有那號稱鎮館之寶的清代翠玉白菜,精品不少。整體上北京故宮和臺北故宮難分伯仲。

善本臺北故宮優勢明顯。不過似乎北京國圖也不差。

明清兩朝帝皇生活用具、雜項北京故宮有絕對優勢。

相關焦點

  • 揭秘:北京故宮與臺北故宮相比較,哪個故宮收藏的文物更有價值?
    我給的統計出自北京故宮編的《天府永藏:兩岸故宮博物院文物藏品概述》一書,這本書是故宮前院長鄭欣淼主持編寫的,其數據仍在被現任院長引用,徐邦達先生是故宮泰鬥,書畫方面的事情不可能繞過徐先生。其實吧,比較兩個博物館的藏品,說哪家「更好」很難,因為標準難以統一,你多一件青銅器,我多一件瓷器,又不能說青銅器和瓷器哪個更重要。
  • 故宮文物南遷又火了,北京故宮與臺北故宮誰的文物更具價值?
    歡迎關注【雅萃國際】,以布道之心,弘揚中國文化,傳承世界文化最近,知名演員趙立新在其個人微博上發表了:「日本人佔領北京八年,為什麼沒有搶走故宮裡的文物並且燒掉故宮?這符合侵略者的本質麼?」此前大多數人了解故宮文物南遷的事都是十分表面化的,大多知道這件事是因為知道有臺北故宮的存在。甚至有一部分人認為,故宮文物南遷時運走了故宮大部分的文物,而後又全部運往臺灣了,這肯定是不符合史實物的。還有人認為運過去臺灣的都是最好的東西,以至於有人認為臺北故宮文物的價值比北京故宮文物的值錢。
  • 臺北故宮or北京故宮?究竟誰更能代表故宮博物館?
    故宮文物南遷的這段歷史,讓兩岸間形成這樣一個普遍印象:抗戰時期,存放在北京故宮中最有價值的文物,早已經打包南遷,那些留在北京的文物都是些不值一提的瑕疵品,比如,臺北故宮的鎮院之寶精品中的精品翠玉白菜,正是蔣介石從北京運到臺北故宮的。
  • 北京故宮和臺北故宮有什麼不同?
    北京故宮北京故宮是中國最後兩個封建王朝明朝和清朝的皇宮,之所以叫故宮有過去的皇宮之意,舊稱紫禁城,位於北京市中心,這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築的精華,也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而且屋頂正脊兩端的正脊吻和垂脊吻上有陶質獸頭裝飾,戧脊上還裝飾有若干陶質蹲獸。臺北故宮臺北故宮是中國大型綜合性博物館,也是臺灣最大規模的博物館。座落於臺灣省臺北市,於1962年興建,1965年建成,總佔地面積16萬平方米。
  • 來自北京故宮與臺北故宮的碰撞
    臺北故宮位於我國臺灣省臺北市,臺北故宮修建於近代,在當時主要是為了存放來自於大陸的珍貴文物。而北京故宮有著很長的歷史,走進故宮就會感到濃濃的歷史感,這種歷史感是臺北故宮不能比擬的。臺北故宮建築風格奇特,從外形看還是十分漂亮的,雖然面積沒有北京故宮大,可以藏品質量也是很高的。一說當年蔣介石撤往臺灣是命人將大批的寶物精挑細選,選了很多精品運往臺灣,甚至說到北京故宮裡只有一個空故宮而沒有文物。圖中的翠玉白菜就是臺北故宮藏品,可以說是國寶級的藏品,甚至看白玉白菜需要排隊觀看。
  • 港媒刊文「北京故宮藏品勝臺北」 臺北故宮回應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臺北故宮「兩道大菜」——「翠玉白菜」、「肉形石」,盛名在外。 不過,圍繞著這兩件文物的爭議也始終未消。這不,最近北京故宮和臺北故宮又登上了媒體。 6月5日,香港經貿商會會長李秀恆在《香港商報》刊登一篇題為「北京故宮藏品勝臺北」的文章。文章背景是,5月29日「好事多磨」的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正式舉行動土儀式。
  • 北京故宮與臺北故宮,哪裡的國寶多?
    北京故宮老照片   兩大故宮博物院,哪裡的國寶多?據統計,北京故宮現有藏品180萬件,其中珍貴文物168萬件。   臺北故宮博物院   臺北故宮博物院又稱臺北故宮、中山博物院,建造於1962年,1965年夏落成。藏品多來自南京國立中央博物院籌備處、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和國立北平圖書館。
  • 媲美北京故宮博物院,臺北故宮博物院國寶玉器珍品名錄
    臺北故宮博物院,成立於1948年,前身是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和國立中央博物院籌備處。一年可接待超過614萬人次參訪旅客,曾位列2015年全球參觀人數第六多的藝術博物館。臺北故宮博物院臺北故宮博物院典藏近70萬件冊的藝術品和文物(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品105萬件),大部分是原先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國立中央博物院籌備處和國立北平圖書館等機構所藏來自紫禁城、盛京行宮、避暑山莊、頤和園、靜宜園和國子監等處皇家舊藏;另有部分是編列預算購置,接收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歸還文物,以及透過各界捐贈和徵集而來
  • 首都的故宮,和臺北的故宮有什麼不同?驢友:差別真大!
    首都的故宮,和臺北的故宮有什麼不同?驢友:差別真大!在我們中國福原遼闊的土地之中,有著數以萬計的歷史遺蹟,其中最著名最標誌性的建築物,要屬我們首都北京的故宮了吧。小編小時候最大的夢想就是去首都的故宮看一看,出來工作之後有了一定的經濟條件之後,也有幸的參觀了首都的故宮,裡面的建築景觀與藏品都令人嘆為觀止。在我們中國,除了北京之外,在臺灣省的省會臺北也有一個故宮,這讓不少驢友們都好奇,首都的故宮和臺北的故宮有什麼不同呢?接下來小編就和大家聊一聊,這其中的差別吧。
  • 臺北故宮博物院——有「北京故宮看建築,臺北故宮看文物」之說
    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各類文物珍寶約65萬件,素有「北京故宮看建築,臺北故宮看文物」的說法。 文物來源於抗日戰爭時期,北京形勢嚴峻,國民政府決定將北京故宮博物院、古物陳列所、頤和園和國子監的重要文物南遷與此。
  • 最年輕的故宮——臺北故宮
    去臺灣一定要去臺北故宮博物院看看這些國寶,中國的四大故宮中,臺北故宮算是最年輕的後起之秀了,但是知名度卻毫不遜色,這和他的歷史成因有很大的關係。在臺灣,和大陸一樣也有一個故宮,裡面有很多的奇珍異寶,非常受人追捧,甚至民間傳言臺北故宮的文物數量和價值可以媲美北京故宮。
  • 中國為什麼會有三個故宮,瀋陽故宮、北京故宮和臺北故宮?
    如有丟失和損壞,軍法從事。1957年,在有關部門組織下,部分文物開始對外展覽。1962年,國民黨決定在臺北建造故宮,選址在臺北基隆河北岸士林區外雙溪,當年即破土動工。1965年臺灣故宮(故宮博物院)竣工,總面積將近16公頃,依山傍水、宏偉壯觀。
  • 來臺北必遊景點,素有「北京故宮看建築,臺北故宮看文物」的說法
    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各類文物珍寶約65萬件,素有「北京故宮看建築,臺北故宮看文物」的說法。文物來源於抗日戰爭時期,當時將北京故宮博物院、古物陳列所、頤和園和國子監的重要文物南遷與此。來到故宮博物院,映入眼帘的「天下為公」很有氣勢。
  • 臺北故宮博物院:國寶級文物與北京故宮伯仲之間
    原標題:臺北故宮博物院:國寶級文物與北京故宮伯仲之間 藏品數量巨大,呈現了華夏文明五千年的精髓。展館每三個月更換一次展品。   博物館的不同陳列室定期舉辦不同主題的歷史文化藝術展覽,前去參觀之前可以在臺北故宮博物院的官方網站(http://www.npm.gov.tw/zh-TW/)查詢最近的展覽內容及安排。
  • 巔峰PK:北京故宮博物院和臺北故宮博物院,誰更厲害?
    北京故宮博物院和臺北故宮博物院其實是一母同胎。抗戰爆發前夕,國民政府計劃將重要文物南遷。敗退臺灣之時,所運走的文物,便是其中的相當一部分。北京故宮博物院和臺北故宮博物院的對比,吵了許多年。臺北故宮臺北故宮,仿北京故宮樣式建築而成。雖然也是典雅壯麗,但其價值與北京故宮天差地別。
  • 故宮的價值與地位
    它以輝煌的建築和文物史跡吸引著眾多的遊客,198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其確定為人類文化遺產。 故宮是什麼?是紫禁城,是皇室藏品,是曾在這裡發生過的人和事,也是這幾方面所組成的文化整體。故宮有著非同尋常的價值以及特殊的地位。認識了它的價值及地位,才能說了解了故宮,也才能明確故宮在當代的意義。
  • 臺北故宮博物院簡介與珍貴藏品
    博物館名稱臺北故宮博物院,英文名Taipei Palace Museum,臺灣規模最大的博物館,是研究古代中國藝術史和漢學重鎮。回溯歷史,其繼承了數千年華夏民族文化之珍稀,肩負了開物成務的重大使命。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文物主要來自南京國立中央博物院籌備處、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和國立北平圖書館等處的皇家珍藏,成為了臺灣多元文化源流極重要一部分。
  • 瀋陽故宮、北京故宮、臺北故宮三個故宮各有什麼特色?
    大家最熟悉的故宮應該是北京故宮,它位於北京城內,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居於世界五大宮之首,至今已經580多年的歷史,多數人都去領略過它的風採。可是他始終認為應天府才是他的龍興之地,所以一直想把京都搬到北京。經過十一年的修建,北京故宮建成,朱棣也終於圓了他回北京的夢。故宮大多修建寬大壯麗,這樣才能顯示出天子的尊貴和氣派,唐初駱賓王有詩云:「山河千裡國,城闕九重門。不睹皇居壯,安知天子尊?」,這正是要通過故宮的氣派來顯示皇家的無上尊貴。
  • 兩岸故宮PK:北京勝在底蘊歷史 臺北贏在服務營銷
    上周,兩岸兩座故宮博物院之間發生了一場有趣的隔空對話。北京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接受媒體訪問時說,大家對北京故宮有個誤解,以為「珍貴文物都去了臺灣」,其實不然,北京故宮不但藏品數量遠遠多於臺北,而且精品也非常多。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馮明珠就此回應,兩岸「各擅勝場,無需比較」。  兩岸故宮確實沒必要分個高下,不過,相信普通人都很感興趣,兩邊各有什麼特色?
  • 臺北故宮鎮館之寶,玉白菜五花肉都排不上號,珍貴藏品來了解一下
    對於 臺北 故宮,每一個國人都有著難以言明的特殊感情。那段割裂的歷史讓許多珍貴的藏品都漂洋過海來到了 臺北 ,甚至有一種說法「 臺北 有文物沒有故宮, 北京 有故宮沒有文物」。很顯然這種說法是不正確的,據說由於當年的海運能力有限,所以只挑選了故宮藏品中的六分之一運到了 臺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