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我搭檔的數學老師,她非常在意自己學生的考試成績,只要是副科老師所上的課,她算是逢課必搶,幾乎音體美之類的課都被她上成了數學課,學生一看到她進教室就唉聲嘆氣。作為科任教師,像她那樣過度在意學生的考試成績到底是什麼情況?」有人問。
老師在意學生的考試成績,從某種意義上說是一種負責任的表現。但是物極必反,比如一個人不亂花錢我們可以稱之為勤儉節約,但一個人無論什麼錢都不捨得花那就不是勤儉節約,而是「守財奴」或者「吝嗇鬼」的表現了。
科任教師在意學生的考試成績是好的,但是過度在意學生的成績會是怎樣的情況?我覺得情況可以分為以下三種:
某一個科目的老師非常重視學生一個科目的學習成績,重視到佔用其他科目老師課時的情況下,這並不是什麼好現象。舉個例子,比如數學老師專門佔用音體美的課時,然後在學生下課的時候又拖課拖到下一節課上課鈴聲響起來的時候才肯走,那麼下一節課如果是語文課的話,語文老師只要有點愛心,就會抽出5分鐘的時間先讓學生上個廁所,而一節40分鐘的語文課變成了35分鐘的語文課,語文的課時相當於變相被佔用了,那麼數學老師的這種行為會不會對語文教學質量造成一定的影響呢?答案是肯定的。至於音體美的教育教學質量則在課時被搶走的情況下就變得微乎其微了,你說對吧?
某一個科目的老師對學生考試考取好成績如果「情有獨鍾」的話,那麼這種老師就會瘋狂搶課,瘋狂壓榨學生的課餘時間。老師的這種「瘋狂」會不會換來學生對這個學科的濃厚興趣?有這個可能,但還有另一種可能就是:學生對這個科目厭倦了,畢竟在好吃的美味佳餚,如果天天都吃同樣的一道佳餚,那麼時間一長也會吃厭倦的。學生一旦對相關科目產生倦怠感,那麼別說搶其他科目老師的課程,就是中午時間駐紮在教室又能如何?學生的考試成績很可能也不會好到哪裡去,學生和老師形成一種「雙輸」的局面也不是不可能。
老師太在意學生某個科目的成績,那麼很有可能會做出一些比較不合理的事情。舉個例子,比如上數學老師過分注重學生的數學成績,那麼數學老師可能會做出什麼事情來呢?有可能讓學生在早讀課的時候讀數學應用題而與語文老師鬧矛盾,有可能在別人監考的時候自己鋌而走險跑進考場說答案,有可能下課的時候繼續上數學課導致學生根本沒能體驗到課間十分鐘的快樂,甚至連一泡尿都撒不成。如果科任老師為了考試成績做這樣的事情,那麼對於學生而言,包括對於其他科任老師自己而言是不公平的。
一名科任教師,可以負責任,但不能太自私。或許你無所不用其極能換來這個科目的好成績,或許你會因此獲得更多的績效工資或者獎金,但這種損人利己的事情一定要少做或者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