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自己的孩子總是控制不住自己,孩子一有錯,就想揍他,怎麼辦?

2020-12-16 劉賢FD

孩子一有錯,想必十個爸媽有九個會控制不住,就想揍一下自家娃。但每次一揍完又特別後悔不該打他。正所謂「打在娃身上,疼在為娘心。」

打了孩子吧,怕這娃以後會怕自己,又或者變本加厲有逆反脾氣,不打吧,又怕教不好娃,到底該怎麼辦呢?首先,明確孩子什麼情況下犯錯時,我們該意思意思輕輕揍一下?雖然說以理服孩子,但是,涉及到嚴重的原則問題時,還是要輕輕拍拍孩子。例如孩子老愛玩家裡的插頭電器,遇到這種危險的安全事故時,說了幾遍還是愛犯,這種情況下就只能輕拍屁股,告訴他媽媽生氣了,這件事非常不安全。

又或者孩子愛撒謊,脾氣比較爆愛打人,那這種情況下,第一次就要懲罰下,讓他知道這件事不可取,不能做,讓他知道怕,知道原來我做這樣類似的事是會被懲罰的,這樣才會杜絕長大後出現類似的情況。把這種壞行為扼殺在搖籃裡。

事後,我們要和孩子怎麼溝通呢。最重要的還是要和孩子在溝通,這一環節要是沒有處理好的話,對孩子的性格成長還是有影響的。其實正確的做法是,告訴孩子,媽媽為什麼打他,讓他認識到事態的嚴重程度。教他以後要怎麼做。最重要的一點,孩子被我們揍了,哭的時候,不要很不耐煩地說「哭,哭,哭,自己錯了還好意思哭」而是要俯下身安撫孩子,好好擁抱孩子,給它一個愛的抱抱,讓他知道媽媽雖然揍了你,但還是愛你的,這時候也要爸爸打配合,給足孩子安全感。

當天的話,也可以根據孩子那天犯錯的類型,輔助看下動畫片和繪本,也讓孩子更記住了自己犯錯的不應該。例如孩子當天是不小心玩插頭犯錯了,那就可以給他看科普繪本教會他安全的知識,這樣,孩子才能更具象地了解自己原來真的是犯了嚴重的錯誤。

最後,除了以上情況,父母還是要處理好自己的情緒。如果沒有涉及到特別嚴重的事情,還是要控制自己的情緒。不鼓勵大家以揍孩子作為教育方式。還是做個通情達理的爸媽哦。平時可以向身邊好脾氣的家長取取經,看看其他人都有什麼好辦法,讓自己快速平復心情。多看教育方面的書籍,多用妙招巧招解決育兒問題。其實和孩子間的相處還是要鬥智鬥勇。

個人觀點,頑皮是孩子的天性,而唯唯諾諾、一捅一咕噥的孩子將來不會有什麼出息,你經常毆打孩子,一方面會改變活潑的性格,二是孩子會出現逆反心理,以後更不好管教,甚至會出現其它不測。

你想克制不打孩子,也有兩條供你參考,1,每當孩子調皮你有打孩子欲望時,就提醒自己,要克制,經過一個階段,形成條件反射,習慣了,就會改變了。2,換一種方式教育孩子,把孩子頑皮的性格看成聰明、優勢來看待,不斷地引導孩子走到正路上來,細心觀察孩子的每一點點進步,及時予與表揚。老漢告訴你一個道理,「好孩子是誇出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相關焦點

  • 控制不住自己,總是拿自己孩子和別人比怎麼辦?
    想改變這樣的模式,但經常控制不住憤怒。好多事情想做又沒去做,有無力感、自我埋怨、效率低。對於青春期的孩子也不懂怎麼溝通,如何支持他。導師答疑:這裡面隱藏的問題是,你還在一個孩童的狀態。什麼是孩童的狀態?
  • 總是忍不住對孩子吼叫,知道不對,卻總是控制不住自己,怎麼辦?
    一位書友給我留言:在逛街時經常會遇到一個媽媽剛開始跟孩子好好說話不停,到最後,媽媽會在大庭廣眾之下吼孩子,然後孩子被嚇住的場景。很多的寶媽反饋我結婚之前的脾氣特別好,自從有了孩子以後總是控制不住自己對孩子吼,可是在吼完之後自己還特別內疚。
  • 總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怎麼辦?
    本文由「柚子健康網」發布總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對很多人來說,最關注同時也最無奈的事情,莫過於生活中總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傷害到別人的同時,自己的內心也承受著後悔和內疚的煎熬。那麼該怎麼來應對這個問題呢?
  • 當孩子犯了錯,總是控制不住想揍孩子的時候,怎麼辦?
    今天無意間看到李玫瑾教授說過這樣一句話,孩子犯錯並觸犯了底線,家長該打還得打!她說「家長地錯誤在於,該管的時候不管,不該管的時候他管」。其實,孩子在成長中難免犯錯誤!孩子犯錯誤的時候家長都會生氣,責罵甚至打一頓,都是會有的。畢竟「愛之切,責之深,」那麼孩子到底該不該打呢?
  • 出去玩,孩子總是亂跑怎麼辦?
    90的後的家長大多是大學畢業,有著高學歷,所以再教育孩子的問題,也不同於老一輩,總想著帶著孩子,開闊視野,我也是一樣的想法,今天我和爸媽,帶著寶寶去我們附近的一個旅遊景點去玩,雖然說現在是疫情期間,但是旅遊景點,人還是特別多,寶寶平時和我在一起還可以,總體來說,還算是一個聽話的孩子,但是因為今天有我爸媽,他覺得他有保護傘,所以我說的話,他跟本不聽,在景點,大人小孩都特別多
  • 總是想去控制孩子,該怎麼辦?
    因為父母對自己人生的焦慮壓力轉移到孩子身上,以期能通過控制孩子得到釋放。 這孩子一直是很暖心的那種,只要我說句累了,他就會自己走,不再要我抱,出門在外,他總是細心的幫我看著行李,從不亂跑。 朋友都說他很成熟,不像個孩子,我每當帶他在廣場上玩,別的孩子都會像只快樂的小鳥滿場飛,而他總是小心翼翼的在旁邊看著,從不主動加入他們。
  • 還是控制不住吼孩子?蔡康永:先關照好自己情緒,再關照孩子
    ,但有些時候,我還是控制不住自己會吼孩子,怎麼辦?可以看出這個媽媽為自己控制不住情緒很焦慮,可能每次吼了孩子之後也很後悔。其實,做真實的父母不必要求自己從不吼孩子。在真實的親子關係裡面,衝突矛盾或者父母偶爾的情緒失控其實是可以的。只要親子關係不是太惡劣,這種真實性比父母「我永遠都有耐心」這樣不現實的想法對孩子可能更好。
  • 在和孩子相處中總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暴跳如雷,怎麼辦?
    被自己狀況百出的孩子氣到罵都罵不出大眾看到也被樂的哈哈大笑但是樂歸樂我們也不能忽略這樣的行為對孩子產生的影響 忍不住訓斥孩子是控制型父母的典型特徵但是這樣的行為並不會讓孩子吸取教訓因為這個時候的爸爸媽媽們
  • 我總是控制不住對孩子發脾氣怎麼辦?
    內疚 控制不住家長提問雲朵老師,我總是因為一些事情對孩子發脾氣,把孩子大吼一頓,事後又覺得非常內疚後悔,但是也總是控制不住,我該怎麼調整自己控制自己發脾氣呢?雲朵老師說每天都有來找我諮詢的家長,這一類的家長類型是最多的,他們一方面非常愛孩子,一方面懂得反思,對這一類的家長,我總是不忍心苛責,因為他們已經比那些不知道反思自己的家長好多了。
  • 父母控制不住脾氣對孩子發火,爽了自己,但卻讓孩子蒙上陰影
    ,寶寶捂嘴哭泣惹人心疼,半夜睡覺都喊媽媽當家長的都明白對孩子要有耐心,但要控制住不發脾氣真的太難了。相信小鄂的狀態也是很多家長的真實寫照,想罵人的時候是真控制不住,但罵完了孩子就又後悔了語言暴力也是暴力,這3大影響,孩子承受不起缺乏安全感家長罵孩子時難免有說重話的時候,家長當然知道這些都是氣話,說完以後不能當真,但孩子卻會留下很深的印象,從而認為父母不喜歡自己,自己很讓人討厭。
  • 家長在輔導孩子學習時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怎麼辦?很簡單,這樣做
    很多人說自己平時心境平和,可是一陪孩子學習,心裡的火氣真是壓不住,感覺隨時都要爆發,平時樂觀積極的父母,為什麼一陪孩子學習火氣就這麼大?為什麼平時母慈子孝,一寫作業就雞飛狗跳,真的是孩子讓我們生氣嗎?所以,當陪孩子學習,火氣已經堵在胸口時,我們一定要去覺察自己內心的情緒,我們真的只是因為孩子學習磨蹭而憤怒嗎?不是,在憤怒下面還有著一層很重要的情緒—挫敗感:我覺得我做不到,我管不好孩子,我沒有辦法讓他高效率學習。面對這種挫敗感時,我們會努力想辦法去控制教導他,責罵他,恨不得手把手教孩子去寫,可是,都沒有用,孩子不會因為我們的著急發火有所改變,這種失控感就會讓我們覺得挫敗,更想發火。
  • 父母控制不住自己,總是對孩子發火,家長如何做好自己的情緒管理
    最近一位家長的留言引起了很多家長的共鳴,這位家長說:自己也想做一位溫柔的媽媽,可是在看到孩子做錯事或者不聽話的時候,一些情緒會控制不住的爆發,之後就是兇孩子,吼孩子。事後自己也會反思,可是再次遇到問題的時候仍然會重蹈覆轍。這類問題對於家長們來說,真的很常見。
  • 我控制不住自己,總是對人過度關心,過度想幫人,該怎麼辦?
    如果你發現自己的內心,有強善的思維和情緒,其實自己已經被偽善的思維模式幹擾,我們所要做的,就是打起精神,控制局面。 這和「孫悟空三打白骨精」,有異曲同工的智慧內涵。案例故事:老師好。我最近不知道怎麼了,總是想多管閒事。
  • 為什麼總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
    如果你也有過類似的經歷,那你當時肯定也想好好控制自己的情緒,但卻做不到,其實我也和你一樣發了脾氣之後又特別後悔所以我就很好奇一個問題:為什麼我們總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呢?,這就是底層的爬行腦發揮作用當你心情不好的時候,即使知道現在有很多的事情要去做,但仍然不會行動,因為情緒腦比理智腦更加底層,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要「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的原因當你感覺到安全和愉悅的情緒時,理智腦就會更好的發揮作用,所以現在對孩子的教育都很強調這兩點所以,我們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是因為情緒腦比理智腦優先級更高
  • 孩子有以下3種行為時,揍他要趁早
    都說打在孩子的身上,疼在家長的心裡,話雖然沒錯,但如果家裡有個這樣的孩子,請一定要制止,要不然長大了後悔的是你自己。子不教,父子過。過分的溺愛孩子,毀了孩子的一生就是從你在他剛剛記事那個時候開始的,如果孩子的錯誤,你一直包容下去,會給孩子造成一個霸道主義,認為自己做什麼事情都是對。
  • 孩子一會也坐不住,怎麼辦?
    孩子一會也坐不住,怎麼辦?說起孩子安靜不下來,一會也閒不住,就有一肚子苦水要倒。因為我家的熊孩子就是如此。&34;今年4歲了,聽這個名字就知道這是一個什麼樣的熊孩子。每次去幼兒園接他放學都會很不好意思。
  • Ta故事 | 為什麼我總是控制不住去打孩子?
    著名精神分析大師弗洛伊德認為:人的創傷經歷,特別是童年的創傷經歷,對人的一生都有重要影響。最近我們也接到很多爸媽反映,自己也不想打孩子,但是他真的太調皮,我總是控制不住打他一頓。還有一位媽媽這樣說:"孩子上網課不專心,總是邊玩邊學,一整天都抱著手機,特別是疫情期間,更是毫無節制地看,每次總是把電耗完才肯罷休。
  • 被情感忽視的孩子,總是不會在乎自己
    就像上文中的妞妞一樣,那個時間她特別想聽故事,希望媽媽能夠滿足自己小小的願望,可媽媽覺得現在是睡覺的時間,講故事會耽誤睡覺的時間,並且自己也很累,不想講,這時妞妞想要的情感就沒有得到回應。長此以往,孩子在不被父母重視、看見的環境中成長,就會覺得自己是一個不被重視的人。
  • 總是控制不住自己?心理學家告訴你應該這樣做
    減肥的時候總是控制不住自己的嘴。冬天總是控制不住想賴床,每次起床都好比一場戰爭。每次逛超市總是控制不住買很多東西等等,這些構成了我們的日常,似乎,我們總是控制不了自己。這是為什麼呢?我們總會高估自己的控制力心理學家通過研究發現,人們在控制自己這件事情上總有著莫名的信心。減肥之前,總覺得自己能夠少吃、減肥成功。
  • 經常對孩子大吼大叫,總是控制不住,怎麼辦?情緒管理了解一下
    ,已經告訴自己要壓抑情緒了,但是情緒就是壓抑不住,一不小心就把怒氣發在了孩子的身上,看見孩子大哭的樣子,才覺得自己是有多麼的混蛋。心裡邊有什麼想說的話,也只會憋在心裡,或者寫在日記本上,從來都不會想通過父母這個渠道來進行消解,所以自己與孩子的關係會變來越來越疏離,看見別的孩子與父母在一起遛彎,但是自家的孩子卻情願一個人待在屋子裡,都不願意與父母交流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