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福州人最早翻譯《紅樓夢》 福州話對近代史貢獻巨大

2020-12-17 人民網福建頻道

人民網福州3月20日電(林長生)20日晚,全國第一檔福州話方言雜誌型電視欄目《攀講》在舉辦八周年慶典晚會。火爆的現場,有不少文化名流力挺福州話的市井文化價值和歷史文化價值。

「《攀講》這個欄目好,它在福州方言裡算個寶,天天都要看,誰都少不了。」現場,民間優秀文化傳承人、民俗專家方炳桂告訴人民網記者,他年紀大了,但一定要來支持,大家也都很愛護。他說,福州這個唯一的方言電視節目風風雨雨堅持八年不容易。

「剛開始做《攀講》這個節目的時候,我突然覺得有些福州話說得疙疙瘩瘩的。」作家、評論家、福建師範大學教授林焱也表示,《攀講》存在的意義比節目內容的意義大得多。他作為一個福州人,之前和海外歸來的人交流,會因為對方說的一兩個福州方言而楞一下,現在說多了本地話會好很多。

「最早把中國的《紅樓夢》、把中國的傳統小說翻譯到西方的是福州人,是講福州話的福州人陳季同,現代文學開端的第一個十年編的一套《中國新文學大系》翻開第一篇是福州人的,第二篇翻起來還是福州人的。」林焱說,「一個三坊七巷,半部中國近代史,福州話的貢獻作用還沒有得到更充分的認識。」很多人不知道福州有多麼好的近代史和文化成就,對為什麼很多中國近代的翻譯家、作家出在福州,福州的方言有什麼優勢等問題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我每天都看《攀講》節目,對土豆、依璋等主持人都很喜歡。」現場,來自福州晉安區的觀眾劉碧珍告訴人民網記者,她今年66歲了,就是喜歡福州話的節目,覺得特別親切而有味道。她說,自己的兒子不看本土節目,但會說福州話,到孫子那一輩,就不怎麼看電視也不會說福州話了。

「福州話是保護福州文化的大船,如果沒有福州話方言,相關的閩劇、伬唱、評話等『非遺』文化就跟著沉下去了。」方炳桂表示,方言有獨特的社會和文化價值。為了弘揚福州方言文化,他還讓人在福州林則徐小學和銅盤小學教小學生說福州話,年青一代也多了些會說福州話的人了。

為了普及普通話,福州方言曾經成為控制的對象。林焱認為,過去覺得福州話很土,現在很多北方人覺得福州是個好地方,這得益於福州話的普及。他覺得,福州方言不太可能成為廣為流通的語言了,但是,從日常和實用的層面,從文化和研究的層面,方言還有特殊的價值。最近的一首叫「拗九粥」的歌流傳比較廣,它所承載的市井文化必須用福州話才能充分體現,這就是方言文化藝術的獨特價值。

「馬祖的福州話普及做得比我們本土好,臺灣做的福州童謠作品也比我們好。」林焱說,如今,不僅是福州話、閩南話,還有些方言,包括歐洲的一些方言的空間都面臨壓縮的危險。但是,就像書法不會絕跡一樣,福州方言區那麼大,福州在海外的鄉親對語言的熱情比本土還高,在海外做的傳承更多,福州話也會得到更好的傳承和保護。 

相關焦點

  • 100 多年前,外國人怎麼學習福州話
    新教差會進入中國之後,漢語各方言也進入西方傳教士的視野,最早一批用方言寫作的基督教書籍在東南沿海城市相繼問世。懷德牧師 (M. C. White) 在 1856 年 7 月號的《基督教衛理公會季度評論》發表了《福州的漢語口語》(The Chinese Language Spoken at Fuh Chau),至今這篇文章仍被中外學界視作福州話研究的先驅之作 。
  • 痴情的翻譯家世界的《紅樓夢》
    總體而言,加上我們國家的少數民族語言,翻譯了《紅樓夢》的語言有30多種。全世界最早的《紅樓夢》外文全譯本是漢朝對照文,朝鮮樂善齋藏的一百二十回譯本。這個譯本大致在1884年前後完成,譯者是朝鮮的翻譯官李鍾泰等人。原文120冊,現存大概117冊線裝本。朝鮮文全譯本比西方語言全譯本的出現早70餘年。
  • 痴情的翻譯家 世界的《紅樓夢》
    總體而言,加上我們國家的少數民族語言,翻譯了《紅樓夢》的語言有30多種。全世界最早的《紅樓夢》外文全譯本是漢朝對照文,朝鮮樂善齋藏的一百二十回譯本。這個譯本大致在1884年前後完成,譯者是朝鮮的翻譯官李鍾泰等人。原文120冊,現存大概117冊線裝本。朝鮮文全譯本比西方語言全譯本的出現早70餘年。70餘年後,西方語言的全譯本俄文本《紅樓夢》在莫斯科出版,譯者是帕納秀克。
  • 一起來學福州話
    昨日(14日)下午,福州中山小學二年級5班的小學生們,迎來了上學以來「最難」的一節互動課,福州文化我知道,一起來學福州話。
  • 《劍橋古代史》《新編劍橋近代史》翻譯惠澤國人
    它發端於阿克頓勳爵策劃與主編的14卷本《劍橋近代史》,其第二版《新編劍橋近代史》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以「新編劍橋世界近代史」為名,於上世紀末陸續翻譯出版,惠澤眾多中國學人與世界史愛好者。  由中國社科院副院長武寅研究員主持的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劍橋古代史》、《新編劍橋中世紀史》翻譯工程」於2010年底獲準立項。
  • 「創|書話」痴情的翻譯家 世界的《紅樓夢》
    總體而言,加上我們國家的少數民族語言,翻譯了《紅樓夢》的語言有30多種。全世界最早的《紅樓夢》外文全譯本是漢朝對照文,朝鮮樂善齋藏的一百二十回譯本。這個譯本大致在1884年前後完成,譯者是朝鮮的翻譯官李鍾泰等人。原文120冊,現存大概117冊線裝本。朝鮮文全譯本比西方語言全譯本的出現早70餘年。
  • 紐約福州小吃店英文菜單神翻譯 網友感嘆長見識
    其中,扁肉被翻譯成「FuchowWontonSoup」;肉燕被翻譯成「FuchowDumplingSoup」;蝦餅被翻譯成「Fried ShrimpCake」……  見到這張菜單,不少網友感嘆「長見識了」。不過,也有眼尖的網友發現,菜單裡一些翻譯不妥。例如,網友「@Super喵星人黃小M」就認為,菜單不應該「把『蒸餃』譯成水餃,把『肉燕』譯成餃子湯」。
  • 網傳2015年版福州話四級測試題 難倒地道福州人
    福州話真有那麼難?至少在外地人的眼裡是真的!4個答案選項都是音譯讓網友很是糾結這個2015年版福州話四級測試題共有10道題,涉及福州本土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僅考普通話與福州話發音的不同,還考英文與福州話的對應。四個答案選項多為音譯,這讓網友選擇答案時犯了難。「第六題實在不知道選哪個。」
  • 《紅樓夢》被翻譯成了多少種語言? 外文譯者原來這麼拼
    近日,由人民文學出版社主辦的朝內166文學公益講座,特別邀請到中國國家圖書館副研究館員、中國紅樓夢學會常務理事李晶分享了和《紅樓夢》相關的這些冷知識。《紅樓夢》共翻譯成了多少種語言、有多少外語的全譯本?李晶首先強調,《紅樓夢》的翻譯不僅是外國語言的翻譯,還有少數民族語言翻譯。
  • 《紅樓夢》被翻譯成了多少種語言 外國人如何閱讀和評價
    《紅樓夢》共翻譯成了多少種語言、有多少外語的全譯本?  李晶首先強調,《紅樓夢》的翻譯不僅是外國語言的翻譯,還有少數民族語言翻譯。馮其庸、李希凡先生主編的1990年版《紅樓夢大辭典》,裡面的譯本研究是當前譯介研究的基礎。  全世界最早的《紅樓夢》外文全譯本是漢朝對照文,朝鮮的樂善齋藏的一百二十回譯本。
  • 痴情的翻譯家,世界的《紅樓夢》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現代快報+/ZAKER南京記者 陳曦  最早的外文全譯本是朝鮮文  李晶介紹說,到現在為止,《紅樓夢》的外語翻譯一共有20多種,加上我們國家的少數民族語言,一共翻譯成30多種語言。  亞洲語言裡翻譯過《紅樓夢》的一共有七種,朝韓算一種之外,日文翻譯的也比較多,其他還有越南文、泰文、緬甸文、阿拉伯文和馬來文。
  • 《紅樓夢》被誤讀百年 專家:可以資助外國翻譯家
    起因 《紅樓夢》英譯本錯誤讓人啼笑皆非  《紅樓夢》誕生不過百多年,但中文版也迷霧重重,為此不少紅學家畢生研究《紅樓夢》,從各角度對其進行考證。在對中文版考證研究的同時,海外對《紅樓夢》的翻譯也在進行著。1830年,《紅樓夢》第一個英文譯本是英國皇家學會會員John Davis翻譯的《紅樓夢》第3回的片段。
  • 《紅樓夢》英譯本趣事:「黛玉」譯成「黑玉」
    目前,《紅樓夢》的譯本已有英、法、日、韓、俄、德等20多種文字,其中英、日、韓等譯本又包括不同譯者翻譯的多個版本。據不完全統計,世界上已有上百種不同版本的《紅樓夢》譯本,僅全譯本就有20多種。  1892年,曾任英國駐澳門副領事的裘裡翻譯出版了《紅樓夢》前五十六回,書名為《中國小說紅樓夢》。裘裡是第一個把《紅樓夢》翻譯成書的歐洲人。
  • 《紅樓夢》人名的翻譯
    筆者十歲左右就通讀了《水滸傳》《三國演義》,但《紅樓夢》幾次下定決心還是看不完全。回想起來,原因之一恐怕就是人物太多,人物關係盤根錯節、太過複雜。中國人讀《紅樓夢》尚且如此,要翻譯《紅樓夢》給外國人看,如何處理這些人名無疑更是對譯者的考驗。
  • 是誰在越南最早翻譯了中國的四大名著?
    《東周列國志》、《紅樓夢》,經典如《孟子》、《三字經》以及一系列的中國歷史、武俠、傳奇小說翻譯成為了現代越南國語文字。此外,他還翻譯了梁啓超的《學問之趣味》,杜甫的詩,等等。毫無疑問,他是越南20世紀上半頁將中國古典文學作品翻譯成現代越南語的主要翻譯者。
  • 94歲翻譯家楊憲益去世 曾將《紅樓夢》譯成英文
    楊憲益夫婦所譯英文三卷本《紅樓夢》。     出生於1915年的著名文化史學者、外國文學研究專家、翻譯家、詩人楊憲益昨天早上6點45分在煤炭總醫院去世,享年94歲。浸潤西方文化多年,得到了自由、平等、創造的真諦,而不僅表現在翻譯的信達雅。     楊憲益本人和兩個妹妹都頗有成就。他的小妹妹是翻譯家楊苡,原名楊靜如,現居南京。大妹妹楊敏如師從顧隨,同時也是古典詩詞專家。而楊憲益的翻譯成就一直深受學界推崇,今年9月17日,中國翻譯協會在京舉行儀式,授予他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
  • 最後的《紅樓夢》英文翻譯大師
    經濟觀察網 裴鈺/文 近日,我國著名翻譯家楊憲益先生病逝,他的去世標誌著一個時代的終結,那就是《紅樓夢》英語全本翻譯的時代,在這個寒冷的冬天,落下了厚厚的帷幕。因此,楊憲益是《紅樓夢》最後的英文翻譯大師。
  • 外國人怎麼讀《紅樓夢》?
    外國人怎麼讀《紅樓夢》?這在「紅學」中是一個冷門的課題。李晶,中國國家圖書館副研究館員、中國紅樓夢學會常務理事,卻對這門「冷知識」進行了多年研究。和大家想像的不同,最早翻譯《紅樓夢》的人並非來自近鄰日韓,而是來自西方。
  • 外國人怎麼讀《紅樓夢》
    外國人怎麼讀《紅樓夢》?這在「紅學」中是一個冷門的課題。李晶,中國國家圖書館副研究館員、中國紅樓夢學會常務理事,卻對這門「冷知識」進行了多年研究。和大家想像的不同,最早翻譯《紅樓夢》的人並非來自近鄰日韓,而是來自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