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會計精神文化建設

2020-12-15 人民網

原標題:加強會計精神文化建設(治理之道)

  會計被稱為一種商業語言,在社會經濟活動中必不可少。馬克思指出,會計是對生產過程的控制和觀念的總結。會計人員運用專門的技術手段,通過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等環節反映企事業單位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業績。會計信息失真對經濟社會的危害,小則誤導個人投資,導致敗家;大則影響政府決策,甚至誤國。因此,古往今來,會計工作一直受到高度重視。《孟子·萬章下》記載了孔子「會計當而已矣」的思想,強調會計工作要恰當、適當、得當,指出會計人員要有誠實守信的思想意識,在工作中始終保持應有的獨立、公平和正直。

  會計文化是會計工作者在長期會計實踐活動中所創造和形成的一種文化,包括物質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和精神文化四個層面。其中,會計精神文化是一種精神成果和職業觀念,在會計文化中處於引領地位。它體現會計人員對會計職業價值的理解和對會計工作的態度,體現會計人員在會計活動中對自身行為的看法,即會計工作的目的是為自己謀取最大利益還是為公眾服務、發揮好反映和監督作用。會計精神文化決定會計人員的工作動機,影響其他會計文化的發展。

  會計工作專業性強,又比較繁雜,尤其需要精神文化的引領。同時,會計信息的重要性也要求會計人員不僅掌握過硬的專業技術,而且具有崇高的職業精神。「中國現代會計之父」潘序倫將會計職業精神概括為「信用」二字,提出了會計職業群體的價值追求——立信。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會計人員尤須恪守獨立、客觀、公正的原則,不迎合不合理要求,不提供虛假會計信息。這對會計精神文化建設提出了更高要求。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發展和科技進步,優秀會計精神文化得到弘揚與發展。絕大多數會計人員能夠認識到會計工作對於守護國家、單位和個人財產的重要性,將會計工作視為個人奉獻社會和實現價值的重要途徑。在會計實踐中湧現出一大批先進個人,得到了社會認同和政府表彰。但同時,經濟發展、社會變革也給人們帶來巨大精神衝擊。受拜金主義和享樂主義的影響,極少數會計人員沒能守住職業道德的底線,協同他人造假,欺騙社會公眾。這表明會計文化發展存在失衡現象,特別是會計精神文化與物質文化發展不協調。財務造假的原因很多,除了違法成本低和準則規範不到位,會計精神文化的缺失是重要根源。如果會計人員將誠信拋諸腦後,在處理利益關係時就容易偏離公正,遊走於合規與違規的邊緣。少數會計人員或者利用會計準則和規範難以覆蓋的縫隙,或者喪失職業操守,用專業技能為自己和小團體謀利益。這種身懷較高技能而又心術不正的會計人員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毒瘤,必須清除。

  會計精神文化是規範會計人員行為的一種無形力量。規範會計行為,提高會計工作質量,促進會計行業健康發展,需要以會計精神文化為引領,著力構建不敢造假、不能造假、不易造假的懲戒、防範和保障機制。首先,加大執法力度,淨化會計職業環境。會計造假屢禁不止的重要原因是違法成本低。應修訂相關法規,加大對會計造假的處罰力度,使會計人員在執業中不敢造假。其次,在學歷教育中加強會計精神文化教育。在我國會計人才培養體系中,對會計精神文化教育的投入明顯不足。學生對會計職業精神理解不透徹、對職業使命認識不清晰,工作後職業態度就會搖擺不定,在會計行為中就容易違反原則。因此,在會計人才培養中,應加強會計精神文化教育,在其內心深處植入誠信的晶片,增強其不能造假的防範意識。再次,加強職業管理,倡導會計精神文化。會計行業實行執業準入制度,要求會計從業人員定期接受後續教育。但是,目前的後續教育疏於會計精神的宣傳教育。沒有經常的敲打,會計人員就容易放鬆警惕。應在後續教育中反覆強調誠信精神和社會責任,在晉級考核和年檢中加大對誠信行為的考察,著力打造不易造假的管理體系。

  (作者單位: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相關焦點

  • 中國特色會計文化的基本精神
    當前會計信息化和財務共享技術飛速發展,會計核算的功能必將弱化;管理和價值創造亟待加強。尤其涉及稅收籌劃或者業務流程再造,更需要會計人員從業務前端入手,深度參與。四、基於功能實現的中國特色會計文化的建設(一)「剛健有為」應是中國特色會計文化的基本精神  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文化發展過程中的精微的內在動力,也即是指導民族文化不斷前進的基本思想。中國文化的基本精神,可以概括為四點:(1)剛健有為,(2)和與中,(3)崇德利用,(4)天人協調。
  • 加強基層文化建設提供更好精神食糧
    【代表委員手記】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滿足人民過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須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也提出,「為人民過上美好生活提供豐富精神食糧」。作為基層文化工作者,我們應該既注重內容生產,也注重經營推廣,在內容、渠道、平臺幾個方面做組織者和領跑者。這些年來,我們積累了一些經驗。
  • 市菸草專賣局加強會計基礎工作規範化建設
    市菸草專賣局加強會計基礎工作規範化建設 信息分類: 文件編號: 公開方式:主動公開;
  • 關於加強社區文化建設的建議
    社區文化建設必須依靠專業文化人才,才能解決大量個性與共性交織混合的需求問題。現在,多數社區工作還是按歷史傳統和政府計劃慣性運轉,缺少專業人才支撐,缺少有針對性的精神、心理、文化服務,即使有也沒有形成規模。
  • 教育部關於大力加強中小學校園文化建設的通知
    教育部關於大力加強中小學校園文化建設的通知 教基〔2006〕5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  《中共教育部黨組關於學習貫徹胡錦濤總書記講話精神切實加強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的通知
  • 加強老年大學校園文化建設初探
    【內容摘要】以老年大學(學校)為主要組織形式的老年教育,是黨在思想文化領域中的一個重要陣地。老年大學必須建設先進、獨特的校園文化,服務黨的中心工作。20多年來,福州市老年大學在加強校園文化建設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也存在諸多困難和問題。今後,要在提高認識、加大投入、創新體制機制、培育學校精神、打造特色文化品牌等方面下功夫。
  • 關於加強中等職業學校校園文化建設的意見
    》(中發〔2004〕8號)精神,落實教育部等六部門《關於加強和改進中等職業學校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意見》(教職成〔2009〕11號),現就加強中等職業學校校園文化建設提出以下意見。一、加強中等職業學校校園文化建設的總體要求(一)充分認識加強中等職業學校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性。校園文化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校精神、學校活動、學校秩序和學校環境的集中體現,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加強中等職業學校校園文化建設,對於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優化育人環境,促進中職學生全面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 淺談會計職業道德建設的重要性
    論文關鍵詞:會計職業道德規範 作用 建設   論文摘要:文章闡述了會計職業道德規範的內容,以及會計職業道德的作用,指出加強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建設,對於更好地服務於市場經濟體制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
  • 福建:關於加強中小學校園文化建設的意見
    關於加強全省中小學校園文化建設的意見閩委教宣〔2012〕1號各設區市委教育工委、教育局,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辦公室,省屬中職、中小學校:校園文化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是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必然選擇,是加強學校內涵建設的內在要求,是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根本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為認真貫徹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省委關於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實施意見,提升校園文化建設水平,發揮文化育人的重要作用,培養青少年學生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 何星亮:復興中華民族必須加強精神層面的現代化建設
    復興中華民族和中華文化,保障國家的長治久安,必須加快社會文化大整合,構建與工業化、信息化社會相適應的現代社會文化新體系,形成凝聚力很強、內部聯繫緊密、不可分的有機整體,形成制度化程度很高的國家治理體系,才有可能保障我國的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 不過,如何加強精神層面的現代化建設,未見有較全面的規劃。應該把加強精神層面的現代化建設作為今後重要的一項工作。
  • 彬州市「五堅持五結合」加強校園文化建設
    校園文化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校精神、學校活動、學校秩序和學校環境的集中體現,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彬州市教育局近年來在全市中小學積極實施「五堅持五結合」,不斷加強校園文化建設。一.堅持整體性原則,結合創文工作,加強校園環境文化建設堅持整體規劃校園文化建設,注重與學校建築、學校發展契合。
  • 浙江省教育廳要求全面加強中小學校園文化建設
    中國網訊 日前,浙江省教育廳發出通知,要求充分發揮校園文化建設在樹立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營造健康向上和諧的育人氛圍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堅持把「軟文化」與「硬制度」相結合,從完善中小學校園文化體系、豐富中小學校園文化內涵、加強校園文化建設領導等方面,全面加強中小學校園文化建設。
  • 關於文化資本與加強企業文化建設的思考
    企業文化建設是現代企業管理的一項核心內容,也是企業黨建工作的重要著力點。國內外管理學家指出:21世紀是「文化管理」的時代,也是「文化制勝」的時代。在企業改革轉型的關鍵時期,加強企業文化建設意義深遠、大有可為。本文結合工作實踐,就如何把握企業管理軟化趨勢,促進文化資本增值,加強企業文化建設談談個人粗淺的認識。
  • 山東加強會計人才隊伍建設 6688人通過高級會計師評審
    「十三五」時期,我省在加強會計隊伍建設、提升會計人員素質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成效如何?  在12月23日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省財政廳副廳長陳東輝介紹,廣大會計人才作為一支重要的人才隊伍,在推動全省經濟高質量發展中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為切實加強會計人才隊伍建設,「十三五」時期,財政部門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做了大量工作。
  • 財政部發文加強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貫徹實施工作
    二、總體要求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認真落實黨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決策部署,以貫徹落實會計法、提高會計信息質量為著力點,堅持會計法治建設與會計誠信建設相結合,落實單位主體責任與強化外部監督相促進,協同推進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貫徹實施工作
  • 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論學習貫徹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
    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加強農村思想道德建設,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普及科學知識,推進農村移風易俗,推動形成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是滋潤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的工作。
  • 浙江省教育廳:全面加強中小學校園文化建設(通知原文)
    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是提高學生素質的有效途徑。人的素質不僅要靠知識傳授來養成,更要藉助於環境的長期薰陶。和諧美麗的校園環境,豐富多彩、積極向上的文化活動,優良的校風、教風、學風,其所形成的校園文化既可以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又可以培育他們的人文素養。
  • 北大精神對校園文化建設的作用
    北京大學具有122年發展歷史,在中國乃至全世界具有重要影響,其精神已成為北大人接續奮鬥的動力源泉。探究北大精神的形成脈絡及其在新時代對於大學文化建設的影響,對於傳承北大精神和建設校園文化的理論與實踐創新具有獨特價值。本文旨在對北大精神進行歷史溯源的同時,深入挖掘北大精神對於教師和學生兩大主體的內外部影響,分析北大精神指導校園文化建設的路徑。
  • 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彰顯裡仁學院辦學特色
    校園文化是以學生為主體,以課外文化活動為主要內容,以校園為主要空間,以校園精神為主要特徵的一種群體文化。這種群體文化在當今高等教育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獨立學院作為我國高等教育中的一支新興力量,一方面擴大了高等教育的資源,另一方面也為高校的校園文化建設,尤其是獨立學院的校園文化建設提出了新的課題。
  • 德州學院加強校園文化建設 精心打造文化校園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張磊6月11日,德州學院校長趙勝村,副校長徐靜到德州學院博文樓檢查指導校園文化建設工作。趙勝村對博文樓一層文化裝飾建設工作給予充分肯定。他強調,校園文化建設是人才培養的重要途徑,是營造濃鬱育人氛圍的主要載體,是學校綜合實力的反映,以此為抓手,將會強力推進我校教書育人工作的發展。校園文化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各單位要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創新形式,豐富校園文化內容,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他進一步強調,加強校園文化建設,要充分發揮本校優秀人才的優勢,激發他們的工作熱情,挖掘他們的潛能,體現出我們德院人高尚的人文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