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狗年,首先小指南在這裡給大家拜個年,祝大家新的一年身體健康,財運旺旺,一切順利!根據我國農曆的幹支紀年法,今年是戊戌年。在歷史事件中就常用到幹支紀年來命名,比如辛丑條約、庚子賠款、戊戌變法、甲午戰爭等,在公務員考試的常識部分和事業單位考試的公基部分也經常考到幹支紀年的相關知識,今天小指南就來說說幹支紀年到底是怎麼計算的?
一、何為天幹地支?
幹支紀年法是由十天幹和十二地支搭配而成的,要想知道幹支紀年法如何計算,首先要了解十天幹和十二地支是什麼?
1.十天幹:
甲(jiǎ)、乙(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
2.十二地支:
子(zǐ)、醜(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
要注意天幹地支分陰陽,單為陽,雙為陰。所以甲、丙、戊、庚、壬為陽幹,乙、丁、己、辛、癸為陰乾。子、寅、辰、午、申、戌為陽支,醜、卯、巳、未、酉、亥為陰支。
二、幹支紀年法如何搭配?
幹支紀年法搭配原則是以一個天幹和一個地支相配。排列起來,天幹在前,地支在後;天幹由甲起,地支由子起。
搭配時要注意:陽幹對陽支,陰乾對陰支,得到六十年一周期的甲子迴圈。
六十年一周期的甲子迴圈的意思是:因為是十天幹,十二地支,所以輪迴到第60年的時候,癸和亥終於重合,下一年又可以從最原始的甲子年開始。如下圖:
舉例:
第一年為甲子年,按順序第二年為乙丑年···到了癸酉年,因為天幹有十個,地支有十二個,所以地支多出兩個。然後再從甲開始對應多出的戌,為甲戌年;按順序乙對應多出來的亥,為乙亥年。這樣十二地支也完成一輪後,天幹到了丙,地支從子重新開始,就成了丙子年。依次類推。
三、幹支紀年的計算
【幹支紀年法練習題】甲午戰爭發生在1894年,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以幹支紀年是(B)。
A.己亥年
B.庚子年
C.辛丑年
D.壬寅年
【解析】本題考查歷史文化常識。這道題如果從歷史的角度不記得1900年是什麼年,可以根據已知的年份,然後把天幹和地支同時往後或往前推相同的年份來計算。
例如習題中甲午戰爭是1894年,問1900年以幹支紀年是什麼年?1900年和1894年相差6年,應該從甲午開始往後推6年,即甲往後推6年為庚,午往後推6年為子(這裡推到亥之後,在從子重新開始,所以子是第6年),那最後得出1900年為庚子年。
為了方便查看年份,特別做了以下圖片,希望能對你有幫助。
另外,十二地支對應十二生肖,即子(鼠)、醜(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所以凡是狗年那它對應的幹支紀年中的地支就是戌。再加上天幹輪到了戊,所以2018年為戊戌年。
幹支紀年法如何計算你知道了嗎?不光要考公務員或者事業編的考生需要了解,作為中國人,都需要知道。所以也分享給你的小夥伴們學習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