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不知道今年又是戊戌年?中國獨有的幹支紀年法帶你走一波見識

2020-12-13 學習啦

說來慚愧,小編也是翻日曆的時候才發現今年是戊戌年,沒錯,就是歷史書上「戊戌變法」的那個「戊戌」,時光如梭,今年離史上的戊戌變法已經有120年,也就是兩甲子。

「甲子」的說法,如今比較常見的大概就是武俠小說裡的描述。其實甲子的說法來源於幹支紀年。

幹支紀年法是中國自古以來使用的紀年方法,相傳始於黃帝時代,經過科學的考察,發現是萌芽於西漢初,始行於王莽,推廣於東漢,元和二年漢章帝下令全國推行,延用至今。

幹支紀年裡的幹支指的是天幹和地支,天幹有十,地幹有十二,相互搭配可用來紀年、記日和記時,其中天幹紀日的方法比紀年法歷史更悠久,夏商時代便已在使用。

幹支,據《辭源》裡的解釋,是取自於樹木的「幹枝」。

天幹有十: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幹有十二: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其中的含義均是表達春到冬萬物由興到衰的過程。

天幹地支按序依次搭配,構成60對不重複的幹支。

搭配完一圈甲子又見甲子,所以將每60年稱為一個甲子,60壽稱之為「花甲之年」。

另外,天幹地幹也和十二生肖、十二時辰對應了起來。

說個題外話,十二生肖輪一圈為十二年,一年有十二個月,每個月均可用地幹和生肖表達,其中「馬」根據排行是在「7月」,所以「猴年馬月」並非不存在,每隔十二年就會出現一個「猴年馬月」。

每個人出生時的年月日時都可以用天幹地支紀法表達,合起來為八字,也就是我們常聽到的「生辰八字」。我們都知道「生辰八字」是很私密的,輕易不能給別人知道,根據玄學裡面可以推算出很多個人的信息。至於玄學可不可信,就看個人的理解了。

天幹地支是根據一年裡萬物生長的狀態啟發出來的,古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遵循著萬物本能。但在現在日常生活中,天幹地支依舊在影響著我們,比如每年的三伏天,別以為只是印在老黃曆上翻翻就知道,其實都是根據天幹地支推算出來的,所以每年入伏的時間都不一樣,但每年都熱的是時候。

作為中國古代特有的紀法,天幹紀法現在已經很少有年輕人知道了,簡單的陽曆漸漸打敗了玄而難懂的老黃曆,西方的十二星座也漸漸取代了十二生肖在年輕人心中的地位,但老祖宗留下來的東西還是大有學問在的,新中國成立後兩種曆法共用,就是在保護這一文化,希望這凝結了古人智慧的學問能夠傳承下去。

(文/楓)

相關焦點

  • 2018年是戊戌年,不懂幹支紀年法的公務員考生快來學習一下吧!
    根據我國農曆的幹支紀年法,今年是戊戌年。在歷史事件中就常用到幹支紀年來命名,比如辛丑條約、庚子賠款、戊戌變法、甲午戰爭等,在公務員考試的常識部分和事業單位考試的公基部分也經常考到幹支紀年的相關知識,今天小指南就來說說幹支紀年到底是怎麼計算的?一、何為天幹地支?
  • 2018年是農曆戊戌狗年,中國傳統的幹支紀年法是怎麼排序的?
    古代曆法中相對比較知名的有:中國農曆、印度歷、猶太歷、伊斯蘭曆、瑪雅歷等等。幹支紀年法在不同的曆法當中,有不同的紀年方式,比如今年是公元2018年,公元即公曆紀元,又稱基督紀元,或者叫西方曆法,是一種源自西方社會的紀年方法,源自義大利,在1582年,時任羅馬教皇的格列高利十三世予以批准頒行。
  • 幹支紀年法的計算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紀年方法有很多,比較常用的有幹支紀年、皇帝年號紀年、民國紀年、公元紀年等等。由於紀年方法的多樣,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總是記不清一些重大事件的具體年份和先後順序。因此,認真了解歷史上的一些紀年法是必要的。幹支紀年法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根據生產生活經驗總結出來的科學紀年方法,其依據主要是天象和農時,所以,在學習過程中我們能找到相應的規律來理解就可以很輕鬆的掌握計算方法了。
  • 中國的歷史採用五行幹支紀年,非常嚴密
    那肯定是很不習慣的,束手束腳的。很多人連十個天幹、十二個地支都沒有弄熟,更不懂得六十花甲。我們中國算歷史,一國的歷史有它自己國家的精神的。辛亥年到戊戌年,不到兩個甲子,新中國建立以來是六十九年,己丑年建國,到今年戊戌年,這個年號同歷史文化有關係沒有?有關係,推測得出來。所以,我們的歷史,舊史上都是以黃帝為主體耶!
  • 幹支紀年法,是如何紀年的?
    古時候中國以農為本,農業是國家的根基,為了發展農業,古代聖賢近取己身,遠取諸物,上觀天象,下察地裡,編出了一套幹支紀年法。幹支紀年法是我國古老的紀年方法,早在夏商時期就已使用,若探其淵源,則可以追溯到更早。幹、支原為竹木的主幹和枝條。
  • 幹支紀年法的來歷及紀年方法
    「庚子」和「辛丑」都屬於中國古代的幹支紀年法 那麼幹支紀年法究竟源於何時,其誰創始,如何紀年?每當新春蒞臨,走親訪友之際,同仁相聚,促膝閒談之時,時不時要扯起這個話題。上下五千年,歷史萬萬千,由於年代久遠,歷來眾說紛紜。
  • 紫微鬥數:有趣的幹支紀年法
    炎一受好友之邀,定期給幾個孩子講一些傳統文化,在講課中發現孩子們對傳統文化的興趣都非常的高,並不牴觸,並且能跟他們在學校學的知識聯繫起來,學的都還不錯。今天炎一就分享一個「中華古歷-幹支紀年法」的應用。幹支紀年是我國特有的一種紀時系統,它獨特之處就在於完全沒有用數字,就能完美的表達時間概念。
  • 奇妙的幹支紀年法
    幹支紀年法,也就是以十天幹與十二地支按照一定規則依次組合,每一組幹支代表一個周年,並且每個周年中的每月、每日都以此規則用某組幹支來表示。人們把這套用幹支來標註年月日的曆法稱為幹支紀年法。例如今天是2020年12月16日,幹支紀年法就是把這一天標註為庚子年戊子月癸巳日。
  • 【公元與幹支紀年換算法】
  • 如何快速實現公元紀年向幹支紀年轉換
    幹支紀年是我國獨有的民族文化,是古人智慧的結晶。十天幹部十二地支蘊藏無限的東方文明和智慧有許多特長是現代數字不可替代。了解一點中國古代文化的基本知識還是很重要。再說地支,分別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分別代表的數序是,1、2、3、4、5、6、7、8、9、10、11、12,還代表十二個動物,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這十二個動物代表八卦的各個方位,也有五行屬性。
  • 年輕人早已不明白的時間記法——幹支紀年法的前世今生
    年輕人的你知道嗎?2020的末尾數字是0,所以天幹是庚,2020除以4餘數是4,地支就是子,把甲乙丙丁午己庚辛壬癸和子醜寅某辰巳無為申酉戌亥 都按照4567890123的順序排序,那麼2020年就是庚子年,你明白了嗎?幹支是天幹與地支的合稱,由兩者經一定的組合方式搭配成六十對,為一個周期,循環往復,稱為六十甲子或六十花甲子。中國古代用以記錄年、月、日。
  • 幹支紀年法之前古代曾利用木星運行規律進行歲星紀年
    中國古代很早就認識到木星約十二年運行一周天。人們把周天分為十二分,稱為十二次,木星每年行經一次,就用木星所在星次來紀年。因此,木星被稱為歲星,這種紀年法被稱為歲星紀年法。此法的起源年代還不清楚,但在春秋、戰國之交很盛行。
  • 幹支紀年曆
    1、天幹地支說到幹支紀年,首先要了解「幹支」,也是我們常常聽到的十天幹十二地支。2、幹支紀年法(幹支歷)將幹支裡面的陽幹配陽支,陰乾配陰支,得到60個幹支紀年。將這60個幹支排序,60一個循環即為農曆中的一個紀年,也是農曆中的一甲子。
  • 玄學入門之幹支紀年法
    今天來說說幹支紀年的簡單方法,首先我們得知道什麼是幹支,幹支就是十天幹和十二地支,幹支是陰陽五行觀念中牽一髮而動全身的關鍵細節,推斷吉兇體咎,交感變化及天人合一或天人感應的符號。幹支在中國歷史上佔有不容置疑的重要地位。
  • 【學習】幹支紀年法的計算方法
    將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幹和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按幹、支的順序排列組合,當天幹10個符號排了六輪與地支12個符號排了五輪以後,可構成60幹支。續排下去又將恢復原狀,周而復始,即如民間所說的「六十年轉甲子」。
  • 幹支紀年法告訴了我們怎樣的觀念?
    六節指的就是中國古代的甲子紀年法,據考古所知,幹支起碼從殷商開始就用來紀日,而幹支紀年法的發現與應用體現了中國古天文學的發達,體現了中國人的智慧,下面給大家提供一點關於幹支紀年法的資料:我們知道周天二十八星宿是由恆星組成的,天文學上恆星十分穩定
  • 幹支紀年法
    幹支紀年法確定一個時間點需要八個字,比如2010年8月14日22點37分是庚寅、甲申、丙申、己亥。所以古代孩子出生時間也是用八個字表示,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生辰八字。古代很重視出生八字,孩子一生下來就看八字。為什麼以出生時間為準呢 ?因為古人認為天地萬物都在按照一定的規律周流循環 ,這個規律在易學上被稱為運。
  • 公元和幹支紀年的換算
    灰色部分為選讀部分,全文讀完一般5~10分鐘即可,儘量不增加孩子們的負擔。    建議朗讀,特別是需要參考譯文才能懂得全文意思的話下,請在看完譯文後再讀一遍原文,這時的斷句才會趨近於正確。11.24《君不死 我奈何》參考 答案:1、常常不開心2、C。
  • 簡單明了學幹支紀年法,還免費送符文
    先後天八卦圖先天八卦:乾南,坤北,離東,坎西,兌東南,震東北,巽西南,艮西北後天八卦:震東,兌西,離南,坎北,乾西北,坤西南,艮東北,巽東南(二)公元紀年法和幹支紀年法年支、十二生肖對應表幹支紀年法:幹支紀年法:年幹=N-3(N﹥3)或(N-3)/10+10(N-3/10≤0,餘數加
  • 中國歷史上的四種紀年法
    原標題:中國歷史上的四種紀年法 一、公元紀年法 公元紀年,也稱公曆紀年,或基督紀年。它以相傳的耶穌基督誕生年即公元元年作為歷史算起,在中國這一年正好是西漢平帝元始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