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沒有諾獎榮譽而有接近諾獎成果的科學家——我公司科技顧問...

2020-12-14 儀器信息網

  —記我國知名航天軍事醫學、有機藥物化學與微波化學專家胡文祥教授

 胡文祥大校考察新疆喀納斯湖自然資源

   他18歲解決了一道世界科學難題,推導出宇宙中最多只有138個元素;他創立了9大胡氏公式:胡氏約等式、胡氏不等式、胡氏方程式、胡氏自由能方程、胡氏近平衡態動力學方程、胡氏生物最長壽命公式、胡氏周期元素數量計算公式、胡氏心理力學第四定律公式和胡氏公式,後者被編入中國科學院院士趙玉芬教授編著的清華大學研究生教科書《元素有機化學》中;他創建了有機微波化、比較化學、經濟力學、心理力學等一系列交叉邊緣新學科;榮獲國家和軍隊一系列成果獎勵,所獲國務院、中央軍委和北京市政府獎勵現價值數額已超過兩個諾貝爾獎的獎金,在全軍全國鳳毛麟角!
  他鞠躬盡瘁彰顯著兩彈一星精神: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大力協同、勇於攀登;他身先士卒踐行著載人航天精神: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他堅持姓軍為兵、以軍為主,圍繞軍事核心能力,為提升我軍科技創新能力,開展引領科技發展的基礎性、前瞻性、先導性、探索性、顛覆性等重大技術研究項目,取得了一系列驕人業績。這個人就是蜚聲世界的國防科技專家、被人們稱為、胡因斯坦和胡牛頓的胡文祥教授,一位被譽為科技英雄和託起宇宙飛船的人!在中華科技史上佔有一席之地!中央電視臺、新華社、《人民日報》和《解放軍報》等多家中央重要新聞媒體多次報導他和他率領的國防科研團隊的先進事跡。

中央軍委委員、總裝備部部長李繼耐上將熱誠勉勵胡文祥博士多出國防科研成果

追逐諾獎夢想 拉近諾獎距離
    美國哈佛、斯坦福和南加州大學的三位計算化學家馬丁·卡普拉斯、麥可·萊維特和亞利耶·瓦謝爾是2013年度諾貝爾化學獎的獲得者,他們發展多尺度模型,運用經典與量子聯合計算方法模擬複雜化學分子反應等系列問題。
  早在20世紀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胡文祥剛從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獲得博士學位,進入軍事醫學科學院工作,就遇到了伯樂惲榴紅教授,在他的大力支持下,開始較大分子的分子力學與量子化學聯算課題的攻關。期間,胡文祥率領課題組開創了全新的計算過程,從經典的分子力學計算分子的低能構型構象等幾何參量入手,再輸入量子化學程序計算分子的軌道能量和電荷密度等電子參數,或者使用分子力學計算整個分子骨架幾何參量,用量子化學計算活性中心的電子參數,如此一來計算效率得到了極大提高。其中的一個課題膽鹼能藥物的分子力學研究獲得了1996年度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關於分子力學與量子化學聯算程序的學術論文簡報於1992年發表在軍事醫學科學院院刊上。這充分表明了胡文祥科研團隊的研究成果離諾貝爾獎的距離真的很近!計算化學,包括分子力學與量子化學聯算、量子參數與反應性關係、藥物分子二維和三維定量構效關係、分子動力學模擬和分子對接研究等,始終是胡文祥教授實驗室的一大特色。不僅如此,他的實驗室還具有微波化學、比較化學、組合化學和交叉邊緣學科研究的鮮明特色。

北京祥鵠的創始人楊萱平代表公司領取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成果獎一等獎

沒有諾獎榮譽 滿園諾獎成果
  2017年10月2日,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頒給了三位美國科學家:傑弗裡·霍爾、麥可·羅斯巴殊和麥可·楊,以表彰他們發現了控制睡眠的分子機制。
  早在二十多年前的20世紀90年代初期,為解決載人航天工程急需,胡文祥教授被調往中國人民解放軍原總裝備部軍事醫學研究所任所長。茫茫太空,浩瀚宇宙,給人類帶來了無限遐想。從嫦娥奔月到萬戶飛天,中國人自古就有飛天的夢想。要發展載人航天,就得保障航天員的健康,確保航天員在太空環境中安全健康,保持良好工作狀態。為了解決航天員的太空睡眠問題,胡文祥成功研發了航天牌眠爾康、用微波催化合成的內源性分子松果體素(褪黑素)等巧妙組方來調節生物鐘,解決太空睡眠和地球不同時區時差不適問題,成為了國家相關部門批准的全國唯一一個航天牌保健品,產生了顯著的軍事社會經濟效益。科研成果「褪黑素的合成及其在生物鐘調控中的應用,榮獲2018年度中國發明協會發明創業成果一等獎。這毫無疑義地表明:胡教授率領的實驗室研究成果接近諾貝爾獎水準!雖然沒有如願獲得諾貝爾獎章,但是他為我國偉大的航天事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遵循諾獎標準 破解科研難題
  胡文祥教授領導的實驗室不止上述兩項研究成果已經基本達到了諾貝爾獎的水平,他在核磁共振波譜學和微波化學領域的成就,很有可能再次叩響諾獎大門!
  回顧以往,胡文祥之所以能於1985年在世界上首創有機微波化學,不僅源於其數理基礎比較好,更是由於他對物理波的十分熱愛和著迷!惠更斯波、電磁波、德布羅意物質波、引力波令人目不暇接。波譜奧秘多,三波(核磁共振波譜學、微波化學、預言五種力場波)當自強。
  傳統觀點認為,核磁共振屏蔽效應主要由電子云密度決定,其化學位移的高低場取決於核外電子云密度的大小。胡文祥在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做博士論文期間發現,對許多重核核磁共振化學位移來說,許多情形與此不一致,甚至是相反。經過深入探討,他總結了有機磷化合物31P核磁共振化學位移變化的五條經驗規律,進一步發現了決定重核磷化學位移變化的不是磷核外電子云密度,而是磷核外的電子云球對稱性,據此建立了計算各類有機磷化合物化學位移的統一方程。這一方程被稱為胡氏公式得到了廣泛應用,並被知名有機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趙玉芬教授編進清華大學研究生教材《元素有機化學》一書中。科研成果有機磷酸酯31PNMR化學位移及譜構關係研究於1996年獲得了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由於對核磁共振波譜學研究的突出貢獻,他於1996年榮獲中國物理學會頒發的天王眷波譜學獎,成為歷次獲獎者中唯一一位非波譜專業的獲獎專家。

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院士與胡文祥及其戰友合影

   胡文祥首創有機微波化學及其組合化學,建立的微波催化不等式,及大力支持北京祥鵠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成功研發了二十多種祥鵠微波化學系列儀器與組合儀器,滿足國內外市場需求,產生了良好的經濟社會效益,有力推動了相關領域的科技進步。科研成果;微波化學系列儀器研製及其應用研究,於2015年榮獲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成果一等獎。在此之前,釆用微波化學方法進行的相關開創性研究成果,已分別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和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及省部級技術發明一等獎共5項。2017年,在漢斯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下,創辦了中文國際網上學術期刊《比較化學》《交叉科學快報》《微波化學》。2019年出版《微波化學進展一一胡文祥教授實驗室微波化學領域相關研究成果目錄及部分論文集》。
  在宇宙學方面,胡文祥建立和推廣了九大宇宙學原理:微宇自旋普存原理、宇宙成團普存原理、宇宙易感普存原理、天體液滴原理、宇宙相對性原理、宇宙不完備性原理、宇宙重演律、宇宙差異律和廣義馬赫原理。尤其是2016年大年初五,美國宣布引力波的發現激發胡文祥教授大膽地預言了人類尚不知道的五大力場波:弱力波、強力波、斥力波和超弦波及第五種力場波的存在,就像愛因斯坦預言的引力波那樣,百年內有可能被人類探測到並引發相關領域的革命性變化。三波相關研究重大進展,有可能多次榮登諾貝爾獎領獎臺。

登上世界講壇 傳播微波方法
  2019年6月20日,北京正迎來酷暑,新聞早班車報導:最新的2020 QS世界大學排名發布,麻省理工學院第8年蟬聯世界第一,史丹福大學、哈佛大學隨後。中國大陸高校今年表現不俗,清華、北大兩所頂尖大學在此次排名中取得了史上最高名次,分別排名全球大學第16位、第22位。
  胡文祥教授於1999年在世界排名第一的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訪問進修過,並就微波催化及組合催化方法做了學術報告。胡文祥教授還應邀在世界排名第16的清華、排名第22的北大多次演講;從他的教育經歷上看:有四進北京大學;他還曾擔任清華大學等九所高校客座或兼職教授!回顧胡文祥早在大二就攻克了一道世界難題,他的母校武漢工程大學現全國排名第126位。
  20世紀80年代中期,胡文祥是在有機化學全國排名第一的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攻讀博士學位的,有幸師從著名有機化學家袁承業院士,努力學習,勤奮積累,開拓進取,不斷收穫。在以下四個方面做出了開創性的貢獻:一、歸納總結了31P核磁共振化學位移變化的五條經驗規則,建立了重核屏蔽核外電子云球對稱性新原理,創立了其化學位移統一計算公式。二、設計合成了一系列分離稀土的有機磷酸酯萃取劑,分離了有機磷化合物取代基極性與空間效應,建立了稀土萃取分離的線性自由能方程,為物理有機化學和稀土的溼法冶金提供了重要基礎,在今天的中美貿易戰決戰階段顯示了強大的生命力。三、創立了有機微波化學,之後支持北京祥鵠科技製造微波化學系列儀器供應國內外市場,有力推動了相關領域的科技進步。四、提出了比較化學、廣義組合化學、廣義有機化學、經濟力學等一系列交叉科學概念,之後不斷產生廣泛深遠的影響。

北京祥鵠燕郊生產基地

   胡文祥博士是北京神劍天軍醫學科學院院長,北京市特聘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曾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正式候選人,曾任首都師範大學物理有機與藥物化學研究所所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軍事醫學研究所所長,兼任武漢工程大學有機藥物化學研究所所長,我國知名航天軍事醫學、微波化學與有機藥物化學專家,在自然哲學和交叉學科等諸多領域也有獨到的見解。
  因著作《邱吉爾: 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於1953 年唯一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英國傑出政治家、軍事家溫斯頓·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1874-1965)曾經指出:創造歷史最好的辦法就是將它書寫出來!胡文祥博士辛勤耕耘,勤奮寫作,著作等身。撰寫或主編《協同組合化學》《比較化學》《載人航天工程火箭推進劑安全科學概論》《火箭推進劑損傷應急救援工程》《航天與健康》《分析樣品製備》《阿片受體分子藥學》《微波衛生防護概論》《反恐技術方略》《心理戰和反心理戰》《微波化學進展》《Catalytic Synthesis and Substituent Effect》等專著和培訓教材30部,深受軍內外廣大讀者歡迎。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反恐技術方略》一書獲2014年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優秀出版物獎一等獎。
  胡博士不僅在撰寫著作,也在書寫歷史和未來!更難能可貴的是胡文祥教授還常年利用自家的經費,補貼培養研究生科研工作及反恐科研事業!
比較交叉組合 創立九大公式
  
組合得好的石頭能形成宏偉的建築,組合得好的音符能形成美妙的樂章,組合得好的色彩能形成傳世的畫卷,組合得好的詞句能形成不朽的詩篇,組合得好的原子能形成新奇的物質,組合得好的人群能形成無窮的力量,組合得好的想像能形成蓬勃的激情,組合得好的靈感能形成偉大的創新。——胡文祥
  遊人可以按圖索驥直達目的地,而探險者卻只能一邊開闢新路,一邊尋找心中的目標。胡文祥說:「只有經過未知物的折磨,才能享受發現的快樂。」在胡文祥的諸多成就中,令人矚目的是胡文祥創立的九大公式。

1.胡氏公式(核磁共振波譜學領域
  有機磷化合物31PNMR化學位移計算方程
  δ = α⊿X + β?Eg + γ
  式中δ為化學位移,⊿X為取代基電負性和差值⊿X =(X1+X2)-(X3+X4), Eg為取代基範德華參數,α和β為係數,γ為常數。

2.胡氏方程式(不對稱合成熱力學領域)
  有機不對稱合成熱力學方程式
  ⊿⊿S = RlnQmax
  ⊿⊿G = -RT㏑Q
  與偉大的玻耳茲曼公式 S = klnΩ 幾乎類似(Ω為微觀狀態數)。
  式中⊿⊿S和⊿⊿G分別為兩立體異構體熵變和自由能之差,Q為兩立體異構體比例,R為氣體常數,T為絕對溫度。

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周光召院士向胡文祥頒發求實傑出青年實用工程獎獎金

3.胡氏不等式(微波化學或催化化學領域)
  微波等物理技術催化有機化學或催化化學中溫度關係表達式。分子溫度Tm是單個分子的動能的標誌,是一個微觀的物理量;局域溫度Tl是局部分子平均動能的體現;體系溫度Ts是整個體系分子平均動能的體現,是一個宏觀的物理量。在一個熱平衡的體系裡三種溫度數字相等;在不平衡的體系裡,例如在微波反應體系裡,被微波激活的分子溫度Tm大於熱點處的局域溫度Tl大於體系溫度Ts,可表示為
  Tm > Tl > Ts
  推而廣之,若在光化學領域,用Tn代表振動、轉動、電子能級狀態溫度,光作用狀態下反應物溫度大於未作用的溫度,即有
  Tn1 > Tn0
  若對於化學催化和生物催化情況下,用Tt代表過渡態溫度,催化情形下過渡態的溫度小於未催化過渡態的溫度,即有
  Tt1 < Tt0
  這一組不等式通常稱為胡氏不等式,這能幫助闡明微波或超聲波等物理催化手段、化學催化、生物催化和光等加快化學反應的機理,在催化化學中具有重要意義。

4.胡氏自由能方程(物理有機化學及溼法冶金領域)
  ㏒Kex = с + ρ?σ + δ?Es + γ㏒ Kd
  式中Kex為溼法冶金過程或萃取過程平衡常數,σ和Es分別為萃取劑取代基極性和空間參數,Kd為萃取劑溶解度因素;ρ,δ和γ是係數,с為常數。
5.胡氏近平衡態動力學方程(近平衡態動力學領域)

  宇宙中許多靠近平衡態的變化,對於能表明與平衡的距離的任一變數X來說都是一級的,即
  dx/dt = kx

6.胡氏約等式(社會生物學領域)
  社會生物學等領域許多參量大約相等(H數),胡氏約等式(胡文祥約等式)可以表述為:
  現代交往朋友人數 猿人洞裡的人數 原始部落的人數 母系氏族人數 早期村落的人數 ?動物單群裡的個數 現代學術交流會議最佳人數 現代軍事單位連隊的人數 現代村組(過去的生產隊)的平均人數 ?社會基層組織平均人數 人類理想平均壽命 精細結構常數的倒數 宇宙中原子序數的上限 哈勃時間 ?宇宙年齡(億年黎曼猜想特徵值 138
  上述胡氏約等式中138 稱為胡氏數(胡文祥數,或稱為H 值),胡氏數是筆者推導出的宇宙中原子序數的上限,接近精細結構常數1/137 的倒數,精細結構常數是物理學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無量綱數,表示電子在第一玻爾軌道上的運動速度和真空中光速的比值,是微觀世界的一個常數,卻在數學世界、無機世界、有機世界、生物和人類社會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英國傑出數學家阿提亞指出:黎曼猜想可與精細結構常數(?1/137)建立聯繫。
  上述胡氏約等式中16 個約等號(還可以更多)蘊含了豐富的內容,充分表明:H 值138 是宇宙中的一個特徵數值,是通向微觀、介觀、宏觀和宇觀世界的偉大橋梁! 數學世界、原子世界、無機世界、有機世界和生物社會界及人類社會界乃至整個宇宙等都遵守共同的宇宙基本規律。這些研究成果再次印證了偉大的物理學家伽利略曾說過的一句至理名言:數學是上帝用來書寫宇宙的文字。
7.胡氏生物最長壽命公式(壽命生物學領域)
  胡文祥教授提出了一個估算人類與動物等生物物種個體最長極限壽命(Y)的公式,主要由生物的生長發育期(性成熟期)(T)來決定。
T(生長發育期) × 15(太陽系係數) = Y(生物物種個體最長壽命)
從上述公式可以看出:唯有改變基因減慢生長發育期,或者改變環境在無病害、無汙染、安全寒冷環境下減慢新陳代謝反應速度,才能達到長壽之目標!


胡錦濤總書記親切接見胡文祥大校等優秀科技工作者代表

8.胡氏周期元素數量計算公式(化學元素周期表)
  Nn=[2n+3+(-1)n]2/8
  式中,n為周期數,Nn為第n周期元素的數目。
  曾記得這一公式胡文祥雖在大二就推導出來了,但是直到1985年北京化學會年會上才報告面世。
9.胡氏心理力學第四定律公式(心理學領域)
  心理力學第四定律包含了三個重要觀點:一是人類之間存在情緒情感的傳遞作用;二是越親密關係(用表示親密程度)的人這種傳遞作用越快越強;三是易感人群(用來表示易感程度)這種傳遞影響更快更強。用數學公式表示為
  F = g?Q?E/R2
  式中 F 表示傳遞力的強度,g 表示情緒情感傳遞作用的一個係數,R 表示空間距離。由於這類「情緒波」是球形向外傳播的,因此符合距離平方呈反比定律。
  共產主義遠大夢想的構建者、偉大革命導師馬克思早就指出:「一種科學只有在成功地運用數學時, 才算達到真正完善的地步。」 胡博士創立的數學方程式,對於推動相關領域的完善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從化學到物理學,從生物學到哲學,從航天軍事醫學到社會科學,都有胡文祥跨界研究的忙碌身影。跨界研究,不僅給人以許多新啟迪,而且給人帶來許多新樂趣,可以斬獲許多新結果。在網際網路和移動網際網路的衝擊下,經濟領域跨界大潮正在撲面而來,最徹底的競爭是跨界競爭,常常不知道競爭對手是誰。創新者以前所未有的迅猛,從一個領域進入另外一個領域,門縫正在裂開,邊界正在打破。學術研究領域的跨界,不像經濟領域跨界那樣洶湧澎湃,但借用相鄰領域的方法為我所用,很久以來就為科學家所掌握。但從自然科學到社會科學之間大的跨界行動還比較少見。難能可貴的是,胡文祥早在20世紀80年代學生時代就開始跨度很大的跨界研究,提出了經濟力學、社會力學、政治力學和心理力學等一系列新概念,已公開出版的三卷本《千橋飛夢》就是其跨界研究成果的一個縮影。
  胡文祥特別重視比較學和組合學及統一論方法的靈活運用,重視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甚至宇宙學、哲學的交叉、跨界與融合,善於運用廣角鏡並用大視野、長視距觀察分析問題,強調從聯繫的觀點、發展的觀點、變化的觀點把握宇宙事物發展變化的規律,從哲學、宇宙學、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結合上尋找和闡明複雜社會和自然現象之因,他的許多新思想、新觀點、新理論,在歲月的打磨中,歷久彌新,日漸臻醇。
  胡文祥和同事們積極響應中央的號召,加強互聯互通工作,凝練科學和社會問題,堅持深入開展交叉、跨界研究工作,為推動科技進步和人類文明發展不斷做出新貢獻!
  回顧胡文祥的科研人生,會讓人想起法國17世紀偉大的哲學家、數學家、物理學家、散文家帕斯卡,他說「人是一根會思考的蘆葦」。胡文祥和同事們全部的尊嚴就在於思想。人是自然界中最脆弱的東西,所以他是一根蘆葦,但他因為會思考,可以囊括宇宙,可以通向無窮,這就是人在宇宙中的全部尊嚴。古羅馬著名學者塞涅卡說:「真正的偉大,即在於以脆弱的凡人之軀而具有神性的不可戰勝的力量。」胡文祥以凡人之軀涉足世界奧秘的諸多方面,以一種不可戰勝的力量彰顯「一根蘆葦」的尊嚴,令人敬仰。


江澤民總書記親切接見胡文祥大校等優秀科技工作者代表

諾獎就在前方 登攀永無止境
  胡文祥博士長期從事航天軍事醫學、微波化學與有機藥物化學領域的研究工作,帶領著一支國防科研勁旅,義無反顧地拼殺在科技最前沿,研發了七大系列國防高科技實用新產品,其中兩個系列產品已軍轉民用、投產上市,效益顯著。
  據有關部門了解,我國微波化學儀器研發領域正在趕超美歐先進水平。我國第一臺微波有機合成裝置是胡文祥博士於1990年前後主持研製成功,該項目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青年基金的資助,1998年獲得國家專利。我國微波化學的開拓者——北京祥鵠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成功研製的第一臺祥鵠微波合成萃取儀為清華大學趙玉芬院士購置,第一篇論文發表在美國權威的有機化學雜誌上,並被評為熱點論文。10多年來,全國1000多所高校包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澳門大學和臺灣大學及500多所科研院所包括中科院諸多研究所,及美國、日本和南非的一些大學和研究機構均使用祥鵠微波化學系列儀器,從事科研工作,發表中英文學術論文3000餘篇,有力推動了相關領域的科技進步!北京祥鵠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及其京東祥鵠微波化學聯合實驗室因此榮獲了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成果一等獎,成為振興我國民族微波化學產業的一面旗幟。
  登上一座大山,會發現還有更多的山需要攀登。不斷求新、勇於開拓的胡文祥目光一直聚焦在航天軍事醫藥學領域上。「我是部隊的科技工作者,必須遵循中央軍委首長曾當面給我的指示:把為部隊服務擺在第一位,堅持姓軍為兵、服務部隊的正確方向」,胡文祥經常這樣說。他既非常重視基礎理論研究,也十分重視軍民急需品的研製與開發。使用過胡文祥主持研發的「飛天」系列健康保障品的廣大軍民反映良好。胡文祥博士主持為載人航天工程立項並成功研發的航天牌鈣維康鈣奶片、飛天牌多種維生素礦物質膠囊、航天牌眠爾康膠囊、航天牌軍泰康、航天牌軍力康膠囊、航天牌軍維纖固體飲料、航天牌優苷片、航天牌怡晶片、航天牌順清片等,已由胡文祥博士家鄉湖北鹹寧企業——湖北祥鵠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合法生產上市銷售,造福廣大軍民健康,產生了顯著的軍事社會效益。這些「飛天」系列健康保障品,已經成為我國民族產業知名品牌產品。胡文祥除熱衷軍品研製外,還積極研發軍民兩用健康產品。全體軍民健康、幸福、快樂是未來社會追求的重大目標,也是胡文祥一生奉獻的事業。
  胡文祥教授先後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排名第一),軍隊及省部級科技進步或技術發明一等獎3項(排名第一),軍隊和國防科工委科技進步二等獎9項、軍隊科技進步三等獎32項。發表中英文學術論文616篇、出版著作30部,個人論著數量和獲獎數量居全軍之首。獲得國家或國防發明專利35項,成功主持研發了多個國防高科技產品,部分配發相關航天部隊和聯合國維和部隊。榮獲中國化學會優秀青年化學獎,中國物理學會王天眷波譜學獎,中國科協「求是」傑出青年實用工程獎,政府特殊津貼,總裝備部載人航天工程創新二等獎,科學中國人2009年度人物,2011年度傑出青年科學家獎。曾被評為總裝備部優秀共產黨員、尊幹愛兵模範、科研先進個人,榮立了個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1次、集體二等功2次。


北京祥鵠辦公大樓

胡文祥堅信世界是統一的,究竟是統一於物質、統一於能量、統一於信息、還是統一於描述其變量關係類似的數學方程式中?萬物統一論,這是包括科學巨匠愛因斯坦在內的許多科學家畢生追求的目標,儘管離這一目標還相當遙遠,但許多仁人志士已經踏上了這一荊棘叢生之途!  
  少壯輕歲月,遲暮惜光輝。回顧過去,我們心潮澎湃;展望未來,我們信心百倍。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胡文祥教授堅信,在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的堅強領導下,只要我們祥鵠實驗室的各位博士研究生們(馬密霞、李博、楊博文、胡紅兵等)、碩士研究生們(付夢蕾、秦寧、張軍軍、陳夢雅、李冉、李博洋、阮新志、鄒芳芳、郝靜遠、徐浩斌、荊依婷、張夢嬌、高亮、趙澤陽等)和教授們:邵開源、李庶心、弓亞玲、張行程、劉明等,以及北京祥鵠骨幹:楊萱平、胡曌璽、惲峰、楊新偉、彭愛敏、劉衛星、景洋、楊夢武、潘治強、李振、陳潘、劉德華、龍月華、許亮、寧福、楊倩、龍文臺、陳麗花、劉春玲、司有忠、和寧、張京津、閔昌斌,李志強等,和湖北祥鵠骨幹:胡文聖、王永金、石成興、鄧旭、胡欽、胡水生、李清平、熊穎、王暉霞、李君、胡麗丹、鄭潔、龔天珍、夏海霞、胡杏生、馮麗芳等及全體同志,在相關合作單位王存文校長、王剛主任、閔清院長、尤進茂院長、吳雲韜院長、趙志剛院長、李豔梅教授、鄒菁教授、許家喜教授、陳自立教授、宋萍處長、劉晨江處長等的大力支持下,認真貫徹落實「科教興國」戰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發奮努力、開拓進取,在科研上花時間、砸精力、勤鑽研,在生產上求認真、保質量、搞革新,在銷售上下苦功、多訪問、勤溝通,就一定能啟迪智慧、喚醒靈明、契合規律,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長江後浪推前浪,一定能創造優異業績,向偉大共和國70華誕獻禮!不辜負組織、家庭、師長和親友的厚望,為祖國的微波化學事業、軍民健康產業和反恐大業做出最大貢獻!
  今後,胡文祥將率領其團隊,下定決心,排除萬難,牢記習總書記的囑託,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心連在一起,情融在一起,勁使在一起,汗流在一起;不怕困難,不怕麻煩,當科研攻關的急先鋒,做生產和銷售工作的實幹家;志存高遠,躬身實踐,不懈進擊,砥礪前行;進一步發揮魅力,釋放潛力,激發活力,持續發力,巧妙借力,衝破阻力;不斷合成新物質,發明新技術,製造新工具,研發新儀器,建立新公式,創建新原理,開拓新市場,積極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做足創新創造大文章,跟定黨中央,復興中華夢!他們將愈挫愈奮,愈戰愈勇,不獲全勝,決不收兵!他們的目標有望能夠達到!他們的目標一定能夠達到!

                     

              不同時代 不同風度       同一個世界 同一個夢想

相關焦點

  • 諾獎成果離我們太遙遠?—— 身邊的諾獎成果轉化:巨磁阻效應及其應用
    正是前面介紹的諾獎大牛,法國巴黎第十一大學艾爾伯.費爾教授的研究成果。原來是與費爾教授平分獎金,另一位諾獎得主德國尤裡希研究中心科學家皮特.克魯伯格教授的成果。更吸引小編眼球的是專利申請日期,居然比論文出版日期還提前接近一年!意識敏銳的克魯伯格教授看到了這項技術後續的產業應用潛力,不僅在第一時間申請了專利,同時根據DWPI同族專利得知,他將該技術在12個國家/地區都做了相應的專利布局,套路深啊!
  • 從諾獎看「中國被卡脖子的科技」
    研究黑洞貌似沒有什麼用,但拿獎仍然眾望所歸。 化學獎沒有給華裔科學家張鋒,因為諾獎更重視「元發現」,CRISPR技術是更重要的從0到1,而不是從1到10。 目前世界上生產透射電鏡的廠商只有3家,國內沒有一家企業能夠生產。 在此領域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有: 瑞士科學家雅克·杜波切特、德國科學家阿希姆·弗蘭克和英國科學家理察·亨德森,在開發冷凍電子顯微鏡領域於2017年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 諾貝爾化學獎今揭曉 身邊的這些諾獎成果你發現了嗎?
    中新網10月9日電(劉丹憶)每年10月初,世界的鎂光燈都會聚集在瑞典斯德哥爾摩,今天,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將在這裡揭曉。諾貝爾獎作為一種特殊的榮譽,是給科學家多年辛苦鑽研的巨大肯定。諾貝爾化學獎雖然聽上去「高冷」,但實際上它離我們並不遠,很多研究成果都在悄然改變著日常生活。
  • 湯森路透發布2016諾獎預測,兩位華人科學家入選
    「引文桂冠獎」是湯森路透官方根據文章引用率、成果認可度、諾獎評委會及往屆諾獎分析等因素提出的諾貝爾獎預測,自2002年以來已成功預測39名諾獎得主。今天公布的引文桂冠獎包括引力波探測、癌症免疫療法的研究人員;另有兩位華人科學家獲獎。
  • 諾貝爾化學獎10月9日揭曉 身邊的這些諾獎成果你發現了嗎?
    中新網10月9日電(劉丹憶)每年10月初,世界的鎂光燈都會聚集在瑞典斯德哥爾摩,10月9日,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將在這裡揭曉。諾貝爾獎作為一種特殊的榮譽,是給科學家多年辛苦鑽研的巨大肯定。諾貝爾化學獎雖然聽上去「高冷」,但實際上它離我們並不遠,很多研究成果都在悄然改變著日常生活。
  • 2018諾獎物理學獎得主Donna到訪光峰科技
    10月7日,20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之一加拿大科學家DonnaStrickland到訪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88007.SH以下簡稱「光峰科技」),進行考察和技術交流。Donna獲得諾獎的成果,是她1989年在羅徹斯特大學(Universityof Rochester,簡稱UR)讀物理學(光學專業)博士學位期間,在導師GerardMourou指導下完成的論文。這次獲獎,也正是二人一起獲獎。其科研突破體現在為實現更短和更強的雷射脈衝打下基礎,他們發明的啁啾脈衝放大技術(CPA),已經成為高強度雷射的標準,應用於眾多領域。
  • 北大教授:每年1個諾獎,日本靠的是「票子」「帽子」嗎?
    近日,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周程在由北大醫學人文學院與中國科協—北京大學(聯合)科學文化研究院共同承辦的「科學文化視域中的科技、健康與社會」論壇上對此進行了深入分析。19位日本諾獎得主的自畫像自2000年以來,日本已有19人獲得諾貝爾獎。其中,獲物理學獎的有8人,獲化學獎的有7人,另外4人獲得生理學或醫學獎。
  • 那些不被允許帶娃領諾獎的科學家
    上一次,我們說到《有個國家,曾抵制諾貝爾獎》,於是有熱心人提出,除了納粹德國,歷史上還有其他國家也對諾獎做出過某種形式的抵制。這個國家就是前蘇聯。只不過,前蘇聯允許本國科學家接受諾獎,但要出國領獎只能「挈婦」,不能「將雛」。本來每年的12月10日,是當年的諾獎得主舉家赴斯德哥爾摩領獎的日子,今年受困疫情,頒獎改為線上舉行。
  • 比起19年狂攬19次諾獎,這才是日本可怕之處|諾獎|柴昌俊|諾貝爾獎|...
    畢業後他一直在一家儀器製造會社擔任電氣工程師,在獲獎前,他甚至連一篇像樣的論文也沒有發表過。人到中年,他卻從電氣轉到化學領域,研究出對生物大分子的質譜分析法,拿下了諾獎。低學歷、跨專業,從來不是科研者自暴自棄的藉口。201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得主中村修二,身份背景同樣平淡無奇。
  • 物理諾獎?天文諾獎
    這次瑞典皇家科學院的頒獎決定可謂又一次「打臉」了物理諾獎在凝聚態-天體物理-粒子物理-光學中循環的不成文的規定,也同時使得之前的大量預測紛紛翻車。掐指一算,近四年內物理諾獎有三次都頒給了天文領域的發現,也難怪大家紛紛高呼物理諾獎改名天文諾獎。接下來就跟著牧夫一起揭開今年天文諾獎的真面紗吧。
  • 中國最牛的三所大學,清華北大出諾獎,中科大出諾獎女婿,都厲害
    那麼中國大學培養出多少諾獎獲得者呢?目前對於諾獎,國內大學只有清華北大培養出了諾獎,其他高校目前都沒有培養出,不過中科大有一個離科學諾獎最近的中國人:潘建偉,而且中科大培養出了兩個諾獎女婿,所以中科大也是非常牛啊。
  • ​吳忠超 | 從彭羅斯獲諾獎說起
    我當場請教馬丁·裡斯,為何相對論的理論研究,無論是狹義還是廣義,都未獲頒諾獎。他也百思不解。那一學期,我正在聽裡斯的宇宙學課。他是霍金的師弟,時任劍橋天文所所長,深孚眾望。但劍橋的人物太多了,群星燦爛,當時大家也就認為他是一位名教授,而且,他那時也還沒有三一學院院長和皇家學會會長那麼顯赫的頭銜。
  • 97歲獲得諾獎,他還想第二次改變世界
    截止發稿,諾獎工作人員還沒聯繫上他。今天他在倫敦領取英國皇家學會的科普利獎章——世界上最古老的科學獎章。不過,因為之前的事故,這個成果沒有被牛津重視,專利被送給了一個政府實驗室,後來又被索尼買走。古迪納夫沒有拿到專利的錢,他說,「反正我做這個的時候也不知道它會這麼值錢。我只知道這就是我應該去做的事。」
  • CRISPR剪得諾獎!張鋒失之交臂
    CRISPR技術自問世以來,就一直被諾獎候選的光環所圍繞。為了CRISPR的專利歸屬權,Doudna和Charpentier曾與華裔科學家張鋒對簿公堂。但本次張鋒卻與諾獎失之交臂,令人唏噓。在這次諾獎的背後,到底又有哪些故事與八卦呢?請看知社為您獨家整理的深度好文。
  • 諾獎為何與中國作家距離更近?
    他支持南聯盟,支持米洛舍維奇。他很執著,專門去南聯盟徒步旅行,寫遊記,有深入的觀察和思考。當時歐洲尤其是德國打擊南聯盟,彼得·漢德克就持批評態度。米洛舍維奇去世,他出席了葬禮。我想,或許正是因為這些爭議點,導致他雖然呼聲很高而且實力上早就能得諾獎,卻一直沒有得的原因之一吧。封面新聞:今年聽到彼得·漢德克得獎,你的感受如何?邱華棟:我確實一開始還有點小詫異。
  • 16位諾獎天才們關注區塊鏈:7位投身具體項目 14位來自諾貝爾經濟學獎
    但諾貝爾獎作為歷史更久、認知更廣的榮譽獎項,其獲獎者參與到區塊鏈項目中,自然較其他學者更受關注。 據互鏈脈搏統計,2018年共有7位諾獎得主參與到5個區塊鏈項目中。這之中,有2個項目分別有2位諾獎得主參與。
  • 回憶父親徐榮祥:他讓諾獎委員會低下了頭
    通過越洋電話,遠在美國的徐榮祥之子徐鵬向記者講述了他心目中的父親。有意思的是,談到父親時,他幾乎不說「父親」,取而代之的是「徐大夫」,「從小他就讓我叫他大夫」。2014年,「胚胎幹細胞之父」、2007年諾將得主馬丁·約翰·埃文斯說,他這一代及下一代都不一定能看到胚胎幹細胞有什麼真正的臨床應用成果。三是人體再生復原科學,它是當今世界生命科學前沿唯一實現應用的新生命科學體系。徐鵬告訴記者:「我們現在已經實現了皮膚再生、糖尿病足再生,末節斷指再生等全身各器官原位再生。
  • 凌晨電話響起:諾獎得主是怎樣徵服病毒的
    Rice) 在接受諾獎官方採訪的時候都說了什麼?整理 | 思敏責編 | 崔箏「凌晨四點多電話鈴聲響個不停,我當時是窩著火接的電話。」2020年的諾貝爾醫學獎得主之一的奧爾特這樣說。在得知是諾獎委員會的來電,這份怒氣瞬間煙消雲散,取而代之的是十足的驚喜。
  • 諾獎國際學術交流中心在滬揭牌
    諾獎國際學術交流中心日前在滬揭牌。該中心是隸屬於上海細胞治療集團旗下上海吳孟超聯合諾貝爾獎獲得者醫療科技創新中心(簡稱科創中心)的學術交流平臺。  據了解,諾獎國際學術交流中心,旨在打造一個交流互動的平臺,讓國內外的尖端科研成果和頂級個人智慧在此交流碰撞,吸引更多的頂級科學家、諾獎獲得者前來探討、交流,逐漸形成一個國際先進的醫療技術交流對接平臺,共同推動精準醫療的創新和突破。
  • 引入「諾獎」得主,不能只看「帽子」
    喻海良表示,把諾獎得主放在頭條的確抓人眼球,能夠起到很好的宣傳效果,畢竟大家都很願意去高水平人才聚集的地方。因此,這對於招攬人才還是很有幫助的。除此之外,喻海良還解釋道,一些諾獎得主雖然年事已高或已過學術黃金期,但是他們的人脈資源和社會影響力仍在,諾貝爾獎的頭銜能夠對高校在大學排名、獲取資源和項目上有所助益,「在引進諾獎得主的背後有利益上的權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