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虛數i」,到底有什麼用?

2021-02-08 輕鬆學高等數學


一、數軸


「虛數i」到底是什麼?為何如此神奇?到底有哪些重要作用?

下面從數軸說起:



「數軸」是學習數學的重要工具。


自然數、整數、負數、無理數等「一切數的問題」只有放在「數軸」中去討論,才不會顯得亳無頭緒。


在虛數還沒發現之前,單條數軸,足以描述所有的實數。但到了17世紀時,數學家笛卡爾發現了虛數,這時一條數軸己顯得不夠用了,於是創立了著名的「笛卡爾直角坐標系」。



「笛卡爾直角坐標系」可以描述為:兩條相互垂直於「原點」的兩條數軸。當我們討論「數的關係」時,「笛卡兒坐標系」就成了非常有用的工具,一切數都能在「直角坐標系」中找到對應的點。


「直角坐標系」第一次建立起了「數形結合」的思想,第一次使用數學公式描述幾何圖形中的「距離」和「角度」,在代數與幾何之間架起了橋梁,笛卡爾建立了一門劃時代的數學分支「解析幾何」。



解析幾何第一次引入了「變量」的概念,牛頓和萊布尼茨以此為基礎創建了「微積分」。


「微積分學」進一步發展為「實變函數論」。


二、虛數與複平面


笛卡爾發現虛數出現後,在「直角坐標系」上建立了「複平面」,用公式可表示為:z=a+bi。


在人們沒有發現複平面時,人們常常感覺「數不夠用。


而現在,數學家們現己經嚴格證明,「一切數」都能在複平面中找到,「數的範圍」不會再超過複數的範圍。



複變函數以「複數為變量」,用於分析函數的規律與變化,其內容豐富,實用性極強,被用於「流體力學」和「航空動力學」,解決了飛機機翼的結構問題。


著名的歐拉公式以「虛i和π的積」做為「自然底數e」的指數,將「複變函數」與「三角函數」聯繫在了一起,這使得「複變函數」也籠罩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

數學家稱讚「複變函數」是一種非常和諧的理論,研究它簡直是一種享受。


三、虛數與量子力學、相對論


虛數的發現在自然學科中發揮出了重要的作用。20世紀初,「量子力學」誕生,具有傳奇色彩的薛丁格方程問世,令人著迷的是,這個著名方程裡也含有「虛數i」,


但虛數這個東西,一開始實在是看不出它有什麼意義,所以即使它在數學計算裡大量出現,數學家們一開始還是不承認它的名分。比如著名的數學家歐拉就說,虛數是想像出來的數,是不可能存在的,它們什麼都不是,純屬虛幻。不過話雖這麼說,歐拉該用虛數的時候還是用,因為實在沒辦法,不用的話,很多計算根本無法進行。


虛數的這種尷尬地位持續了整整有200多年,最後還是兩個業餘數學家給了它一個名分。這倆人一個是測繪員,一個是會計師,他倆從幾何的角度,給虛數做了這樣一個解釋:你看啊,我們平常說的「數軸」,一般就是畫一條橫線,然後標上一個零點,左邊是負數,右邊是正數。那虛數如果要在數軸上找一個位置,應該怎麼找呢?這兩位說,在這條橫線上,那肯定是找不到的,我們應該在零點處畫一條跟橫軸垂直的縱軸,也標上1、2、3、4……只不過這條線是代表虛數,所以其實是1i、2i、3i……這樣一來,兩條線組成一個坐標系,所有的數字,就都能在這個坐標系裡找到了。比如15i,也就是根號-15,就在坐標軸裡的縱軸上,如果是20+根號-15,那就在橫軸上找到20,縱軸上找到15i,然後二者一交會,就能在坐標軸裡找到這個數字。

你肯定想問,道理我都懂,但這個虛數不還是沒用嗎?其實,虛數還真有用,而且有大用處。我們可以用虛數,來把時間和空間結合起來,構建出一套四維空間的幾何學。而這套幾何學會讓我們發現,時間和空間並不是絕對獨立的,也不是恆定不變的。如果你對物理學比較熟悉就會發現,這個觀點就是愛因斯坦相對論的雛形。



我們生活的世界,在空間上是一個三維世界,意思就是說,確定任何一個位置,無論你採用哪種方法,都至少需要三個維度的數據才能確定,比如經度、緯度和高度。但如果我們要確定某件事情的具體狀況,那光有空間還不夠,還得加上另一個維度,時間。比方說,在2017年9月24日晚上10點,北京市海澱區下了一場雨,這才能準確地說出一個具體的事件。所以,我們需要四個維度,才能準確地確定某件事的時空位置。也就是說,我們生活在一個四維的時空世界中。



但如果要把時間看成是第四維度,就必須要面對一個問題,就是怎麼才能把時間和空間聯繫到一起進行計算呢?比如說,我們怎麼才能測量一個四維時空裡兩個事件之間的距離呢?如果要測量長寬高,那我們可以用統一的單位,比如多少米、多少英尺。但如果要測量時間的話,就只能用小時、分鐘、年這些計量單位。那1米跟1小時,怎麼結合?



乍看起來,這個問題就跟負數的平方根一樣,毫無意義,但其實也有辦法解決。舉個例子。如果你出門問路,說地鐵站還有多遠啊?那人家可能會跟你說,有點遠,走路還要20分鐘,你不如騎個共享單車,5分鐘就到了。這就是一個典型的,用時間來表示距離的辦法。我們只要找到一個確定的速度,就可以把時間轉換成空間。那怎麼找到這個確定的速度呢?你可能已經想到了,就是光速。科學家已經發現,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是恆定的,不受任何情況的影響。如果我們把光速和時間結合到一起,就可以得到一個距離單位,比如光年就是一個距離單位,代表光在一年時間內傳播的距離。如果我們要計算5分鐘相當於多遠,那就用5分鐘乘以光速,就能得到一個距離。



現在所有的工具都全了,我們看看科學家是如何確定四維時空裡,兩個事件的距離的。測量兩個事件在空間上的距離很簡單,而時間上的距離剛才也說了,我們可以測出兩個事件之間的時間間隔,然後乘以光速,就能得到一個距離。


關鍵在於,時間和空間,畢竟還是不一樣的兩種東西。不能把這兩個結果簡單地加在一起,那樣是沒有意義的。這兩個距離必須要有所區分,顯示出不同才行。那怎麼區分呢?科學家想了個辦法:建立一個坐標系,然後把空間距離當做橫軸,時間距離當成縱軸,這樣一來,四維時間裡的距離,就既有空間意義,也有時間意義,能把兩者完美地結合到一起。



聽到這個坐標軸,你應該想起了剛才說到的虛數吧?沒錯,在這種計算中,虛數就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因為代表時間距離的那根縱軸,實際上就相當於虛數軸。在四維空間的計算中,時間距離前面,是要乘以i的,也就是乘以根號負1,以顯示出時間和空間的本質不同。



利用虛數將時間和空間結合在一起,組成坐標系之後,科學家發現了一個非常奇異的現象:我們平常所說的兩個事件之間的時間距離和空間距離,其實可以看作是四維距離在時間和空間這兩根坐標軸上的投影。這麼一來,一旦旋轉這個四維坐標系,就可以讓時間和距離相互轉化。從這一點出發,我們會發現,時間和空間都不是恆定不變的,而是跟物體的運動狀態有關。什麼意思呢?一個靜止的人,和一個高速運動的人,時間在他們身上流逝的快慢是不同的。這就相當於運動旋轉了時空坐標系,因此改變了四維距離在時空坐標軸上的投影。聽到這裡,你可能已經意識到了,這不就是狹義相對論嘛。也就是說,數學家們曾經以為沒用的虛數,在相對論的計算中就派上了一個大用場。人們恍然間發現,原來看似毫無意義的虛數之下,居然隱藏著如此重要的意義。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數學文化"方面的文章

相關焦點

  • 虛數到底有什麼意義?從 i 說起
    可是,什麼數的平方等於-1呢?計算器直接顯示出錯!直到今天,我也沒有搞懂。誰能解釋,虛數到底是什麼?它有什麼用?"帖子的下面,很多人給出了自己的解釋,還推薦了一篇非常棒的文章《虛數的圖解》。我讀後恍然大悟,醍醐灌頂,原來虛數這麼簡單,一點也不奇怪和難懂!下面,我就用自己的語言,講述我所理解的虛數。一什麼是虛數?首先,假設有一根數軸,上面有兩個反向的點:+1和-1。
  • 神奇的「虛數i」,為何讓數學擁有如此迷人魅力?
    「虛數i」的發現在數學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虛數i」到底是什麼?為何如此神奇?到底有哪些重要作用?這還得從看似平常卻作用巨大的「數軸」說起!當我們討論「數的關係」時,「笛卡兒坐標系」就成了非常有用的工具,一切數都能在「直角坐標系」中找到對應的點。「直角坐標系」第一次建立起了「數形結合」的思想,第一次使用數學公式描述幾何圖形中的「距離」和「角度」,在代數與幾何之間架起了橋梁,笛卡爾建立了一門劃時代的數學分支「解析幾何」。
  • 虛數i開根號之後是什麼?
    我們知道i2=-1,但是√i等於什麼?01問題來源兩周前看書時,遇到一個很神奇的式子,把-i納入根號裡面去,會出現兩種結果,如下——第一種:第二種:感覺計算沒啥問題,那麼問題就來了,到底哪一種是正確的。
  • 虛數究竟虛不虛?在電學中有什麼用
    於是,數學家創造了一個神奇的數,叫做i,並定義:i = -1i就被稱為虛數單位。複數2是實數,i是虛數單位,合在一起的2·i就是虛數。實數 + 虛數就成了複數。對於每一個複數:z = x + iy我們可以有一個坐標與之對應:( x, y )我們可以把所有複數對應的點組成一個平面,簡稱複平面
  • 虛數究竟虛不虛?在工作中有什麼用
    一開始,人們發明虛數,就是解決一個問題:負數無法開方。比如,x² = 4,則,x = ±2但是,如果:x² = -4,則,x = ?①這就會產生相當的困擾,因為,在實數範圍內,找不出一個數的平方等於-4。那怎麼辦呢?於是,數學家創造了一個神奇的數,叫做i,並定義:i² = -1i就被稱為虛數單位。
  • 虛數i是怎麼產生的呢?它又有什麼作用呢?
    就是那個算1加到100的高斯)提出了一條重要的理論:任何一個n次方的函數都有n個根換句話說,f(x) = x^2 + 1是個二次方函數,理應有兩個根。可是,我們到那裡能找到這預言中的兩個根呢?數不夠用了答案是:我們的數不夠用了 ---- 在我們習慣的由有理數和無理數組成的數字系統中找不到這樣的數使得 x^2+1 = 0.之前的認識都停留在一維數軸上,這個數在一維數軸上是找不到的,所以擴展一下數軸,數字往另一方向會怎麼樣呢?增加數軸的長度是沒有用的,因為還在一維,顯然找不到,對數軸增加一個維度可以嗎?
  • 虛數 i 真的很「虛」嗎?
    導語:在之前的文章《最美公式(一):e與自然》中,我們提到了歐拉公式中的五個基本量之一——虛數 「i」。所謂的「虛數」到底是一個怎樣的概念,它又有怎樣的性質與意義呢?例如,當時的人們可以很直觀地理解,如果你家有4條狗,後來送給別人家3條,你還剩下1條,4-3=1。但如果說你家有3條狗,然後送給別人家4條狗,那這是什麼狗?!
  • 虛數有什麼用?
    那怎麼形象地理解虛數這種抽象概念的作用呢?我們的數學課基本上不講,老師只是說,記住它的定義就好,回頭學生們就一頭霧水了(此處於我心有戚戚焉,我們學過初高中甚至是大學數學的很多人,壓根不知道學過的這些高深數學知識有啥用,只是終年埋頭於題海中
  • 虛數i真的很「虛」嗎?
    例如,當時的人們可以很直觀地理解,如果你家有4條狗,後來送給別人家3條,你還剩下1條,4-3=1。但如果說你家有3條狗,然後送給別人家4條狗,那這是什麼狗?!因為我們發明了一種具有有用屬性的理論上的數字,負數並不能很好地用來描述我們看得見、摸得著的可直觀感受的事物,但卻能很好地描述某種關係。    例如「債務」。
  • 虛數i的前世今生
    他總結了自然數的性質,用公理法給出自然數的如下定義:自然數集N是指滿足以下條件的集合:①N中有一個元素,記作1。②N中每一個元素都能在N中找到一個元素作為它的後繼者。③ 1是0的後繼者。④0不是任何元素的後繼者。 ⑤不同元素有不同的後繼者。⑥(歸納公理)N的任一子集M,如果1∈M,並且只要x在M中就能推出x的後繼者也在M中,那麼M=N。
  • 【數學探索】虛數i
    想必大家對「i」這個字母都非常清楚吧 今天我們就來具體聊聊「i」在數學中,虛數就是形如a+bi的數(a、b∈R且b≠0)。
  • 虛數單位i是什麼意思(二)
    直角是什麼東西?仍然按照你所知道的,我們實際上有東西專門描述直角,這就是虛數單位i。至少在複平面上,a和bi是互相垂直的。實際上不在複平面上,他們也是「互相垂直的」。數學是不區分世界觀的,所以,到底是否存在無限觀察者,這個前提將會誘導出不同的數學來。一種數學就是我們通常用的這種,認為數可以無限數下去,正如數恩來就有無限那麼多。另一種則是,數可以無限那麼多,但是觀察者能力有限,他的能力決定他能數的最大的數和最小的數都存在。
  • 虛數i是真實存在的嗎?
    虛數i是真實存在的嗎?
  • 虛數的意義
    虛數字面意思是不存在的數,假想的數。其最初是指負數的平方根(當然也可以是偶次方根,在虛數定義之前是不存在偶次方為負數的數的,比如任何實數的平方都是非負數),實數與虛數合成為「複數」,這就形成了更大的數的集合「複數域」。
  • 虛數的權利
    現在我們知道,無理數才是實數王國的多數派——這世間的無理數,恐怕要比有理數多得多得多得多得多,多到有理數的數量可以忽略不計的地步。而且,一點都不無理,有道理得板。那麼,虛數呢?她是真實存在的嗎?還是我們想像之物呢?如果她存在,幹嘛要叫她虛數呢?
  • 圖解虛數
    最終我們會搞定虛數 i,然後將它存放在你深深的腦海裡~負數並不簡單。想像你是一位 18 世紀的歐洲數學家,你能寫出 4-3=1,這很簡單。但是,如果是3-4呢?什麼?這到底意味著什麼呢?怎麼能從 3 頭奶牛中牽走 4 頭呢?怎麼可能比什麼都沒有還少呢?
  • 虛數
    有時我會想像我的銀行戶頭裡有100w存款,毫無疑問,這只是一個「虛」的數字。但是,數學中使用的虛數與這種白日做夢毫無關係。虛數概念    一般認為,「虛」(imaginary)這個詞的使用源於哲學家和數學家笛卡爾,以辨識某些方程得到的非普通數的解。那麼,虛數究竟是否真的存在呢?
  • 【物理數學】虛數 i 是真實存在的嗎?
    它們沒有現實對應物,但是會在一個香蕉、兩個蘋果中被探測到,那麼到底算是存在還是不存在呢?虛數呢?虛數  是不是真實存在的,這真的不是一個顯而易見的問題,而且按照中國教材的編寫順序,數學教育中第一次出現和現實脫離的概念大概就是虛數,這應該是教育中一次很好闡述數學思想的時間和機會。
  • 有趣的計算:單位虛數的單位虛數次方的單位虛數次方等於多少呢?
    本篇我們來計算一個有趣的題目:單位虛數的虛數次方的虛數次方等於多少?看上去讓人頭大,但其實都有規律可循,下面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一說到虛數,首先歐拉公式必不可少,歐拉公式的出現幫我們解決了許多自然科學問題在虛數平面中,橫坐標式實軸,縱坐標式虛軸,而iπ/2在歐拉公式中就表示旋轉了90度,也就得到了單位虛數i,所以i更具體的含義就是繞著實軸旋轉了90度
  • 敘事的藝術:《虛數的故事》前言賞析
    納欣用第一視覺描述人物(他自己)發展,從各種細節著筆,一步一步地引導出虛數如何幫助他理解一些物理現象。現年已80的納欣,遣詞造句可謂爐火純青,敘事中既避開了過於專業的內容,同時又運用了帶一定物理常識的例子,維持著本書的基調,語言幽默,又帶點自嘲,用小誤會,帶出了大意義。故事沒有強行煽情,卻讓讀者在父子的生活點滴中,獲得感動。這個故事,也許能成為一個微電影好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