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虛數

2021-02-18 校苑數模

虛數總是讓人困擾,就像在指數 e 的理解上,大多數解釋都可以劃分為這兩類之中的一種:

哈,這真是一個鼓勵孩子去學習數學的一個「極佳」方式!今天,我們用一些我們最愛的工具來解決這個問題:

以及我們的秘密武器:通過類比。我們將會通過觀察它的來源、負數來了解虛數。下面便是你的指南:

*sqrt(n) 指求 n 的平方根

現在你可能還看不懂上面的指南,但是先放在這兒。最終我們會搞定虛數 i,然後將它存放在你深深的腦海裡~

負數並不簡單。想像你是一位 18 世紀的歐洲數學家,你能寫出 4-3=1,這很簡單。

但是,如果是3-4呢?什麼?這到底意味著什麼呢?怎麼能從 3 頭奶牛中牽走 4 頭呢?怎麼可能比什麼都沒有還少呢?

負數曾被看作是荒謬的東西,是一種「使得等式的整個學說都變得灰暗」的東西(Francis Maseres, 1759)。然而在今天,把負數看成是沒有邏輯或者沒有用才是荒謬的。去問問你的老師,問他們負數是否改變了數學的整個根基。

這是發生了什麼呢?是我們發明了一種非常有用的理論數字。我們不能觸摸或者拿到負數,但是在描述某些關係時用負數非常方便(比如債務)。它是一個非常有用的設想

相比於「我欠你 30」這種需要通過閱讀詞語來判斷是負債與否,我可以寫「-30」,這意味著我在負債。如果我掙到錢了,還清了債務(-30+1000=70),我可以輕易地就記錄下這筆交易。我有 +70 的富餘,這意味著我的債務還清了。

正數和負數的符號自動地追隨了交易的流動方向——你不再需要一個句子去描述每一筆交易對債務帶來的變化。數學變得更加簡單、更加優雅。負數可不可感知、是不是真實存在不再重要——因為它們擁有有用的屬性,我們使用了它直到它成為了日常生活的每一個部分。在今天,如果有人「無法接受」負數,你可以說他們真的是駭人聽聞。

但是還是不要對這種艱難的轉變沾沾自喜:負數曾經是一個非常巨大的思想轉變。即使如歐拉,這位發現了指數 e 等更多發現的天才,也無法像我們今天這樣去理解負數。當時負數被當作是「無意義的」結果(後來他彌補了這一點,令人敬佩)。

這也證明了我們的思想潛能,即今天的孩子們期望去理解那些曾經困惑了古代數學家的問題。

虛數有一個簡單的故事。我們可以整天去解決這樣的等式:

它的答案是 3 和 -3。但是如果有一個聰明的人給它添加了一個小小的符號:

阿歐~這個問題讓大多數人在看到它第一眼的時候就感覺到了尷尬。你想要對一個小於 0 的數字求平方根?荒謬!(歷史上這個確實是要解決的問題,但我喜歡把它設想成一個聰明的人提出來的)

這個問題看起來好像很愚蠢,就好像負數、0、無理數(不循環的數)剛開始被提出來時一定也會被認為如此愚蠢。這個問題沒有「實際」的意義,對嗎?

錯!所謂的「虛構的數字」與其他數字一樣正常:它們都是描述這個世界的工具。就像假設 -1, .3 及 0 「存在」一樣,讓我們假設有一個數字 i 存在:

就像這樣,你把 i 乘以 i 可以得到 -1。那現在發生了什麼?

當然,首先我們會感到頭痛...但是「假設 i 存在」的遊戲事實上讓數學變得更加簡單和優雅。一種我們可以更加方便地描述的新的關係就此浮現。

你也許不相信 i,就像那些固執的老數學家們一樣不相信 -1 的存在。新的、繞腦的概念都很,不能立刻理解,即使像歐拉這樣的天才都不行。但是負數告訴我們,陌生的概念依然可以很有用。

我不喜歡「虛數」這個詞語——它被看作是一種侮辱,傷害了 i 的感情。數字 i 就跟其他一樣數字一樣正常,但是「虛數」這個名字是擺脫不了了,我們還將會用它。

正如上次我們看到的那樣,等式 x^2=9 意味著:

或者:

x 是什麼轉換數,累乘兩次,就能把 1 變成 9?

答案有兩個:「x = 3」和 「x = -3」:也就是說,通過將其擴大 3 倍後再擴大 3 倍來實現。

現在讓我們考慮 x^2=-1,也就是

x 是什麼轉換數,累乘兩次,就能把 1 變成 -1?

然而如果是...旋轉呢!這聽起來很瘋狂,但是如果我們想像把 x 「旋轉 90 度」,乘以兩次 x 的話,即為旋轉 180 度,1 就會變成 -1。

呀!如果我們在想想,會發現將其在其他方向(順時針)旋轉兩次也能將 1 轉換為 -1。這是一個「負」旋轉或者說乘以 -i:

如果我們乘以 -i 兩次,第一次乘法會將 1 轉換成 -i,第二次將 -i 轉換成 -1。所以這裡實際上有兩個 -1 的平方根:i 和 -i。

這非常酷!我們有了某種形式的答案,但是它們意味著什麼呢?

數字成二維了這是思維的拓展,就像小數或者長除法對一個古羅馬人是思維拓展一樣。(你認為 1 和 2 之間的數字有什麼意義?)。這是一個新奇的看待數學的方式。

我們問「我們如何用兩步實現 1 轉換成 -1?」然後發現了答案:將其旋轉 90 度。這是一個新奇的看待數學的方式但非常有用。(順帶提一下,直到 i 被發現後的數十年才有了這個關於複數的幾何解釋)。

同時也要記住逆時針旋轉變成正數是一個人類的發明——有可能還存在其它更為簡單的方式。

讓我們深入到一點小細節中。當乘以一個負數時(就像 -1),你會得到一個模式:

1, -1, 1, -1, 1, -1, 1, -1

-1 並沒有改變數字的大小,只改變了符號,來來回回。而對於一些數字"x",你可以得到:

這個概念非常有用。數字"x"可以代表一個愉快或者糟糕的一周。假設每周被分為愉快的和糟糕的,現在是愉快的一周,那麼在 47 周的時候是愉快的一周還是糟糕的一周呢?

所以 -x 意味著是糟糕的一周。注意負數是如何「保持與符號的聯繫」的——我們可以把 (-1)^47 放到計算器裡面而不用去算(「第一周愉快,第二周糟糕,第三周愉快...)。這種可以來來回回的東西可以很好地應用負數這個模型

那好,現在如果我們持續乘以 i 會怎麼樣?

這非常有趣。讓我們簡化一點:

1 = 1(這裡無需簡化)

i = i (這裡無需簡化)

i ^ 2 = -1 (這就是 i 的全部)

i ^ 3 = (i · i) · i = -1 · i = -i (3 次逆時針旋轉等於 1 次順時針旋轉,非常好)

i ^ 4 = (i · ) · (i · i) = -1 · -1 = 1 (4 次旋轉帶來了一個「整圓」)

i ^ 5 = i ^ 4 · i = 1 · i = i (這裡開始重複...)

從視覺上來看:

每次循環,我們旋轉 4 次。這就有意義了,對不對?任何一個小孩子都能告訴你旋轉 4 次相當於沒動。現在讓我們將精力放在虛數(i, i^2)上,觀察這個一般的模式:

X, Y, -X, -Y, X, Y, -X, -Y...

就像負數模型那樣來回翻轉,虛數可以作為 "X" 和 "Y" 這兩個維度之間的任何東西的旋轉模型,或者是,任何只要有循環環狀關係的東西——有什麼想法了嗎?

這裡還有一個細節要說:一個數字能既可以有「實部」又有「虛部」嗎?

當然有。誰說旋轉必須要旋轉整個 90 度?如果我們在「實部」的維度和「虛部」的維度上各走一步,看來就是這樣:

現在我們處於 45 度,在真實的部分和虛構的部分擁有相等的部分(1+i)。這就好像一個熱狗同時有芥末醬和番茄醬——誰說你必須要選擇了?

事實上,我們可以選擇任意的實部和虛部的數字來組成一個三角形。這個角度就成為了「旋轉的角度」。複數是一個有趣的名字,就是說一個數字有實部和虛部兩個部分。它們被寫作 a + bi,其中:

這樣還不錯。但是有一個最後的問題:這個複數有多呢?我們不能分開地計算實部和虛部的大小,這樣就沒有意義了。

讓我們退回一點。一個負數的大小你也不能數出來——它是距離 0 的長度,在負數中:

這是另一種求絕對值的方式。但對於複數來說,當兩個部分成 90 度時我們該如何去測量它的大小呢?

它是一隻鳥,是一架飛機,它是畢達哥拉斯!

他的定理(勾股定理)出現在任何地方,甚至在他之後的 2000 年才發明了數字。我們製造了一種三角形,它的斜邊就是距離 0 的長度:

非常棒!儘管測量它的大小不像「丟棄掉負數的符號」那麼簡單,複數依然有它們的用處。讓我們看一下它的一個實例。

一個實例:旋轉

我們不必等到大學物理才去使用虛數,讓我們今天就來使用它。關於複數的乘法有很多可說的,但把這個記在腦海裡:

下面讓我們一探究竟。假設我有一條船,向東 3 個單位,向北 4 個單位的方向航行。我想將我的航行方向逆時針偏轉 45 度,那麼我的新方向是多少?

一些高手會說「這很簡單!使用 sine,cosine...blabla...使用 tangent... blabla.. 以及...」。崩潰。抱歉,我打斷了你的計算了嗎?可以再重新關注一下那個問題嗎?

讓我們用一個簡單的方法:我們現在航行在 3 + 4i(不用管什麼角度,不需要關心),然後我們想偏轉 45 度。那好,45 度是 1 + i(完美的對角線),這樣我就可以乘以這個數量!

這裡是思路:

如果我們將它們相乘,可以得到:

所以新的航行方向是向西 1 個單位(即向東 -1 個單位),向北 7 個單位,這樣你就能畫出來,並按照這個方向航行。

呀!我們在沒有使用 sine 或 cosine 的情況下找到這個結果只花費了 10 秒鐘。也沒有用到向量、矩陣或者追蹤我們所在的象限。它僅僅是一個使用了代數乘法的算術。旋轉規則已經深深地嵌入了虛數中:這種規則是有效的

更好的是,這個結果是有用的。我們航行在(-1, 7)而不是一個角度(arctan(7/-1)=98.13,記住我們在第二象限)。你計劃畫出或者跟隨這個角度?在四周都用上量角器?

不行。你要把它轉換為 cosine 和 sine (-.14 和 .99),找到一個合理的比率(大約在 1 到 7 之間),然後描繪出這個三角形。而複數可以迅速、準確,且在沒有計算器的情況下做這件事情。

如果你像我一樣,你會發現這運用了思維拓展如果你沒有...額...恐怕數學並不適合你。對不起...

三角學很偉大,但是複數可以讓醜陋的計算變得簡單(比如計算 cosine(a+b))。這篇文章僅僅是個預覽,後續的文章會給你全餐。

另外一些人認為「Hey,用北/東指明航行方向來替代角度指明航行方向沒有多大用處!」

不是吧?好吧。你看看你的右手。小手的中間到食指的尖端的角度是多少?自己算吧,祝你好運。

而用北/東航行法,你至少可以說:「橫向距離 X 英寸,縱向距離 Y 英寸」,這樣還有一些機會算出它的方向。

上面快速地過了一下我在複數上的基本觀點。看看文章開頭的第一個表格——現在應該能看懂了。

還有非常多美妙、好玩的數字,但是我的大腦已經很疲憊了。我的目的很簡單:

如果我看起來對這個話題非常熱心和關注,這裡有個原因:我對虛數念念不忘很多年——對它缺少一種直觀的見解,這讓我很沮喪。

現在我終於有了這樣的見解,我迫不及待地去分享它們。但如果你只是在一個狂熱的人的博客上閱讀了這篇文章,而不是在教室裡,這會讓我感到沮喪。我們束縛自己的疑問,緩緩前行——是因為我們沒有去尋找、分享一些簡潔、直觀的見解。

但點亮一支蠟燭好過詛咒黑暗:這是我的想法,而且你們的其中之一也將會發出光亮。想想看,正是我們「解決」了像數字這樣的問題才讓我們能一直停留在羅馬數字的大陸上。

後記:但是他們仍然很陌生!

我知道,複數對我來說,也依然很陌生。我試著把自己放到第一個發現 0 的人思維中。

0 是如此怪異的觀點,有「0 個東西」卻代表「沒有東西」,羅馬人避開了這個數字。複數也極其相似——它是一種新的思維方式。但是 0 和複數都讓數學變得更加簡單。如果我們從不採納陌生的、新的數字系統,我們就只能靠手指數數了。

我重複了這個類比,是因為這樣可以很輕易地去開始認為複數不「正常」。讓我們打開思維:在未來,他們會為複數曾被不相信而輕聲地笑:儘管都已經 21 世紀了。

    歐拉( Leonhard Euler )在18世紀引用 i 這個符號——拉丁文「假想」( imaginarius )的頭一個字母,來取代表示-1的算術平方根,並一直沿用至今。如果沒有虛數的話,現代物理學恐怕很難有所進展。物理學家在很多領域都使用虛數進行計算,包括交流電、相對論、訊號處理、流體動力學、量子力學等領域都需要虛數才能有效完成計算工作,甚至就連華麗的分形圖形也都少不了虛數的使用,才能在不斷被放大檢視的圖形中持續產生豐富的細節。

    從弦理論到量子理論,越深入研究物理的學者,研究內容就越接近純數學,甚至有人說數學「運轉」真實世界 的道理,就像微軟作業系統操作計算機一樣。薛丁格波動方程式:用波動函數與概率描述基本的實在及事件——可以視為我們所寄託之逝基板( evanescen substrate ),而逝基板則建立虛數之上。

相關焦點

  • 虛數到底有什麼意義?從 i 說起
    撰文 | 阮一峰有人在Stack Exchange問了一個問題:"我一直覺得虛數(imaginary number)很難懂。中學老師說,虛數就是-1的平方根。誰能解釋,虛數到底是什麼?它有什麼用?"帖子的下面,很多人給出了自己的解釋,還推薦了一篇非常棒的文章《虛數的圖解》。我讀後恍然大悟,醍醐灌頂,原來虛數這麼簡單,一點也不奇怪和難懂!下面,我就用自己的語言,講述我所理解的虛數。
  • 有趣的計算:單位虛數的單位虛數次方的單位虛數次方等於多少呢?
    本篇我們來計算一個有趣的題目:單位虛數的虛數次方的虛數次方等於多少?看上去讓人頭大,但其實都有規律可循,下面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一說到虛數,首先歐拉公式必不可少,歐拉公式的出現幫我們解決了許多自然科學問題在虛數平面中,橫坐標式實軸,縱坐標式虛軸,而iπ/2在歐拉公式中就表示旋轉了90度,也就得到了單位虛數i,所以i更具體的含義就是繞著實軸旋轉了90度
  • 虛數
    大家好,《你不可不知的50個數學知識》之8,今天聊一聊虛數。
  • 虛數的權利
    再比如,虛數,這個數是不是一看就特別虛偽虛假虛頭八腦?現在我們知道,無理數才是實數王國的多數派——這世間的無理數,恐怕要比有理數多得多得多得多得多,多到有理數的數量可以忽略不計的地步。而且,一點都不無理,有道理得板。那麼,虛數呢?她是真實存在的嗎?還是我們想像之物呢?
  • 虛數的意義
    虛數字面意思是不存在的數,假想的數。其最初是指負數的平方根(當然也可以是偶次方根,在虛數定義之前是不存在偶次方為負數的數的,比如任何實數的平方都是非負數),實數與虛數合成為「複數」,這就形成了更大的數的集合「複數域」。
  • 虛數i的前世今生
    19世紀西方傳教士將此思想傳到中國,我們便簡稱虛數。18世紀,瑞士大數學家歐拉開始研究虛數,並將-1平方根作為虛數的單位i(取imaginary首字母)。歐拉揭示了虛數重要的性質,且得到了被稱為數學最美的公式: 物理學家費曼將其稱為「人類的法寶」。
  • 虛數有什麼用?
    《數學通識50講》虛數在現實中顯然不存在,那麼數學家是如何虛構一個現實中不存在的概念,以便解決現實問題的呢?吳軍老師以化學反應中的催化劑、父母吵架時傳話的小孩以及平行宇宙間的蟲洞來做類比,幫助我們理解虛數。對於虛數的用途,簡言之:1、對於數學本身的影響。有了虛數,數學的一些邏輯上可能的漏洞就被補上了。
  • 虛數是個啥,它的由來
    有理數和無理數統稱為實數,但還有一類數,叫虛數。那虛數是個啥?我們先看看虛數的來歷。16世紀的歐洲數學界對負數該不該有平方根展開了爭議。我們知道一個非負數是有平方根的,那麼,有沒有一 個數可以作為負數的平方根呢?
  • 【數學探索】虛數i
    想必大家對「i」這個字母都非常清楚吧 今天我們就來具體聊聊「i」在數學中,虛數就是形如a+bi的數(a、b∈R且b≠0)。
  • 虛數i是真實存在的嗎?
    是不是真實存在的,這真的不是一個顯而易見的問題,而且按照中國教材的編寫順序,數學教育中第一次出現和現實脫離的概念大概就是虛數,這應該是教育中一次很好闡述數學思想的時間和機會。虛數這個名字,指出了一點,虛數在現實中沒有對應物的,是一個人工數。似乎是人工數就必然不真實,讓我們來看看是不是?
  • 小與漫談:電路、信號處理的虛數
    為什麼電容、電感的阻抗表達式要用虛數?為什麼在傅立葉變換中要有虛數? 為什麼在濾波器的傳遞函數中會出現虛數?最初遇到「虛數」的概念是在高中數學中,我大概將它看成一維(實數)到二維的擴展。書上也就是畫成兩個坐標軸來表示複數嘛。
  • 神奇的「虛數i」,到底有什麼用?
    在虛數還沒發現之前,單條數軸,足以描述所有的實數。但到了17世紀時,數學家笛卡爾發現了虛數,這時一條數軸己顯得不夠用了,於是創立了著名的「笛卡爾直角坐標系」。三、虛數與量子力學、相對論虛數的發現在自然學科中發揮出了重要的作用。
  • 文言基礎知識:虛數和概數
    1.虛數文言裡的數字有些並不是實數,閱讀時不要死摳字面。「一」或「一、二」常用來極言其少,「三、九、百、千、萬」等常用來極言其多,它們都是虛數。「一、十、百、千、萬」用作虛數,現代漢語裡也是常見的,如「一點也沒有、百年大計、成千上萬」。三、九」等用作虛數是文言裡所特有的。如:①繞樹三匝,何枝可依?(曹操:《短歌行》)——(烏鵲)繞樹飛轉不停,哪個樹可供你棲留?②善守者藏於九地之下,善攻者動於九天之上。
  • 既然虛數不存在,為什麼還要學它呢?
    在高中的數學課本中會出現一個非常奇妙的數——「虛數」。為什麼說虛數奇妙呢?因為,不管是正數還是負數,平方(自己與自己相乘)之後一定會得到正數。但虛數的平方卻是負數。這樣的數,好像在日常生活中並不存在吧。那麼,為什麼要學虛數呢?
  • 虛數 i 真的很「虛」嗎?
    導語:在之前的文章《最美公式(一):e與自然》中,我們提到了歐拉公式中的五個基本量之一——虛數 「i」。所謂的「虛數」到底是一個怎樣的概念,它又有怎樣的性質與意義呢?直觀理解虛數虛數的概念也曾困擾著我,就像自然常數e 一樣,詳情請見: 《最美公式(一):e與自然》。這些概念看起來太過平常,不求甚解的人可能會覺得這都是數學家的事,或者會對著自己一臉好奇的孩子說「等你長大了就懂了」,許多孩子童年的求知慾受挫可能都是來自於家長的這一句話看似安慰的話。
  • 敘事的藝術:《虛數的故事》前言賞析
    最近發現的非小說類書籍《虛數的故事》的前言部分,就是一個好例子。 Nahin 《虛數的故事》前言部分,是納欣教授回憶年輕時候如何與虛數結緣的故事。故事中就只有兩個人物,老學究父親和充滿好奇心的納欣。故事以父親希望納欣讀上「有益」的書為主線,想方設法幫助納欣改變,但年輕的納欣天真單純,鬧出了一個大笑話。但是恰恰是這個笑話,給納欣未來領悟虛數的價值,做了鋪墊。
  • 真實的虛數,不僅不是沒用,而且還很實在
    虛數就是數學發展過程中的一個典型例子,不過,直到今天,仍有很多小夥伴對虛數表示難以理解。本文,就與您一起來聊聊虛數其實不虛。一、現實中不應該存在的數假設有一塊邊長為5米的正方形土地,現在想把這個土地擴大出39平方米並且仍舊是正方形。
  • 【物理數學】虛數 i 是真實存在的嗎?
    虛數呢?虛數  是不是真實存在的,這真的不是一個顯而易見的問題,而且按照中國教材的編寫順序,數學教育中第一次出現和現實脫離的概念大概就是虛數,這應該是教育中一次很好闡述數學思想的時間和機會。數系的擴展過程直觀上來說就是給數軸「填坑」的過程。
  • 虛數:一個虛構指數的幾何意義
    毫無疑問,e是電氣工程的支柱,它的「虛數」指數隨處可見:量子理論、電路,甚至理論數學。e^i這個表達式在我們給它定義和解釋之前沒有任何意義。我們將從討論指數e^i開始,然後逐步解釋更複雜的形式i^x在深入研究這個問題之前,需要對虛數單位i進行快速描述。它通常被認為是「虛數」,因為這個值在標準數軸上不存在。
  • 神奇的「虛數i」,為何讓數學擁有如此迷人魅力?
    「虛數i」的發現在數學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虛數i」到底是什麼?為何如此神奇?到底有哪些重要作用?這還得從看似平常卻作用巨大的「數軸」說起!在虛數還沒發現之前,單條數軸,足以描述所有的實數。但到了17世紀時,數學家笛卡爾發現了虛數,這時一條數軸己顯得不夠用了,於是創立了著名的「笛卡爾直角坐標系」。「直角坐標系」是我們進入初中就「必須要求」掌握的重要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