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推薦201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項目公示(生命科學基礎研究部分)

2020-12-13 儀器信息網

教育部推薦201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項目公示

  根據《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關於201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推薦工作的通知》(國科獎字[2016]41號)相關要求,現將教育部推薦201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項目予以公示(專用項目在適當範圍內公示),公示期為2016年12月30日-2017年1月8日。

  任何單位或個人對公示項目持有異議的,應當在公示期內以書面方式向我「中心」提出,並提供必要的證明材料。為便於核實查證,確保客觀公正處理異議,提出異議的單位或者個人應當標明真實身份,並提供有效聯繫方式。個人提出異議的,須在書面異議材料上簽署真實姓名;以單位名義提出異議的,須加蓋本單位公章。我「中心」承諾,按有關規定對異議人身份予以保護。凡匿名、冒名或超出期限的異議不予受理。

  特此公告。

  電話:010-62514679、62510157 傳真:010-62514694

  通訊地址:北京市海澱區中關村大街35號

  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成果專利處(100080)

  附件:教育部擬推薦2017年國家科學技術獎項目

  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

  2016年12月30日

  說明:教育部推薦的項目中有6項代表性的推薦自然科學獎的項目,部分內容截圖如下:

  自然科學獎:

  蛋白質分子體系和生物網絡的物理特性(南京大學:王煒、王駿、劉鋒、李文飛和張小鵬)

  生物分子與細胞的納米傳感策略與高效分析新方法研究(南京大學:鞠熀先、丁霖和雷建平;北京科技大學,董海峰;東南大學,劉松琴)

  DNA甲基化動態調控蛋白TET的結構生物學研究(復旦大學:徐彥輝、胡璐璐、李澤、程淨東和陳飛)

  被子植物受精和早期胚胎發生分子機制的研究(武漢大學:孫蒙祥、彭雄波、張麗瑤和趙鵬;中科院武漢植物園:辛海平)

  基於放射性示蹤小分子核酸的腫瘤靶向顯像研究(北京大學:王榮福、劉萌、康磊、張春麗和閆平)

  若干松柏類和高山植物的生物地理學研究(蘭州大學:劉建全和王玉金;四川大學:毛康珊;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陳生雲和陳世龍)

  附教育部網站公示完整名單:

教育部擬推薦2017年國家科學技術獎項目

序號

項目名稱(人選姓名)

推薦獎種

1

唐有祺

最高科學獎

2

退化型偏微分方程中的若干問題研究

自然獎

3

蛋白質分子體系和生物網絡的物理特性

自然獎

4

鐵基超導體的電子結構和磁性質的理論研究

自然獎

5

新型分子基鐵電體的基礎研究

自然獎

6

複雜樣品的高效分離與富集及低背景發光分析研究

自然獎

7

基於卡賓及自由基過程的有機合成方法學

自然獎

8

生物分子與細胞的納米傳感策略與高效分析新方法研究

自然獎

9

DNA甲基化動態調控蛋白TET的結構生物學研究

自然獎

10

被子植物受精和早期胚胎發生分子機制的研究

自然獎

11

若干松柏類和高山植物的生物地理學研究

自然獎

12

大陸俯衝帶流體體制與化學地球動力學

自然獎

13

金屬材料強韌化的內在與外在微納尺寸效應

自然獎

14

粘彈性流體的流動和傳熱傳質研究

自然獎

15

鈣鈦礦化合物負熱膨脹調控與機理研究

自然獎

16

功能納米材料和微生物修復難降解有機物和重金屬汙染溼地新方法

自然獎

17

高效有機藍光材料及其介觀結構發光器件研究

自然獎

18

薄板結構微細特徵製造的介觀尺度效應

自然獎

19

CO2控制一體化煤基化工動力多聯產系統集成理論與方法

自然獎

20

程序驗證的基礎理論研究

自然獎

21

計算智能中的一些基礎理論研究

自然獎

22

智能學習與計算的理論與方法研究

自然獎

23

光催化劑的微結構調控及高效降解典型汙染物的機理

自然獎

24

基於仿生分子識別與原位生物合成探針的腫瘤檢測與多模態成像研究

自然獎

25

基於放射性示蹤小分子核酸的腫瘤靶向顯像研究

自然獎

26

創新合成策略的發展與系列生理活性天然產物的全合成

自然獎

27

複雜煤層水力網絡化防突技術及裝備

發明獎

28

多基站高精度大型三維測量場構建方法、技術及應用

發明獎

29

高性能碳纖維複合材料構件高質高效加工技術

發明獎

30

太空飛行器著陸緩衝裝置與對接機構關鍵技術

發明獎

31

高效水平軸海流發電系列裝備與應用系統

發明獎

32

分布式協同的區域指揮控制系統關鍵技術及應用

發明獎

33

新型催化法硫酸尾氣二氧化硫深度淨化及資源化

發明獎

34

基於納晶薄膜電極的工業廢水電催化氧化深度處理裝備及應用

發明獎

35

高速公路瀝青路面高效再生利用關鍵技術與裝備

發明獎

36

水稻精量穴直播技術與機具

發明獎

37

陸相巖性油氣藏地震信號特徵識別的相空間理論、關鍵技術及應用

進步獎

38

高精度衛星導航定位基準站網處理關鍵技術及其應用

進步獎

39

水利水電開發河流的連續性保護關鍵技術

進步獎

40

軟土地下工程穩定性理論與環境控制關鍵技術及應用

進步獎

41

沿海核電工程泥沙、核素及溫排水模擬與水工排放口優化實踐

進步獎

42

離岸養殖新型結構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

進步獎

43

城市大型地下結構抗震設計理論與方法及工程應用

進步獎

44

生物質電站安全高效發電關鍵技術

進步獎

45

電力負荷建模關鍵技術與應用

進步獎

46

600MW超臨界循環流化床鍋爐技術開發、研製與工程示範

進步獎

47

高可靠智能配電網優化規劃與運行支撐關鍵技術

進步獎

48

基於知件的知識獲取、管理和知識服務平臺

進步獎

49

國家稅務大數據計算與服務關鍵技術及其應用

進步獎

50

乙烯裝置高附加值產品最大化的優化控制技術

進步獎

51

大數據驅動的洪旱災害監測預警與風險管理決策關鍵技術

進步獎

52

膜集成城鎮汙水深度淨化技術與工程應用

進步獎

53

船舶與海洋工程結構全壽期安全性評估技術及應用

進步獎

54

成網條件下高鐵列控系統檢測監測關鍵技術及應用

進步獎

55

中國海洋藥用生物資源系統調查、評價與開發應用

進步獎

56

重要食源性人獸共患病原菌的傳播生態規律及其防控技術

進步獎

57

傳統蛋製品現代加工技術與裝備研發及產業升級示範

進步獎

58

海塗生態高值農業技術研究及其產業鏈構建

進步獎

59

膳食多酚類活性物質防治代謝性疾病的基礎及應用研究

進步獎

60

中國兒童殘疾監測和幹預及其示範應用

進步獎

61

適宜國情的愛滋病抗病毒治療和免疫重建研究

進步獎

62

晚期胰腺癌及併發症的介入新技術及臨床應用

進步獎

63

微創椎體後凸成形關鍵技術及臨床應用

進步獎

64

外科術式改變腦血流的基礎與臨床創新

進步獎

65

針刺治療缺血性中風的臨床與基礎研究

進步獎

66

西安交通大學數值傳熱及應用創新團隊

進步獎-創新團隊

67

中國農業大學玉米遺傳育種創新團隊

進步獎-創新團隊


  註:另有4項技術發明獎、1項科技進步獎為專用項目,內部公示。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註明"來源:儀器信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儀器信息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儀器信息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② 本網凡註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③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兩周內與本網聯繫,否則視為默認儀器信息網有權轉載。

相關焦點

  • 201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推薦工作開始—新聞—科學網
    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關於201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推薦工作的通知   國科獎字〔2016〕41號   各有關推薦單位(專家):   根據《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及其實施細則和《關於受理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推薦國家科學技術獎的規定
  • 教育部擬提名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項目公示—新聞—科學網
    教育部擬提名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項目公示 根據《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關於
  • 教育部關於推薦2009年度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的...
    (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部屬各高等學校:  為了鼓勵在推動科學技術進步中做出突出貢獻的科技工作者和單位,充分調動高等學校廣大科技人員進行科技創新和推動科技進步的積極性,加速我國教育和科學技術事業的發展,我部決定今年9月開始進行2009年度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項目的推薦和評審工作,同時進行201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項目的遴選工作。
  • ...江西省科學技術廳關於做好2017年度江西省科學技術獎勵推薦工作...
    一、推薦辦法和要求  2017年度江西省科學技術獎推薦工作採取單位推薦或專家推薦兩種方式。  (一)單位推薦  1.江西省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和科學技術進步獎推薦本年度省科技獎候選項目,不設推薦指標限額。各推薦單位應當建立科學合理的遴選機制,推薦本地區、本部門的優秀項目。
  • 教育部關於印發《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獎勵辦法...
    第二章 申報與提名推薦條件  第八條 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自然科學獎(以下簡稱自然科學獎)授予在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中做出重要科學發現的個人和單位。  重要科學發現應具備下列條件:  (一)前人尚未發現或者尚未闡明。
  • 教育部推薦2019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新聞—科學網
    2.所提供的代表性論文論著應當於2016年12月31日前公開發表,推薦/提名技術發明獎和科學技術進步獎項目應當於2016年12月31日前完成整體技術應用。 3.列入國家或省部級計劃、基金支持的項目,應當在項目整體驗收通過後推薦。 4.同一人同一年度只能作為一個項目的完成人參加評審。
  • 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初評結果公示 食品領域32個項目入圍
    食品夥伴網訊  近日,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初評工作已經結束,根據《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實施細則》的規定,8月3日,科技部在科技部網站(http://www.most.gov.cn)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網站(http://www.nosta.gov.cn)公布了初評通過的46項國家自然科學獎項目
  • 教育部關於2018年度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獎勵的...
    教育部關於2018年度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
  • 202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開始申報|項目課題周報(0125)
    中央部委※1、教育部社科司:202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申報工作通知;2、國家社科基金:2020年度國家社科基金中華學術外譯項目擬立項名單公示;3、國家自科基金:徵集2021年度地球科學領域重大項目立項領域建議;4、發改委:中央預算內投資資本金注入項目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
  • 教育部科學技術研究項目管理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涉及的項目經費,來源於由教育部負責分配和管理的部分科學事業費。   第三條  本辦法為項目管理的依據,項目申請學校及項目負責人應嚴格執行。   第四條  項目資助的範圍主要為高等學校開展的自然科學研究。
  • 我省25個項目獲國家科學技術獎
    由我省主持和參與完成的項目有25個,其中1個特等獎、2個一等獎,涵蓋軌道交通、災害預警等多個重點產業領域今年我省再次在國家自然科學獎上有所斬獲1月10日,在北京召開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公布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名單,296個項目和12名科技專家獲獎,其中由我省主持和參與完成的項目有25個,涵蓋電子信息、裝備製造、先進材料、能源化工、現代農業、軌道交通、災害預警等重點產業領域。
  • 2017年度山東省科學技術獎建議授獎人選和項目公示
    現將2017年度山東省科學技術最高獎、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學技術進步獎和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評審委員會評審通過的建議授獎人選和項目向社會公示。  公示人選和項目同時在山東省科學技術廳網站(www.sdstc.gov.cn)和《科技信息報》予以公示。  根據有關規定,對公示的建議授獎人選和項目如有異議,自公示之日起30日內向山東省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辦公室(設在省科技廳政策法規處,地址:濟南市高新區舜華路607號,郵編:250101),署名書面提出。
  • 推薦國家科學技術獎!35個項目擬獲得中國化工學會科技獎
    7月29日,中國化工學會正式對外公示了2020年度中國化工學會科學技術獎評選結果。根據公示名單顯示,本年度共評選出35項獲獎項目,以清華大學等19所高校為主要完成單位擬獲獎的項目共計20項,數量佔比超過一半。
  • 廈門3項科技成果榮獲201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
    廈門網訊(記者 陳陽)上周,201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
  • 昆明理工大學擬提名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候選項目公示
    為做好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推薦工作, 根據提名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相關文件要求,為完善科技獎勵的社會監督工作,確保提名科技成果獎勵的公正性,現對以下項目的項目名稱、提名者及提名意見、項目簡介、客觀評價、應用情況、主要智慧財產權和標準規範等目錄、主要完成人情況、完成人合作關係說明等內容進行公示,公示期8天。
  • 2020年度第十屆吳文俊人工智慧科學技術獎獲獎名單公布!
    昨日,2020年度第十屆吳文俊人工智慧科學技術獎獲獎名單在其官網上公示,擬對101個成果授獎,其中包括吳文俊人工智慧最高成就獎1項,吳文俊人工智慧傑出貢獻獎3項,吳文俊人工智慧自然科學獎20項,吳文俊人工智慧技術發明獎8項,吳文俊人工智慧科技進步獎25項、吳文俊人工智慧科技進步獎企業技術創新工程項目17項,吳文俊人工智慧科技進步獎科普項目3項、吳文俊人工智慧優秀青年獎
  • 盤點2014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初評的雷射和光學項目
    國家科技部7日正式公布了2014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初評結果,初評通過的51項國家自然科學獎項目、54項國家技術發明獎通用項目,以及152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通用項目。  在創新驅動推進轉型升級的大方向之下,國家科技獎的關注度不斷升溫。
  • 關於擬提名2019年度雲南省科學技術獎候選項目的公示
    為做好2019年度雲南省科學技術獎勵提名工作,完善科技獎勵的社會監督工作,確保科技成果獎勵的公正性,根據《雲南省科學技術獎勵辦法》(雲南省人民政府令第157號)、《雲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雲南省深化科技獎勵制度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雲政辦函〔2018〕98號)等相關文件規定及《雲南省科技廳關於2019年度雲南省科學技術獎提名工作的通知》(雲科獎發〔2019〕1號)的相關要求
  • 中科院獲201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三大獎項目(不含專用項目)
    中科院獲201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三大獎項目(不含專用項目) 2018-01-08 發展規劃局 微分幾何中的幾個分析問題研究 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 自然科學二等獎 3. 新型半導體深能級摻雜機制研究 半導體研究所 自然科學二等獎 4. 若干有機化合物結構性質關係及反應規律性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自然科學二等獎 5.
  • 201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揭曉 歷屆「最高獎」給了誰
    國家科學技術獎是為了獎勵在科學技術進步活動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公民、組織,包括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和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五個獎項。其中,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是中國科技界的最高榮譽,每年授予人數不超過2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