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2021-02-07 有空學點馬克思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句話想必大家都聽到耳膜起繭、耳朵流油了。從《真理標準的大討論》到《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如同一聲驚雷,破除了長久以來的「兩個凡是」的思想禁錮,奠定了改革開放的堅實思想,特別是哲學思想基礎。「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為人們稱道、傳頌,作為一種解放思想的口號,深入人心。上到老下到小,都能對這一哲學原理作一番精彩評論。

雖說是深入人心,但是許多人似乎並不能明白「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其中蘊含的豐富內涵。「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在其傳播之中,出現了空泛化、口號化、旗幟化,甚至是膚淺化傾向,其重要的思想內涵被遮蔽,給人們帶來了思想上的困惑。我曾聽過這樣的一個討論,朋友A說:「解決理論分歧的唯一途徑就是實踐,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朋友B嗤笑一聲:「你給用實踐檢驗一下愛因斯坦相對論看看?」A被駁得啞口無言,甚至還差點走了對「實踐是檢驗真理唯一標準」的否定。

愛因斯坦相對論還不能被現有的人類實踐徹底證實,但是能據此否認相對論的科學性嗎?可以看到的是,人們對「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理解得不夠透徹,缺乏對其科學性的把握。「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何以可能,小編在這篇文章中帶大家來瞧瞧。

所謂真理,指的是客觀事物及其規律在人意識裡的正確反映,它是主觀與客觀相符合的認識(真理的形式是主觀的,內容是客觀的)。那麼,怎樣判斷主觀與客觀是否符合以及相符合的程度呢就成為了問題。理論認識能作為真理的檢驗標準嗎?不能,真理的內容是客觀的,以主觀的東西去檢驗客觀的東西,那是扯淡。

客觀事物能作為真理的檢驗標準嗎?不能,客觀事物不會說話,更不會站出來指明某種認識與它相符合的程度,這是小朋友都知道的。所以以客觀事物為標準,最終會轉向以人的感官為標準,因為不經過人的感官,我們對客觀對象的任何屬性都一無所知。感官的局限性是明顯的,如果滿足於感官見證,那麼全部知識只限於回答我們感覺到的事物存在或者不存在,只限於簡單的、照相式的直觀經驗描述。

毛澤東同志曾說過,真理只有一個,而究竟是誰發現了真理,不依靠主觀的誇張,而依靠客觀的實踐。只有千百萬人民的革命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尺度。所謂實踐,指的就是改造自然社會的有意識的活動,是一個主觀見之於客觀的過程。實踐以其直接現實性的品格,顯現出了對感性直觀(人的感官所感受到的客觀事物)、理論認識、邏輯範疇無可匹敵的優先性;在實踐中以揚棄的形式肯定了感官與理想思維的作用,克服了片面性。

馬克思主義哲學將實踐觀點引入了認識論,才正確地解決了檢驗真理的標準問題。「唯一的標準」何以可能,這是實踐本身特點所決定的:實踐具有直接現實性的品格,是主觀同客觀聯結的橋梁。物質世界是客觀的,人的認識通過實踐這一物質性的活動作用於客觀世界,引起客觀世界的某種變化,符合預期就證明了主觀符合客觀;不符合或者比預期差,就說明認識是錯誤的,或是有待深化的。

但就「唯一的標準」而言,人們往往把實踐當成是一種絕對化的檢驗方式,企圖一勞永逸地通過一次實踐就解決所有的理論問題,這忽視了實踐具有的相對性:實踐總是具體的、有限度,它對於認識檢驗的廣度、深度和精確度都是有限的。所以,實踐檢驗真理是一個過程,某一項理論是否具有真理性,有時候需要經過幾十次甚至是幾百次實踐才能證明;隨著實踐水平的發展,進一步深化對原有真理的認識。

確定一個科學猜想是否具有真理性,往往要通過千百次的科學實驗所謂邏輯證明,就是藉助一些正確的判斷,通過邏輯推理,從理論上確認某一判斷真理性的邏輯方法。它的作用不在於最終判明真理,而在於探索真理、表述真理。馬克思主義哲學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並不排斥邏輯檢驗的重要意義,邏輯檢驗在實踐中有著重要的意義:

第一,實踐證明的邏輯證明的先導,當人們提出一項科學假說、或者是一項工作計劃的時候,就包含著對其的科學性的邏輯證明,其在邏輯證明中不成立,那就意味著在實踐中是不可能實現的;第二,在實踐檢驗中,某個實踐總是具體的、特殊的,而被實踐檢驗額的理論相對來說是抽象的、普遍的,因此必須藉助於邏輯證明進行理論分析,把實踐經驗由特殊提高到普遍,才能輔助實踐檢驗;第三,有些理論要藉助邏輯推理證明,而不能單靠人們的有限實踐去直接證明,比如關於宇宙源起的某個理論。

我們要注意的是,實踐邏輯證明的根本特點在於它是一種主觀的理性思維方式,他可以對一種認識可靠性進行邏輯論證。但是它終究是一種主觀的活動,歸根到底是依賴於實踐檢驗的:首先,邏輯證明的前提必須是正確的,而這個前提是由實踐所正確證明的,否則是推論不出正確結論的;其次,邏輯推論和證明所運用的邏輯規則,是人們在社會實踐中形成並不斷發展完善的;最後,遵循正確的邏輯方法所得出的結論,一般而言是正確的,但最終要由實踐作裁決。

簡言之,離開了實踐的後盾,邏輯上的推論與證明也就沒有「根基」了,所以我們才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市場經濟行不行,試了才知道;自貿區好不好,幹了才明白,這其中蘊含著「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深刻哲學原理,但如果只停留在「解放思想」層面,將其當做一個幹事業的口號而不作深入思考,這一原理重要的意義與價值就會被遮蔽,逐漸變成一個空洞無味的口號。

作者:Owen,華南師範大學在讀,專業:馬克思主義理論

編輯:月半小公舉,華南師範大學在讀,專業:馬克思主義理論


參考文獻:

[1]俞吾金:《被遮蔽的馬克思》.北京:人民出版社

[2]陳先達:《哲學與文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3]趙家祥,聶錦芳,張立波:《馬克思主義哲學教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圖源網絡,侵刪


「點讚」「轉發」「在看」三連支持一下!

贊助小編買些書吧😀

相關焦點

  •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全文)
    為了深入批判「四人幫」,肅清其流毒和影響,在這個問題上撥亂反正,十分必要。   檢驗真理的標準只能是社會實踐   怎樣區別真理與謬誤呢?一八四五年,馬克思就提出了檢驗真理的標準問題:「人的思維是否具有客觀的真理性,這並不是一個理論的問題,而是一個實踐的問題。
  •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革命導師們不僅提出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而且親自作出了用實踐去檢驗一切理論包括自己所提出的理論的光輝榜樣。馬克思和恩格斯對待他們所共同創造的著名的馬克思主義科學文獻《共產黨宣言》的態度,就是許多事例當中的一個生動的例子。一八四八年《宣言》發表後,在四十五年中馬克思和恩格斯一直在用實踐來檢驗它。《宣言》的七篇序言,詳細地記載了這個事實。
  •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嗎?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大討論。事隔近40年了,有一位教授舊事重提,他說:1978年《光明日報》特約評論員提出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個命題,在學理上是荒唐的,在實踐上是有害的。這位教授的觀點,似乎很新穎、有突破,確實也有一些群友支持他,另一些群友感到困惑。我仔細想了一下,覺得今天重新討論一下這個問題,是有意義的。但如果否定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那麼,檢驗真理還有什麼其他的新標準嗎?
  •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經典,收藏)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16頁)這就非常清楚地告訴我們,一個理論,是否正確反映了客觀實際,是不是真理,只能靠社會實踐來檢驗。這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一個基本原理。實踐不僅是檢驗真理的標準,而且是唯一的標準。毛主席說:「真理只有一個,而究竟誰發現了真理,不依靠主觀的誇張,而依靠客觀的實踐。只有千百萬人民的革命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尺度。」
  • 今天應如何解讀「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報》頭版刊發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特約評論員文章,這篇長達8000字的文章鮮明提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在中國現代史上留下了難以磨滅的歷史印跡。  粉碎「四人幫」後,「兩個凡是」仍然佔統治地位,文革以來的「左」傾錯誤依然在延續。
  • 發現無錫 | 胡福明與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文章標題《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就是在醫院誕生的。8月底,洋洋灑洋8000字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幾經修改後終於成文。9月初,胡福明將這篇文章寄給了《光明日報》哲學組組長王強華。兩人相識於1997年春江蘇省委黨校召開的理論座談會。當時胡福明在會上作了「誰反對唯生產力論就是反對歷史唯物主義」的發言,王強華告訴他,著名經濟學家于光遠和他的看法相同,並向他約稿。
  •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撰稿之一孫長江逝世
    (原標題:孫長江逝世,系《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主要撰稿人之一)
  • 王強華:我見證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發表內幕
    這裡需要說明的是,胡福明的原稿和《光明日報》歷次改稿雖然均無「唯一標準」的提法,但原稿的基本意思,與「唯一」是一致的:「只有千百萬人民的革命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標準(引毛主席的話)」,「一個理論是否正確反映了客觀實際,是不是真理,不能在思維的範圍內解決,不能靠理論爭論解決,只能靠社會實踐的檢驗來解決,等等」。
  • 重溫「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年初,我們制定了本集團今年的基本策略是「集中力量辦要事」,如何在當前複雜多變的環境中找準「要事」、辦好「要事」,有必要重溫第三三二期旭日之聲所介紹和引用的主題文章《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 胡福明憶《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病房走廊寫提綱
    1978年5月11日,一篇《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文章如同一聲春雷,掀起了全國對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思想解放的閘門,在經歷了灰暗後,從那天打開了。改革開放40年,《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如同一個標識,成為醒目的歷史註腳。
  • 42年前,著名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發表,作者是何人?
    1978年5月10日,中央黨校內部刊物《理論動態》第60期首先發表《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一文。5月11日,《光明日報》刊登題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特約評論員文章。當日,新華社轉發了這篇文章。
  • 每經專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主要作者胡福明:《實踐是...
    雖然年事已高,但只要一談起《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誕生的全過程,胡老的聲音就變得鏗鏘有力。歷史在他的敘述中變得鮮活起來,這不僅是一個中國知識分子的思想史,也是中國人共同見證的一段大歷史。《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應時代的要求產生NBD:到了1978年,您為何會發表《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篇文章?這篇文章產生的全過程是怎樣的?胡福明:《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篇文章,可以說是時代的產物,是應時代的要求而產生,這是非常明確的。
  •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文稿修改紀事 胡耀邦第一次審閱的...
    近日,中共中央黨校教授沈寶祥將珍藏一生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胡耀邦同志第一次審閱稿捐贈給了胡耀邦同志紀念館。與此同時,沈寶祥還捐贈了數件與文稿互相印證的書籍、文稿及照片等,讓人對《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一文出爐的前因後果有了一條清晰的脈絡。
  • 英語出真知,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英語出真知,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一個中國文盲,不懂語法,漢語也是對答如流;一個英國文盲,從沒學過語法,英語也是對答如流。實踐出真知,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光說不練假把式。那些整天叫嚷著英語語法學不好,英語就學不好的英語培訓機構,其實良心大壞,語法學不好還勵志或雞湯的機構,感覺就是些水貨英語教師。
  • 《光明日報》: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回想從正式從學校出來已經快三個月了,之前在學校裡面也聽說過,在社會上學習的東西遠比在學校裡面的要多,在學校裡面學習的是一種理論,而在社會則是一種實踐,用之前我們耳熟能詳的一句話就是「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有的同學就產生這樣的疑惑,衰衰認為如果自己不親自實踐,就不能確定所學到的是對的,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衰衰是如何檢驗真理的吧!衰漫畫:教科書上講的就一定對嗎?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衰衰利用身邊的物體進行著圓周率的測算,只為證實圓周率是否和教科書上所寫的數值一樣,只有又利用高空拋物法證實伽利略的落體實驗,只有又親自嘗試了海水到底是不是鹹的,化學公式是不是真的能夠達到預期的效果,只要是書本上所看到的只是衰衰都想要去親自實踐,因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其實筆者認為衰衰的想法是好的,只是有些行為有些過激,比如高空拋物就會對他人造成影響
  •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作者:寫時已準備坐牢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報》刊登《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特約評論員文章,掀起全國範圍內的真理標準大討論,是為第一次思想解放的先聲  胡福明:寫文章時已準備坐牢  今天的胡福明已經滿頭白髮,但社會主義國家的興衰成敗仍是他最關注的時代話題。
  • 親歷者解讀實踐是檢驗真理唯一標準出爐過程
    新華網消息 今年的5月11日是《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文章發表30周年的日子,我們請來了該文的責任編輯,《光明日報》原理論版的編輯、原新聞出版總署副署長王強華同志。1976年粉碎「四人幫」後,1977年7月在南京召開一個理論討論會,主題是深入揭批「四人幫」、劃清理論是非界線,我在這個會上認識了胡福明。當時他有一個發言,說文化大革命期間有個所謂的「黑六論」,其中有個「唯生產力論」,認為是修正主義。他說這不是修正主義,是馬克思主義。但是那個時候人們的思想還是受「兩個凡是」的框框限制。有人反對他,說「唯生產力論」就應該批,結果他們就爭論起來了。
  •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選入統編新教材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選入統編新教材 原標題:   記者從27日上午的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19年秋季學期即將拉開帷幕,在新的學期,不少孩子們將拿到全新的教材。
  • 堅持在實踐中檢驗運用和發展真理
    原標題:堅持在實踐中檢驗運用和發展真理 以什麼態度對待真理,關係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前途命運,是中國共產黨人必須回答的一個重大問題。1978年在全國範圍內開展的真理標準問題大討論,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思想解放運動,衝破了教條主義思想束縛,重新確立了馬克思主義科學真理觀,成為改革開放的思想先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