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寶寶明明已經很困了,又是揉眼,又是打哈欠的,卻不會閉上眼睛睡,反而是又哭又鬧,有的媽媽就會感到很疑惑,困了直接睡不是更好嗎?
其實一歲前寶寶的哭鬧是無意識,是他不能控制的,哭只是一種行為,現在的寶寶還沒有學會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只能通過哭來向外界表達他的想法,也是希望得到你的幫助,媽媽們一定不要只會責怪孩子哭鬧,要懂得孩子哭鬧的背後需要什麼。
寶寶睡覺前哭鬧的原因
一、孩子不懂睡著就不難受了
多數的孩子困了但是就是不睡,因為他們還不知道睡著就感覺不到難受了。當孩子困到極點就會感到難受,這時,就會通過哭的方式表達自己的不舒服,不懂得這種不舒服的感覺是自己困到了極點,所以就會產生我們說的睡前哭鬧的原因。
二、環境原因
當周圍的環境過於噪雜或是光線等因素影響到寶寶時,這時,他也是無法安然入睡的,因為周圍環境的原因,導致寶寶不舒服,難受,所以就會讓其哭鬧。
假如孩子在這種情況下睡著的話,會嚴重影響寶寶的睡眠質量,在睡著後有時還會發生抽搐的情況,這時他的大腦還在高速的運轉著,1-2個小時後才能平靜下來,長期如此對會其發育造成一定的影響。
哭著睡覺還會讓其沒有安全感,在成長的過程中,安全感是對其非常重要的,3歲之前所產生的安全感都是在父母幫助下使其建立起來的,只有充滿安全感的孩子才願意去探索這個未知的世界。當孩子從小就沒有安全感時,對孩子的成長造成一系列問題,讓其變得內向,膽小,不能完全的適應一個新的環境,對以後的生活產生影響。
如果孩子有固定的睡覺儀式就會讓其產生安全感,更好的有利於他的身心發展。
怎樣幫助孩子改掉哭著睡覺的習慣
一、幫助寶寶建立起睡覺儀式感
當孩子要睡覺時,我們可以在他睡前給他講故事,喝牛奶等等,讓其產生一種自我意識。長期重複同樣的事情時,他就會產生習慣,當開始對他講故事時,他就會自動進入睡眠狀態。儘早培養孩子的自主入睡能力,不僅可以解放父母的雙手,還能讓其產生足夠的安全感。
有個著名的實驗叫「巴普落夫的狗」,巴普洛夫在每次餵狗之前都會搖鈴,時間久了,只要聽到鈴聲狗就會流下口水。當一件事情被重複多次之後,就會被建立關聯。
二、讀懂寶寶的睡眠信號
當寶寶困到極點時,就會產生哭鬧的行為,這時他也會發出很多信號,比如:揉眼睛,打哈欠,要求抱著等等行為,這時我們應該讀懂寶寶發出的信號,及時為其創造一個安逸的睡眠環境。
三、培養良好的睡眠習慣
首先培養孩子晝夜分明,晚上睡覺時,避免開著燈睡,給孩子創造一個安靜合適的睡眠環境,白天孩子小睡時,就不要製造這種特別安靜的環境了,避免孩子白天睡得太香,到晚上該睡覺時,還是精力充沛,形成反差。
四、給予孩子充足的安全感
當孩子感到不安時,也會對其睡眠造成影響,從而產生哭鬧的行為,我們要做的是安撫孩子的情緒,將孩子抱在懷裡並給予撫觸,知道媽媽就陪在自己的身邊,讓那份不安徹底消失,達到安然入睡的效果。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我們要耐心地對其進行引導,調整好自己的心態,給予孩子更多的關愛,幫助孩子養成一些好的習慣,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這樣就會更好地知道孩子的需求,從而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