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筆傳神——郭氏鐵板浮雕製作技藝

2020-12-20 中國廣播網-新疆網

鐵筆傳神——郭氏鐵板浮雕製作技藝

2018-12-05 11:42:00來源:新華網

12月4日,在位於石家莊市德明古鎮的工作室,郭海龍製作鐵板浮雕作品。

  郭氏鐵板浮雕製作技藝2013年被評為河北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郭海龍是其代表性傳承人。這項技藝利用錘、鏨等工具,通過鍛打、鏨刻等手段在一定厚度的鐵板上製作鐵浮雕或鐵器製品。

  近年來,郭海龍在原有的工藝基礎上不斷創新,因作品生動形象、肌理質感強,受到更多國內外收藏愛好者的青睞。 新華社發(陳其保 攝)1

編輯: 雷佳

相關焦點

  • 河北鐵板浮雕傳承人 以柔克剛鐵筆傳神 (1/3)
    河北鐵板浮雕傳承人以柔克剛鐵筆傳神 (1/3) "← →"翻頁
  • 助力非遺傳承 近距離感受鐵板浮雕之美
    拜師省級非遺項目「郭氏鐵板浮雕藝術」傳承人「叮叮噹噹」中體驗久違的工匠美拜見師傅師母師傅現場演示鐵板浮雕製作聽師傅講鐵板浮雕的故事燕都融媒體記者康瑞珍11月11日,一場簡約而莊重的拜師儀式在河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郭海博鐵板浮雕藝術館舉行,作為燕都融媒體文化創意部記者,我有幸拜國家一級美術師、國家工美行業藝術大師、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郭氏鐵板浮雕藝術」傳承人郭海博為師,助力非遺傳承,推廣傳統技藝。
  • 工藝美術大師郭海博:鐵板上的凹凸人生
    胡雪微攝「讓冰冷的鐵板打動人心」是郭海博對鐵板浮雕的藝術追求。郭海博及其弟是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郭氏鐵板浮雕藝術」的傳承人。憑著千錘百鍊、不斷創新的匠人精神,郭氏兄弟硬是把鐵板浮雕從一種工藝升華為一種藝術。
  • 鐵板浮雕非遺傳承人的「洋學徒」
    【解說】1月17日,在河北石家莊郭氏鐵板浮雕藝術館裡,來自孟加拉國的非瑞、臺敏、阿路和阿圖4位留學生兩兩一組,正忙得熱火朝天:一人扶好鐵板,一人拿著鏨在鐵板上反覆錘打。他們是河北一所高校的大三留學生。臨近春節,他們穿上了傳統服飾,與師傅郭海博一起,「敲敲打打」地準備迎接新年。
  • 鐵板正反兩面看都是一幅畫
    " 在鐵板上鍛造浮雕技藝是我們郭氏獨創的。" 郭海龍介紹,鍛造浮雕作品一般在銅或者別的材質上比較多,由於鐵的張力有限,很難實現浮雕藝術,但是他們經過多年的經驗積累,使用冷鍛方法硬是在堅硬的生冷的鐵板上敲打出精美的浮雕作品。" 因為是純手工製作,可以說每一幅鐵板浮雕都是絕版。"
  • 鐵板上繡花 軟萌妹子以柔克剛
    手工錘鍛是製作一塊鐵板浮雕必不可少的工序,浮雕並不只是把鐵板砸得凸起來那麼簡單,要鼓多高、鼓多大面積、鼓成什麼形狀都要心裡有數,一件作品往往要錘鍛幾萬錘、幾十萬錘、幾百萬錘。郭墨涵常常一站就是幾個小時,忘了疲憊,忘了喝水,只剩下與鐵板談心。
  • 河北一美術師苦練30年創鐵板作畫絕技
    3月16日下午,在河北石家莊「郭氏鐵板浮雕」創始人之一郭海博的工作室,他正在用鐵錘在鐵板上「作畫」。據了解,郭海博苦練30年,練就了「鐵板浮雕」絕技。鐵板浮雕是在生冷堅硬的鐵板上,經過拓印、正面鍛陰紋、打磨、火燒等十幾道工序,用榔頭、鏨子敲打出一幅幅生動逼真、質感強烈的藝術作品。
  • 鐵匠在1毫米厚的鐵板上敲出畫,50萬不賣,1幅畫要敲10萬錘
    「非遺」項目在人們印象中,一般都是已經有著很長傳承歷史的古老技藝,但其實也有一些剛被發明不久的新生項目,也能成為「非遺」項目。在河北就有一對「鐵匠」兄弟,他們打鐵三十餘年,竟然打出了一個省級「非遺」項目。這個項目被發明出來到現在才三十來年的時間,這恐怕是最年輕的「非遺」項目了。
  • 新聞特寫丨鍥而不捨 鐵筆生花
    新聞特寫丨鍥而不捨 鐵筆生花 2020-11-02 17: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濟南麵塑:糯米粉和白面 指尖技藝傳了300年
    ,但傳統的非遺技藝並沒有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消失。濟南麵塑與何派一脈相承,作品色彩鮮明,手法細膩,製成的人物,形象、衣飾、容貌逼真傳神,尤為擅長塑造中國古裝戲曲人物。  何派麵塑師承於李俊興先生,李老自1908年便來到大明湖撂地做面人,1912年赴俄羅斯進行麵塑表演。  1957年,李俊興先生在大觀園偶遇少年時的何曉錚,一眼便相中了眼前的這位少年,想收其為徒弟。
  • 鐵筆蠟紙油印情
    說起鐵筆蠟紙和油印機,現在的年輕人很少有知道的了。
  • 鐵板魷魚製作
    鐵板魷魚製作技術 一、所需用具: 鐵板一塊 3~5 毫米厚,直徑為 30cm 左右的圓鐵板,表 面光滑、 平整,可以在鐵板邊緣焊兩個把手, 以方便操作爐具
  • 金銀銅技藝大師在寧曬「手藝」 700件作品來自全球多個國家
    昨天,在第五屆中國金銀銅技藝傳承交流會現場,來自全球多個國家50位工匠、藝術家的700件作品令前來觀賞的市民讚嘆不已。上午,記者來到位於南京晨光1865創意產業園的交流會展廳看到,本次展覽作品種類繁多,與藝術氣息濃厚、設計風格獨特的1865創意產業園相得益彰。
  • 哈爾濱鐵板烤乾豆腐製作技術
    在哈爾濱的美食一家,抑或是周邊城市的韓國餐廳大都會見到用鐵板製作的烤肉菜。這個系列的菜餚是在韓國烤肉的基礎上改良而來的肉質細嫩,鮮味濃鬱非常適合在北方推廣。原料:幹豆腐750克。製作方法:(1)幹豆腐洗淨,切成10釐米見方的片對摺後捲成卷,打成結備用。(2)鍋內放入色拉油30克燒至七成熱時,放入蔥末、薑末爆香,下入朝鮮辣醬小火炒香,放入清水300克、蠔油,小火燒10分鐘,自然冷卻。(3)客人點菜時,放入剩餘的色拉油.燒至八成熱時.放入圓蔥塊,出香後下入幹豆腐中火邊烤邊炒2分鐘,離火上桌。
  • 這座屏風浮雕上驚現清明上河圖
    此款浮雕清明上河圖地屏,是廣州市番禺永華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長陳達強參與設計與製作的作品。 陳達強先生作為廣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大力推動廣式硬木家具製作技藝及文化振興、傳承和發展。地屏通體選料大葉紫檀,屏心雕刻清明上河圖圖案,利用深浮雕的技法再現《清明上河圖》所表現的宋代京城熱鬧繁華的人文風貌。
  • 鐵板豆腐的製作技術和配方(附鐵板豆腐製作視頻)
    紅油製作:菜籽油或者色拉油500克,辣椒粉100-150克(建議辣椒粉少一點)。調料水:鹽(視頻) ,味精6克, 雞精3克,泡椒水10克,鐵板豆腐成品製作:1.豬油下鐵板 鐵板抹上豬油 不然會糊掉,2.切塊的豆腐擺放在鐵板邊上,調料水加入3克芡粉,均勻摸在豆腐塊上,撒上孜然粉,花椒粉,辣椒麵,十三香,蒜水。紅油。
  • 【楚風作家‖散文天地】梅雨《鐵板鋼筆與蠟紙》
    鐵筆鋼板與蠟紙文/梅雨你還記得小說《紅巖》中的《挺進報》嗎?整理書架時一疊手刻油印的複習資料映入眼帘,其題為《硤石中學第十一屆「希望杯」文科預賽——語文試題》。它與《挺進報》一樣,是一種油印的資料。於是,我翻箱倒櫃,在另一個書櫃下的抽屜裡,我竟然找到了藏匿近二十年的那塊鏽跡斑斑的鐵板(準確地說鋼板),在角落裡又尋得鋼板的伴侶鐵筆用剩蠟紙筒,打開筒蓋,尚餘幾張蠟紙,我欣慰地露出了微笑。那是改革開放前後,物質還十分匱乏,學校各種資料還停留在油印時代。說起刻蠟紙還真是個技術活,它不是會寫字就能刻一手好字。
  • 鐵板燒設備之鐵板廚師技術精湛
    以前鐵板燒設備一般都出現五星級酒店,而且在日本最貴的料理不是吃魚生,而是去吃鐵板燒。鐵板燒的廚師,除了精湛的燒烤技藝之外,廚師的貼身服務,不僅要關照手中的料理,還需要適時與客人交談,跟客人揭秘食材的緣起;跟客人聊聊股票、投資、時事,這些都是廚師必須具備的素質,因此,鐵板燒師傅的薪酬也比普通廚師高出一大截;這個薪酬當然也需要顧客來買單。
  • 韓式鐵板豆腐製作配方
    製作方法: (1)北豆腐切塊,放入水中浸泡,備用;(2)鐵板溫度調製180度,加色拉油,將切好的豆腐塊放在鐵板上,均勻的倒入秘制韓式烤肉汁 (3)翻面煎另一面,繼續加烤肉汁(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