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間的關係都是需要維護的,親子之間也是如此。雖然是有天然的血緣存在著,但家長如果不注意對孩子的方式方法,就會讓孩子和父母之間很疏離,在長大後孩子就想離得家裡遠遠的。
青青就是一個這樣的孩子,讓媽媽傷心不已。青青在上大學的時候,就特意選了一個離家遠的大學,即使他學的專業在家鄉的學校才是最好的。在畢業後,也並不認可家長給他找好的工作單位,又千方百計的留在了離家千裡之外的地方。
路途之間的距離,也更加深了親子之間的距離,如果不是春節或是一些特殊的事情,青青也是很少回家,這讓青青媽媽百思不得其解,甚至覺得自己養了一隻白眼狼。
其實,孩子在很多的瞬間裡,都有想離開你的情緒,可能是家長卻覺得很自然,並沒有在意。
媽媽知道嗎?親子間的這些疏離瞬間裡,孩子都想離開你。孩子需要的不僅僅是物質上滿足,雖然從小都是好吃好喝的陪著,辛辛苦苦的給他搭配一日三餐,但長大後的孩子卻並不領情,孩子精神上也需要父母的營養。
而有的家長對這些毫不在意,覺得只要吃好喝好就行了,並不在乎孩子的感受,如果孩子有什麼委屈和家長說,家長就會訓斥一通,嫌他不體貼家長的辛苦。經常和孩子也是種種的抱怨,孩子生長在一個負能量滿滿的家庭裡是很壓抑的,在這個時刻他就會很想逃離,只是苦於條件還不成熟。
還有的孩子,從小就被家長的期望壓制著。父母會把自己實現不了的願望強加給孩子身上,並不在意孩子的能力是否達到。
小華的爸爸是個體育愛好者,但家庭條件不好,沒有能夠去上大學,成了他的遺憾,於是他就把這種願望強加在了孩子身上。
好在小華對體育也感興趣,並不是很排斥,但是爸爸對他的期望值太高了,小華覺得自己已經很盡力了,卻仍得不到爸爸的鼓勵,總是嫌棄他沒有得第一,還是不如別人做得好。
在家長總是拿自己和別人比並且非常不滿的這個瞬間裡,就是親子關係漸漸疏離,孩子想要逃離的時刻。
還有的家長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對孩子沒有耐心,總是很暴躁的對待孩子。沒有人願意生活在家長的暴躁脾氣之下,甚至有時候父母還會把在工作中的怒氣發洩到孩子身上,雖說家長事後也會後悔,但是給孩子的傷害已經造成了,也是很難以彌補的。
孩子在小的時候,是很依賴家長的,想從家庭中獲取溫暖和安全感,但如果孩子在這裡得不到的話,就會很受傷害,想要逃離,從別的渠道來獲得。在很多的離家出走的兒童裡,細問之下,生長的環境便與此類似。
家長為了孩子需要作出一些改變,對孩子精神上的撫慰與物質上的富足同樣重要。就算是一個經濟條件不好的家庭,父母相愛,孩子受到尊重,一家人其樂融融,孩子也是捨不得離開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