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得好:「棍棒底下出孝子」,意思就是教育孩子必須要嚴厲地打罵,這樣才能塑造出頑強的性格,幫助孩子健康地成長。
我認為,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一定要講適度原則,孩子犯了錯誤的確需要懲罰,但不一定非得採取打罵的方式,因為「經常挨打」和「從不挨打」的孩子,未來差距明顯,家長別不在意!
著名的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在這教育孩子的方面也表達過自己的看法:
「孩子在成長過程當中,除了給予愛之外,還要給予敬和畏。」有了敬畏後孩子就不敢再犯錯,知道自己做錯了,也不會出現打罵父母的行為。
「棍棒教育」雖然不建議家長們採取,但適當的使用也能發揮很好的效果。
「經常挨打」和「從不挨打」的孩子,未來差距明顯
1、性格走向差異
孩子什麼時候最淘氣,相信家長們都會想到3-6歲的孩子,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正處於自我意識覺醒,他們會不斷地探索這個世界,會去挑戰家長的底線,比如跟家長頂嘴、不聽話、調皮搗蛋等等,真的能分分鐘將你氣炸。
所以,很多家長耐不住性子,就會對孩子進行批評教育,讓孩子安靜下來,但是如果家長過度地去打罵孩子,可能會使孩子的性格會產生差異。
孩子會效仿父母的行為,當自己遇到不開心的事情也會變得很暴躁,甚至還會出現打人的行為。相反,若家長為人處事很溫柔的話,孩子的性格也會變得更溫和,因此,家長每次想要打罵孩子之前,請為他們的性格發展多想想。
2、孩子對於父母產生恐懼
父母是孩子最相信和最親近的人,如果你控制不住脾氣去打罵孩子,他們的內心會對你產生恐懼感,因為害怕父母的教訓,孩子會想辦法逃避,長期下去,孩子很容易養成說謊或者推卸責任的壞習慣,因為只有這樣爸爸媽媽才不會打我。
家長要學會正確地教導孩子,家庭教育會影響孩子一輩子的,如果平時孩子因為害怕連跟你說話都不敢,那麼他們會逐漸失去安全感,內心會變得很自卑,甚至都有抑鬱的可能。
3、孩子長大後渴望逃離家庭
還有的孩子因為年紀小沒有能力反抗父母,但等孩子長大之後,他們有了獨立的能力和生活,往往會想辦法逃離這個家庭,不願意跟父母聯繫。
現在有很多的孩子因為家庭的原因,自己在上學或者工作都會選擇偏遠的地方,因為孩子希望逃離父母,逃離家庭,認為這樣才能拯救自己過上好的生活。
因此,家長在教育孩子時,千萬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緒,不要因為自己的愚蠢行為,傷害了孩子一生。
家長要學會冷靜分析,用積極的話語去教育孩子。
家長要明白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做錯事情希望得到家長的諒解,當你盲目去打罵孩子的時候,你有想過他們的內心感受嗎?
所以,教育孩子的時候,你要學會換位思考,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思考問題,無理的責罵,只會讓孩子越來越叛逆,甚至會影響親子之間的關係。
孩子未來養成什麼性格,完全取決於父母如何教育,所以,早早地立下規矩,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品格才是關鍵。
有見識的父母,不等於有錢的父母。比如,給孩子買繪本圖書用不了多少錢,但能讓孩子學習到很多。研究發現,3-6歲是孩子的性格養成的關鍵時期,家長好好培養,可以幫助孩子養成好習慣!
孩子小時對文字不敏感,利用圖畫是最好的教育方法,孩子們看完圖畫後可以慢慢地糾正自己的壞行為。
《歪歪兔情商培養》就很不錯,全書共有8冊。家長可以給孩子當睡前故事,讓孩子學會情緒管理。
《歪歪兔情商繪本》被很多的幼兒園和早教機構當作教科書籍,從出版到現在已經暢銷30多年了,0-6歲的孩子都喜歡。
這套繪本原價需要350元,我費了好大勁跟供應商砍價,現在8冊繪本只要128元!家長們要抓住這次機會。
共含8本書,分別教孩子:情商、好性格、情緒管理、社交能力、逆商教育、品格教育、性教育、財商教育,全面的解決孩子小時候各項能力,讓你家孩子變得更優秀。
《歪歪兔繪本》相對於其他情商類繪本來說,這套書更加全面,不單單是停留在情緒的辨認和控制上。全套書不含一句說教,全部是以故事闡明道理。
書籍能讓孩子學習到很多的知識,接下來這套《兒童情緒管理》就很好,建議家長給孩子看一看。
通過16個簡短的小故事培養孩子高情商,讓孩子書籍的薰陶之下健康成長,而且家長無需要可以去培養孩子,很多好習慣都會自然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