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學家、翻譯家瑪格麗特·德希達因新冠肺炎去世

2020-12-12 新京報

記者丨餘雅琴

當地時間3月21日,著名哲學家、解構主義大師雅克·德希達(Jacques Derrida)的遺孀瑪格麗特·德希達(Margaret Derrida)因新冠肺炎去世,享年87歲。她是捷克裔法國精神分析學家,生前曾將許多重要的精神分析著作翻譯成法語。

瑪格麗特的父親,曾是法國著名的記者和俄國文學翻譯家。1953年,她和德希達在法國結識,並於四年後在美國結婚。可以說,瑪格麗特在德希達的生命中扮演了一個重要角色。在他們相伴的48年中他們有兩個孩子,分別是作家、人類學家皮埃爾·阿爾弗裡(Pierre Alferi)和哲學家讓·德希達(Jean Derrida)。

瑪格麗特在巴黎精神分析學會(Paris Psychoanalytic Society)接受心理學訓練。20世紀60年代,她又跟隨勒儒瓦-高漢(Andre Leroi-Gourhan)學習人類學。

瑪格麗特和德希達。

作為翻譯家,瑪格麗特翻譯了很多奧地利分析學家梅蘭妮·克萊茵(Melanie Klein)的作品。同時,她對俄國文學保持興趣,翻譯了高爾基的《克裡姆·薩姆金的一生》、普羅普《故事形態學》等著作。

3月21日,精神分析高級研究所(IHEP)在新聞稿中宣布:「瑪格麗特·德希達剛剛離開我們,整個世界正在離開。」

記者丨餘雅琴

編輯丨餘雅琴

校對丨盧茜

相關焦點

  • 哲學家德希達遺孀、精神分析學家瑪格麗特·德希達患新冠去世
    據法國《世界報》等多家外媒報導,生於捷克的法國精神分析學家瑪格麗特·德希達(Marguerite Derrida)於3月21日在巴黎羅斯柴爾德基金會的退休之家逝世,享年87歲。瑪格麗特·德希達系哲學家德希達遺孀。瑪格麗特·德希達。
  • 知名翻譯家楊德豫去世 學界贊其是英詩翻譯高峰
    知名翻譯家楊德豫去世 學界贊其是英詩翻譯高峰     楊德豫1928年12月12日生於北京,著名翻譯家,詩歌編輯。
  • 翻譯家鄭克魯去世,享年81歲
    【翻譯家鄭克魯去世,享年81歲】翻譯家鄭克魯先生於9月20日晚10點在醫院去世,享年81歲。鄭克魯是在翻譯、教學和研究三大領域同時取得不凡成就的為數不多的翻譯家之一。翻譯過《家族復仇》、《基度山恩仇記》、《茶花女》、《悲慘世界》、《巴爾扎克短篇小說選》等作品。 ​
  • 瑪格麗特·德拉布爾為英譯韓國文學史詩歡呼
    本報記者康慨報導  英國著名的文學評論家瑪格麗特·德拉布爾(Margaret Drabble)6月22日撰文說,已故韓國女作家樸景利的小說《土地》是一部史詩般的巨作,而阿格尼塔·坦南特(Agnita Tennant)對《土地》的英譯是「一座裡程碑,其勞苦功高堪稱英雄史詩。」
  • 著名翻譯家楊德豫去世 專家:他是中國英譯詩高峰
    楊德豫翻譯的《拜倫詩選》被老詩人、翻譯家卞之琳譽為「標誌著我國譯詩藝術的成熟」。由楊德豫主編,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詩苑譯林」叢書上世紀80年代在文化界享有極高的聲譽。 楊德豫晚年工作照,湖南文藝出版社供圖。
  • 《與瑪格麗特的午後》|生命世界的三個維度:工作、情感和精神
    《與瑪格麗特的午後》便是一部有著濃厚法國人氣質的經典電影。男主熱爾曼是私生子,又天生呆傻,所以被父母、老師和朋友嘲笑。學識淵博的女主瑪格麗特與他結為忘年交,並通過努力幫助他完成了一次生命的蛻變。縱觀影片,熱爾曼從工作世界、情感世界、精神世界三個維度重構了自己的生命世界。
  • 最懂茨威格的翻譯家張玉書去世
    來自人民文學出版社的消息,著名德語翻譯家、北京大學教授、全國德語教學研究會副會長張玉書,於2019年1月5日13點57分在北京去世,享年85歲。他翻譯的茨威格作品《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成為讀者心中的經典譯作。
  • 英國瑪格麗特公主:15歲學吸菸,每天抽60支,她的後半生無比悽涼
    然而在公眾的目光中,伊莉莎白遠遠要比瑪格麗特優秀,瑪格麗特公主不過是一個漂亮但被寵壞了的孩子,英國王室也認為瑪格麗特是個麻煩,並且瑪格麗特公主在15歲時學會了吸菸。
  • 達因筆的使用方法、選型及使用注意事項
    達因筆簡介達因筆又名表面張力測試筆、電暈處理筆、及塑料薄膜表面張力檢測筆,是一種快速測試材料表面溼潤張力大小的工具;能準確測試出材料的表面張力是否達到試筆的數值
  • 玄奘:唐代高僧、佛經翻譯家、旅行家
    佛教在線1月5日消息  據新浪報導:玄奘(600-664年)是唐代著名高僧,法相宗創始人,佛經翻譯家、旅行家。俗姓陳,名煒。洛州緱氏(今河南偃師)人。也是我國歷史上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翻譯家、旅行家、外交家、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他西行5萬裡,歷時17年,到印度取真經,並窮一生譯經1335卷。他的足跡遍布印度,影響遠至日本、韓國以至全世界。
  • 著名翻譯家吳勞辭世 畢生詮釋海明威堅毅精神
    著名翻譯家吳勞讓幾代中國人記住了海明威筆下的這句勵志名言。這位90歲高齡的翻譯界長者,已於今年10月30日在上海因心臟病發辭世。  吳勞原名吳國祺,生於江蘇蘇州,畢業於上海聖約翰大學英國文學系,1949年入北京勞動大學外文訓練班學習。1979年起入上海譯文出版社,歷任編輯、編審,上海翻譯家協會會員,美國文學研究會理事。
  • 翻譯家鄭克魯去世,享年81歲,曾譯《悲慘世界》《茶花女》等
    他1922年去世,我還沒有出生。加上我祖父30歲出頭就去世了,我從小對祖父了解得不多,對這位曾祖父知道得就更少了。這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曾經有人問我:鄭觀應給你們留下了什麼?我說,什麼也沒有。這聽上去有些匪夷所思,但據我所知,他的確沒什麼財產,連一幅字畫都沒有留下來。
  • 為什麼瑪格麗特公主被稱為「無禮殿下」,無人願為她工作?
    員工不喜歡為瑪格麗特公主工作  在紀錄片《王室僕人》中,曾在1954年至1968年間擔任王室助手的彼得·拉塞爾形容瑪格麗特公主「難以相處」。  作家安妮 德 庫爾西在《名利場》中寫道,瑪格麗特對待「那些照顧她的人毫無顧忌,經常提出令人發狂的要求,常常導致無休止的額外工作」。  庫爾西講了一個故事:王室管家亞當·戈登有一次站在臺階頂上等著帶她去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瑪格麗特經過時,戈登鞠躬,說:「再見,我的殿下。」然後她冷冷她說「希望永遠不再見到!」
  • 中國大學校訓分析:「學」「德」均被突出
    中國大學校訓分析:「學」「德」均被突出 大學校訓反映出的大學精神繼承了中華民族數千年的文化精髓,更是近代以來中國一個多世紀風雲變遷的生動寫照。  1.「德」「學」「行」「實」「新」「濟世」「強」「真善美」「誠樸勤仁」9個關鍵詞最常被提及  大學校訓是大學精神的高度凝練,從多個維度展現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思想內涵。
  • 翻譯家郝運先生去世,他告訴我們:人生難的是心安,心安人才靜
    2019年6月10日,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只是普通的一天,但對於眾多翻譯工作者來說,卻是難忘的一天,悲慟的一天,因為這一天,著名的法語文學翻譯家,上海文史研究館館員,民進會員,中國作家協會,上海翻譯家協會會員郝運老先生在上海仁濟醫院逝世,享年94歲,對於普通人來說,郝運這個名字並不那麼熟悉
  • 達因筆的測試原理及使用注意事項
    達因筆,又名表面張力測試筆、電暈處理筆、及塑料薄膜表面張力檢測筆。是薄膜表面電暈度(達因)的測試工具,專門用於測定薄膜受電暈處理後的效果。作為一種用於測試材料表面溼潤張力大小的快速工具,達因筆的用途非常廣泛,諸如塑料件,不鏽鋼,玻璃,陶瓷等等。
  • 翻譯家鄭克魯昨日在上海去世,享年81歲,曾翻譯《茶花女》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宋浩據上海師範大學人文學院消息,著名翻譯家鄭克魯先生,於9月20日22點20分在上海去世,享年81歲。同時擔任中國法國文學研究會副會長、上海比較文學研究會副會長和上海翻譯家學會副會長,獲得法國政府頒發的「一級文化交流勳章」。在圖書館和書店的書架上,《家族復仇》《基度山恩仇記》《茶花女》《悲慘世界》《巴爾扎克短篇小說選》《法國抒情詩選》等法國文學作品,都是由鄭克魯翻譯的,因此廣大民眾對他也並不陌生。
  • 跟著達因第二年,目標達成率80%
    在十天的時間裡,你可以獲得:1.七節直播課程:15-30分鐘/課2.一節全模擬線下課的1599元視頻私房課 1小時/課達因老師會面對面與你交流,達因老師的約聊是1599元/小時,與她交談十分鐘價值3.兩次作業點評和答疑達因老師會在十天內,在社群進行兩次作業點評和答疑,抓緊機會提問,逆襲年目標哦!在答疑和點評時,達因老師還會贈送超值大福利,思維升級就在一瞬間!
  • 瑪格麗特公主臨終遺言,對女王姐姐的愛,貫穿了她的一生
    她是溫莎王室裡最嬌美的花朵,迷人芬芳,但卻很快就枯萎,零落成泥碾作塵,只留餘香令人回味。她也是伊莉莎白女王心中永遠的小妹,在她的葬禮上,一向冷靜的女王也藏不住無限的傷感滿懷,她就是瑪格麗特公主。母親伊莉莎白王太后活了101歲,很遺憾瑪格麗特公主卻在姐姐即位50周年的2002年,享年71歲離開人世。她的一生,都被王室身份所困擾,連她的愛情也一樣,但直到她生命中的最後一刻,瑪格麗特公主都與女王的關係非常好。
  • 《紅與黑》譯者郝運去世 晚年仍自稱「翻譯匠」
    中新網客戶端6月11日電(記者 宋宇晟)上海文聯微信公眾號6月10日發布訃告,資深翻譯家郝運於2019年6月10日下午在仁濟醫院西院逝世,享年94歲。上海文聯微信公眾號截圖郝運,原名郝連棟,法國文學翻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