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宸未來資管產品違約事件新進展:若協商未果將訴諸法律

2021-01-09 全景網

  華宸未來資管產品違約事件有新進展

  昨日,華宸未來基金子公司華宸未來資產就「華宸未來-志高集團專項資產管理計劃」發布第六次臨時公告,通報了此前投資者溝通會議內容,包括前述資管計劃的成立與交易結構、風險事件的最新進展及擬進一步採取的措施等。

  華宸未來資產還表示,目前其正就資金用款環節的劃款過錯責任,與國元信託及湖南信託積極交涉。如果協商無果,公司將在9月1日前向法院提起訴訟。

  再度「還原事實」

  在上述公告中,華宸未來資產將公司與湖南信託及國元信託的合作關係再次闡述了一遍。

  公告稱,2013年6月6日,湖南信託與公司籤署了《單一資金信託合同》(簡稱《華宸-湖南信託合同》),約定委託人——華宸未來資產,基於對受託人——湖南信託的信任,利用受託人的專業優勢,由受託人根據委託人的指令,將信託資金用於向指定借款人淮南志高動漫文化科技發展公司名下的淮南志高動漫文化產業園項目建設發放貸款,受託人以管理、運用或處分信託財產形成的收入作為信託利益的來源,為委託人謀求信託財產的長期穩定增值。

  上述《華宸-湖南信託合同》籤署後,湖南信託於2013年6月6日與融資方及相關方籤署了相關信託貸款合同、抵押合同、權利質押合同、保證合同。2013年6月25日,華宸未來資產開始募集第一期資管計劃資金。

  華宸未來資產公告稱,2013年7月15日,湖南信託提出將自己從直接委託人角色上進行替換,原因是不希望單一信託在法律關係上直接與資管計劃對接。遂經雙方商討,最終決定將原投資路徑及交易結構調整為:由華宸未來資管計劃委託國元信託設立單一資金信託計劃,再由國元信託作為單一委託人委託湖南信託設立單一資金信託計劃。

  2013年7月17日,華宸未來資產與國元信託籤署了單一資金信託合同,國元信託與湖南信託籤署了單一資金信託合同,湖南信託與淮南志高及上海浦發銀行淮南支行籤署了資金監管協議。湖南信託作為信託貸款的貸款人,與信託貸款的相關交易文件繼續沿用了前述於2013年6月6日與融資方及相關方籤署的相關信託貸款合同及其相關附件抵押合同、權利質押合同、保證合同等;同時在華宸未來資產與國元信託籤訂的合同裡明確約定,國元信託與湖南信託的合同「是本合同的有效組成部分」。

  劃款責任成關注焦點

  華宸未來資產稱,自己確實在盡職尋求解決方案。一方面就重組方案,公司與潛在重組方及當地政府部門接洽,但由於種種因素,原一攬子解決方案暫時擱置,等待形成新方案後再次上報地方政府。另一方面,在司法救濟途徑上,公司此前已與相關信託公司交涉,由湖南信託起訴融資人及相關擔保人,國元信託也已將湖南信託提供的由上海協力(長沙)律師事務所出具的《淮南志高信託貸款項目訴訟法律服務方案》原文轉過來,並要求華宸未來資產墊付相關費用。但就在後者準備支付相關費用時,發現資金用款環節存在劃款錯誤的相關情況,且已就上述事實獲取了相關憑證。

  華宸未來資產稱,考慮到抵押物處置變現的困難及實際意義,因此,從尋求投資者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出發,現正與相關信託公司積極交涉,就資金用款環節的劃款過錯責任,協商尋求積極救濟方法。在公告最後,華宸未來資產又「強硬」表態,如果協商無果,公司將於兩周內,即9月1日前提起訴訟,屆時相關金融機構是否盡職盡責及是否應當承擔相應責任,由司法機構裁決。

  對於華宸未來資產上述公告,湖南信託表示,「針對淮南志高項目,相關三方目前均已做出回應闡述,我們將積極協商溝通,全力以赴地解決項目處置問題,以便在最大限度上維護投資人的利益」。

  針對華宸未來資產要求相關信託公司追究有關金融機構的資金監管責任,國元信託相關人士向證券時報記者確認,昨日下午公司已收到來自華宸未來資產方面的函件,公司將按照信託合同約定履行職責。

相關焦點

  • 陸金所理財產品又爆雷?又是這家券商的資管產品
    陸金所代銷的理財產品再次爆雷,又是大同證券的「同吉」系列資管產品。 陸金所代銷的理財產品又爆出違約事件,該產品實際為大同證券的同吉系資管計劃,資金投向為神州長城提供信託貸款,成立規模接近1億。在本次違約事件爆發之前,已有多隻「同吉」系資管產品出現違約事件,融資方涉及龍力生物、凱迪生態、東方金鈺等數家上市公司。大同證券同吉系列資管計劃主要開展上市公司信用貸業務,底層資產多為非標產品,去年年底以來頻頻爆雷。
  • 「踩雷」凱迪生態 聯儲證券資管產品遭遇違約風險
    近日,聯儲證券發行的聚誠9號集合資產管理計劃(簡稱「聚誠9號」)被曝遭遇違約風險。根據聯儲證券12月1日發布的最新公告,聚誠9號已進入終止後清算階段,聯儲證券將繼續積極履行資管計劃管理人職責,努力保障委託人權益。
  • 華晨債務首違約 華泰資管踩雷
    受債券違約事件影響,華泰證券(上海)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泰資管」)旗下債基華泰紫金豐利淨值單日下跌逾6%。值得注意的是,華晨系債券並未出現在上述基金的二季報中,這意味著相關買入行為或發生在華晨集團危機頻發的下半年。華泰資管「接飛刀」?
  • 學無止境 定融產品與資管產品的區別
    定融產品與資管產品的區別主要體現在發起人、管理人職責範圍、產品投向、以及收益計算四個方面。具體的區別內容,請看穩盈財富下面的介紹。
  • 年內逾百產品違約 信託公司破剛兌力不從心?
    來源:北京商報作者:北京商報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以及監管部門加大風險排查力度的影響下,信託行業風險仍在加速暴露,違約事件頻發。7月15日,北京商報記者從用益信託處了解到的最新數據顯示,開年1月至6月半年的時間,信託行業違約次數共計發生159起,違約金額總計超過939億元。
  • 華泰資管踩雷事件追蹤:多個持有人為關聯方,機構大量贖回
    華泰資管自述,投資華晨汽車債券的依據是「華晨寶馬的真實股權價值,及華晨集團未來發展價值」。為什麼10月23日華泰資管旗下的債券型產品淨值有大幅調整?對此,華泰資管表示,「雖然我司產品未持有17華汽05債券,但考慮公司產品持有的其他華晨汽車債券未來能否兌付面臨較大不確定性,再加上中證、中債對相關債券的第三方估值與相關債券實際成交價具有較大的偏離,出於審慎原則,結合發債主體既有資產負債情況和估值模型,經過與託管機構協商,公司對產品中相關的債券估值進行了審慎調整。」
  • 會議回顧|後疫情時代資管行業的競合之道
    面對依然嚴峻的國際疫情形勢,在當前構建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資管行業如何形成新的發展格局,助力我國經濟繼續高質量平穩發展,構築資管行業的競合新未來,是當下以及未來資管行業發展的著眼點。可以看到的是,在當下,資管行業仍具有持續增長的潛力:中國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居民的財務配置面臨從不動產向金融資產配置的拐點。
  • 聯儲證券2.88億資管再次違約被訴訟 多次踩雷合規是難題
    10月12日,聯儲證券有限責任公司(簡稱「聯儲證券」)發布公告:因融資方違約,未能按資產合同約定兌付,廣東南海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南海農商行」)將聯儲證券訴訟至佛山市中級人民法院。股票質押、資管業務先後挨罰,而這兩項業務也是恰好是聯儲證券近年來成長最快的業務。券商推卸責任,產品曾多次違約聚成7號是通過信託貸款給融資方億陽集團。億陽集團成立於1994年,這家曾進入中國民營企業500強,被國家科技部首批認定為全國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和全國創新型企業。
  • 中青旅實業旗下公司再現2億元資管違約 西部證券稱已起訴
    5月份中青旅實業旗下子公司5億元的信託違約引起多方關注,業內兩家排名前五的信託公司均「折戟」於此。僅有月餘時間,中青旅實業旗下公司再次傳出違約消息。這一次,「踩雷」的主角變成了近期負面事件不斷的西部證券。
  • 民法典對理財(資管)業務的影響及應對分析(上)
    由於弱勢群體存在知識和信息處理能力的欠缺,而且風險的承擔能力往往也同時處於弱勢地位,民法典通過格式合同規範等將實質正義的元素注入合同關係。本次民法典修改的格式合同規範,與九民紀要關於銷售適當性義務的規範結合起來,構成理財產品的一大影響點,資管行業對此應予以重視。民法典第496條規定 格式條款是當事人為了重複使用而預先擬定,並在訂立合同時未與對方協商的條款。
  • 年終報導|2021年銀行業監管將持續趨嚴,資本補充、資管轉型及金融...
    展望明年,業內人士認為,對於銀行業而言, 未來一年或將成為新的起點,銀行業績有望迎來「U型」復甦,但監管仍將持續趨嚴,防範風險仍然是重中之重。逆周期監管在明年或將回歸常態,金融監管部門將進一步推進銀行業監管制度建設。推進各類銀行補充資本以抵禦相關風險;推動資管轉型、暢通融資渠道,支持產業升級和居民財富積累;規範金融科技發展將成為明年的監管重點。
  • 銀保監會:將基本養老金等養老基金明示為保險資管產品投資者
    近年來,我們按照深化「放管服」改革部署,穩步推進保險資管產品發行機制改革。2013年,債權投資計劃發行由核准制改為註冊制;2018年,簡化了股權投資計劃發行的註冊程序。《辦法》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簡政放權,將組合類保險資管產品由首單核准改為登記,同時要求保險資管產品發行應當在銀保監會認可的機構履行註冊或者登記程序。
  • 保險資管如何「能力為王」?平安資管張劍穎:堅持長期投資和科技賦能
    複雜內外部環境下,作為超20萬億保險資金主要「操盤手」,保險資管行業將如何面對機遇與挑戰? 近日接受券商中國記者專訪時,平安資管副總經理張劍穎表示,央行資管新規頒布後,各資管子行業的產品政策基本拉平,正式開啟了能力為王的時代。未來,資產管理機構要想獲得核心競爭力,主要靠提升投資管理能力和科技賦能。
  • 排名倒數、風格激進:華泰資管債基遭遇「黑天鵝」
    債券基金是華泰資管公募基金的大頭,但自10月底以來,由於受國企信用債違約波及,華泰資管多隻債券基金排名倒數。若將所有性質企業考慮在內,則截至11月17日,2020年以來發生信用債違約的企業已經達到46家,涉及的信用債則達到114隻,違約日債券餘額合計達到1320.56億元,逾期本金及利息分別合計854.38億元和83.44億元,合計937.82億元。
  • 百萬億大資管監管拼圖終於補齊 保險資管產品定位為私募產品
    解讀:在此之前,保險資管產品僅面向機構投資者發售。《辦法》中增加了可以向符合條件的自然人銷售保險資管產品,銷售門檻與資管新規一致,基本秉持了私募基金對於合格自然人的要求。保險資管也有望藉此將高淨值人群正式納入保險資管產品的客戶人群。3.
  • 資管30人報告:十一條參考建議建言資管轉型攻堅戰
    一方面資管行業制度不斷完善,結構不斷優化,淨值化產品佔比顯著提升,有效遏制了影子銀行風險,業務轉型取得了明顯成效。另一方面,未來一年是資管業務轉型發展的攻堅期,各方需堅持打破剛兌、回歸本源的基本原則,繼續有序推動資管業務平穩轉型。首先,銀行非保本理財的總體規模穩定,結構上變化明顯。
  • 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吳曉靈:建議適度延長資管新規過渡期
    2、建議適度延長資管新規過渡期,但過渡期不意味著自由放任和監管空窗。3、資管資金在A股市場中仍然舉足輕重,甚至可以釀成風險事件。4、建議普通投資者可投資諸如貨幣市場基金、定期存款、國債等低風險品種,但低風險並不是無風險。5、未來居民財富將從存款、房子轉換為股票、債券、基金、保險等各類金融資產。
  • 券商資管激戰公募軍團!93隻產品完成改造 規模近1500億!
    從規模來看,券商資管大集合產品的公募化轉型速度仍然偏慢,目前為止,全市場有超過7000億的產品尚在途中。 券商資管公募化轉型之後,券商資管將與100多家公募基金管理人、7000多隻公募基金同臺競爭,這對於券商的產品開發能力、投研能力、客戶服務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從整體收益水平來看,券商資管產品和公募基金仍然具有一定差距。
  • 權行如何「解債」,資管公司如何「造血」
    第二重保障,將履約誠保金(誠意金+保證金)即20萬匯款至資產管理公司指定的第三方機構監管銀行帳戶(農業部下屬公司)。履行完整個100萬合約,第三方監管機構才將20萬元打給資產管理公司。若資產管理公司未履行100萬合約,即違約(也就是如果這100萬隻付了99萬,還有1萬沒有付,也算資產管理公司違約),第三方監管機構將20萬原路退回給出資人。
  • 阮健弘:資管產品有序轉型 形成直接融資+間接融資並重配置
    對於未來發展的方向與風險防控重點,文章提出,當前我國資管產品已從「抓防範、防風險」進入「促轉型、歸本源」為主要特徵的新發展階段。文章建議做好四方面工作:一是充分發揮「雙支柱」調控框架的有效性,保持合理適度的流動性,為資管產品轉型提供穩健的宏觀環境。二是在穩妥做好資管新規過渡期整改工作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相關監管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