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涼水河:紅寺橋南500米 清水變黃了

2020-12-19 人民網北京頻道

原標題:紅寺橋南500米 清水變黃了

  北京南城有一條知名的「臭河」——涼水河。發源於首鋼退水口,終結於通州區榆林莊閘,最後匯入北運河,全長68.41公裡的涼水河與南城人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

  雖然從1991年就開始治理,但這條流經海澱、西城、豐臺、大興、朝陽、通州六個區的河流,水質一直沒有得到徹底改善。在水務局公布的黑臭水體名單上,涼水河多個河段榜上有名。涼水河現在是什麼狀況?水體汙染的問題出在哪兒……帶著這些疑問,記者從上遊、中遊到下遊一路探訪看到,涼水河上遊段已經基本實現水清岸綠,但從東南四環紅寺橋南500米處開始,涼水河的水質開始變差了……

  上遊實現水清岸綠

  涼水河分為四段:4.76公裡的人民渠,7.17公裡的新開渠,4.27公裡的蓮花河和52.21公裡的涼水河。根據區域劃分,玉泉路石槽橋以上稱人民渠,石槽橋至蓮花池暗涵出口稱新開渠,蓮花池暗涵出口至萬泉寺鐵路橋稱蓮花河,萬泉寺鐵路橋以下至北運河入河口稱涼水河。這條彎彎曲曲的河道流經6個區,流域面積629.7平方公裡,流域人口高達450萬人。

  這些數據對於涼水河管理處水政科的工作人員常松來說,早已爛熟於心,因為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和這條河打交道。常松說,截至目前,人民渠、新開渠、蓮花河和涼水河部分河段已經完成治理,當年首鋼的退水口如今已經沒有水,但這些河道途經的盧溝橋再生水廠和吳家村再生水廠,總共「伸出」3個補水口長年為河道補充再生水。

  記者站在新開渠的岸邊,河道內雖然水量不大,目測水深在30釐米左右,但再生水的水體清澈,碧綠的水面和邊坡及岸上的綠植相映成趣。「這幾天趕緊把景觀草補種上,那片海棠多給澆澆水……」常松向綠化施工單位的負責人叮囑著。今年開春以來,新開渠兩岸被涼水河管理處打造成了休閒公園,磚砌的人行步道、假山堆成的景觀、二月蘭形成的花海,成了周邊居民休閒的好去處。

  紅寺橋南出現排汙口

  常松帶著記者繼續朝涼水河下遊探訪,人民渠、新開渠、蓮花河,一直到涼水河的上半段,水質基本都保持著清澈的狀態。

  雙營橋下曾經聚集賣盒飯的小攤販,他們直接將用剩的髒水和垃圾倒入河道。如今,這裡每天有專人職守和勸導,已不見任何小販身影。在馬家堡東路,這裡原本有400多平方米是河道管理範圍,卻被隨意亂停的私家車霸佔,今年涼水河管理處「搶」回了這些地段,砌上矮牆並栽種榆葉梅等植物,打造成了路邊的街心小公園。涼水河管理處通過邊坡和岸上的治理,將涼水河上遊段打造成了一條景觀帶。

  然而,這種水清岸綠的景色在東南四環紅寺橋南500米處戛然而止。從紅寺橋沿著河道西側的小路向南,就會發現河水的顏色在一個出水口處突然發生變化。記者還沒走到岸邊,就已經聞到了一股濃烈的臭味,距離出水口越近,味道越濃重。

  記者現場看到,出水口位於河岸的西側,寬約五六米,有3孔水流從出水口流出,以很快的速度翻滾著湧入涼水河。3孔水流中,有一孔流出的是清水,而另外兩孔流出的都是顏色偏黃的髒水,與上遊下來的清水接觸後形成一道明顯的分界線。

  20萬方汙水溢回河道

  常松告訴記者,這個出水口是河西岸小紅門汙水處理廠的退水口,因為處理能力有限,進不了汙水處理廠的汙水不得不從這裡溢流回了河道。走在沿岸的路人總要被臭味燻得皺眉頭。

  記者了解到,小紅門汙水處理廠的日處理量為60萬立方米,主要承擔著本市西部和南部大部分地區的城市汙水處理任務,服務流域西起八大處,東到京滬高速公路,北起長河,南到南五環,橫跨海澱、石景山、西城三區。然而汙水來水量太大,大約每日有80萬立方米,遠遠超出了小紅門汙水處理廠的設計能力。進不去管線的20萬立方米汙水只能再流回河道,這裡就成了涼水河水質變差的起點,也影響和加劇了下遊水體的汙染程度。

  在今年2月水務局公布的第二批黑臭水體名單上,這個排水口就榜上有名。記者從市排水集團了解到,目前小紅門汙水處理廠正在進行升級改造,預計今年6月有望完工,以解決該退水口汙水入河的問題,屆時涼水河的水質將會得到很大改觀。

  河邊常有違規燒烤

  儘管尚有汙水入河,但整體來說涼水河上遊段的河道環境相比前幾年已經有了很大改善。

  「自從這裡變成了小公園,我每天都來遛彎。」家住遠洋山水小區的市民周老先生就很喜歡新開渠今年的新變化。然而環境好了,聚的遊人多了,對於環境反而成了考驗。

  常松說,本月以來他就已經在上遊段處理了二三十起市民違規燒烤的事件。市民拖家帶口,找個平坦的河床,支起爐子就燒烤,空氣汙染了、垃圾遍地了、花草被踩了。「為了節約成本,我們都是根據涼水河兩岸現有土壤的情況選擇合適的植物,都是工人親手一棵一棵栽下去的,有時候看著遛狗的市民讓狗在裡面撒歡兒,真是心疼。」常松說,僅在新開渠這一段,就安排了50多個保潔和綠化的工人,但畢竟河道長、人手少,還是希望市民能愛護身邊已經治理好的水環境。

  相關

  清河北岸汙水

  不再直排入河

  昨天,清河再生水廠退水口處截汙管線閥門正式開啟,標誌著清河北岸汙水截流工程實現全線貫通。至此,河道北岸的汙水將不再直排入河,而是通過管線流進清河第二再生水廠。

  負責該項目施工的市排水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這條截汙管線長約13.4公裡,是清河第二再生水廠的配套工程,西起南馬坊西路,向東沿清河北岸濱河路,穿行朝陽、海澱、昌平三區,作用就是截流清河北岸直排入河的生活汙水及雨汙混流溝渠內的汙水,進入清河第二再生水廠。同時,該管線作為連接清河再生水廠及下遊清河第二再生水廠的調水管線,還將分擔目前超負荷運行的清河再生水廠的部分水量。該截流工程實現全線貫通,意味著清河流域日處理汙水的能力又增加了10萬立方米。

  此外,今年汛期前還將完成13號線地鐵沿線、昌平區南七家八排乾溝等處汙水收集截流工作。屆時,清河98%的汙水問題將得到解決,並計劃於今年年底完成清河流域南岸零散排汙口的治理,徹底實現清河水清、岸綠、無臭味。

相關焦點

  • 北京涼水河光彩橋段真的不臭了!新型底泥洗脫船的應用解決問題
    記者 鄧偉 攝今天上午,記者來到涼水河光彩橋段,站在橋上向西望去,清澈河面泛著碧波,灘地上滿眼綠植,紅色步道蜿蜒分布在河道兩側,正在晨跑的人們給這個如畫的景象增加了一絲動感,河邊釣魚的老人又給這個畫面增添了趣味
  • 十幾條惡臭支流染黑涼水河 預計年底全面還清
    然而涼水河這段路「走」得並不痛快,根據目前的統計,仍有十幾處支流正在將惡臭的汙水送入涼水河,加劇了涼水河水質的惡化。「這裡是劣五類了,是水環境中最差的水質級別。」涼水河管理處工作人員常松搖著頭說。  涼水河汙水通州貢獻一多半  站在通州區的涼水河橋,雖然橋下的河床上有一半已經擋起了圍堰,但記者依然能感受到河水的汙濁和陣陣的臭味。
  • 涼水河等河段有人聚集,不戴口罩扎堆兒野釣,警示牌成了擺設
    有的人將隨身攜帶的馬紮緊貼著水邊擺放,或是直接擺在不規則的石塊上,懸空的石塊下便是深達兩米的河水;有的人乾脆站在石塊上甩竿,稍一動,石塊便有滾落水中的風險。「這兒河水有多深?」記者問一名站在石頭上甩竿的年輕男子。「有兩米吧,」他回答說。「站在石頭上不危險嗎?」「應該沒事兒。」有不少家長還帶著孩子拿著魚籠捕魚。
  • 800歲彩虹橋、500歲鎮海橋、400歲樂成橋…… 盤點那些毀於洪水的...
    安徽宣城市樂成橋安徽宣城市樂成橋■ 俗稱 南河橋,又稱三溪大橋■ 年代 始建於明代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 級別 2004年被確定為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存的樂成橋為11孔石拱橋,是清康熙年間由眾人集資重建,全長156米,寬6.20米,橋面至河床高9米。橋孔淨跨度尺度不一,中孔為11.50米。橋面兩側設有石質欄杆。樂成橋的南端是曾經店鋪林立的三溪老街,古橋、古渡口、古鎮千百年來演繹著一幕幕悲歡離合。7月6日,樂成橋被洪水衝壞。從橋墩到橋面,再到大部分橋體,洪水吞噬下的樂成橋最終只餘下4個橋孔依舊矗立。
  • 京山橋米:品牌響 萬裡香
    這就是水稻中不可多得的珍品——橋米。「橋米長,三顆米來一寸長;橋米彎,三顆米來圍一圈;橋米香,三碗吃下賽沉香。」在湖北省京山市,這首當地兒歌描繪的正是橋米之妙。 得天獨厚渾然天成 橋米的原產地位於京山市孫橋鎮蔣家大堰村,該村地處大洪山餘脈南麓,土壤肥沃,日照充足,加之灌溉水源來自山澗泉水,非常適合優質稻穀的生長。
  • 紗布材質的衣服變黃了怎麼辦?
    紗布材質的衣服變黃了怎麼辦? 2017-09-05 10:35:48 來源:全球紡織網 紗布毛巾發黃變黃怎麼辦?紗布材質的衣服變黃了怎麼辦?紗布毛巾變黃了怎麼辦呢?
  • 實地探訪北京新八裡橋進展 憶舊八裡橋數百年歷史底蘊
    在北京市朝陽區管莊鄉八裡橋村東南,全國重點文保單位、始建於明代的永通橋靜靜地橫跨在通惠河上。作為北京現存三大古石橋之一,這座俗稱「八裡橋」的573歲古橋目前仍服務於市政交通。為延長文物壽命,文物部門計劃今年啟動對八裡橋的修繕工程。
  • 太原南中環橋與展翅高飛雁相似,成為太原市標誌性建築
    當我回到家鄉最喜歡時,我做的一件事就是每天早上或在南中環橋上散步,我從西到東穿過整個大橋,來回走了一萬多步,我特別喜歡看夜景。放在南中環橋上,巨大的鋼梁、拱形鋼筋和鋼索,就像神靈彈奏的琴弦,即將上演世紀樂章,南中環大橋不僅考慮了非機動車道的正常通行,還修建了一條觀光跑道,行人走在跑道上,一眼就能看到太原市的繁華景象。
  • 四臺寶峨設備齊聚「南京六橋」懸索橋項目,南錨碇工程順利進行
    四臺寶峨設備齊聚「南京六橋」懸索橋項目,南錨碇工程順利進行2020-07-10 | 發布者:王小傑 | 來自工程機械在線   仙新路過江通道(即南京六橋)位於南京城的東北側,介於南京二橋和南京四橋之間,全長約13.5公裡,橋梁長11.7公裡,橋梁佔比達86.6%。主線設計時速80公裡,雙向六車道,按城市快速路標準建設。
  • 團風長河上將建一座新橋,橋長66米橋面寬20米,暫定名湖濱路中橋
    在距湖北省黃岡市團風縣中心城區東邊1.5公裡處,有一條河流由北向南流去,當地人把這條河叫做長河。有水就有橋,長河上有10多座橋,其中最古老的是距今有500多年歷史的盤石橋,盤石橋的修復工程已經於2019年3月完工。這些橋中有的已經成為了危橋,比如,十裡湖村邊的那座橋,不僅橋面狹窄,連兩邊的欄杆也已經損壞。在距離十裡湖危橋南邊不到1公裡處,決定修建一座新橋,修建新橋的工程已經啟動。
  • 「橋」見美好生活
    隨後第七座跨江大橋——淥口大橋建成通車,解決了多少人曾在生活與生產兩頭疲於奔命的困境,更加快了向南融城的步伐。在建的清水塘大橋,是清水塘生態科技產業新城的主要過江通道,承載著老工業區轉型的未來。還有平交變立交的響石廣場改造項目一朝通車,更是暢通了株洲「北大門」的交通要塞。
  • 衣領變黃怎麼辦 衣領發黃如何清洗
    衣領變黃怎麼辦 衣領發黃如何清洗 2018-05-04 15:51:21 來源:全球紡織網 衣領變黃怎麼辦?衣領發黃如何清洗?
  • 文化探訪路|北京古橋多,哪裡最鮮活?
    發現北京印跡,探訪北海公園古橋文化。北京印跡文化探訪小分隊,特組織這場特別的文化探訪活動,跟隨古橋專家梁欣立先生,一起探訪吧!這裡大大小小的 古橋 在近幾百年裡,踏足過無數風雲人物,見證了多少人世間的繁華……為了讓大家對北海古橋有個更直觀的感受,給大家瞧瞧北海公園古橋文化探訪路線圖,給您嘗個鮮兒先~北海大橋又叫「御河橋」、「金鰲玉蝀」橋,1956年橋體被改造,名字也換「北海大橋」了。
  • 「橋堅強」:「馱」了半世紀濟南人
    與此相對應的,是一些歷經風雨依然堅挺的橋,被網友稱為「橋堅強」。看到外省「橋堅強」的系列報導後,近日,家住生產路南口的一市民打來電話反映:「我們家門口護城河上的老橋至少半個世紀了,大貨車還能呼呼地跑。」近日,記者探訪了濟南不少老橋,原來「馱」了半世紀濟南人的「橋堅強」還真不少。
  • 《北京南中軸地區規劃》成果發布
    南中軸自永定門至大興機場,近期啟動首都商務新區(大紅門)和南苑溼地森林公園(和義)兩個片區。好在這個規劃沒讓我們等太久,而且這兩年間溼地公園起步區及豐臺政務服務中心已經開工建設。一、首都商務新區規劃範圍:北至東城區界、南至南四環、馬家堡東路與光彩路之間的部分。重點發展04、06街區,也就是沿南中軸和四環路的T字形區域,大部分拆除重建。其他街區保留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