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好用人稱代詞。你我他她及其複數形式。
② 好用物主代詞。我的、你的、他的、她的及其複數形式。中文其字很高明,可替代第三人稱單複數人稱代詞及物主代詞。
③ 們字使用頻繁,如你們、我們、他們、同事們、工人們等,我將此現象稱為:們來們去。
④ 的的不休。所謂的的不休,係指西化中文存在大量的字,泛濫不堪,語出余光中先生。2018年,我讀過作家王小波的《愛你就像愛生命》,讀的過程中經常能讓人會心一笑。不過,的字使用頻次之高令我印象深刻。的字在2019《政府工作報告》中出現約200處,頻次約為1%,而在《愛你就像愛生命》中出現約2500處,頻次約為3%,系書面用語的3倍。筆譯人員多半做的稿件屬於書面語範疇,所以讀再多的文學作品對從事專業性筆譯可以說幫助幾乎為零,還不如看新聞聯播。不過,文學作品可用於陶冶情操。
⑤ 系表結構。英文be動詞使用頻次極高。此也是導致現代中文當中出現大量是的結構之原因所在。如is acceptable經常表述為是可接受的,完全可表述為:尚可接受。
⑥ 好用最高級。西化中文常見最高級表達,而此種表達絕對源自英文,因英文即好用最高級,泛濫成災,且最高級還經常與之一搭配,既然最,又何來之一?以下最之一表達即來自《經濟學人》:one of the best records、one of the country's four biggest lenders、one of the most eminent commercial lawyers、one of the most dramatically successful economic reforms。比如,第三處在中文語境下表述為知名商業律師即可,若表述成:最知名的商業律師之一,則是西化中文或稱翻譯腔。
最後一點,「您」字本是北方口音,在京津地區使用尤其頻繁,甚至老年人跟小朋友說話也是您您您。以往翻譯哥哥在北京工作時,也常是您字不離口,可來到南方後幾乎停用。兩年前,我在北京某餐廳吃完飯出門時,門口前臺一位服務員說:「先生慢走」。你看,先生就是尊稱,對不對?立馬就把您字省去,具體可見兩年前的文章,連結如下:中文一般在對話當中才使用人稱代詞,書面語當中極少使用。但在產品的英文說明書當中,卻常以you指代客戶。所以,稍不留意,中文譯文便會出現大量您字。在英譯漢過程中,尤其需弄清楚人稱代詞與物主代詞之具體所指,切不可「你你泛濫、您您不休、他他到底」。「您的理解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這句話包含西化中文或稱翻譯腔的多數特點,因此建議粉絲可以記住這句話。前者用嚴禁,後者用禁止,前有嚴後無嚴。有無嚴字其實語義差不多,禁止跨越亦可描述為嚴禁跨越,嚴禁拋物亦可表述成禁止拋物。
此處分析提醒我們:在英譯漢過程中,如語感需要,可適當增詞,但增詞不可太過具體。
解析:① 如確需,即是如果確實需要,但後者較前者表述較為囉嗦。此外仍需注意,譯文求簡,但要知曉如何簡練,如果確實需要可表述為:如確需,但不能表述為:果實要、如確要、如實需。② 的字置於末尾屬於口語表述,在法律文件當中尤其常見,此處的字完全可省略。法律文件除去經常在末尾使用的字外,非常書面。③ 日字較天字更為書面。
最近我在追劇《大秦賦》,有一集標題將「荊軻刺秦王」表述成「荊軻刺秦」。此等表述略顯不當,荊軻刺秦王為固定表達,秦王不能簡寫為秦,單說秦字,係指國家而言。雖說有荊軻二字,觀眾也知曉此處指代秦王,但依然語感不佳。老版四大名著電視劇之所以謂之經典,我認為語言也是最關鍵環節,許多情況下都是直接引用原著。而當代古裝劇經常出現那種文不文白不白的蹩腳中文,而且人稱代詞使用太過頻繁,你你你隨處可見。經濟學人原文:
How good a businessman is Donald Trump?
官方參考譯文:
川普是多出色的商人?
翻譯哥哥多次強調,英譯漢過程中,會出現大量「是的結構」,以上便屬於此類問題。此譯法可避免是的結構,脫離系表結構束縛。究竟二字可有可無,此便是我上文提及的增詞方法。究竟一詞無非是一副詞,增之不為過。如果你將原文的「商人」說成是「房地產商人」,則屬於增詞過於具體。當然,我並非有意苛責官網譯法,畢竟小編有交稿時間限制,需在固定時間完成譯稿。只是告誡大家至精至微,只有在平時練習時反覆校正,方可在實際翻譯時得心應手。對了,當時騎電動滑板車去拍照時,待我拍完五張照片準備撤走時,一位安全帽大哥嚷嚷道:嘿!幹嘛呢?
翻譯哥哥:啊?不幹啥!
安全帽大哥不滿道:啊?幹嘛呢?
翻譯哥哥:額,不幹啥,不幹啥
文章都看完了不點個 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