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話弄懂什麼是西化中文

2021-02-19 翻譯哥哥


昨天午飯後,前去附近大運公園散步。‍‍‍‍‍‍‍‍‍‍‍‍‍‍
其實,「您理解對我最大支持」這句話本沒有問題,凡是能使人理解的語句,都沒有問題。但,能使人理解並不代表語言優秀,更不代表文字功底好。現在我專門為大家總結一番。這句話實在太有用,一句話便能概況所有西化中文特點。對,我們乾脆不表述為問題,而表述為特點。聲明在先:我在翻譯日課與翻譯哥哥杯等推送中,總結的問題全部針對書面語而言,不針對文學作品翻譯。從「您的理解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這句話可總結出西化中文特點如下:

① 好用人稱代詞。你我他她及其複數形式。

② 好用物主代詞。我的、你的、他的、她的及其複數形式。中文其字很高明,可替代第三人稱單複數人稱代詞及物主代詞。

③ 們字使用頻繁,如你們、我們、他們、同事們、工人們等,我將此現象稱為:們來們去

④ 的的不休。所謂的的不休,係指西化中文存在大量的字,泛濫不堪,語出余光中先生。2018年,我讀過作家王小波的《愛你就像愛生命》,讀的過程中經常能讓人會心一笑。不過,的字使用頻次之高令我印象深刻。的字在2019《政府工作報告》中出現約200處,頻次約為1%,而在《愛你就像愛生命》中出現約2500處,頻次約為3%,系書面用語的3倍。筆譯人員多半做的稿件屬於書面語範疇,所以讀再多的文學作品對從事專業性筆譯可以說幫助幾乎為零,還不如看新聞聯播。不過,文學作品可用於陶冶情操。

⑤ 系表結構。英文be動詞使用頻次極高。此也是導致現代中文當中出現大量是的結構之原因所在。如is acceptable經常表述為可接受,完全可表述為:尚可接受

⑥ 好用最高級。西化中文常見最高級表達,而此種表達絕對源自英文,因英文即好用最高級,泛濫成災,最高級還經常與之一搭配,既然最,又何來之一?以下最之一表達即來自《經濟學人》:one of the best records、one of the country's four biggest lenders、one of the most eminent commercial lawyers、one of the most dramatically successful economic reforms。比如,第三處在中文語境下表述為知名商業律師即可,若表述成:最知名的商業律師之一,則是西化中文或稱翻譯腔。

最後一點,「您」字本是北方口音,在京津地區使用尤其頻繁,甚至老年人跟小朋友說話也是您您您。以往翻譯哥哥在北京工作時,也常是您字不離口,可來到南方後幾乎停用。兩年前,我在北京某餐廳吃完飯出門時,門口前臺一位服務員說:「先生慢走」。你看,先生就是尊稱,對不對?立馬就把您字省去,具體可見兩年前的文章,連結如下:中文一般在對話當中才使用人稱代詞,書面語當中極少使用。但在產品的英文說明書當中,卻常以you指代客戶。所以,稍不留意,中文譯文便會出現大量您字。在英譯漢過程中,尤其需弄清楚人稱代詞與物主代詞之具體所指,切不可你泛濫您您不休他他到底」。「您的理解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這句話包含西化中文或稱翻譯腔的多數特點,因此建議粉絲可以記住這句話。


我本來只拍了一張照片,散完步上樓後,看到大家留言挺多,都在議論這句話有什麼問題,該如何改動。ps:為保護隱私,我把留言同學的暱稱和頭像都藏起來了,PS技術可還行?為了讓大家更能體會現場的感覺,我又騎著電動滑板車下樓,專門多拍了幾張。ps:最近深圳降溫,我昨天特意穿了高領毛衣,可昨天卻異常高溫,剛散完步的我其實不想下去。而且剛才已經拍了一張,再去的話,對方會否以為自己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目的呢?但我還是下去了,既然要講西化中文,那就再去找些素材吧。


前者用嚴禁,後者用禁止,前有嚴後無嚴。有無嚴字其實語義差不多,禁止跨越亦可描述為嚴禁跨越,嚴禁拋物亦可表述成禁止拋物。

此處分析提醒我們:在英譯漢過程中,如語感需要,可適當增詞,但增詞不可太過具體。


除文學作品外,幾乎我們所能碰到的文字,多半屬於書面語或書面文範疇。上圖為《許可決定書》,系國家機構正式公文。其中一句引述如下:「如確需延長使用,應在有效期屆滿30前提出延期申請。」

解析:① 如確需,即是如果確實需要,但後者較前者表述較為囉嗦。此外仍需注意,譯文求簡,但要知曉如何簡練,如果確實需要可表述為:如確需,但不能表述為:果實要、如確要、如實需。② 的字置於末尾屬於口語表述,在法律文件當中尤其常見,此處的字完全可省略。法律文件除去經常在末尾使用的字外,非常書面。③ 日字較天字更為書面。

最近我在追劇《大秦賦》,有一集標題將「荊軻刺秦王」表述成「荊軻刺秦」。此等表述略顯不當,荊軻刺秦王為固定表達,秦王不能簡寫為秦,單說秦字,係指國家而言。雖說有荊軻二字,觀眾也知曉此處指代秦王,但依然語感不佳。老版四大名著電視劇之所以謂之經典,我認為語言也是最關鍵環節,許多情況下都是直接引用原著。而當代古裝劇經常出現那種文不文白不白的蹩腳中文,而且人稱代詞使用太過頻繁,你你你隨處可見。

中文書面語講求簡練,越簡練則越有書面感,正式感。往期翻譯日課當中,我多次強調譯文當力求「至精至微」,正是此理。英文極好使用and,有時在出現許多名詞列舉時,會有多處and,於是譯者會將第一處and譯作和,最後一處譯作以及,顯然不妥。中文兩處內容並列出現時,亦可採用及。且英文and有許多情況下可省去。英文在表述機構大小關係時,常採用逗號、連詞及介詞,但中文卻是從大到小直接排列即可,無需任何符號,如「中電建龍崗區河流水質提升工程總承包部龍城工區項目經理部」。「親愛的」這種表述完全學習自英文,英文書信類文體開頭經常「dear來dear去」。其實,文首稱謂直接用市民朋友即可,或者加上敬告二字亦可。一看到親愛的,總能讓我想起那首龐龍的洗腦歌曲《兩隻蝴蝶》。書面用語我認為還是不要動不動就「親愛的」。


許多情況下,是我在平時生活中特意去研究,才會很快在校對時想起來。多數人不會在建築工地附近停留,而我就是在等紅燈時,抽出時間去觀察去琢磨,所以,我幾乎每天都在複習語言、運用語言當中。一直以來,我多次建議大家:要對語言產生興趣,在生活中要留意,在景區旅遊時,在逛公園時,在等菜上桌時,有文字的地方,都可以成為你複習語言,練習更優質表達的場所。寫這篇推送的過程中,讓我想起去年在廣西旅遊時,下山途中,正好路旁也有處工地在施工,當時我也停下腳步校對。ps:下圖源自去年的文章《狗男人》,歡迎閱讀。因此我們可以根據上圖中的「敬請諒解」四字,將「您的理解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表述為:施工當中,敬請諒解。此種表達更加正宗,無有西化之感。

經濟學人原文:

How good a businessman is Donald Trump?

官方參考譯文:

川普多出色商人?

翻譯哥哥多次強調,英譯漢過程中,會出現大量「是的結構」,以上便屬於此類問題。此譯法可避免是的結構,脫離系表結構束縛。究竟二字可有可無,此便是我上文提及的增詞方法。究竟一詞無非是一副詞,增之不為過。如果你將原文的「商人」說成是「房地產商人」,則屬於增詞過於具體。當然,我並非有意苛責官網譯法,畢竟小編有交稿時間限制,需在固定時間完成譯稿。只是告誡大家至精至微,只有在平時練習時反覆校正,方可在實際翻譯時得心應手。對了,當時騎電動滑板車去拍照時,待我拍完五張照片準備撤走時,

一位安全帽大哥嚷嚷道:嘿!幹嘛呢?

翻譯哥哥:啊?不幹啥!

安全帽大哥不滿道:啊?幹嘛呢?

翻譯哥哥:額,不幹啥,不幹啥 

文章都看完了不點個 嗎

相關焦點

  • 別讓中文西化毀了你的寫作
    但中文特稿寫作裡這塊內容可以大幅壓縮,因為人人皆知,無必要。一味照搬只會拖慢敘事節奏降低敘事效率,讓文章顯得僵硬。二:可以學習美式特稿的邏輯、結構、節奏,以及很多其他特點,但不要去照搬它的敘事腔調,那會讓你的文章有著濃濃的「翻譯腔」,會傷害語言美感。中國人寫文章,就用中國式的語言。「翻譯腔」的問題是什麼呢?今天這篇文章會給你答案。它來自余光中先生。
  • 余光中批中文西化 稱「性騷擾」應改用「調戲」(圖)
    余光中批中文西化 稱「性騷擾」應改用「調戲」(圖) 2011年06月12日 16:48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余光中:中文在「惡性西化」
    近日,臺灣《聯合報》將此現象稱為「語言癌」,指出「語言的癌細胞不當增生,擴散到了媒體、大眾口中,也入侵到標語、告示及平面媒體,從口語內化為文字語法」……對此,余光中認為和中文的「惡性西化」有很大關係,大家只顧學英文、看翻譯小說,不再看用字精簡的中文經典,結果英文沒學好,卻把中文學壞了,化簡為繁,以絀代巧,加上電視、網絡推波助瀾,講病態中文變成時尚。
  • 韓永博:當代白話文的這些現象特點真的都源自「中文西化」麼
    【文/ 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韓永博】 這兩天在朋友圈裡看到了一篇文章,警示人們「別讓中文西化毀了你的寫作」,據說是余光中先生寫的。 餘先生在1980年前後所寫的三篇文章——《中文的常態與變態》《從西而不化到西而化之》《論中文之西化》,被業界奉為剖析批評「中文西化」現象的經典之作。尤其是上述三文的第一篇,刊載於1987年10月號《明報月刊》(原題《怎樣改進英式中文?──論中文的常態與變態》),一直以來被廣泛地轉載和引用。前面所說的網文,其實正是這篇文章的節選摘錄。
  • 警惕漢語的過分西化,五個措施展現漢語的簡潔之美!
    筆者最近深感漢語過分西化的病態,導致原本簡潔靈活的漢語變得繁瑣僵硬。那麼漢語過分西化指的是什麼?是漢語當中越來越多的英文字母麼?不是,漢語當中出現英文字母是一種西化的現象,但很多時候漢語當中的英文字母只會讓漢語變得更簡潔更幹練。
  • 余光中:怎樣改進英式中文?——論中文的常態與變態
    措詞簡潔、句式靈活、聲調鏗鏘,這些都是中文生命的常態。能順著這樣的生態,就能長保中文的健康。要是處處違拗這樣的生態,久而久之,中文就會汙染而淤塞,危機日漸迫近。 目前中文的一大危機,是西化。我自己出身外文系,三十多歲時有志於中文創新的試驗,自問並非語文的保守派。大凡有志於中文創作的人,都不會認為善用四字成語就是創作的能事。
  • 余光中:怎樣改進英式中文
    白話文運動以來,西化的病態日漸嚴重。今日的中文雖因地區不同而互見差異,但共同的趨勢都是繁瑣與生硬,對於這種化簡為繁、以拙代巧的趨勢,有心人如果不及時提出警告,我們的中文勢必越變越差,而道地中文原有的那種美德,那種簡潔而又靈活的語文生態,也必將面目全非。
  • 他說:「美國的月亮比中國圓」是什麼意思?學者為什麼會被西化?
    現在這些人放在社會上也是被我們口誅筆伐的,是在民國時期,就有學者大力宣傳西方文化了,在這位學者的一生都是主張全盤西化的,他就是胡適。其實胡適之所以如此推崇的西方文化,還是因為他與美國的淵源太深了。他也就忽視了這一點,這也就導致他對於我們的傳統文化持全面否定的態度,胡適主張對於文化進行全面西化,因為他對美國文化的認可,所以他也是積極提倡人們去學習美國的文化。可以說,胡適推崇美國文化是大家都知道的。
  • 余光中:中文的常態與變態
    措詞簡潔、句式靈活、聲調鏗鏘,這些都是中文生命的常態。能順著這樣的生態,就能長保中文的健康。要是處處違拗這樣的生態,久而久之,中文就會汙染而淤塞,危機日漸迫近。目前中文的一大危機,是西化。我自己出身外文系,三十多歲時有志於中文創新的試驗,自問並非語文的保守派。大凡有志於中文創作的人,都不會認為善用四字成語就是創作的能事。
  • 「英式中文」之鑑
    我開始拿出學英文的勁來學中文。每天不論多忙,都會逼自己讀點辛棄疾和張愛玲。但時至今日,我仍擺脫不了英式中文。試讀:精讀很暴力。[1]沒有什麼比仔細研習 n+1 材料更能提升一個人的英語水平。[2]精讀務求細嚼慢咽讀懂讀透,切忌走馬觀花不求甚解。讀起來著實「中文」了不少,但依然太稚嫩。
  • 余光中抗議臺當局削減文言文 曾撰文批"歐化中文"
    什麼是歐化句式  歐化,顧名思義,指的是漢語中吸收西方文法的現象。  歐化中文、西化中文或英式中文,是指語法、文筆、風格或用詞受歐洲語言表達影響的中文,一般帶貶義。其中,英文所造成的影響最為深刻。歐化中文除了缺乏傳統中文的特色,也可能因為用詞繁瑣生硬,導致閱讀及理解上的障礙。
  • 西化的現代性、光榮化的勞動 |阿甘本生命政治討論筆記
    抵抗孤獨 |福柯、性、生命權力討論筆記· 我們的閱讀計劃:生命政治閱讀書單 | 福柯、阿甘本、巴特勒,下周讀阿甘本的The Use of Bodies (暫無中文翻譯),敬請期待筆記。西方的權力產生西方政治權力產生於自然生命與政治生命的分割。
  • 警惕中文惡意歐化(系列文章之一)
  • 從不讓中文「變態」開始
    余光中先生談「中文受英文影響,出現西化/歐化現象」的文章,有三篇備受推崇,分別是:《中文的常態與變態》、《從西而不化到西而化之》及《論中文之西化》,內容囊括了翻譯中各種導致中文譯文不地道的原因及解決辦法。註:文章較長,但建議一口氣閱讀完哦!
  • 漢語地位遭國人輕視 網友呼籲抵制「西化」侵略
    漢語地位遭國人輕視 網友發帖呼籲抵制西化「侵略」  發帖稱過分強調外來語言是自我貶損漢語文化  時報綜合報導 「您能不能用漢語簡單地講一下演講的內容?」  現在,在科學和學術教育領域甚至更多時候,漢語受到排擠和忽視已經是正在發生和蔓延的現實,甚至目前國內一些大學的中文專業還被倡導雙語教學。對此,南開大學中文系教授馬慶株曾說:「世界上再也沒有像中國這樣不重視自己語言的民族了。」
  • 假韓國人Doinb和女友學中文,「老哥急」是什麼意思?
    在LPL眾多韓援之中,Doinb的中文可以說是數一說二的了,講話中帶有一股「新疆味」,被LOL玩家們調侃為假韓國人。雖然Doinb的中文已經很好了,但是他還是經常和女友糖小幽學習中文。1月23日,糖小幽曬出了Doinb向自己請教中文的聊天記錄。從截圖可以看出,Doinb詢問糖小幽「老哥急」是什麼意思,糖小幽也是被問得一臉懵比,Doinb後來才發現,原來不是「老哥急」,而是「老哥穩」!隨後,糖小幽也是生動形象地向Doinb解答了「老哥穩」到底是什麼意思。
  • 日本明治維新以來根本沒有「全盤西化」?
    作者:蔡孟翰(騰訊·大家專欄作者,目前委身於日本某國立大學任副教授)全盤錯誤的日本認識在兩岸三地今天,一般對日本的認識,通常是在所謂的「日本人論」與全盤西化論的籠罩之下,但這兩種論述都是破洞百出,全盤西化論尤其荒誕不經,甚至誇張點說是中國獨有土法煉鋼的「知識」而已。
  • 中文為什麼越變越差?因為你說的已經不是「中國話」!
    歐化中文、西化中文或英式中文,是指語法、文筆、風格或用詞受歐洲語言表達影響的中文,一般帶貶義。其中,英文所造成的影響最為深刻。歐化中文除了缺乏傳統中文的特色,也可能因為用詞繁瑣生硬,導致閱讀及理解上的障礙。 特點:句子結構繁複、修飾成分多、語句倒裝、被動式、結構助詞和各類從句的大量使用等。
  • 香港怪胎中文泛濫:無「性」不歡 觸目驚心
    [導讀]當下港式中文最不堪入目之處,是惡性西化得愈來愈像翻譯體,還要是廉價、拙劣和急就章式的翻譯體。最諷刺的是,港式英語視文法如無物,但港式中文卻似乎心甘情願接受英文文法的約束。中文與英文文法無媒苟合,生下來的怪胎我稱之為「grammatical Chinese」,即用英文文法寫出來的中文。比方說,我們經常讀到「慢慢地走」、「靜靜地躺著」和「不知不覺地愛上他」,這個「地」分明就是英文之中、加在形容詞之前的後綴(suffix ) 「ly」的中文同義詞或對應物(equivalent)。
  • 好好說話 | 怎樣改進英式中文?
    比起中文來,英文不但富於抽象名詞,也喜歡用抽象名詞。英文可以說「他的收入的減少改變了他的生活方式」,中文這麼說,就太西化了。英文用抽象名詞「減少」做主詞,十分自然。中文的說法是以具體名詞,尤其是人,做主詞:「他因為收入減少而改變生活方式」,或者「他收入減少,乃改變生活方式」。 中文常用一件事情 (一個短句) 做主詞,英文則常用一個名詞 (或名詞詞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