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友人高呼no!中國式禮貌對孩子帶來的傷害,你還在這樣做?

2020-09-13 群美育兒

講禮貌是中華傳統美德之一,其內涵的尊愛幼禮儀,對中國人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家長們也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個講禮貌的孩子,這樣的孩子也會讓家長覺得非常的驕傲,但有些家長卻過分的理解了這種禮貌,對孩子產生一些不好的影響。

有這樣的一段外國脫口秀節目,作為中國人的主持人調侃我們國家這種過分的尊老愛幼。

眾所周知,我們的國家是一個禮儀之邦,尊老愛幼一直是我們國家的傳統美德之一。有一次在澳大利亞坐飛機,當時在填登機牌的時間,來了一位老太太直接對我說,「小夥子,幫我填一下」。


當然,我沒有拒絕她,開始幫他填,這時機場的工作人員過來說「不,你不能幫她填,我們這裡有專業的工作人員可以為她提供幫助,」於是老太太便走了,等上了飛機,所有人都休息了,空姐也回到了休息的地方,老太太又來了,走到我面前,小聲的說:「嘿,她走了」。雖然禮貌的幫助是對的,到這種禮貌有時會給自己和他人帶來很大的麻煩,尤其過度的禮貌可能會上升成為一種道德綁架。

寶媽麗麗一位外國朋友,有一次來家裡做客時,麗麗和老公便讓孩子給外國朋友唱一首英文歌,儘管孩子表達了自己的不願意和內心的羞怯,但是孩子還是在父母的要求下唱了起來。但是外國朋友立刻高呼「No!No!No!」,制止了麗麗的這種行為,質問麗麗是否考慮過孩子的感受,麗麗回答這是一種禮貌,但是外國友卻反問是否考慮過這樣的行為對孩子是否禮貌。麗麗這才反思自己的行為。

雖然講禮貌沒有問題嗎,但過分的禮貌對孩子不但沒有好處,還會對孩子產生許多不利的後果。

錯誤的禮儀對孩子到底有哪些影響?

自我迷失感

過分的禮貌會讓孩子產生自我迷失感,因為孩子的自我因為這種過分的禮貌產受到了破壞,讓孩子覺得自己的感受比不上對待他人禮貌,使得孩子對自我產生懷疑。

只會利他,不會利己

過分的禮貌讓孩子在生活中變得內向,讓孩子在做事時總是會想這樣是否禮貌,在生活中處處思考他人的感受卻忽略了自己的想法。

上下級觀念的過早形成

因為要尊重長輩,要注重長輩的想法。使得年幼的孩子過早的形成上下級的觀念。讓孩子對這種行為產生了厭煩,覺得這樣的行為毫無意義。嚴重的話這樣的行為會變得畸形。

對孩子的禮貌教育一定要適度,只要讓孩子懂得尊老愛幼就可以了,讓孩子講禮貌的同時,家長也一定要足夠的尊重孩子。

關注我不走丟,更多精彩內容絕不讓你失望!

相關焦點

  • 這三種「中國式禮貌」,對孩子的傷害肉眼可見,很多家長卻還在做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個懂禮貌的人,畢竟懂禮貌又嘴甜的孩子總是能更受人喜愛。而且孩子講禮貌也能從側面反映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很成功。而中國自古以來就是禮儀之邦,是很講究禮儀的,所以也就衍生出了&34;,就是具有中國傳統方式的禮貌教育。
  • 「中國式禮貌」對孩子傷害有多大?大人間的表演,小孩子無需配合
    圖文/蓓蓓編輯/蓓蓓你有沒有過這樣的尷尬瞬間:爸爸媽媽讓你跟你完全不認識的人打招呼,但是自己完全不知道說什麼,最後被媽媽劈頭蓋臉地說了一頓;到親戚家,必須打招呼,否則你就是沒有禮貌的孩子;有人來家裡拜訪也要非常禮貌地和對方打招呼,儘管你依舊不認識,如果不打招呼還會被貼上
  • 「中國式禮貌」,正在一步一步毀掉孩子,父母還在沾沾自喜嗎?
    導讀:「中國式禮貌」,正在一步一步毀掉孩子,父母還在沾沾自喜嗎?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中國式禮貌」,正在一步一步毀掉孩子,父母還在沾沾自喜嗎!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中國式禮貌在外國人眼中是什麼樣子?老外的心裡話,讓媽媽羞愧
    一旦孩子表現出不願意和人打招呼或不願意表演才藝時,家長們通常會給孩子貼上「不懂事」「不討人喜歡」的標籤這種「中國式禮貌」似乎已經成為了家長間約定成俗的事情,但在外國友人的眼裡這種「禮貌」卻很難被理解。其實許多中國家長強加在孩子身上的「中國式禮貌」都讓外國友人覺得十分詫異和不解,因為在他們看來,這樣的行為不僅算不上真正的禮貌,並且還會給孩子帶來許多危害。
  • 過猶不及的「中國式禮貌」,你還在強迫孩子做嗎?
    而在交流的過程中,很多父母會要求孩子必須講禮貌,這本來是好事,但是當講禮貌變成了一種強迫的行為,就變成了一種傷害。這些過猶不及、令人不適的「中國式禮貌」,是不是也曾經發生在你或者孩子的身上呢?這樣表達了對孩子努力的肯定與讚美,孩子聽了也會在心裡給自己良好的評價
  • 「中國式禮貌」裡,學興趣班為在人前賣弄,這禮貌你還要繼續?
    一、「中國式禮貌」其實很久之前「中國式」流行起來但是似乎並不是什麼好詞。這次流行的「中國式禮貌」仿佛也並不怎麼好。泱泱大國五千年,作為禮儀之邦的我們非常注重禮儀,這也是我們優良的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之前也有漫畫,一位外國小朋友誇讚中國小朋友很好看,但是中國小朋友卻過分謙虛說沒有沒有,但外國小朋友如果聽到別人的誇獎會說謝謝,而並不是過分去謙虛。像這類「中國式禮貌」並不少,對孩子成長其實是非常不利的,甚至會毀了中國孩子。
  • 這3種中國式禮貌,家長沾沾自喜,卻對孩子造成不小的傷害
    講禮貌是中國美德,但是並不是所有的禮貌都是適應孩子的。曉依本來是一個比較內向的孩子,但是她的媽媽不管是熟悉的人還是陌生人,只要是碰見都要讓曉依問候,但是孩子總是不會順從母親,見人就會躲在母親的後面,這樣曉依的媽媽很是生氣,覺得自家的孩子太不爭氣了,沒有一點出息。很多人都喜歡愛說話、愛打招呼的孩子,但是有些孩子的性格並非都是開朗的,以下三種禮貌式的問候,反而是在傷害孩子。
  • 這5種中國式禮貌讓家長有了面子,卻傷害了孩子
    中國是禮儀之邦,與人來往之間非常注重禮節。從小聽的最多的話,除了好好學習、聽話以外,估計就是要懂禮貌了。不過,教孩子禮貌是好事,強迫式的禮貌,卻可能會給孩子造成傷害。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 4大最傷孩子的「中國式禮貌」,以及如何正確的引導孩子講禮貌。
  • 「中國式的禮貌」逐步毀掉孩子,家長別視而不見,還在誇孩子懂事
    自古以來,我們中國就是禮儀之邦,所以也禮貌也成為了家長教育孩子必備的品德。中國式的禮貌確實傷透了人心,尤其是孩子,實際上很多中國式的禮貌,成為了成年人之間的客套,給娃帶來的傷害太大了。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中國式的禮貌,正逐步的毀掉孩子。
  • 這4種「中國式禮貌」,可能會影響孩子心理,家長卻還在引以為豪
    但是,有一些常見的「中國式」禮貌並非有益,它可能會慢慢地毀掉你家孩子。,相反您這樣強迫她做不喜歡的事情才是不禮貌呢。這樣做只會傷害孩子的內心。」實際上,這種「中國式禮貌」在生活中並不少見,成人之間的「客套話」、孩子之間的「過度禮貌」,都可能會給娃帶來不利影響
  • 這4種「中國式禮貌」,正在傷害孩子,家長趕快停止
    很多家長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就會逼孩子講禮貌,於是就出現了「中國式禮貌」,這種「中國式禮貌」無形中給孩子帶來了很多傷害。下面這4種就是很好的詮釋,家長要趕快來停止這樣做,不然後果很嚴重。雖說家長這樣做也許是無心之舉,但卻傷害了孩子的自尊,所以家長不要逼迫孩子去打招呼,更不要在孩子不願意的時候給他貼上這種標籤,這會讓孩子的內心受到傷害,從而影響孩子長大以後的正常社交。
  • 這4種中國式禮貌,對孩子並無好處,家長別讓他為你的虛榮心買單
    中國一直以禮儀之邦著稱,在中國5000年的歷史傳統中,禮儀成為了一代代傳承下來的精髓。至今,中國家長也在以中國禮儀要求著他們的孩子,讓孩子們保持禮貌,那麼這些禮貌是否全都需要全盤繼承?是否對孩子的成長有好處?或者說對孩子的成長造成了怎樣的影響呢?
  • 「中國式禮貌」可不可取,對孩子有哪些影響?家長們真該知道
    文|萱媽(戳↑關注,你想了解的的育兒知識都可以在這裡找到答案~)中國是個禮儀之邦。但有一些常見的中國式禮貌,對孩子的成長卻是有害的。今天分享的這幾種中國式禮貌,可謂歷史悠久。觀察發現,隨著年輕父母的成長,不少已有改觀。但是仍然會有部分父母,會自然不自然地犯「禮貌性」的錯誤。
  • 常見的「中國式禮貌」,正在逐步毀掉孩子,家長們還在引以為傲?
    脈脈和父母之前發生的事情在日常中並不少見,很多家長會為了自己的面子或者為了維持場面的和諧而做一些犧牲,就算涉及孩子的利益也不會太在意。那麼除了習慣強迫孩子去給予,還有哪些「中國式禮貌」呢?這樣的話在大人看來是非常正常的,可是對孩子來說,父母的回答可能對孩子的自信心造成沉重打擊,甚至會有父母為了誇獎他人,而去貶低自己的孩子,拿自己的孩子做反面教材,這種做法更是會對孩子的自信心造成影響。
  • 中國式禮貌,都應該無條件遵循嗎?
    中國式禮貌,是具有中國傳統方式的禮貌教育,中國是個禮儀之邦。但有一些常見的中國式禮貌,對孩子的成長卻是有害的。隨著年輕父母的成長,不少已有改觀。但是仍然會有部分父母,會自然不自然地犯「禮貌性」的錯誤。「你要讓著妹妹」「來,快叫爺爺」,這樣教育孩子學會禮貌會傷害孩子,是「以禮貌為名義的傷害」。
  • 「中國式禮貌」對孩子成長有益,父母要了解教育方式,避免娃抗拒
    這種「中國式禮貌」對孩子的成長是有益的,但是家長不要強迫孩子去進行,否則會給孩子內心帶來傷害。一般這種家庭的孩子並不是想去抗拒「中國式禮貌」而是不敢去和陌生人打招呼。因此,孩子若想讓孩子養成講禮貌的好習慣,應該以身作則,先從自己做起,給孩子留下好印象,這樣孩子才會慢慢學習講禮貌的好習慣。
  • 你所認為的「中國式禮貌」其實正在傷害孩子
    作為一個「禮儀之邦」,我們從小就被教育要懂禮貌,然後我們也沿用著那一套「理論」繼續教育著我們的後代......大家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個知禮懂事的孩子,也常常會提醒孩子謙虛有禮。殊不知,有些中國式的禮貌,真的很傷害孩子。
  • 這些「中國式禮貌」正在毀掉孩子的未來,家長還在暗自竊喜麼?
    我國是一個禮儀之邦,從古至今都是一個非常講禮儀的國家,見面問好寒暄這已經成為了禮儀的基礎,所以現在的父母都會要求孩子做一個講文明懂禮貌的好孩子。當然這樣的教育方法我們是沒有任何爭議的,但是這種中國式的禮貌如果被父母強加於孩子身上,那麼就顯得有些強人所難了。
  • 「中國式禮貌」讓父母有了面子,卻慢慢毀了孩子,這些行為要改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中國是禮儀之邦,在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浸染下,中國人大多講究謙虛有禮貌。父母也從小就教導孩子要懂禮貌,然而有時候強迫性的「中國式禮貌」,讓父母有了面子,卻慢慢毀了孩子。
  • 這3種「中國式禮貌」,正在毀掉你的孩子,很多家長卻都在做
    為了讓孩子變得更加懂事、聽話,還有的父母會強制讓孩子學會懂禮貌的思想,而這就是「中國式禮貌」,這樣的禮貌不僅沒有讓孩子養成好品質,反而會影響他們的健康成長,甚至三觀都出現扭曲的情況,這3種「中國式禮貌」,正在毀掉你的孩子,很多家長卻都在做!有哪些行為是屬於「中國式禮貌」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