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人們說現在「寒門子弟」越來越難出人頭地?你覺得什麼原因

2020-12-12 熱點時報

有網友說,現在為什麼有人說「寒門子弟」越來越難出人頭地?到底是什麼原因?是自身的性格還是社會環境呢?

個人認為現在「寒門子弟」越來越難出人頭地的原因有自身的原因,也有社會環境的客觀原因。最重要的原因是:

第一是起點低!

第二是人脈少!

第三是見識先天相對窄!

先說說起點低的問題。這一點也就是人們經常說的「寒門子弟」越來越難出人頭地的主要原因

有人通過近些年的高考數據分析發現近30年我國重點高校生源中寒門子弟的佔比越來越少,以北京大學為例,2000年之前每年錄取的學生中寒門學子佔比大約30%,然後就一直在緩慢的下降,到2017年寒門子弟佔全部學生的比例已經不到10%,這還包括那些寒門子弟特招計劃的名額,如果不算特招名額這一比例遠遠低於10%。而同樣的是,寒門學子在普通高校和專科院校就讀的比例卻是非常之高,寒門子弟在這些學校的學生中佔比甚至達到70%以上。

所以,由於起點低,寒門子弟在大學雖然說是基礎教育但是卻是人生非常重要的教育層級上已經遠遠地落後於其他人,這為後來的人生出人頭地埋下了非常大的隱患。

在我國很長時間講究同學圈子的時代,無論是從政還是經商,寒門子女在名校很少有朋友,因為不門當戶對;很少有高中的同學,無法有深交的朋友,所以在未來的事業發展中難以有更多的機會和廣泛的資源。

其次關於人脈少已經成為制約寒門子弟出人頭地的重要制約因素

沒有人脈的創業註定是艱難的,同樣沒有人脈的事業也註定是困難的。

雖然說大家畢業以後是在一個起跑線上,但是無庸置疑,寒門子弟更缺乏職場應有的知識和經驗,缺少在事業起步階段的朋友扶持和親朋好友的關心和照顧,更沒有人給予指點迷津,所以你要達到別人的成績就要付出比別人更多的努力

同樣,寒門子弟人脈少是顯而易見的,無論是拓展自己的業務還是為公司創造的價值,都難以與其他人相比,所以經常在業績上比別人差,別人很輕鬆就實現的業績你無論如何也難以達到;同樣,別人通過人脈輕鬆地解決的問題,你無論如何都解決不了,導致別人甚至領導都認為你的能力比別人差,更不要說出人頭地了。

其三見識窄更是寒門子弟事業發展的更大障礙

由於成長的環境和視野,寒門子弟的見識和視野相對狹窄,這是一個無法迴避的問題,別人懂的你不懂,別人知道的你不知道,別人明白的你不明白,別人了解的你不了解,所以寒門子弟的見識窄會體現在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你的分析問題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比那些人相對要弱,處理問題時視野明顯偏低,分析問題和匯報工作時就顯得層次不高。不能在短期內體現出超越別人的能力,相反卻顯得呆頭傻腦,如何出人頭地呢?

有人可能會說,寒門子弟可以自己創業,但是在創業的問題上差距更大,因為你沒有背景、沒有資金、沒有實力、沒有人脈,要想創業是非常難以想像的。但是作為寒門子弟應該自強不息,努力提升自己,爭取在短期內彌補自己的不足,在此基礎上才能實現超越。(作者:麒鑑)

相關焦點

  • 他們說寒門再難出貴子,真的是這樣嗎?
    羅曼羅蘭說,生活中只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在認清生活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我們也可以說,生活中只有一種樂觀主義,那就是在認清現實的殘酷後依然心懷希望。面對「寒門再難出貴子」的現實,我們依然可以淡定的說一句「so what?」文章來自微信公眾號金融八卦女(ID:jinrongbaguanv),作者黃明亮。寒門何以再難出貴子?
  • 寒門子弟,別入法檢?
    文 | 上裡巴人來源 | 法眼觀察(fygc20140416)和律師通(yunfalvshitong)(本文經授權轉載)刷朋友圈刷到了《寒門子弟,別去考法檢,去做律師吧》一文,仔細閱讀了三篇,作為一名入了法院門的寒門子弟
  • 寒門為何再難出貴子?
    不出意外,在重點名校的錄取名單上,寒門子弟越來越稀少。不要說狀元了,就是一本線的各所名校,寒門子弟也很少了。寒門是否再難出貴子?是一個殘酷的事實,一個沉重的話題。 無論社會如何發展變化,在中國高考上大學依然是許多人改變命運的重要途徑。尤其對於普通人家、農村家庭的孩子而言,考個好大學是他們擠進社會中上層、改變命運的硬體之一。雖然此路很狹窄,但別無選擇。
  • 寒門是否再難出貴子?
    不出意外,在重點名校的錄取名單上,寒門子弟越來越稀少。 不要說狀元了,就是一本線的各所名校,寒門子弟也很少了。 寒門是否再難出貴子? 是一個殘酷的事實,一個沉重的話題。 無論 社會如何發展變化,在中國高考上大學依然是許多人改變命運的重要途徑。 尤其對於普通人家、農村家庭的孩子而言,考個好大學是他們擠進社會中上層、改變命運的硬體之一。 雖然此路很狹窄,但別無選擇。
  • 為什麼有人說「寒門難出貴子」,因為他不懂得什麼是「貴」
    後指貧寒微賤的家庭,語出《晉書·劉毅傳》:「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是說當時政府採用九品中正制選拔官員,因為選拔者即中正官多出自士族家庭,官官相護,選拔中徇私舞弊,那些有才華的寒門子弟因為沒有「關係」而往往落於下品。現在來說,寒門弟子,就是指家境不好的孩子。
  • 延安初中部開學季,寒門子弟靠什麼改變命運?
    試問王老闆,面對群眾的公開質疑,為什麼不敢公開回應?不知王老闆敢不敢公開聽證?公示所招學生名單?當初你標榜的招生範圍是「延河以西、職院附小以南(含職院附小),延中溝溝口(延中家屬院)以北(不含延中溝)範圍內的六年級畢業生」,你敢公開保證這近一千新生都是就近入學?這些學生中工農子弟比例是多少?
  • 延中初中部開學季,寒門子弟靠什麼改變命運?
    試問王老闆,面對群眾的公開質疑,為什麼不敢公開回應? 不知王老闆敢不敢公開聽證?公示所招學生名單?當初你標榜的招生範圍是「延河以西、職院附小以南(含職院附小),延中溝溝口(延中家屬院)以北(不含延中溝)範圍內的六年級畢業生」,你敢公開保證這近一千新生都是就近入學?這些學生中工農子弟比例是多少?
  • 鄭強、曹德旺、陳丹青談寒門難出貴子!北大才女劉媛媛卻不認同
    關於寒門難出貴子的問題,最具有代表性的還有幾個人的觀點:一個是曹德旺,一個是鄭強教授,一個是陳丹青。鄭強教授談寒門難出貴子!主持人問鄭強教授:為什麼寒門現在再難出貴子?曹德旺在一個採訪中說:現在寒門已經很難生貴子了!
  • 寒門子弟,憑什麼考公務員?
    寒門子弟,憑什麼考公務員?先說答案:因為公務員是寒門子弟逃離農村、紮根大城市、擺脫貧困、跨越階層的最好職業。我不談大道理,只談寒門子弟在大城市紮根必然面臨的兩個現實問題及解決辦法:一是買房;二是結婚。我安慰未婚妻說再等等,太高了,肯定會跌,等跌回到6500我就買。終於,在2009年,以8200的價格買了房,未婚妻也成了妻子。那時,我工資1500。現在,這裡的房價38000,我的工資6000。這就是我買房的故事。
  • 「寒門再難出貴子」還是「窮人家的孩子更有出息」?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對於「窮人家的孩子更有出息」這句話越來越懷疑,取而代之流行起來的反而是「寒門再難出貴子」,那麼到底哪種說法更有道理呢?換句話說,他們對於成功的定義也許根本不是什麼出人頭地,而是在其它方面。不能說這樣的孩子就是錯的,只是每個人的追求都不一樣,想法不一樣。窮人家的孩子自覺性要比其他的孩子自覺性要強。因為從小耳濡目染看到爸爸媽媽受的苦,看到自己家庭經歷的變遷,就會自然產成一種自覺。我們說「言傳不如身教,身教不如文化薰陶」。
  • 寒門真再難出貴子嗎?
    你覺得自己是家境普通甚至出身貧寒的人嗎?我想大多數人都是吧。因為,據數據統計,我國富人僅佔比3%,中產階級佔比百分之87%,以下都是窮人。之前有一位在銀行工作了十年的資深人力資源管理師,他在網絡上發表了一篇帖子叫做「寒門再難出貴子」,意思就是窮人家的孩子想要出人頭地,比我們父輩那代更難了,引發了非常熱烈的討論。今天,我這個不起眼的窮人,想對此發表一下我的觀點,我出生農村家境貧寒,這一路走來,難嗎?難!
  • 「為寒門子弟著想」的真相:分數至上,真對寒門子弟更有利?
    這些反對聲,口口聲聲是為寒門子弟說話,為寒門子弟爭取公平的求學機會、升學機會,可是,如果理性思考,卻會發現一個事實,這些打著為寒門子弟說話旗號的聲音,實質讓寒門子弟的機會更少,讓城市學生得到更大的利益。「分數面前人人平等」,以簡單的邏輯理解,這給了每個學生平等競爭的機會,然而,這只是結果公平,給所有學生同場競技的機會,卻沒有考慮起點公平與過程公平。
  • 為何總有人說「寒門再難出貴子」?老梁:這4點原因太過現實!
    為何總有人說「寒門再難出貴子」?老梁:這4點原因太過現實!每年高考結束之後總是會有人說,寒門其實是再難出貴子的,除了極個別寒門子弟外,絕大多數寒門子弟相比較家庭條件優異的學生發展更一般。按照正常情況來說,寒門子弟從小吃苦耐勞長大, 經歷過的困難也要更多,他們更努力才對。但是為何寒門子弟的發展之路卻要更為艱辛呢?著名節目主持人梁宏達在一次演講中透漏出:任何事情都是事出有因,就拿下面4點來說,這無疑是寒門子弟心中最大的「傷痛」。
  • 說好的「寒門難出貴子」,結果清華五分之一新生來自農貧地區
    「寒門難出貴子」在這個年代被提得特別多,是因為人們隨著信息化發展,相互交流的機會多了起來,加之時代原因,很多人認為現在的環境跟以前相比,教育資源懸殊是空前的。因此人們篤定「寒門再難出貴子」。隨著開學時間的到來,清華大學一則消息引爆網絡了。
  • 從結構主義視角論寒門子弟的階層困境與教育突圍
    制度主義路徑更加強調教育政策和教育制度的作用,認為寒門子弟無法突破家庭束縛,主要原因是政府沒有切實保障教育公平,在政策投入和政策方向上存在問題。學者普遍認為,當前城鄉二元結構造成城鄉教育資源存在差距是寒門難出貴子的主要原因[11]。
  • 寒門難出貴子,我們才更應該感謝高考
    寒門子弟,越來越難出頭,已經成為了如今這個社會的普遍現象。細想之下,不難找到原因。寒門子弟,缺少了原生家庭的支持都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父母的一言一行能給孩子的一生產生深遠的影響。能成為了富一代的父母,幾乎都是通過自身的努力才取得巨大的成功。
  • 超級演說家劉媛媛《寒門貴子》經典案例(視頻+文稿+內容分析)
    寒門貴子在這個演講開始之前,我先問問現場的大家一個問題,你們當中有誰覺得自己是家境普通,甚至出身貧寒,將來想要出人頭地只能靠自己?你們當中又有誰覺得自己是有錢人家的小孩兒,起碼在奮鬥的時候可以從父母那裡得到一點助力?
  • 有人說寒門出貴子越來越難,名校中農村生源越來越少,是這樣嗎?
    以前,寒門出貴子,是因為所謂&34;的基數大,大都是寒門。所以,給人的感覺,好像寒門出的貴子很多。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進城,寒門的基數小了。相比之下,寒門的教育資源,與非寒門是不可同日而語的。在應試大環境下,考試的英語成績,物理化學的實驗,寒門所處的學校,都無法滿足。要想考上理想的學校,更是難上加難。而城市裡學生,基數大,偶有貧困生,也很難拼過眾多的非寒門學生。
  • 為什麼很多人都說「寒門再難出貴子」?這三點現實原因,扎心了
    為什麼很多人都說「寒門再難出貴子」?這三點現實原因,扎心了!現在社會上廣泛流傳著一句話「寒門再難出貴子」,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說法呢?當看到現實的這三大原因,簡直讓人扎心了!1.教育資源跟不上現在學生的教育不再單單是靠學校課堂上的學習了,而且摻雜著很多的補習,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很多時候會因為各種原因導致學生落下
  • 大學擴招,學歷「貶值」,寒門子弟只靠學歷逆轉人生的時代過去了
    最後的結果就是,大學生基礎越來越大,高學歷人群比例越來越高。站在考生的角度,擴招永遠都是佳音的存在;但站在社會的角度,擴招永遠是貶值的代名詞。也正因為這樣,寒門子弟的逆襲之路變得越來越難了。曾經的寒門逆襲,現如今變成了大潮中的搏擊寒門逆襲的故事,隨著時代的推進,變得越來越少,一方面,是寒門開始變得越來越少了;另一方面,寒門逆襲的門檻越來越高了。曾幾何時,努力學習就足以實現逆襲;曾幾何時,考上大學就足以改變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