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慈欣:獲獎感到不真實 在崗位上寫作會有佔便宜的快感

2020-12-17 鳳凰衛視

核心提示:陳魯豫說,今天我們很高興請到大劉劉慈欣,我不知道在座的你們大家怎麼樣,對於我個人來說,讀《三體》是我個人的閱讀經歷裡面,很特別的一次,看的很投入,但是看的非常慢,而且經常需要看過去之後,再翻回去再看一遍,今天我想你們都有很多問題想要跟大劉切磋一下,所以今天的訪談與其說訪談,不如像是一個讀者見面會,這樣我們掌聲熱烈點,用那個粉絲的熱情來歡迎大劉劉慈欣。

鳳凰衛視12月1日《魯豫有約》,以下為文字實錄:

解說:他是最炙手可熱科幻劇作《三體》作者,他是科幻迷心中親切的大劉。

陳魯豫:第一個非演藝界的明星,有這麼多粉絲的一個人。

劉慈欣:很榮幸。

解說:獲獎之後,劉慈欣生活發生何種改變。

劉慈欣:確實是對這個得獎有一種不真實感,真沒想到自己能夠這麼快。

解說:回首過往,他如何進行科幻創作。

劉慈欣:相當大一部分寫作時間都是在這個崗位上寫的。

在崗位上寫作它有一個好處在哪,你有一種佔便宜的感覺。

解說:憶及年少,都有哪些獨家記憶。

劉慈欣:打鐵砂的火槍,石灰炸彈,我甚至想寫一本書,《少兒武器年鑑》。

解說:書迷對談,看大劉如何應答入流。

劉慈欣:一加一等於三,這也是數學規律的改變。

要是我們獲得的外星人的科技就是這個樣子,那外星人也太讓人失望了。

解說:魯豫有約,說出你的故事,劉慈欣《三體》外傳,精彩馬上開始。

劉慈欣:沒想過能這麼快獲獎自己得獎有一種不真實感

陳魯豫:今天我們很高興請到大劉劉慈欣,我不知道在座的你們大家怎麼樣,對於我個人來說,讀《三體》是我個人的閱讀經歷裡面,很特別的一次,看的很投入,但是看的非常慢,而且經常需要看過去之後,再翻回去再看一遍,今天我想你們都有很多問題想要跟大劉切磋一下,所以今天的訪談與其說訪談,不如像是一個讀者見面會,這樣我們掌聲熱烈點,用那個粉絲的熱情來歡迎大劉劉慈欣。

今天還有一個很特別,通常我們在這,如果採訪一些演藝界明星的話,會有很多的粉絲特別熱情,你可能是我個人做節目以來,第一個非演藝界的明星,有這麼多粉絲的一個人。

劉慈欣:很榮幸。

陳魯豫:其實我覺得你應該慢慢習慣了,因為肯定出版社也會給你安排一些跟讀者見面籤售的一些活動,也應該是這樣場面對不對?

劉慈欣:因為在我的理念中,一個作家或作者,他應該遠遠的躲在自己的書的後邊,他應該讓自己的作品去與讀者見面,而不是。

陳魯豫:理論上是這樣,但做不到。

劉慈欣:而不是自己親自的走到前臺,對這個我是很不適應的。

陳魯豫:那就稍微適應一下,這樣咱倆坐下聊之前,有一些問題你先簡單的回答。

如果有一個機會,你可以去太空空間站,你會想做什麼?

劉慈欣:我只想在空間站上,長時間的漂浮在那,看著地球,這就是我最想做的。

陳魯豫:《三體》裡面哪一個角色裡面有最多你的影子?

劉慈欣:確定的說一個都沒有。

陳魯豫:一個都沒有。

劉慈欣:對,因為我寫作的時候對人物來說,很少有代入感。

陳魯豫:如果真的有外星人,見面後你的第一句話會說什麼?

劉慈欣:肯定會問他你從哪來,離這有多遠,路上用了多長時間等等的。

陳魯豫:如果有一個機會能夠實現你的一個願望,你希望是什麼?

劉慈欣:這個願望就是能讓我以後每個願望都能實現。

陳魯豫:如果有一臺時光機能夠到任何時空,你最想去什麼時候?

劉慈欣:未來,越遠越好。

陳魯豫:幾百年的概念,幾千年的概念,或者是?

劉慈欣:我能走到能允許的最遠的地方。

陳魯豫:最遠的地方。

劉慈欣:對對。

陳魯豫:好,鐵桿的粉絲裡面有一些這樣的問題,他說有些描述並不是很符合物理規律,這些你在創作的時候是知道的,這會不會對你造成一些困擾?

劉慈欣:這個可能是科幻創作的一個特點,就是說它是科幻小說,科幻小說裡面的科學並不是真正的科學,文學的一種映象就是說。

陳魯豫:好。

劉慈欣:它不太可能真正的完全符合科學規律。

陳魯豫:宇宙的目的是什麼?

劉慈欣:這可能是所有問題裡面最大的一個問題了,對於我來說,顯然回答不了這麼大的問題,甚至連宇宙現在有目的沒有,我都說不清楚,而且我不認為現在的世界上,有人能回答這個問題。

陳魯豫:火力發電還有沒有前途?

劉慈欣:是這樣的。

陳魯豫:這也是觀眾提煉出來的?

劉慈欣:現在在相當長的時間之內,我們國內的能源主要還得靠火力發電,甚至世界的能源可能有相當大的部分,要靠火力發電,因為其它的發電,比如水力發電、核能還有這個太陽能和風能,它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沒有辦法滿足我們這個用電的要求。

陳魯豫:這個,這其實是我特別想問的一個問題,就是《三體》裡面幾乎所有的女性角色都不太可愛,從葉文潔到荘顏到程心。

劉慈欣:至於說到性別決的話,我的小說中的人物,一般我不是太考慮他的性別的,就是說他只是一個很符號性的東西,或者換句話說,你說的這些女性她用男性代替,也都可以成立,一般都可以成立。

陳魯豫:再來回顧一下大劉得獎的一些情況,來。

解說:2015年8月,被稱為科幻藝術界諾貝爾獎的第73屆雨果獎在美國揭曉,美國航天局太空人從國際空間站裡,用視頻連線宣布,最佳長篇故事獎的得主為科幻小說《三體》。

劉慈欣身為最炙手可熱科幻劇作《三體》作者,多年堅持終獲世界科幻最高榮譽雨果獎,這個被稱為科幻界諾貝爾獎的獎項,也是有史以來第一次由亞洲人獲得。

《三體》與《黑暗森林》、《死神永生》組成三部曲,又名地球往事三部曲,《三體》講述在文革時,軍方為尋找地外文明,向太空發出了廣播信號,沒想到卻觸犯了宇宙生存的黑暗森林法則,作品對人類歷史、物理學、天文學、社會學及哲學等均有涉及,從科幻的角度對人性進行了深入探討,有人說《三體》帶火了科幻題材,提振了國人對本土科幻作品的信心,也開啟了中國的科幻元年,在國內不少科幻迷心中,劉慈欣單槍匹馬,將中國科幻文學提升到世界級的水平。他是用文字暢想未來的作家,也是科幻迷心中親切的大劉,關於科幻、關於情懷、關於未來,他有著怎樣的想像與期待。

陳魯豫:我知道你跟大家也說過,你說你以前特別後悔當初沒有去領獎,就是因為如果你要知道是跟那個太空人,是實時連線的話,你就會去的。

劉慈欣:因為當時我連能不能得獎都沒有辦法確定,我不久前剛去了一趟美國,就是為了星雲獎去的,待了有十幾天的時間,隔這麼短的時間再去一次,各方面都有些困難。

陳魯豫:所以當你知道是太空人給你,通過衛星連線的話,你特別特別後悔?

劉慈欣:是,但是當時也想不到,因為當時感覺這個能獲雨果獎的希望不是太大的,畢竟是中國第一部輸出到美國的這個科幻長篇小說,而美國作為科幻文學的一個中心的大國,你在這種情況下你第一部輸出到美國的,這樣一部作品,你就想獲得它最高的承認,我覺得這個確實是,可能性不是太大。

陳魯豫:我看報導說你知道得獎的時候,你在車上,正在閉著眼睛午睡。

劉慈欣:對,車下雨,堵車了。

陳魯豫:給誰發了第一個告訴他的簡訊,或打第一個電話,你說我得獎了。

劉慈欣:它當時就是得了就是收到這個簡訊以後,你沒有機會往外面打電話,只要你電話開著,它就不停的那個有外面的這個媒體的電話往裡面打。

陳魯豫:你就會不斷的接電話,回簡訊。

劉慈欣:對對對,是這樣,主要還是電話。

陳魯豫:得獎之後你心裡有一些什麼,哪怕是最細微的變化有嗎?

劉慈欣:我心裡的變化就是怎麼說,確實是對這個得獎有一種不真實感,因為雨果獎在我們這個,在國內可能知道的人很少,但在我們科幻迷的心目中,它的地位是相當高的,而且我本人就是在看著雨果獎的作品長大的,我真的沒想到自己能夠這麼快的,能夠獲得這個獎項,這就是。

陳魯豫:你說是沒有想到這麼快的獲得這個獎項,但是你想過會拿這個獎的?

劉慈欣:有這種可能,但也是在我想像中,也是十分困難的,無論是星雲獎還是雨果獎,它幾乎100%都是英語系的作家,幾乎就沒有翻譯作品,特別是長篇小說,好像《三體》是第一部翻譯的作品,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我覺得可能性不是太大,更主要的是我寫作主要是面對這個中國市場,面對中國讀者,沒有過多的去想自己作品的輸出問題,特別是像英語世界的輸出問題,更沒有過多的去想是否能夠得到英語世界的這個科幻最高獎的問題。

解說:伏案創作多年,劉慈欣憑藉對科幻寫作的默默堅持,為中國科幻小說帶來了持續的新突破。

劉慈欣:我是從一個科幻迷,走到科幻創作這條路上的,科幻創作對我來說,就是一種愛好,所以說科幻創作不是堅持,你要是停止創作,這需要堅持。

解說:又因為獨特的寫作方式,創作過程中,也遭遇了很多的難點。

劉慈欣:像我的這種寫作方式,它是以那個創意為核心的,比如像三顆不規則運動的恆星,這就是一個科幻的創意,最難的難點,就是如何產生這樣的創意,這個十分的困難。

解說:而這些難點,也成為他創作過程中的最大突破。

劉慈欣:我就是突破一些以前的那種想像力的框架,越過以前想像力的某些邊境,來達到一個新的想像力的這個疆界,我認為最大的突破在這。

陳魯豫:人有時候想像,其實想像可以沒有邊際的,但我們總不自覺的給自己想像畫上一個邊際,你在創作時候,會有時候會要努力掙脫那個邊際的那感覺嗎?

劉慈欣:有的,你的所有努力都是在掙脫這個想像力的邊際,至少我的科幻每時每刻在做的,就是努力突破你所說的這種,以前的這個科幻,科幻中出現的想像世界的這麼一個形成的一個框架,努力去突破它,這也是包括我在內的所有科幻作家一個努力的主要目標吧,我覺得。

陳魯豫:你是個悲觀主義者,還是個樂觀主義者?

劉慈欣:我在各方面都是一個樂觀主義者,但我是一個理性的樂觀主義者,還是我常說的那句話,科幻中常表現的那些世界末日也好,宇宙末日也好,我認為那不是悲觀的東西,如果它肯定要到來的東西,它肯定不是悲觀的東西,你表現的。

解說:回首過往,他如何進行科幻創作。

劉慈欣:相當大一部分寫作時間,都是在這個崗位上寫的,在崗位上寫作它有一個好處在哪,你有一種佔便宜的感覺。

解說:憶及年少,都有哪些獨家記憶。

劉慈欣:打鐵砂的火槍,石灰炸彈,我甚至想寫一本書《少兒武器年鑑》。

解說:魯豫有約,說出你的故事,劉慈欣《三體》外傳,精彩內容敬請期待。

掃描屏幕下方的二維碼,關注鳳凰衛視官方微信平臺,更多精彩盡在鳳凰私享會!

點擊關注官方微博@鳳凰衛視官網,更多精彩內容實時掌握

《魯豫有約》在鳳凰衛視中文臺播出【節目專區】

主持人:陳魯豫【主持人專區】

首播時間:周一至周五 10:05-11:00

重播時間:周二至周六 0120-0215 

相關焦點

  • 劉慈欣娘子關電廠「上班摸魚」寫作,國資委和他本人都坐不住了
    近日,電影《流浪地球》大火,作家劉慈欣早前的一段採訪也被網友翻出。在微博網友@苔姐的附圖中,劉慈欣稱,像電力系統這種工作,必須按時去上班,堅守崗位。在堅守崗位的時候,就可以在那裡寫作了,相當大一部分寫作時間都是在這個崗位上完成的。劉慈欣直言,「因為在崗位上寫作,有一種佔便宜的感覺」。
  • 被歐巴馬催更,日文版賣脫銷,劉慈欣:我也不知道為什麼那麼火
    對於《三體》在全球範圍內的大熱,劉慈欣表示,自己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除了《三體》,我的書賣得也不怎麼樣啊。
  • 劉慈欣回應國資委微博點名:寫小說也是業餘時間
    在堅守崗位的時候,就可以在那裡寫作了,相當大一部分寫作時間都是在這個崗位上完成的。劉慈欣直言,「因為在崗位上寫作,有一種佔便宜的感覺」。圖片來源:@苔姐劉慈欣還說,大家每個人面前都有一臺電腦,每天都在電腦前坐著,誰也不知道誰坐在那裡幹什麼,那麼別人推門進去的話,看你坐在面前打字這不很正常,而且那會特別喜歡用質量特別差的液晶屏,稍微轉一個角度就看不著了。
  • 被國資委官微點名後,劉慈欣回應了…
    在堅守崗位的時候,就可以在那裡寫作了,相當大一部分寫作時間都是在這個崗位上完成的。劉慈欣直言,「因為在崗位上寫作,有一種佔便宜的感覺」。圖片來源:微博@苔姐截圖劉慈欣還說,大家每個人面前都有一臺電腦,每天都在電腦前坐著,誰也不知道誰坐在那裡幹什麼,那麼別人推門進去的話,看你坐在面前打字這不很正常,而且那會特別喜歡用質量特別差的液晶屏,稍微轉一個角度就看不著了
  • 4維空間被證實存在,人類進去會變成什麼?劉慈欣提出大膽的設想
    而且,相當大一部分作品都是在這個崗位上寫的。在外是大作家在廠裡就是劉電工,兼職的副業竟然做到了全行業第一,這個人就問你服不服?大劉直言:「因為在崗位上寫作,它有一個好處在哪,你有一種佔便宜的感覺。」為了保密,所有記者採訪大劉都一概拒絕,如果有記者不請自來都會讓他非常生氣。
  • 劉慈欣告訴你,理科生怎樣成長為一名大作家
    劉慈欣在校期間學的是水電工程專業,參加工作以後任電廠的計算機工程師,這是一位標準的理科男,一位理科生成長為一名作家,這本身就是一個傳奇。劉慈欣的職稱是高級工程師,可見他在自己的理科專業方面幹得也不錯。而從一名外行一步步走上寫作之路,並且取得成功,需要付出巨大的時間和精力。
  • 劉慈欣:科學和倫理是有衝突的
    在沒有拿到星雲獎時,劉慈欣曾在論壇裡調侃,「長出一口氣,終於不用上臺發表獲獎感言了」…     我看不見外星人 只能以自己為模板思考  搜狐文化:我看過您寫的《三體》英文版後記。您在後記中說小時候看到過「東方紅1號」,引起了童年的遐想。這件事在記憶裡很清晰,對後來的寫作影響很大?
  • 劉慈欣的全球化
    —當然也要考慮到是她陪著劉慈欣在華盛頓觀光多日——這種不太克制的寫作方式,反而給內容增添了許多生動性,主客雙方的互動亦精確的呼應了文章的副標題:「一個著名科幻作家對中國全球性崛起的觀察」。從某種程度上,理解中國的文藝創作者在海外表達時的過分謹慎是必要的,因為政治錯誤的後果往往要比很多人想像的嚴重得多,當然這同時也帶來了分辨言論的難度,因為你不知道他的哪些敘述是真情實意的,哪些敘述又是照本宣科的,這多少會造成一些模糊不清的矛盾。
  • 劉慈欣,博爾赫斯,與寫作的意義
    博爾赫斯的答案不可能知道了,我猜想他肯定不會同意,而會保持一種不可知的神秘態度。如果能知道劉慈欣會如何回答,那會很有意思,不知道信仰科學甚至崇拜科學的他,會如何面對科學帶來的這種無意義性。作為寫作者,與其寫一些自己也沒有感覺的東西,不如去讀一些讓自己更有感覺的東西。當然,如果覺得自己寫出了不可言說的體驗,那麼即使所有人都覺得那很糟糕,也沒有什麼關係。另一個我曾經有過的誤區,是把不可言說的體驗等同於巔峰體驗,於是在寫作中追求描述那些巔峰的東西,而忽略了普通的生活。
  • 劉慈欣:我也不知道為什麼《三體》那麼火
    「今天我有一種感覺,科幻作家好像比科學家更受歡迎得多啊」,南方科技大學校長陳十一院士與劉慈欣同臺講座時,訝異於科幻作家耀目的「明星光環」:「我走到哪裡,沒有說一上來就照相、籤字的,有點羨慕。」在科幻大會的創意市集上,與大劉一起閒逛的中國科協領導,也被粉絲之浪擠到了人群邊緣。
  • 劉慈欣:敬畏頭頂的星空 探索未知的世界
    《三體》的英文版譯者、華裔科幻小說家劉宇昆代替劉慈欣領獎並致辭:「雨果獎是科幻界的一座燈塔,但我從沒想到自己會得到這個獎。」雨果獎是世界科幻協會為紀念「科幻雜誌之父」雨果·根斯巴克而創立,和星雲獎一起被公認為最具權威與影響的兩項世界性科幻大獎,更有「科幻界的諾貝爾獎」之稱。
  • 繼「雨果獎」後,劉慈欣又獲「克拉克獎」:全程英文演講談科幻使命
    劉慈欣在頒獎現場用英文發表了全長近15分鐘的獲獎演講。劉慈欣到美國華盛頓頒獎現場領獎,並全程用英文發表了全長近15分鐘的獲獎演講。想像力存在的意義遠超過我們的想像,有歷史學家曾經說過,人類之所以能夠超越地球上的其他物種,並建立起人類文明,正在於人類能創造出當下現實中還不存在的事物。在未來,當人工智慧比我們聰明得多時,我們對人工智慧的唯一優勢,可能就只有想像力了。但這也足夠了。」克拉克獎似乎名氣不大。但對於劉慈欣來說,可能這個獎比雨果獎、星雲獎,都重得多。
  • 人類若進入四維空間,會發生什麼來聽聽劉慈欣怎麼說
    因為四維空間的維度比三維空間更高一級,所以即使四維空間是真實存在的,人類也不能進入四維空間生存,有一次科學家說,人在四維空間中所具有的能力會更強,因為四維空間增加了時間維度,人一旦進入四維空間,就很可能不能適應它的生存環境。
  • 劉慈欣:人性有很多種可能,《三體》恰恰表現了其中最糟的一種
    《三體》這部小說,我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無論是國內還是在國外,都盛讚作者劉慈欣,稱他憑一己之力將中國科幻小說推向了世界的級別,並榮獲了世界級科幻大獎:「雨果獎」。在劉慈欣獲獎以後,他始終如一的保持著十分謙遜低調的作風,說中國的科幻文學還是處於一個比較邊緣化的位置。
  • 劉慈欣與《三體》背後的故事
    《三體》的英文版譯者、華裔科幻小說家劉宇昆代替劉慈欣領獎並致辭:「雨果獎是科幻界的一座燈塔,但我從沒想到自己會得到這個獎。」  雨果獎是世界科幻協會為紀念「科幻雜誌之父」雨果·根斯巴克而創立,和星雲獎一起被公認為最具權威與影響的兩項世界性科幻大獎,更有「科幻界的諾貝爾獎」之稱。
  • 劉慈欣說:從不為3年後的事打算,因為「超級災難」一定會到來
    「沒有,因為沒機會打出電話,只要手機開機,一直有電話打進來向我道賀」。劉慈欣表示自己獲得雨果獎,始終有種不真實感。因為雨果獎是世界科幻協會設立的,在全世界科幻迷的心中,都有至高無上的地位。他說:我本人就是看著雨果獎的作品長大的,過去的獲獎作品,幾乎100%都是英語作品,翻譯的作品幾乎沒有,特別是長篇小說,《三體》是第一部。因此劉慈欣自己都表示不敢相信。然而,如今每個人都知道,不論敢不敢信,這已經是個鐵錚錚的事實了。
  • 四維空間真實存在,德國數學家已經證實,劉慈欣猜測如何進入空間
    自人類有文明的幾千年來,不少未知的謎底就是到現在都未被完全解開。在歷史的進程中近代科學家們就提出了四維發展空間的概念,相信現在不少人認為對於四維空間的認知能力都還很少,並在在這種情況下經常會去幻想人體在進入四維空間之後會變成什麼樣子?你是不是也有幻想過呢?
  • 與文字對話——寫作的快感
    寫作的快感文字是感情流露的載體,語言是心靈情感的寄託。所謂寫作的快感,是即興的,愉悅的,酣暢淋漓的。它不取悅於某個人,也沒必要有意義,你只需專注此時此刻。與文字的對話,更像是一種無聲的陪伴,你可以毫無保留地訴說,隨心所欲,暢所欲言,沒有顧忌,沒有負擔。我為什麼要寫我不擅長寫作,但我喜歡寫,尤其當我想要表達自己的時候。
  • 劉慈欣成名背後,你以為的一夜爆紅 其實都是蓄謀已久
    他最初寫科幻,倒不是為了愛好,劉慈欣年輕的時候生活還是比較枯燥的,在一個小地方,娛樂項目也很少,下班後的劉慈欣經常與同事打牌,有輸有贏,有一次,劉慈欣輸得比較多,一氣之下覺定不打了。可空閒時間也沒有事情做,劉慈欣有看書的愛好,就寫起了科幻小說。劉慈欣起初並沒有想通過這個賺錢,只是想打發時間,起碼這個不用花錢。
  • 有錢沒錢都要佔佔便宜,你我的通病,改不了
    或許有人會罵筆者,人家送的人沒有說什麼,領的人也沒有說什麼,你嘚嘚啥呢?理不說不明,明明就是有便宜不佔白不佔的心裡,為什麼還要替小惡遮羞?姚志芸堅持正能量的寫作勿以小善而不為,勿以小惡而為之。多少人有便宜不佔白不佔的心裡作祟,早就忘記了小惡是惡的源頭就是,貪婪的心一旦被欲望吞噬,人性的醜陋就會昭然若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