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每天傳送60億個emoji 數位化時代的表達方式

2020-12-25 人民網傳媒

原標題:表情符號:日本最大的出口商品之一

  數位化時代,很多人習慣在發手機簡訊時加一個「小黃臉」表情符號,也就是「emoji」。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近日報導,語言和數位化通訊專家維維安·埃文斯在新書《Emoji密碼》中闡述了emoji對當下人們的社交和語言習慣究竟有何影響。

  作者認為,毫無疑問,emoji已成為日本最經典的設計之一。全球約有90%的在線用戶頻繁使用emoji,每天有60億個emoji表情符號被傳送。不誇張地說,emoji已成為日本最大的出口商品之一。人們甚至也將emoji當作一門藝術。2016年,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將emoji列為永久收藏,其中包括176個誕生於1999年的最初版本emoji表情。

  上世紀90年代末,東京軟體工程師慄田穣崇創作了這些此後風靡全球的表情符號。當時,由於智慧型手機屏幕還很小,慄田決定設計一些簡單的小圖標來代替日語文字,讓簡訊交流變得更有趣。在日語中,「emoji」意為「繪文字」,最初是指可以表達文字含義的圖片。如今,這些「小黃臉」已家喻戶曉,與畢卡索、波洛克的「世界名作」陳列在一起。

  是否能算一門語言

  無論是英語、日語、還是斯瓦希裡語,要構成一門語言需要有兩大要素:詞彙和語法。從這個角度來說,emoji顯得尤為特殊,因為它僅憑一些視覺情感符號就可以傳情達意。但它很難被界定為一門語言。

  首先,從詞彙上看,如果把emoji當作一門語言,那麼和英語相比,emoji的「詞彙量」要小得多。儘管每年都會有新的表情符號誕生,但目前可供使用的emoji表情總數還不到2000個。相比之下,母語為英語的人在幼兒園時的詞彙量就達到5000個,在初中時可達到1.2萬個。

  詞彙量的不足帶來一個難以克服的問題:使用emoji很難表達清楚一些抽象的想法。比如,「擠眼」「笑臉」「茄子」這些符號可以傳達淺顯的含義,但要如何表達「沙文主義」「女權主義」「倫理」「反傳統」這些概念呢?

  其次,是語法的問題。通過語法,我們將不同的詞彙組織成完整的句子,這其實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但在使用emoji時卻完全不存在語法這回事兒。

  當然,這並不能阻擋一些emoji狂熱愛好者對它的推崇。一位名叫肯·黑爾的設計師曾用emoji翻譯經典文學名著 《愛麗絲夢遊仙境》。在黑爾看來,emoji即為一種語言,並將自己翻譯創作的過程稱為「加密語義學」。

  數位化時代的表達方式

  那麼,如果emoji不是一門語言,又該如何定義呢?一些人認為,emoji不過是年輕人聊天時愛用的小玩意兒,會讓人退化到黑暗的文盲時期。但顯然,這些人並沒有真正理解數位化時代通訊方式所發生的變革,也大大低估了emoji作為一種新型通訊工具所具有的影響力。

  通常我們會將語言看作是日常交流的必須媒介。但在語言之外,還有很多信息的表達和接受是靠非語言線索完成的,比如手勢、面部表情、肢體語言、語氣等,都會帶來比語言本身更豐富的含義。比如,emoji中常見的表情符號「擠眼」和「微笑」就是非常重要的非語言線索,有助於人們理解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

  在我們日益密切的社交生活中,數位化通訊為人際溝通提供了一條重要渠道。但另一方面,數位化通訊的方式和內容,不可能像面對面交流那樣豐富、直接。數位化的符號和文本本身較為貧乏,也會使那些人類語言中所特有的細微表達被淹沒。emoji的出現恰好彌補了這一問題:在數位化通訊中,它起到了近似於手勢、肢體語言和語氣的作用。

  試想你給一個朋友發一條短消息:「我跌了一跤,頭撞在碗柜上了。」你的朋友很可能不知道是要同情你還是嘲笑你。如果你在這句話的結尾加了個「悲傷」的表情,就相當於提供了一條非語言線索「我很疼」。如果在結尾加了個「笑中帶淚」的表情,就帶點自嘲的意味。

  在這個數位化時代,emoji是順應新型人際溝通方式的產物。在直白而單調的文本之餘,它可以傳遞最細微的情感,也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表達自己。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推薦閱讀

人民日報創刊70周年  70年,25541期,25541個日夜,人民日報與黨和人民風雨兼程、一路相伴,一同走過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崢嶸歲月,一起走進更加昂揚的新時代。【詳細】

2018(第三屆)全國黨報網站高峰論壇  2018(第三屆)全國黨報網站高峰論壇暨全國黨報網站總編輯看天津活動6月20日在天津市舉行,主題為「媒體融合:宣傳新時代 擁抱新時代」。【詳細】

相關焦點

  • 中國黃金髮布emoji系列珠寶首飾
    中國黃金此次共推出以emoji全球排名前十點擊率的表情為藍本的8個系列125款emoji表情產品,既有廣受消費者喜愛的吊墜、珠串,也有年輕時尚的耳線、戒指等等。 日本慄田穰崇始創emji表情符號後,特別是由蘋果公司在iOS5輸入法中加入了emoji後,這種表情符號開始席捲全球。
  • 「解讀Emoji」數字時代下媒體人如何洞悉表情符的意涵
    其中對 Emoji=的定義是「一種用於在電子溝通渠道中表達想法或情感的數字圖像或圖標」,這同時意味著它被接納至全球主流話語體系,成為一個正式詞彙。Emoji自誕生以來就備受青睞,熱潮席捲全球。「人們每天的信息往來中會發送超過60億個emoji。
  • :street | 你是每天使用emoji的60億分之一嗎?
    被誤解是表達者的宿命,就連語言也無法做到精準表達,難免人們對成百的emoji也會有不同的解讀,但即使如此也無法阻止我們將emoji作為社交語言來使用,因為它能在世界範圍通用卻不需要考級也沒有語法。作為Z時代青年,早就對emoji使用方式早就爛熟於心,那麼我們就看看八位女孩對emoji的打開方式。
  • 這個符號每天全球要傳播60億次
    通行全球的超級符號讓人過目不忘鮮豐水果發布的新品牌logo,是一個流口水的蘋果造型。在華與華的創作理念中,「超級符號就是超級創意」,通過超級符號表達「鮮豐水果鮮又甜」,讓人看到就流口水,想吃水果。在品牌符號創意上,華與華目光鎖定當下全球通行的符號——emoji表情。emoji表情在網際網路環境下已經超越國別和文化,是全球通用的視覺語言系統,每天有60億個表情符號被傳送。其中,「眼冒愛心」「流著口水」的表情表示對美食的喜愛。蘋果則是另外一個超級符號,從夏娃、牛頓再到賈伯斯,「蘋果」是人人熟悉的象徵符號,而水果界的蘋果更是老少皆知,便於傳播,讓人過目不忘。
  • 這些emoji表情包的含義你知道嗎?
    今天,讓我們一起來聊平時大家最愛用的emoji吧~目前世界上有將近2000個emoji表情符號它們早就是人類的一種新語言了但每個emoji表情的真正含義emoji就是表情符號,來自日語詞彙"繪文字"。說話委婉、經常付諸表情的霓虹人在進入了網絡時代之後,充分感受到了文字的不足,於是在上個世紀90年代,日本人慄田穣崇創作了一套簡單的emoji表情包,很快流行於日本的網絡和手機通訊。
  • 你正在參與的語言革命|Emoji:再建巴別塔
    「那時我們覺得,如果能擁有像emoji表情符號之類的東西,那就很可能可以讓人在打字時,做到如同面對面的交流。」設計師慄田說。如今,Emoji們正在佔領世界。來自美國Swyft Media的數據,超過74%的美國人在線上交流時常常使用emoji,或表情貼圖,或顏文字。每天他們平均使用的上述表情的數字為96個。每天,全球有超過60億個表情符號在移動端社交app上飛著。
  • 你正在使用的emoji表情,將引發語言革命
    來自美國Swyft Media的數據,超過74%的美國人在線上交流時常常使用emoji,或表情貼圖,或顏文字。每天他們平均使用的上述表情的數字為96個。每天,全球有超過60億個表情符號在移動端社交app上飛著。emoji百科也已經被建立起來,類似維基百科,emojipedia是一個可以查抄各個emoji含義的百科網站。「Emoji給我們發送的消息增添了人性。
  • 首個emoji紙巾畫拼圖獻禮母親節 蔣欣演繹韌性樂表達
    5月14日,全球首個emoji紙巾畫拼圖《韌性樂表達——超韌家庭表情紙巾畫》亮相上海獻禮母親節,它由1000多幅手繪emoji表情紙巾畫組合而成。 活動當天正值母親節,作為「母親節」的獻禮,維達聯合emoji打造由全國1000多個親子家庭共同手繪完成的全球首個emoji紙巾畫拼圖。透過這幅畫作,維達倡導一家人共同創作,在親子互動的過程中傳遞「全家韌性樂表達」的理念。讓「母親節」不僅是母親的節日,更是全家快樂表達、快樂互動的節日。
  • 蘋果推新款emoji,但在表情包江湖這家日本公司才最厲害
    為了慶祝這個節日,蘋果通過官網宣布,今年晚些時候,將有超過70個全新表情符號以免費軟體更新的方式登陸iPhone、iPad、Apple Watch和Mac。這批全新表情符號基於Unicode 11.0字符製作,包含了人物、表情、動物、食物等多個類型。以及為中國市場打造的紅包、月餅、鞭炮等符號。
  • Emoji
    繪文字(日語:絵文字/えもじ emoji)是日本在無線通信中所使用的視覺情感符號,繪指圖畫,文字指的則是字符,可用來代表多種表情,如笑臉表示笑、蛋糕表示食物等。
  • 第一款全球通用語言不是英語,而是 Emoji 表情
    可愛到有些人認為它們只適合那些每天抱著手機不願撒手的少年們使用。但是在emoji簡單的表面之後,有許多有關其形式與功能、歷史與未來的話題值得討論。Emotion vs. EmojiEmotion? Emoji?
  • 表情符號成為數字時代 「肢體語言」:每天使用超 60 億次
    表情符號是數字時代的一種「肢體語言」,使用表情符號已經成為一種全球社交現象。據統計,到2015年,每天有超過60億個的表情符號被全球90%網絡在線人群使用,現今表情符號甚至被廣泛應用在英語交流中。日常面對面的交流,當我們八卦消息、消磨時間,或者在其他時間閒聊時,我估計每天的互動交流七成會採用表情符號進行溝通。儘管這些交流無疑涉及到語言——我們說的那些話,在某種程度上是合乎語法,它們也涉及到一種特定的表達方式——表情符號語言。
  • emoji越來越受寵,未來它能成為獨立語言嗎?
    網易科技訊 7月19日消息,國外媒體撰文稱,表情符號(emoji)對數字時代的語言表達來說或許是最美妙的一樣東西。有人擔心如今大行其道的表情符號可能將會終結書面文字時代,但專家們指出,它們遠遠沒有摧毀語言,反而是提升了人們在數字時代的溝通能力。以下是文章主要內容:周一是一年一度的世界表情符號日(World Emoji Day),該節日於四年前創辦,旨在慶祝表情符號的廣泛使用。近年來,一個個表情符號可謂改變了全球各地的人的溝通交流方式。
  • 她讓手機裡萌萌的Emoji表情都復活了
    emoji「❤」被選為 2014 年度單詞。一個小小的心形符號每天被使用的頻率竟超億次。這是此項全球語言監測調查15年來第一次將「年度詞彙」的榮譽頒給了一個符號,可見,emoji表情符號已經成為人們日常聊天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今這個「無萌不歡」的世界早已被繪文字徵服。
  • 第一款全球通用語言不是英語,而是 Emoji——21世紀的象形文字
    相比之下,emoji則是一種基於Unicode定義標準而預先固定的圖像表達。與emoticon形式的笑臉相比,emoji的笑臉表情如下:😀。法爾曼認為視覺標記「可能更經濟」的說法則強調了使用emoticons或是emoji的第二大理由:現代通訊模式受有限字符所限。舉例來說,傳統簡訊或是SMS被限制為160個字符以內。我們一直試圖在不增加簡訊費的前提下,為文字添加更豐富的意義,或是用縮寫和象形文字替代較長的單詞表達。
  • 表情的時代來了 你需要翻譯嗎?
    截至  2015 年 3 月,Instagram 上的文字,半數以上都包含有至少一個  emoji。Instagram 的數據工程師 Thomas Dimson 在官方博客裡表示,emoji 正在成為一種有效的、近乎普世的語言表達方式。在「emoji 化」最為激進的芬蘭,emoji 的使用率更是高達 60%。當然,這也與 Instagram 的平臺性質有關。
  • emoji:談論奶酪和月經,都不是我的野心
    大概就像emoji誕生之初,也不會有人想像到它會變得如此重要,不僅滲透進如今的日常談話、社交軟體和流行文化之中,甚至催生了emoji translator這門職業的誕生,其職責就是幫助公司合理、科學地使用emoji。以至於有人感嘆「沒有表情包感覺無法聊天」。2015年《牛津詞典》評出的年度熱詞就是一個表達喜極而泣的emoji表情。
  • 為什麼在 Instagram 的工程師眼中,emoji 是新的世界語
    在 Emojitracker 上,我們可以看到 emoji 使用在 Twitter 上使用的實時增長:數字每秒鐘都在跳動。在我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已經有 16 個表情在 Twitter 上的累計使用超過 1 億次,位居榜首的哭笑臉😂的使用超過 7 億多次。作為視覺主導的圖片分享社區,Instagram 對 emoji 有格外的偏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