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尼特族你聽說過嗎?高學歷不工作,50歲還在家啃老!

2021-02-14 網際網路坊間八卦

日本流行尼特族,究竟是啥意思

相信很多人都肯定聽說過日本尼特族,但是其實尼特族其實是音譯,它的英語縮寫是「NEET」,意思是一類不參加工作、不參加教育活動和不接受就業訓練的一群什麼都不幹,終日無所事事的人。

他們生活不依靠自己而是依靠父母,或者是社會上的經濟援助,而且尼特族的人群通常是那些高學歷的畢業生。這樣的現象在日本十分常見,很多人感嘆隨著社會和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明顯得到了改善但是與此同時也出現了很多新的問題,而尼特族便是日本快速發展的產物。

在日本尼特族並不小眾已經發展成為了一種非常普遍和龐大的人群。根據有關資料顯示,2002年日本的尼特族就有50多萬左右,10年後卻增加至83萬!10年的時間增加30多萬人。這個數據觸目驚心。

而在兩年前,日本內閣又給出統計數據,他們的尼特族已經遠遠超過了百萬,達到132萬!尼特族主要發生在發達國家和經濟高速增長的地區。

同時這些人由於抱著高學歷的心態從而不願意從事低薪資和較為勞累的工作,最終導致他們變成不工作也沒讀書的情況。同時由於日本低欲望的社會情況導致很多日本年輕人願意每天一日三餐後便打遊戲,這樣的生活對於他們來說很好。

基本上所有尼特族都是宅男宅女,他們每天生活很簡單只要有吃的即使住在很小的地方,髒亂的場所也無所謂,好幾天不出門,經濟靠父母。在中國這樣的人群被稱為啃老族,但是這樣的人還是很少的,比日本和發達國家的情況好很多。

這種現象背後,有多種原因

1. 抗逆力太差,稍有坎坷就縮在自己角落裡

大部分有這樣想法的人都是因為這樣的年輕人抗逆力太差,受不了一點點的坎坷和磨難,遇到困難和不如意的事情便縮在自己的角落中,不願意面對外面的真實世界,導致他們不求上進。

而這些年輕人往往學歷很高但是對社會了解卻很少,嚴重與社會脫節。

隨著社會的發展學歷高的人群越來越多,導致很多崗位的年輕人學歷越來越高,而這些受過高等教育卻不願意吃苦的年輕人不願意從事簡單勞累的行業,導致他們寧願閒著什麼都不做也不工作。

工作意味著吃苦和接受磨難,而他們這樣的年輕人不願意忍受這一切,哪怕活在二次元中都願意。

2. 抗壓力差,難以承受社會現實中的節奏

由於經濟和社會的快速發展,在之一時期成長起來的孩子很多都從小嬌生慣養,吃不了苦,這就導致他們沒有從小就承受來自生活和其他方面的壓力導致他們在未來社會中無法承受壓力,難以適應社會。

而自己卻不願意改變,這就導致了這些年輕人越來越不適應社會,與社會逐漸脫節,同時很多人由於無法適應社會而自卑於是埋頭於虛擬世界無法自拔。

3. 人際交往能力太差,難以融入社會生活中。

尼特族的人絕大部分都是宅男宅女,不會與人交流和溝通,這就導致了他們的人際關係很狹小,沒有幾個朋友,更多的都是虛擬世界的朋友。

沒有人帶他們逃離虛擬世界,而自己也懶於現狀。當今社會重要的事情不僅僅是自己的能力更重要的還有自己的人際關係。一個交友廣泛的人往往有著更多的機會和發展空間,同時生活也會更加幸福。

大家有其他觀點可以評論區留言討論。

公眾號「網際網路坊間八卦」所發表內容註明來源的,版權歸原出處所有(無法查證版權的或者未註明出處的均來自網絡,系轉載,轉載的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版權屬於原作者。如有侵權,請聯繫,筆者會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 THE END ---

最後,徵個稿

你想與同行分享你的職場經驗、職場困惑、職場趣聞

或只是想單純的吐槽同事和老闆……嗎?

有委屈了,被資本家欺負了?

那就快快加我好友吧,

我們隔著屏幕幫你撕逼、抬槓,

我們的宗旨,不以敲詐為目的,合法維護自己權利。

只要你有想表達的欲望,那就投稿給我們吧~

徵稿要求:

①稿件字數以800~1500字左右為宜,多於2000字的文章在手機上閱讀起來比較麻煩,少於800字的文章看起來不過癮;

②你有自己拍的適合做文章插圖的照片也可一併附上~如果不方便,小編也會幫你配圖,但小編也是直男審美,也好不到哪去…

相關焦點

  • 新型「啃老一族」正興起,比傳統啃老更讓父母擔心,成功刷新認知
    本文配圖均源網絡,圖文均無關尼特族的興起1、什麼是尼特族也就是我們國內常說的「啃老族」,而且是新型的「啃老一族」——指的是那些不升學、不就業、不進修,也不工作,而且還不願意社交,根據國際勞工組織發布的《2020世界青年就業趨勢:科技與未來工作》中顯示:當今全球大約有13億青年人,就有2.67億是「尼特族」,約有1.81億為青年女性。由此可見,這已經慢慢演變成一個世界性的問題,尤其是日本凸顯比較嚴重,人數已突破百萬。2、尼特族現象到底有多嚴重?
  • 揭秘日本72歲最強「啃老族」的真實生活!看完你還想啃老嗎?
    在高速發展的當代社會中,啃老這個標籤被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冠名,「啃老族」甚至已經成為了一種文化現象。日本這位72歲高齡的「啃老界鼻祖」名叫前田良久,家住東京有名的富人區代代木,曾經上過日本名綜藝《可以跟你去你家嗎?》,因為垃圾場一樣的家和離奇的生活經歷獲得海內外許多網友的關注。
  • 日本的「隱蔽族」與宅文化無關
    本文刊載於9月12日 觀察者網根據日本每日新聞9月8日的報導,日本內閤府在7日公布了一項調查結果顯示:在日本全國,連續6個月以上不工作或不上學,並且每天待在家中除了家人外不與其他任何人交流的15-39歲「隱蔽族(ひきこもり,Hikikomori)」約有54萬1千人。
  • 33歲女大學生不找工作,在家啃老十年,啃老理由令人無語
    父母對孩子都有美好的期望,內心都想孩子長大後可以出人頭地,能有一番作為,即便沒有大作為,踏實努力去找一份工作,照顧自己應該是最起碼的。可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孩子,非但沒有朝著父母期望的方向努力,反而理直氣壯在家啃老十年,這讓年邁的父母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了,自己的孩子,不養又有什麼辦法呢?
  • 動漫中的那些「neet」族,你們宅在家裡當「neet」是家裡有礦嗎?
    「neet」族指的是在社會上不出去讀書、不出去工作、也不接受培訓整天無所事事的年輕族群。最早在英國是指16~18歲的年輕人,而傳到日本之後就變成了指15~34歲的一群人,從社會角度上來說,neet和家裡蹲是有一些區別但是又共存的一種身份。最近的天氣還是非常冷的,小夥伴們肯定都不想上學、不想上班吧,社長早上起床也很困難啊!
  • 為什麼有的大學生畢業,寧願在家啃老也不願去找工作?
    這個時代最不缺的就是大學生。不要高估自己,也不要高看自己,就踏踏實實的從最底層最基層做起,一步一個腳印的朝前走。不管幹什麼樣的工作,不管在什麼樣的崗位,只要肯吃苦,肯用心,就一定能夠幹出來屬於自己的一番事業。父母養你們不容易,終於把你們供養到大學畢業,然而你們卻宅在家裡啃老,你們就是這樣回報父母告慰自己嗎?
  • 「啃老一族」並非僅國內獨有,老外啃老方式更新穎,成功刷新認知
    「啃老族」只有我國有嗎?國外真的到了18歲就不管孩子了嗎?很多的「月光族」、「卡奴」、「網貸」都是因為這些不良的社會風氣導致,而父母則成了為子女的不懂事最後買單的人。3、年輕人眼高手低競爭激烈之後,很多的崗位要求也更高,大學畢業後不少年輕人高不成低不就,找不到理想的工作,索性就宅在家裡,心安理得「啃老」。
  • 悲劇:大學生畢業不找工作,理直氣壯在家啃老十年背後的故事
    原標題:【女大學生33歲不找工作,理直氣壯在家啃老十年,父母:說她反被罵】範成金大學畢業十年了,至今卻還在家啃老。女兒天天在家裡不工作,當父母的也十分著急,可是只要一說找工作女兒就急眼。我看她吵架很精神,跟記者控訴時很理直氣壯,一點都不社恐啊,怎麼就身體狀況不允許出去工作了,不出去也有好多工作啊,如客服之類的,喜歡什麼的前提是你自己有能力支撐你的興趣愛好,你自己都啃老了就別提興趣愛好了,你自己工作是為了養活你自己,你都成年了有啥理由待在家裡,你浪費的是自己的時間,我覺得你父母說得對,一事無成是事實,你沒有理由依靠任何人一輩子,都30多了還咋鼓勵
  • 為什麼2020屆大學生畢業,寧願在家啃老也不願意找工作上班?
    還沒找到一個比較滿意和合適的工作就當下的就業形勢來看,名牌院校、熱門專業,高學歷層次的畢業生就業問題尚不大,但更多的普通一本,二本、三本,專科及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壓力很大,幾乎沒有多少渠道和平臺。既使能夠找到工作,大多數都是從事一些簡單操作性的工作,與大學所學專業聯繫不大,工資待遇和工作環境也不太理想。因此上,很多學生畢業以後比較猶豫和徘徊,一部分孩子寧可選擇暫時性回家,也不要這樣的工作。這樣,就出現了不少大學畢業生暫時滯留在家的現象。
  • 33歲女大學生理直氣壯在家啃老10年,剪掉翅膀,又埋怨我飛不起來
    前言:33歲女大學生不工作,理直氣壯在家啃老10年,「剪掉了翅膀,又埋怨飛不起來」「寒門再難出貴子」,為何會有這樣的論斷?而今天要跟大家聊的就是家庭教育觀念的這個話題,如今天的案例:33歲女大學生不工作,理直氣壯在家啃老10年,眾人無奈吐槽:「剪掉了翅膀,又埋怨飛不起來」導致女大學生如此病態的現狀重要的關鍵點就在於「社交恐懼症」,但視頻中女子面對鏡頭各種不滿吐槽卻有人持有不同的觀點。
  • 「女兒畢業於名校,卻不工作在家啃老!」母親的抱怨,扎心又無奈
    前些天與一位剛畢業的大學生家長聊天,她抱怨道「自己女兒畢業於名校,卻不工作在家啃老!很痛心」。據這位母親介紹,女兒學習成績一直比較優秀,從小學到中學,基本都屬於班上的佼佼者。為了讓女兒能安心學習,她在女兒上高中的時候辭掉了工作,專心陪女兒讀書。女兒很爭氣,高考以較高的成績被一所211大學錄取。可是,今年畢業的女兒,卻在家待著,沒有出去工作。
  • 啃老又升級了,子女不結婚不生孩子給你養老送終能接受嗎?
    有些人靠自己努力在社會上打拼,雖然吃過很多苦才站在與富二代們坐在一起吃飯喝咖啡的層級上,倒也算是成功了。還有些人,雖然靠不上父母,但啃老這個事兒吧,一樣向高標準看齊,不會落在有錢人家的後面。比如,我最近剛聽到的一個啃老族的故事,真是啃老啃到了新高度,刷新了我的三觀。
  • 男子30歲在家啃老,不想工作,男子:憑本事啃的老,為什麼要工作
    導讀:男子30歲在家啃老,不想工作,男子:憑本事啃的老,為什麼要工作。我想你們都知道,現在社會是很現實的。作為一個普通人的我們,只能依靠打工去賺取一點生活費。經歷過打工的人都知道,現在掙錢很難,打工也不過時為了生存而已。想要說賺到大錢,去享受生活,那是一小部分人的事情。
  • 《奇葩說》雖然關於啃老與不啃老,正方贏了,可我卻不敢苟同
    這一期的辯題『剛剛畢業很拮据,爸媽也讓我啃老,該啃嗎?"在辯論之前大家先站了隊。薛教授沒有選擇只能選擇正方。「女神」秦海璐不知道啃的標準是什麼,就在李誕的慫恿下選擇了啃,理由是自己從沒啃過。而父母給的是父母的資助,是父母主動的,你可以接受,也可以不接受。和你主動去「啃」不是一個概念。他還提到父母對你的資助相當於「天使投資」,這個邏輯也是不通的。因為如果你把這比錢用於生活消費,而不是學習或獲得技能,和投資沒有任何關係。
  • 不工作不交際,42歲日本男子家裡蹲20餘年,是誰的錯?
    文 | 糖果果不工作,沒有交際,一個人宅在家裡自我封閉地生活。沒有夢想,沒有目標,這樣現象被稱作「家裡蹲」,在日本還有一個稱呼叫「蟄居族」。別不信,日本NHK電視臺就報導過這樣的新聞,一名56歲的日本男子餓死家中。真的讓人難以置信,有手有腳的人,寧願餓死也不願意出門打工。這些人為什麼要自我封閉淪落為「家裡蹲」一族呢?
  • 為何現在的年輕人,寧可在家啃老,也不願意去做低於兩千的工作?
    為何現在的年輕人,寧可在家啃老,也不願意去做低於兩千的工作?現在的社會,就是一個賺錢容易又不容易,花錢卻如流水一般一樣快的時代。人們的消費水平一直都在上升,但是人均工資,卻沒有得到什麼大進展。很多的年輕人,找不到自己滿意的工作,就寧願選擇在家啃老。聽到那些低薪低於兩千的工作,但是容易找的工作,就更不願意去了。因為對於他們來說,低於兩千低薪的工作,一般都是提成的收入非常高,但是提成收入往往都是伴隨著不穩定性的存在。誰也無法保證你的收入,能夠滿足你的支出,有時候,你的支出反而會比你的收入還要多,你還倒貼錢出去。
  • 啃老啃到七十歲!畢業於重點高中卻只工作2年,整日睡在垃圾中
    他們並非找不到工作,而是主動放棄了就業的機會 ,每日賦閒在家,衣食住行所有開銷全靠父母。如大學生畢業後放棄求職終日在家啃老;女子啃老直到30歲靠父母養老金過活…過著「一直無業,二老啃光,三餐飽食,四肢無力,五官端正,六親不認,七分任性,八方逍遙,九(久)坐不動,十分無用」的啃老生活。而接下來小編要介紹的這位堪稱「骨灰級」的啃老族,啃老史更是令人瞠目結舌。
  • 33歲女大學生畢業不就業,在家啃老10年,談及原因卻指責都怪父母
    在這個片段中,主人公是一個33歲的大學生。提起大學生這個身份,很多朋友覺得雖然現在大學生的數量比較多,但在社會上,憑藉著學歷總能混一口飯吃。可是這個女大學生至今仍在家啃老,沒有工作,也沒有收入來源。在節目中,女兒和母親之間的交談非常不愉快,說兩句話就要大吵一架。看到這,可能很多朋友覺得這個女兒本身有很大的問題,更有人覺得這個孩子太不孝順了。但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 女大學生33歲不找工作,理直氣壯在家啃老十年,背後原因令人唏噓
    又是一年畢業季,也是就業季,大學畢業,走上工作崗位,作為父母的任務就算基本完成了,剩下的路要靠兒女自己走了。就像小鳥翅膀豐滿了,就要離開鳥巢出去自立。可如果小鳥長大了,還是不願離開家,堅持啃老,一啃就是十年,我們都會覺得這孩子實在是太不懂事了。可背後的真正原因,真的是這樣嗎?
  • 專家:「啃老」表明中國家庭教育深受傳統觀念影響
    面對父母的勸說,他振振有詞:「沒工作也有權利戀愛……作為父母,你們有義務養我。」  時光荏苒,轉眼7年過去,可29歲的兒子仍坦然賦閒在家,老徐夫妻忍無可忍,將小徐訴至海澱法院。法院執行判決過程中,小徐百般阻撓,還對父母吼道:「你們就是想逼死我,我讓你們斷子絕孫!」  我國相關法律規定,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但這是對未成年或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