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流行尼特族,究竟是啥意思
相信很多人都肯定聽說過日本尼特族,但是其實尼特族其實是音譯,它的英語縮寫是「NEET」,意思是一類不參加工作、不參加教育活動和不接受就業訓練的一群什麼都不幹,終日無所事事的人。
他們生活不依靠自己而是依靠父母,或者是社會上的經濟援助,而且尼特族的人群通常是那些高學歷的畢業生。這樣的現象在日本十分常見,很多人感嘆隨著社會和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明顯得到了改善但是與此同時也出現了很多新的問題,而尼特族便是日本快速發展的產物。
在日本尼特族並不小眾已經發展成為了一種非常普遍和龐大的人群。根據有關資料顯示,2002年日本的尼特族就有50多萬左右,10年後卻增加至83萬!10年的時間增加30多萬人。這個數據觸目驚心。
而在兩年前,日本內閣又給出統計數據,他們的尼特族已經遠遠超過了百萬,達到132萬!尼特族主要發生在發達國家和經濟高速增長的地區。
同時這些人由於抱著高學歷的心態從而不願意從事低薪資和較為勞累的工作,最終導致他們變成不工作也沒讀書的情況。同時由於日本低欲望的社會情況導致很多日本年輕人願意每天一日三餐後便打遊戲,這樣的生活對於他們來說很好。
基本上所有尼特族都是宅男宅女,他們每天生活很簡單只要有吃的即使住在很小的地方,髒亂的場所也無所謂,好幾天不出門,經濟靠父母。在中國這樣的人群被稱為啃老族,但是這樣的人還是很少的,比日本和發達國家的情況好很多。
這種現象背後,有多種原因
1. 抗逆力太差,稍有坎坷就縮在自己角落裡
大部分有這樣想法的人都是因為這樣的年輕人抗逆力太差,受不了一點點的坎坷和磨難,遇到困難和不如意的事情便縮在自己的角落中,不願意面對外面的真實世界,導致他們不求上進。
而這些年輕人往往學歷很高但是對社會了解卻很少,嚴重與社會脫節。
隨著社會的發展學歷高的人群越來越多,導致很多崗位的年輕人學歷越來越高,而這些受過高等教育卻不願意吃苦的年輕人不願意從事簡單勞累的行業,導致他們寧願閒著什麼都不做也不工作。
工作意味著吃苦和接受磨難,而他們這樣的年輕人不願意忍受這一切,哪怕活在二次元中都願意。
2. 抗壓力差,難以承受社會現實中的節奏
由於經濟和社會的快速發展,在之一時期成長起來的孩子很多都從小嬌生慣養,吃不了苦,這就導致他們沒有從小就承受來自生活和其他方面的壓力導致他們在未來社會中無法承受壓力,難以適應社會。
而自己卻不願意改變,這就導致了這些年輕人越來越不適應社會,與社會逐漸脫節,同時很多人由於無法適應社會而自卑於是埋頭於虛擬世界無法自拔。
3. 人際交往能力太差,難以融入社會生活中。
尼特族的人絕大部分都是宅男宅女,不會與人交流和溝通,這就導致了他們的人際關係很狹小,沒有幾個朋友,更多的都是虛擬世界的朋友。
沒有人帶他們逃離虛擬世界,而自己也懶於現狀。當今社會重要的事情不僅僅是自己的能力更重要的還有自己的人際關係。一個交友廣泛的人往往有著更多的機會和發展空間,同時生活也會更加幸福。
大家有其他觀點可以評論區留言討論。
公眾號「網際網路坊間八卦」所發表內容註明來源的,版權歸原出處所有(無法查證版權的或者未註明出處的均來自網絡,系轉載,轉載的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版權屬於原作者。如有侵權,請聯繫,筆者會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 THE END ---
最後,徵個稿
你想與同行分享你的職場經驗、職場困惑、職場趣聞
或只是想單純的吐槽同事和老闆……嗎?
有委屈了,被資本家欺負了?
那就快快加我好友吧,
我們隔著屏幕幫你撕逼、抬槓,
我們的宗旨,不以敲詐為目的,合法維護自己權利。
只要你有想表達的欲望,那就投稿給我們吧~
徵稿要求:
①稿件字數以800~1500字左右為宜,多於2000字的文章在手機上閱讀起來比較麻煩,少於800字的文章看起來不過癮;
②你有自己拍的適合做文章插圖的照片也可一併附上~如果不方便,小編也會幫你配圖,但小編也是直男審美,也好不到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