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愛閱讀怎麼辦?解決問題的秘訣在這本書裡

2020-08-22 藍色清歡

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一個不閱讀的孩子就是學習上潛在的差生。對於孩子的學習和心智成長來說,閱讀的重要性值得強調再強調。只是,雖然絕大多數老師和父母都非常重視孩子的閱讀,也給孩子推薦、準備了很多經典書籍,但很多孩子仍然不想閱讀、不愛閱讀。問題到底出現在哪裡呢?歸根結底,是因為孩子不會閱讀,得不到閱讀的樂趣。當閱讀變成一件勉強又無趣的事,不去閱讀也就很好理解了。

一方面是師長心急如焚卻無能為力,一方面是孩子叫苦連天只能勉為其難,關於閱讀的這種尷尬狀況能夠改善嗎?

當然能!答案就在託馬斯•福斯特教授的《文學課:如何輕鬆理解偉大作品》裡。


《文學課》


託馬斯•福斯特教授是美國密西根大學文學教授,《紐約時報》暢銷書作家。他的文學課是美國廣受歡迎的文學公開課。他著有多部學術研究著作和系列暢銷文學書,並結合教學實踐,專門為青少年寫了這本《文學課》,引導孩子從發現模式和規則的角度去閱讀文學作品,讓孩子從閱讀中獲得樂趣並進而愛上閱讀。

換一種全新的眼光去看待閱讀,我們會發現,閱讀並不難,閱讀其實很好玩。正如託馬斯•福斯特教授所說,閱讀必須是愉快的,閱讀是玩的一種方式。

你看過J.K.羅琳的《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吧?那你一定還記得暗藏魔法石的密室門口的守衛,那條長著三個腦袋的狗。你是不是覺得這條狗有點似曾相識?希臘神話裡把守冥府之門的就是一隻長著三個腦袋的狗,它的名字叫做刻耳柏洛斯。當哈利和他的朋友面對三頭犬路威時,我們能看到這個神話故事的影子。


三頭犬

你看過張藝謀的電影《滿城盡帶黃金甲》和《夜宴》嗎?如果你讀過曹禺先生的話劇《雷雨》,你一定能看出《滿城盡帶黃金甲》借用了雷雨的人物設置和故事框架。《夜宴》讓你想起了什麼?毫無疑問,是莎士比亞的經典劇作《哈姆雷特》,《夜宴》就是中國版的《哈姆雷特》。

所有的文學作品,不管以什麼樣式出現,無論是小說、戲劇、詩歌、影視作品,還是電子媒體作品,都是脫胎於其他的文學作品。世界上不存在真正意義上的原創作品,天下的故事都是一樣的。

童話故事《美女與野獸》變成了小說《美女》;油畫《有伊卡洛斯墜落的風景》取材於神話故事,而這幅畫又衍生出兩首著名的詩歌;《指環王》和《聖誕怪傑》,還有《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星球大戰》都是按照同一套探險故事的模式來寫的。


油畫《有伊卡洛斯墜落的風景》


對於閱讀初入門者來說,可能每一個故事都是陌生的,每一本書看上去都毫無關聯。但其實作家寫的任何東西都與其他已經出版的作品相關。作家們在不厭其煩地使用各種模式和規則。何謂模式和規則?就是文學作品中反覆出現的現象和元素。

比如在世界範圍內似乎每隔幾年就有一部改編自《哈姆雷特》的電影,莎士比亞無處不在,而且形式多樣。借用《聖經》中故事和元素的文學作品更是層出不窮。文學作品中的模式和規則可能來自莎士比亞、《聖經》、《荷馬史詩》,也可能來自童話、神話、民間故事等等,當然也可能你不知道它來自哪裡,但卻一眼能認出它來。

我們在欣賞文學作品時,當發現作家借用了某個模型或規則,那種感覺就像突然找到了一個寶藏,或者他鄉遇故知,會情不自禁地發出「啊哈」的感嘆。這種似曾相識的興奮感能讓閱讀充滿探尋的樂趣。

閱讀得越多,你越會下意識地去尋找模式或者象徵。某些字詞或者意象一旦出現,你馬上就會產生破解密碼的熱望。比如小說中出現一個相貌醜陋的人,對閱讀新手來說,可能只是覺得這個人很醜而已。可是對於閱讀經驗豐富的讀者來說,他可能就會興奮起來,馬上意識到事情不會這麼簡單,這個相貌醜陋的元素到底意味著什麼,作家是在套用規則,暗示這個人內心陰暗邪惡;還是在反規則,暗示這個人醜陋的外表下有顆金子般的心呢?這樣去讀雨果的《巴黎聖母院》,去分析卡西莫多,那個醜陋的駝背敲鐘人,是不是樂趣多多?


卡西莫多和愛斯梅拉達

在小說中,作家筆下的雨雪風月都不是無緣無故的,地理環境、體貌特徵、疾病失明等也都各有深意。作家都知道這些在經驗豐富的讀者腦海中能喚起怎樣的聯想,於是就善加利用,或者直接按照套路來,或者反其道而行之。無論作家如何運用,套路都在,而且經久不衰。關鍵是,作為讀者,你是否有一雙洞悉模式套路的慧眼?

當哈利波特登上霍格沃茨特快列車離開倫敦時,窗外出現了小樹林、彎曲的河流、墨綠的山脈,再往後,是高山和森林,這僅僅是在描寫地理環境嗎?非也!此中另有深意。這暗示著哈利自此從無聊乏味的麻瓜地盤進入了自由自在,充滿魔力的世界。大觀園裡林黛玉住的瀟湘館「鳳尾森森,龍吟細細,一片翠竹環繞」,幽靜清高中透著悲涼,暗示著黛玉的命運;而薛寶釵住的蘅蕪苑院內則種著許多奇草異藤,異香撲鼻,切合寶釵的「蘅蕪清分」的君子修為。

文學創作有一套約定俗成的模式和規則,作家們靈活運用這些模式和規則,作為讀者,我們在欣賞文學作品時,也要遵循這些模式和規則。這些模式和規則就是破解文學作品的密碼。作家在作品中植入密碼,讀者閱讀時識別密碼,讀者與作家隔著文字玩著破解密碼的遊戲,在密碼被發現被破解的時候,就像知己好友那樣,莫逆於心,相視一笑。

那怎樣才能具備發現被破解密碼的能力呢?唯有多多閱讀。閱讀量上去了,閱讀面廣了,思考多了,識別的能力就越強。


學會閱讀,才會愛上閱讀


可是一開始就不想閱讀怎麼辦?

讓我們聽聽託馬斯•福斯特教授的建議吧——

讀自己喜歡的書籍。愉快地去讀!

沒有人,包括孩子,會拒絕自己喜歡的書,會不願意去做令自己愉快的事。

忘掉那些被鑑定為經典的書,把它們往後放一放。先從自己喜歡的書讀起,哪怕它只是 「有毒」的漫畫,幼稚的童話。放輕鬆,先去讀就好。讀著讀著,總有一天,孩子會主動捧起曾經敬而遠之的文學經典。 最好,在孩子還沒有強大的識別密碼的能力的時候,老師和家長能跟他們聊一聊文學中那些常見的模式和規則,告訴他們閱讀就是玩的一種方式,幫助他們掌握理解文學作品的訣竅。畢竟,不提供任何閱讀的有效方法,只是一味地讓孩子去閱讀,也是一種變相的不負責任吧。

那麼,從現在開始,從託馬斯•福斯特教授的這本《文學課:如何輕鬆理解偉大作品》開始,帶孩子走進文學閱讀的大門,開始精彩的閱讀之旅吧!

相關焦點

  • 孩子不愛讀課外書怎麼辦
    孩子不愛讀課外書怎麼辦 爸爸很惆悵,孩子不愛課外閱讀,這可如何是好。黃金閱讀期孩子的8-14歲,是孩子一生中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一個黃金閱讀期。如果在這段時期內閱讀了大量書籍,是能確定他今後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同時為學習能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 愛閱讀的孩子寫作文不愁,掌握這些技巧,輕鬆培養閱讀興趣
    身邊不少朋友家的孩子都覺得作文很難。大家一起聚會,當有人問揚揚:怎麼做到不畏懼作文,有啥訣竅時,揚揚就會一本正經地說:「沒啥秘訣,多看書,多思考,多練習就行了。」確實如此,除了遊戲(我們會控制他玩的時間),他最愛的就是讀書。閱讀不僅能提高孩子的寫作水平,還能幫助孩子拓寬視野、陶冶情操。
  • 高質量的教育和愛,都藏在親子閱讀的時光裡
    如果有一天你突然發現,那個坐在懷裡聽你講故事的小傢伙可以獨立閱讀,一本接一本翻個不停,那個愛聽故事的小人可以口若懸河的講述他肚子裡的故時,是不是會無比驚喜無比激動呢?那該如何培養孩子閱讀的主動性,如何才能激發孩子的學習熱情,如何培養孩子堅強勇敢自律的品格?
  • 高質量的教育和愛,都藏在親子閱讀的時光裡
    相信,每一個有過親子閱讀經歷的家長都會無限懷念這樣一段經歷,把孩子抱在膝頭,把一本本故事書反反覆覆念給他聽,雖然念得口乾舌燥,但看到孩子幸福開心的樣子,內心卻無比快樂滿足。如果有一天你突然發現,那個坐在懷裡聽你講故事的小傢伙可以獨立閱讀,一本接一本翻個不停,那個愛聽故事的小人可以口若懸河的講述他肚子裡的故時,是不是會無比驚喜無比激動呢?
  • 學會這3種方法,就能讓不愛閱讀的孩子愛上閱讀
    一本好書可以在孩子心中埋下一顆神奇的種子,比如努力、上進、積極、樂觀、善良、勇敢……這些神奇的種子足以改變孩子的一生。閱讀對於兒童的好處無需繼續多言,大家有目共睹。那麼對於不愛看書的孩子該如何讓他愛上閱讀呢?又該如何引導孩子閱讀一本書呢?這是很多家長正在困惑的問題。答案就在下面的文章裡。
  • 閱讀攻略丨不愛閱讀的父母,能培養出愛閱讀的孩子嗎?
    這個觀點在閱讀這件事上也尤為顯現,在大多數人來看來:家裡的孩子不愛讀書,主要是因為你做父母的不讀書。說到這,平時沒有閱讀習慣的家長犯了難。這該怎麼辦?自己確實很忙,雖然有心但實在不知道自己讀什麼,也不知道該怎麼「言傳身教」,難道我家孩子就因為我不愛閱讀嗎?
  • 《不咆哮,讓孩子愛上學習》① | 孩子不愛學習怎麼辦?
    值此開學季來臨,我們希望通過閱讀學習這本書,幫助父母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正確看待學習過程中的負面情緒,掌握高效學習的方法。今天我們我們要解決的第一個問題是:孩子不愛學習怎麼辦?通過閱讀本章的內容,您將了解到:1.孩子的本性真的是不愛學習嗎?2.讓孩子喜歡的學習任務有什麼特點?3.我們該怎麼做,幫助孩子愛上學習?讓我們開始閱讀今天的內容吧!
  • 孩子不愛讀書怎麼辦?
    小學階段,需要在閱讀中不斷提升自己對字詞句的理解和運用能力。反覆精讀課文是常見的學習方式,但這是不夠的。到了小學中高年級,大量閱讀經典的整本書顯得尤其重要。為什麼要閱讀呢?有一些答案我們是可以脫口而出的。例如,擴大知識面。通過閱讀,獲取更多的知識信息,讓孩子成為學識淵博的人。
  • 小孩不愛閱讀?開學後用這三招
    也有不少人主張給孩子推薦這本書,那本書,帶著孩子這樣閱讀,那樣閱讀……有效,但這裡有一個悖論——這些似乎針對愛閱讀,會閱讀的孩子有效。而我們說的「不愛閱讀的孩子」,怎麼推薦都沒有用,就是不看。還有人教給孩子閱讀的方法,這也讓人著急——愛讀了,才能用方法讀得更好。不愛閱讀,入門都很難,無法指望用上方法。
  • 親子閱讀都是媽媽的事情?這10本書更適合爸爸陪孩子讀
    你家的親子閱讀都是誰陪讀?說起這個話題,媽媽們往往有一肚子話說,免不了抱怨爸爸幾乎不參與親子閱讀。事實上,親子閱讀需要全家人的參與,有些主題的繪本尤其適合爸爸陪讀。下面我們就一起看看哪些繪本適合爸爸陪讀吧!1.
  • 親子閱讀都是媽媽的事情?這10本書更適合爸爸陪孩子讀
    你家的親子閱讀都是誰陪讀?說起這個話題,媽媽們往往有一肚子話說,免不了抱怨爸爸幾乎不參與親子閱讀。事實上,親子閱讀需要全家人的參與,有些主題的繪本尤其適合爸爸陪讀。下面我們就一起看看哪些繪本適合爸爸陪讀吧!1.
  • 10個簡單小秘訣鼓勵孩子閱讀【文末附送福利】
    只要有了正確的管道與步驟,你也能夠讓孩子們喜愛閱讀一本好書,更勝於其它的活動。根據2007年8月的美聯社艾坡索斯調查,過去一年有大約25%的美國人沒有讀完任何一本書。 隨著全美的閱讀人口減少,兒童閱讀人數也會隨之自然減少。
  • 孩子不愛讀經典名著怎麼辦?
    作為一個熱愛讀書的孩子,這太不正常了。平時他讀起書來都是需要我催著他放下,休息一下眼睛的。「到底是怎麼回事?」我提出疑問,王子很為難地說:「媽媽,我實在是不喜歡看《紅樓夢》,我根本就不知道他為什麼要寫賈府裡每天發生的各種事情。」我沉吟了一會兒說:「既然你不喜歡,也看不懂,可以不看。」王子驚喜地說:「真的嗎?」
  • 孩子不愛看書怎麼辦,六招輕鬆引導培養閱讀習慣
    閱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好習慣不是天生的。很多家長反映孩子不愛看書怎麼辦?下面為你分享六招輕鬆引導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當孩子愛完電影,意猶未盡的時候,再給孩子奉上精彩的書籍,相信他應該不會拒絕。建議將購置的圖書,放在孩子觸手可及的地方,床頭邊、沙發上、餐桌旁都可以,讓孩子隨時可以拿過來翻一翻。外出旅遊放風的時候,不妨帶上一兩本書,間隙打發時間,陶冶興趣。第五招,以書會友讓書籍成為聯絡朋友感情的紐帶。看看周圍的同學夥伴在看什麼書,自己不看交流時少了共同語言。好朋友看的饒有興趣,自己肯定也很好奇。
  • 孩子能認不少字,就是不愛自主閱讀怎麼辦?
    如果我們讓一個剛識字的孩子去自主閱讀,無異於讓一個剛會「走」的孩子「跑」起來。所以,孩子的識字量增加,雖然為他自主閱讀掃除了一些障礙,但並不等於已經完全具備了自主閱讀能力,而是還有一條很長的路要走。218歲前,可以保留親子閱讀比起自己讀,孩子更喜歡跟大人一起讀怎麼辦?
  • 孩子不愛閱讀怎麼辦?別擔心,掌握這些實用方法讓孩子愛上閱讀
    相反,不愛閱讀的孩子總是會局限在自己的小小思維裡面不可自拔,遇到事情很喜歡慣用思維鑽牛角尖;不愛閱讀的孩子總是很執拗不願意傾聽別人的意見;不愛閱讀的孩子眼界會受到強烈的阻礙從而讓孩子變得狹隘。可以發現,一個家庭當中父母愛閱讀那麼孩子也一定愛閱讀;相反父母總是不停地刷手機孩子自然養不成閱讀習慣。不愛閱讀的家庭雙方都會陷入自己的思想陣地當中不願意讓步,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沒有錯,是對方的錯。久而久之,這種情況一直延續下去就會造成親子隔閡,影響親子關係的正常發展。
  • 孩子不愛閱讀怎麼辦?培養閱讀習慣很重要,方法教你(親測有效)
    因此,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和語感就變得十分重要,而且這種培養是一種有意識的刻意培養,父母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幫助孩子養成這種好習慣。培養孩子閱讀的時間一定要趁早(幼兒期的孩子完全就可以開始培養),因為習慣的養成並非一朝一夕,而是細水長流的滋養和灌輸。孩子不愛閱讀怎麼辦?也許你會說「我家孩子就是不喜歡閱讀」、「我家孩子怎麼教都不會,一點兒也不愛看書」。
  • 愛是一道光,如此美妙,打造過程就在這本書裡
    這裡的兒子是《你是孩子的光》這本書裡的孩子,名叫石頭。看到這段話的時候,一個活潑聰明又有談判意識的小寶寶仿佛直接從書裡走了出來。他的媽媽是張小桃,《你是孩子的光》的作者。小桃老師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將育兒的感悟與個人成長結合起來,打造了一束光,傳遞到了你我的手上。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道光,是怎麼產生的。
  • 孩子膽小內向怎麼辦?用這3個字的小秘訣,培養大方自信高逆商
    有的孩子不愛說話,喜歡獨立思考,在人群中也顯得不太合群,這卻不代表他有性格缺陷。有句話叫「優秀的人往往孤獨」,內向的孩子,也可能是他的內在世界足夠豐富,不需要通過頻繁的社交來獲取歸屬感。判斷一個孩子是否膽小懦弱,是否需要家長來幫忙培養自信,我們一般通過逆商的標準來判斷。
  • 《思考世界的孩子》:如何能讓孩子學會思考?從這本書裡找到答案
    這本書最大的優點在於以簡單幽默的圖畫將一些充滿著色彩的問題呈現在小孩的面前,書中提供了多重視角供孩子思考而不是固定的答案。家長聽到這樣的問題時,往往會一愣,答案似乎在嘴邊卻又說不出原因,只能拿「只有好好上學將來才能賺大錢」或者「你不上學能幹嘛,放羊嗎?」這樣話回答孩子的問題。然而事實上家長本身規避了問題本身,並沒有解答這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