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一個不閱讀的孩子就是學習上潛在的差生。對於孩子的學習和心智成長來說,閱讀的重要性值得強調再強調。只是,雖然絕大多數老師和父母都非常重視孩子的閱讀,也給孩子推薦、準備了很多經典書籍,但很多孩子仍然不想閱讀、不愛閱讀。問題到底出現在哪裡呢?歸根結底,是因為孩子不會閱讀,得不到閱讀的樂趣。當閱讀變成一件勉強又無趣的事,不去閱讀也就很好理解了。
一方面是師長心急如焚卻無能為力,一方面是孩子叫苦連天只能勉為其難,關於閱讀的這種尷尬狀況能夠改善嗎?
當然能!答案就在託馬斯•福斯特教授的《文學課:如何輕鬆理解偉大作品》裡。
《文學課》
託馬斯•福斯特教授是美國密西根大學文學教授,《紐約時報》暢銷書作家。他的文學課是美國廣受歡迎的文學公開課。他著有多部學術研究著作和系列暢銷文學書,並結合教學實踐,專門為青少年寫了這本《文學課》,引導孩子從發現模式和規則的角度去閱讀文學作品,讓孩子從閱讀中獲得樂趣並進而愛上閱讀。
換一種全新的眼光去看待閱讀,我們會發現,閱讀並不難,閱讀其實很好玩。正如託馬斯•福斯特教授所說,閱讀必須是愉快的,閱讀是玩的一種方式。
你看過J.K.羅琳的《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吧?那你一定還記得暗藏魔法石的密室門口的守衛,那條長著三個腦袋的狗。你是不是覺得這條狗有點似曾相識?希臘神話裡把守冥府之門的就是一隻長著三個腦袋的狗,它的名字叫做刻耳柏洛斯。當哈利和他的朋友面對三頭犬路威時,我們能看到這個神話故事的影子。
三頭犬
你看過張藝謀的電影《滿城盡帶黃金甲》和《夜宴》嗎?如果你讀過曹禺先生的話劇《雷雨》,你一定能看出《滿城盡帶黃金甲》借用了雷雨的人物設置和故事框架。《夜宴》讓你想起了什麼?毫無疑問,是莎士比亞的經典劇作《哈姆雷特》,《夜宴》就是中國版的《哈姆雷特》。
所有的文學作品,不管以什麼樣式出現,無論是小說、戲劇、詩歌、影視作品,還是電子媒體作品,都是脫胎於其他的文學作品。世界上不存在真正意義上的原創作品,天下的故事都是一樣的。
童話故事《美女與野獸》變成了小說《美女》;油畫《有伊卡洛斯墜落的風景》取材於神話故事,而這幅畫又衍生出兩首著名的詩歌;《指環王》和《聖誕怪傑》,還有《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星球大戰》都是按照同一套探險故事的模式來寫的。
油畫《有伊卡洛斯墜落的風景》
對於閱讀初入門者來說,可能每一個故事都是陌生的,每一本書看上去都毫無關聯。但其實作家寫的任何東西都與其他已經出版的作品相關。作家們在不厭其煩地使用各種模式和規則。何謂模式和規則?就是文學作品中反覆出現的現象和元素。
比如在世界範圍內似乎每隔幾年就有一部改編自《哈姆雷特》的電影,莎士比亞無處不在,而且形式多樣。借用《聖經》中故事和元素的文學作品更是層出不窮。文學作品中的模式和規則可能來自莎士比亞、《聖經》、《荷馬史詩》,也可能來自童話、神話、民間故事等等,當然也可能你不知道它來自哪裡,但卻一眼能認出它來。
我們在欣賞文學作品時,當發現作家借用了某個模型或規則,那種感覺就像突然找到了一個寶藏,或者他鄉遇故知,會情不自禁地發出「啊哈」的感嘆。這種似曾相識的興奮感能讓閱讀充滿探尋的樂趣。
閱讀得越多,你越會下意識地去尋找模式或者象徵。某些字詞或者意象一旦出現,你馬上就會產生破解密碼的熱望。比如小說中出現一個相貌醜陋的人,對閱讀新手來說,可能只是覺得這個人很醜而已。可是對於閱讀經驗豐富的讀者來說,他可能就會興奮起來,馬上意識到事情不會這麼簡單,這個相貌醜陋的元素到底意味著什麼,作家是在套用規則,暗示這個人內心陰暗邪惡;還是在反規則,暗示這個人醜陋的外表下有顆金子般的心呢?這樣去讀雨果的《巴黎聖母院》,去分析卡西莫多,那個醜陋的駝背敲鐘人,是不是樂趣多多?
卡西莫多和愛斯梅拉達
在小說中,作家筆下的雨雪風月都不是無緣無故的,地理環境、體貌特徵、疾病失明等也都各有深意。作家都知道這些在經驗豐富的讀者腦海中能喚起怎樣的聯想,於是就善加利用,或者直接按照套路來,或者反其道而行之。無論作家如何運用,套路都在,而且經久不衰。關鍵是,作為讀者,你是否有一雙洞悉模式套路的慧眼?
當哈利波特登上霍格沃茨特快列車離開倫敦時,窗外出現了小樹林、彎曲的河流、墨綠的山脈,再往後,是高山和森林,這僅僅是在描寫地理環境嗎?非也!此中另有深意。這暗示著哈利自此從無聊乏味的麻瓜地盤進入了自由自在,充滿魔力的世界。大觀園裡林黛玉住的瀟湘館「鳳尾森森,龍吟細細,一片翠竹環繞」,幽靜清高中透著悲涼,暗示著黛玉的命運;而薛寶釵住的蘅蕪苑院內則種著許多奇草異藤,異香撲鼻,切合寶釵的「蘅蕪清分」的君子修為。
文學創作有一套約定俗成的模式和規則,作家們靈活運用這些模式和規則,作為讀者,我們在欣賞文學作品時,也要遵循這些模式和規則。這些模式和規則就是破解文學作品的密碼。作家在作品中植入密碼,讀者閱讀時識別密碼,讀者與作家隔著文字玩著破解密碼的遊戲,在密碼被發現被破解的時候,就像知己好友那樣,莫逆於心,相視一笑。
那怎樣才能具備發現被破解密碼的能力呢?唯有多多閱讀。閱讀量上去了,閱讀面廣了,思考多了,識別的能力就越強。
學會閱讀,才會愛上閱讀
可是一開始就不想閱讀怎麼辦?
讓我們聽聽託馬斯•福斯特教授的建議吧——
讀自己喜歡的書籍。愉快地去讀!
沒有人,包括孩子,會拒絕自己喜歡的書,會不願意去做令自己愉快的事。
忘掉那些被鑑定為經典的書,把它們往後放一放。先從自己喜歡的書讀起,哪怕它只是 「有毒」的漫畫,幼稚的童話。放輕鬆,先去讀就好。讀著讀著,總有一天,孩子會主動捧起曾經敬而遠之的文學經典。 最好,在孩子還沒有強大的識別密碼的能力的時候,老師和家長能跟他們聊一聊文學中那些常見的模式和規則,告訴他們閱讀就是玩的一種方式,幫助他們掌握理解文學作品的訣竅。畢竟,不提供任何閱讀的有效方法,只是一味地讓孩子去閱讀,也是一種變相的不負責任吧。
那麼,從現在開始,從託馬斯•福斯特教授的這本《文學課:如何輕鬆理解偉大作品》開始,帶孩子走進文學閱讀的大門,開始精彩的閱讀之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