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卡汽車 深度觀察 原創]
不知不覺,我們迎來了20世紀20年代的第一年,在過去的20世紀10年代裡,可以說中國乘用車市場迎來了飛躍爆發式增長,尤其是2015年-2019年這五年的發展,中國成長為全球第一大汽車市場,在2015年以後,中國品牌迎來爆發式增長,在市場競爭中中國品牌與合資品牌此消彼長。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乘用車在華銷量為2144.4萬輛,可以說這個成績是20世紀10年代最後一年一個不錯的收尾。在2018年國內乘用車市場近26年來首次負增長,這場寒流也同時影響了2019年的汽車市場,然而我們通過銷量數據總結髮現了2019年呈現出了很有意思的現象,2019年合資品牌轎車、SUV以及MPV市場佔有率實現不同程度增長,尤其是合資品牌SUV車型,銷量連續5年呈現增長(未受到2018年車市下滑的影響)。本篇深度觀察與大家一同來看看,20世紀10年代汽車市場那些有趣的事兒,同時也對2019年乘用車市場進行解讀,感興趣的小夥伴們一起開啟這場「數字之旅」吧。
愛卡汽車
乘用車市場爆發式增長
送走了2019年,時間的使者正式來到了21世紀20年代,在2010年到2019年,可以說乘用車市場迎來了爆發式增長,2010年全國乘用車銷量僅為1375.8萬輛,在2017年迎來了銷量最高峰2471.8萬輛,同時也是在2017年中國品牌乘用車銷量達到歷史新高,達1084.7萬輛。
2015年—2019年這5年的銷量是10年代汽車市場比較具有代表性,從細分市場來看,合資品牌在2015年銷量為1240.87萬輛,2016年至2019年均穩定在1300萬輛以上。反觀中國品牌,可以用詞語「大起大落」來形容,從873.96萬輛用了2年時間勁增至1084.7萬輛,增長率為24.14%。又用了2年時間從1084.7萬輛下滑至840.7萬輛,下降了22.49%。
2019年乘用車銷量下滑9.6%
2019年,我國乘用車銷售2144.4萬輛,同比下降9.6%。其中轎車銷售1030.8萬輛,同比下降0.4%,SUV車型銷售935.3萬輛,同比下降6.42%,MPV車型銷售138.4萬輛,同比下降16.1%。
消費升級是2019年乘用車的代名詞
雖然從整體銷量數據來看,銷量呈現較大幅度下滑,但從各細分市場來看,豪華品牌銷量卻逆勢上揚,以奔馳、寶馬、奧迪、雷克薩斯等豪華品牌的銷量數據成為汽車市場消費升級最好的佐證。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MPV車型銷售138.4萬輛,同比下降16.1%。從細分車型來看,中國品牌MPV車型104萬輛,同比去年同期(132.8萬輛)下降21.6%,市場份額由76.44%同比下降至75.14%。合資品牌MPV車型銷售34.4萬輛,同比去年同期(40.7萬輛)下降15.47%,但市場份額呈現小幅增長。
商務級MPV銷量增長/客戶兼顧型MPV呈現較大幅度下滑
在過去的五年時間裡,2015年—2019年,中國品牌MPV銷量下滑較為明顯,由186.58萬輛下降至104萬輛。合資品牌MPV相對於中國品牌MPV市場來說,銷量表現較為穩定。
近五年的時間內,國內汽車市場消費升級進一步刺激了商務級MPV市場銷量的增長,商務級MPV車型的消費主力依然是一、二線城市,如今隨著我國二胎政策的放開,家庭結構的改變,汽車行業進入一個全新的多元化時代,國家有利政策促進一線二線城市對中高級MPV車型的需求。
以別克GL8為代表的合資品牌,銷量穩定增長。反觀正處於市場轉型期的中國品牌MPV市場,通過五年的市場變化,中國品牌MPV也正在由客戶兼顧型MPV向商務級市場過渡,具有代表性的五菱宏光在2015年銷量為65.55萬輛,在2019年銷量僅有36.95萬輛。
與轎車、SUV市場相同,中國品牌MPV也正在向高端化進行布局,多家車企推出商務化MPV並且取得了不錯的成績,2019年,比亞迪宋MAX、廣汽傳祺GM6、吉利嘉際等產品在市場上銷量達6.94萬輛、3.5萬輛和3.29萬輛,均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MPV市場大幅下滑/商務級MPV微增 20世紀10年代新能源汽車迎爆發式增長
可以說,在2015年—2019年期間,新能源乘用車迎來爆發式增長。2015年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僅為33.1萬輛,到2018年乘用車銷量創下歷史新高,達125.6萬輛。2019年受補貼退坡等因素的影響,新能源乘用車同比下滑24.5%至106萬輛。在2020年,針對消費者最關心的新能源車型補貼是否退坡的問題,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表示「大家很擔心,今年7月1日新能源補貼還會不會退坡,大家放心,今年7月1號新能源補貼不會再進一步的退坡。」
新能源補貼是中國的新能源市場實現持續高增長的利器,也是產業在發展初期國家的扶持,在2013年,一輛續航裡程超過250km的純電動汽車可以獲得高達12萬元的國家和地方兩級新能源補貼。從2013年到現在,新能源補貼的總額超過1000億元,新能源產業的高補貼帶來很大的財政壓力,對於新能源產業是一種扶持,在產業發展逐漸成熟以後,補貼退坡也是自然規律。
2019年受市場環境以及補貼退坡的雙重影響之下,新能源乘用車同比下滑24.5%。如果說2020年補貼不退坡,對於新能源車企和消費者來說都是重大利好消息,特斯拉、奔馳、寶馬等在中國生產電動汽車的廠商也將從中獲益,而消費者如果想購買新能源車型,趁著補貼還未退坡,購買新能源車型還能享受相對較高的補貼額度。
寫在最後:2019年國內汽車市場以同比9.6%下滑的成績收尾,對於汽車行業來說,2019年是承壓之年,正如2019年那句流行詞「我太南了」,在2020年汽車行業的洗牌還將加劇,無論是燃油車企還是以新能源為主的新勢力企業,都將面臨更難的挑戰,各汽車品牌之間將因此拉開更大的差距,未來能夠生存下來的汽車品牌都是具有一定市場競爭力的。
合資與中國品牌之間的較量 對市場份額之爭仿佛是在收復失地
精彩內容回顧
2019年乘用車銷量2144.4萬輛 下降9.6%
廣汽本田2019年銷量77.08萬 同比增長4%
東風日產2019年銷量超117萬 微增0.3%
2020年新能源補貼不退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