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桃子媽:如何才能激發出孩子的內在學習動力?從這3方面入手

2020-08-27 桃子樹PeachTree


在桃子樹上一篇文章《孩子學習的動力是什麼?別讓外因替代了內因》中(),我們討論了每個行為的背後,都會有其行動的動力,行動動力可以是內因——自身興趣、愛好、責任感,也可以是外因——外部鼓勵或壓力,如果希望行為可以更持久,我們應該儘量使內因成為行動動力,這樣才會不因任何外部條件的變化,而影響到我們的行為。

孩子學習,作為孩子的行為,同樣有其驅動力,為了讓孩子的學習行為更持久,甚至實現終生學習,我們應該儘可能激發孩子學習的內在動力。



首先,我們來看看,由外因驅動的孩子學習是什麼樣的。海澱媽媽,已經快要成為「雞媽」的代名詞,培養了大批英語、奧數、體育、藝術等各門類「雞娃」。

【名詞解釋時間】

「雞媽」,即雞血媽媽,指像打了雞血、不知疲倦地帶著孩子轉場各類學習/藝術類課外班的媽媽,簡稱「雞媽」。

「雞娃」,「雞媽」帶出來的娃,從小轉戰各大輔導班,小小年紀即可取得大量各類認證證書。

「雞娃」們的時間大多被各類培訓、練習佔滿,學校課內學習在「雞娃」日常生活中可能只是不那麼重要的部分,大量課外學習才是他們的主戰場。

在這種情形下,「雞娃」們的學習動力是什麼?在幼兒園時期以及小學低年級階段,孩子的天性仍然是以玩為主,如此高強度、沒有空歇的學習,很難全部出自孩子自己的興趣與愛好,在初期,不可避免地,「雞娃」的學習動力是外因——來自「雞媽」的要求與壓力。

此時的孩子們,如果父母不要求,自己並不想去上課外班、不想做練習,甚至父母要求,可能還想講講條件,看看能不能少做點練習。「雞媽」不堅持,「雞娃」不學習,所以,「雞媽」必須給自己打滿雞血,鬥志昂揚地催促孩子學習,「雞娃」才能保持這樣的學習狀態。

這種外因帶來的「雞血」學習,往下會發展成什麼樣呢?

最好的情形是:在長期「雞血」學習過程中,「雞娃」慢慢體會到努力學習帶給自己的成就感——英文、數學能力的提高,在不斷地重複中感受到運動、樂器等帶來的樂趣,逐漸從「媽媽要我學」向「學學挺好的」,再向「我自己要學」轉變,這個過程,也即學習動力由外部向內部轉化的過程。

能最終實現學習動力由「外因」向「內因」轉化,讓孩子從「被動學習」逐漸轉變成為「主動學習」,真的就可以實現「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的學習了」,這應該是「雞媽」最大的成就。


但是,如果沒能實現學習動力由外向內的轉變,孩子們的學習始終需要依靠外力維持,當外力消失,孩子的動力也就消失了。換言之,「雞媽」能維持多久的「雞血」,「雞娃」就有多久的成長,更糟糕的是,如果「雞血」狀態導致親子關係緊張,那麼在進入初中後,青春期的孩子可能會挑戰父母的權威,結束「雞血」狀態,進而影響學習。

即使孩子沒有叛逆的青春期,始終能在父母的督促下前進,但人生那麼長,「雞媽」不可能跟隨孩子一輩子,終有一天,當孩子脫離父母掌控時,學習就將不再持續。

曾經有個媽媽,將兒子培養上了清華大學,在拿到錄取通知書的那天,兒子將錄取通知書遞給媽媽,說,「媽,清華我已經替你考上了,以後別再管我了。」這樣的教育,不應該是我們希望的結果,考上清華北大或者任何一所國內國際知名大學,不是孩子學習的終點。不管是在社會中安身立命,還是豐富個人精神與內心,我們都更希望孩子可以持續學習,過上物質豐富、精神充盈的生活,而這,需要孩子擁有源自內心的學習動力。

如何才能激發出孩子的內在學習動力?我們不妨從這些方面來入手。

1、培養興趣是首選


沒有什麼事,是比做自己喜歡的事更幸福的了。對於孩子而言,他們天生好奇,對陌生的世界充滿了新鮮感。充分利用孩子們的好奇心,將需要學習的內容以好玩、有意思的方式呈現在他們面前,讓他們自己對學習內容感興趣,自己喜歡的事,多苦多累都不會覺得煩。



這裡,真正需要調整的人,是父母自己。有些父母,出於種種原因,對於學習本身有種誤解,認為「學習是件痛苦的事」,「沒有孩子是喜歡學習的」。

其實不然。如果單純只談論「學習」,不計較目標與得失的「學習」,是非常愉快的事情。通過學習,我們可以增長見識、了解非常多新鮮有趣的事物。真正讓人感到痛苦的,是附加在「學習」上的那些額外要求,比如寫作業佔用了玩耍時間,比如考試考不好要挨揍,比如做錯題我媽說我笨,比如數學老師上課批評我讓我在班裡沒面子等等。

所以,我們家長真正需要做的有兩點:一是,給孩子機會多接觸各個學科的知識,以有意思的方式呈現給孩子,調動他們的原始興趣;二是,將附加在學習上的那些讓人痛苦、不愉快的事情剝離掉,保護他們對學習的原始興趣,儘量以鼓勵的孩子幫助孩子前行。

(桃子樹後續將就具體的學科啟蒙、陪伴孩子學習的方法等另文討論)

2、給孩子成就感,在成就感中培養興趣

除了興趣以外,成就感同樣可以給孩子帶來前進的動力。每個人都喜歡成功帶來的喜悅感,厭惡或者迴避失敗帶來的挫折感,孩子也不例外。



雖然有「屢戰屢敗、屢敗屢戰」的說法,但是,能做到「屢敗屢戰」的人,一定都是內心堅定、意志力無比強大的人,才能在一次又一次的挫折中頑強地站起來,這樣強大的內心需要經過磨鍊才可能逐漸養成。作為挫折教育,我們可以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逐漸培養,但絕不能這樣去要求剛剛起步學習的孩子,更不能讓孩子的生活中充滿了挫折感。


孩子們更喜歡的體驗是,我做了,成功了,很開心,所以我願意接著做。家長需要做的,就是想盡辦法,給孩子們成功的體驗,給他們足夠的成就感,讓他們感受學習帶來的快樂。當孩子遇到困難時,我們應該毫不猶豫地站在孩子一邊,幫助他們去想辦法克服困難,讓困難變成他們稍微努努力就可以克服的狀態(不能替代孩子努力,讓孩子養成有困難找父母的習慣),既讓孩子學會面對困難要努力,又讓孩子能夠感受努力帶來的成就感,這種成就感會大大強化孩子努力的行為,也會給孩子帶來很多自信,在一次又一次的成功中產生對學習的興趣。

3、逐步建立責任感

當然,不可否認,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偏好,有些領域孩子可能就是沒有興趣,甚至就是不喜歡,但又確實是學校必須要學的內容,怎麼辦?

除了興趣以外,還可以慢慢培養孩子的責任感。

這裡的責任感,是讓孩子明白,每個人在每個不同階段,都有需要承擔的責任,這些責任不是別人強加於他,而是只有未來自己為今天自己的行為買單。

這裡的責任感,是讓孩子知道,今天所有他需要做的事情,一切都是為了未來的自己,每個人都需要對自己負責,在不同的年齡以不同的方式。

當然,責任感不是家長說了就能立即管用,也不是剛入學的孩子一下就能理解的,但家長可以在生活中慢慢給孩子這樣的意識,讓他們真正明白,學習都是為自己。

不管我們選用什麼方式,最終的目的都只有一個:激發孩子對學習的內在動力,保有對學習的熱情,終生學習。


推薦閱讀

0-2歲閱讀建議:抓住孩子的閱讀關鍵期,培養一生的閱讀習慣

https://www.toutiao.com/i6761984669245243907/


2-4歲閱讀建議:從故事到科學,從口頭用語到書面用語

https://www.toutiao.com/i6763136509643063820/


4-6歲閱讀建議:在廣泛的書籍中享受閱讀的樂趣

https://www.toutiao.com/i6768354474382590467/


當孩子遇上零花錢,如何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

https://www.toutiao.com/i6773516067135291907/



@頭條育兒 @頭條教育 @今日頭條
0一6歲育兒經我要上頭條#

相關焦點

  • 如何才能激發孩子內在學習動力?從3歲開始,培養好孩子這項能力
    我相信,許多父母也開始擔心孩子在這方面的學習。在長達10年的學習歷史中,孩子是否有獨特的學習動機會對孩子的學習產生重大影響。換句話說,學業成績優異的孩子,沒有一個不是內在學習動力充足的。什麼是內在學習動力?簡而言之,有趣的是學習知識,而不是將學習作為一項任務來解決,而是依靠父母強迫自己完成學習,而是從心底逐一解決問題。那麼父母應該如何訓練孩子激發他學習的內在動力呢?
  • 如何激發孩子的內在動力,培養自我驅動的孩子?
    今天,我們將和大家分享《自驅型成長》這本書的最後一講:如何激發孩子的內在動力,培養自我驅動的孩子?一旦這些外在力量沒有了,動力也就消失了。這也就是為什麼孩子在學習的時候,你推一下,他動一下,你不推了,他也就不動了的原因。所以,要想長久的解決孩子的學習動力問題,必須要培養孩子的內在動機,給他們加滿油,讓他們自我驅動。
  • 如何激發孩子的內在學習動力,此文值得深讀
    我們也不能以能否進重點學校作為評判孩子的唯一標準。不過,有一件事是所有家長都應該花精力去做的,就是激發孩子學習的內在動力。我們看到很多報導,說孩子產生了厭學情緒,大考之後撕書、燒書等等,這些都是最可悲的。那麼,如何才能激發孩子的內在學習動力呢?我覺得家長可以從這幾個方面進行一些嘗試。
  • 激發孩子內在學習動力的三個層次,你能做到哪一層?
    其實,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讓孩子喜歡上讀書,內心自發的喜歡學習,自己內心的喜歡才是孩子進步的動力。我們家長所做的就是輔助工作。這和家長的文化層次無關。我們經常在網絡上看見種地的父母培養出多個清華北大的學子,無知無識的父母培養出哈佛的高才生。這些都是孩子自發的,從內心中想要學習,想要出人頭地,才能做到刻苦用功,積極上進,出人頭地。
  • 如何激發孩子學習的內在動力?你可能需要這些方法
    這些顧慮都是很正常的,大部分時候父母都是全身心地把自己能給的東西給到孩子身上,可是也會有這樣的疑問,這樣對孩子真的好嗎?要怎麼樣才能讓孩子知道父母盯著他們的學習是希望他們以後能對自己的人生負責。孩子學習動力不足是很多孩子都存在的普遍問題,孩子畢竟想得不夠深,學習的目的也簡單。
  • 【329期】如何激發孩子內在的學習動力 ——實驗西校家長學校在線課堂學習活動
    上海市實驗學校西校七(7)班宋頎媽媽      上海家長學校兩位老師的「如何激發孩子的內在學習動力」講座,對我來說真是一場及時雨啊!因為孩子正在努力戒掉長時間玩遊戲的壞習慣。結合老師的觀點,我進行了深刻的反思。首先要從心裡真正接納孩子,讓他懂得不管犯了多大的錯,只要他改正,父母會始終如一地愛著他,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使孩子更加願意敞開自己的心扉,才能和他建立更多的信任。
  • 清華桃子媽:孩子學習的動力是什麼?別讓外因替代了內因
    (發自內心熱愛工作的超人屬於前一條,對於他們而言,加班和看電視一樣有獲得感,屬於內在動力)對於很多人而言,工作還是為了賺錢與生活,也就是外部給予的動力。當沒有加班費,也沒有交付工作的壓力時,大家就不會自動自覺地來做這件事了。
  • 讓孩子真正理解「內在動機」,孩子才能自主學習,家長要懂激發
    我們家長需要做的是讓孩子真正的理解"內在動機",只有這樣孩子才能夠學會去自主的學習,因此家長要懂去激發孩子,但是不能總是以物質獎勵去激發孩子。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我們家長需要如何去讓孩子真正的懂得"內在動機",最終實現孩子能夠自主的去學習理想狀態呢?
  • 如何激發孩子內在學習動力?復旦附中老校長給出九大忠告
    還有的家長擔心孩子不愛學,總是要家長推著往前走,怎麼辦?我們都知道,家庭類型多層多樣,不能一刀切,沒有一把萬能鑰匙的。我們也不能以能否進重點學校作為評判孩子的唯一標準。不過,有一件事是所有家長都應該花精力去做的,就是激發孩子學習的內在動力。
  • 青春期孩子的內在學習動力,不是別人能給的,需要被激發
    還有的父母說:孩子作業不會做,自己不著急,教他還不耐煩。還是孩子只顧著玩,不計後果?還是孩子太笨?孩子這些惱人的行為背後,其實質是內在學習動力的缺乏。內在學習動力沒有被激發,所有外在的因素很難讓孩子在學習上持續努力,並獲得優秀的學業成就,大多數情況都只能是得過且過。
  • 如何激發孩子內在學習動力?復旦附中老校長給出9大忠告
    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疑問,孩子怎樣才能進好學校?家長該做些什麼?還有的家長擔心孩子不愛學,總是要家長推著往前走,怎麼辦?我們都知道,家庭類型多層多樣,不能一刀切,沒有一把萬能鑰匙的。我們也不能以能否進重點學校作為評判孩子的唯一標準。不過,有一件事是所有家長都應該花精力去做的,就是激發孩子學習的內在動力。
  • 激發孩子內在學習動力的秘訣
    所以,這句話對於家長的意義在於,我們要關注孩子在某一學科的進步、能力的發展,而不是一味地盯著班級的最高分或者前幾名,拿他們和孩子某一次的成績做比較。其實,對於學習和成績,很多孩子也是喜歡用「進步」來評價自己的。
  • 如何激發孩子內在學習動力?復旦附中原校長給出9大忠告丨精選
    不過,有一件事是值得告訴所有家長花精力去做的,就是激發孩子學習的內在動力。如何才能激發孩子學習的內在動力呢?復旦附中原校長、上海市特級校長謝應平建議從這9點進行嘗試,老師指導家長看看!再看看這些孩子平時在家裡吃水果,都是家長把蘋果皮削好了,把蘋果切成片,擺在果盤裡,牙籤插好了,遞到手上,孩子們還一副懶得吃的樣子。這就是我們說的「跳一跳摘到的蘋果」。對孩子學習也是一樣。告訴家長要把對孩子的期望值設置在合適的水平。
  • 如何激發孩子的內在學習動力?從這4點入手,讓孩子愛上學習
    提起孩子的學習,大多數家長都表示心累,你不拿鞭子在後面抽,他根本就不學;每天要提醒,要盯著,否則作業就不寫;一天到晚盯著個手機,迷戀得不行,提到寫作業學習難如登天……孩子之所以這樣,其實這是因為學習的動力不足。楊彭宇老師在關於學習動力的四大引擎中提到,孩子需要學習,動力如同飛機,起飛需要引擎。
  • 空中家長學校丨如何激發孩子內在學習動力?復旦附中原校長給出9大...
    不過,有一件事是值得告訴所有家長花精力去做的,就是激發孩子學習的內在動力。如何才能激發孩子學習的內在動力呢?復旦附中原校長、上海市特級校長謝應平建議從這9點進行嘗試,老師指導家長看看!再看看這些孩子平時在家裡吃水果,都是家長把蘋果皮削好了,把蘋果切成片,擺在果盤裡,牙籤插好了,遞到手上,孩子們還一副懶得吃的樣子。這就是我們說的「跳一跳摘到的蘋果」。對孩子學習也是一樣。告訴家長要把對孩子的期望值設置在合適的水平。
  • 【培優有道】如何激發孩子的學習動力?
    如何激發孩子學習動力?很多家長往往通過一系列的獎勵、懲罰和監督等措施來推動孩子學習,也就是俗話說的「胡蘿蔔+大棒」模式。   然而,心理學家的研究卻發現:外部獎勵對於提高工作和學習的興趣並無幫助,反而會降低了孩子的內部驅動力。
  • 復旦附中老校長告訴你,如何激發孩子內在學習動力
    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疑問,孩子怎樣才能進好學校?家長該做些什麼?還有的家長擔心孩子不愛學,總是要家長推著往前走,怎麼辦?我們都知道,家庭類型多層多樣,不能一刀切,沒有一把萬能鑰匙的。我們也不能以能否進重點學校作為評判孩子的唯一標準。不過,有一件事是所有家長都應該花精力去做的,就是激發孩子學習的內在動力。
  • 最好的放養,是激發孩子的內在動力
    還有的家長擔心孩子不愛學,總是要家長推著往前走,怎麼辦?我們都知道,家庭類型多層多樣,不能一刀切,沒有一把萬能鑰匙的。我們也不能以能否進重點學校作為評判孩子的唯一標準。不過,有一件事是所有家長都應該花精力去做的,就是激發孩子學習的內在動力。
  • 如何激發孩子的學習動力?
    另外就是可以培養孩子的興趣,比如運動、藝術,轉移他的注意力,培養他做事的專注力,總之都是不用過多關注啃指甲這件事。  2  ○ 老師,怎麼激發孩子的學習動力?  最好激發孩子學習動力的方法就是了解孩子,如其所真是,尊重孩子的天性,給予空間讓他自己發展,不要太嚴苛管理孩子,孩子都會有滿滿的動力去學習,這個事情說起來容易,做起來不容易,可以從下面四個方面參考:  1、父母閉上嘴邁開腿,用你的額人生演示給孩子看。言傳不如身教,父母熱愛學習是最大的鼓勵。在學習氣氛濃厚的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往往對學習有濃厚的興趣。
  • 心理層面,如何激發孩子的學習動力 | 興家文化
    關於孩子的學習,許多父母都停留在「生理層面」,但這種方法實在是短期有效,長期無效,註定失敗。今天我們來分享,在心理層面,如何激發孩子的學習動力?        當我們開始注重孩子心理的時候,我們才關始關注孩子基於「人」的屬性,因為動物也是有生理需要的,如果只停留在「生理層面」來培養孩子,從某種程度上而言與培養動物沒有什麼區別。